文:稚野
在很多人成為富豪之後,大多數人都會躋身於慈善事業,參與或者宣傳一些慈善活動,主要為貧困的家庭送去溫暖。久而久之,不僅可以提升企業的形象,而且還能拿出利潤來支持慈善事業,成為了自身的"另類廣告",可謂是兩全其美的好事情。
但也有很多企業家,為慈善事業勤勤懇懇,就比如曹德旺。根據數據顯示,曹德旺目前的捐款總金額高達110億,是我國慈善事業赫赫有名的人物。除此之外,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也是慈善事業的愛好者,在疫情期間,也是奮力捐款捐物,累計捐款金額也達到1000億。儘管捐了這麼多錢,還是阻擋不了他當中國首富的事實,也是令人非常敬佩。
但實際上,企業家做慈善事業,也是反向對自己企業的發展有巨大貢獻,不僅僅樹立了良好公司形象,也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和支持,從而使公司發展越來越好。都知道,網際網路有兩大巨頭,一個是馬雲的阿里巴巴,另一個就是毋庸置疑的騰訊集團了,而馬化騰作為公司的領軍人物,自然也在慈善事業中獻出自己的愛心,此次總共捐款了15億元。
自始至終,香港都是富豪雲集的地方,在香港最富有的4人當中,李兆基家族以及鄭裕彤新世界集團家族,也率先捐款了1000萬元。然而,房地產大佬李嘉誠卻遲遲沒有消息,對於這樣的情況,外界也對他進行了各種猜測。後來,也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李嘉誠就通過基金會捐贈了1億港元,同時還對武漢表達了特殊的情感。
不止是國內企業家進行了一次豪捐,曾經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也在本次事件中捐贈了7億元人民幣。對於資金的分配,大約有60%的用在了病毒檢測以及解毒劑研發上,剩餘的資金也投入了全球公共衛生領域中。根據數據顯示,目的蓋茨基金會已經累計了538億美元,這樣的舉動,也引起了大眾的讚揚。
但我國還有一位富豪,曾經是浙江的女首富,為了保護環境捐贈了96億。但令人氣憤的是,這筆捐款並不是捐給中國的,而是為了保護外國的生態環境。其實保護環境並不錯,但在國家有難的時候,選擇給國外捐款,的確會帶來很多的非議。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知道了這位企業家,她就是東方園林的創始人何巧女,之前還有"中國女首善"之稱。
那個時候的她,每年都會規劃捐錢的事情,而且還承諾將為社會公益金捐贈大量的企業股份,其價值達到30億元。然而,也就是這種"口頭承諾"才讓很多人熟知何巧女,天真的人還稱她為"中國女首善"。但這個稱呼並非沒有道理,在發布了慈善榜上,也可以看到何巧女的名字。但自從承諾公布之後,她的捐款也一直沒有實現,所以很多人都會猜測,難道是沒有錢嗎?
其實不然,何巧女在國外慷慨施捨,獲得了不少外國的讚揚,另一方面卻沒有辦法償還國內100億的債務,甚至對自己承諾捐款的事情一概不提。對此,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有疑惑,為何國內有大量的債務,還要繼續為國外捐款呢?她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自小時候開始,何巧女就對園藝十分感興趣,之後就考上了北京林業大學園林系。雖然那個時候園林不是熱門專業,但她還是為了自己夢想一直堅持下去。畢業之後,經過了一番努力,成功的創立了東方園林,在2016年的時候,捐贈了價值29億的企業股份,位列胡潤慈善榜榜首。但此次的捐款,無疑不讓人懷疑真實性,畢竟在曾經在世界自然保護活動中宣布:"巧女基金會將在未來7年,總捐款15億美元。然而,該承諾甚至沒有出現在巧女基金會的網站上,在承諾過捐款180億元後,經過核查,何巧女的捐款總額也只有4億元。
因此,何巧女也從"諾而不捐"成為"諾捐女王",曾以慈善事業出名,但由於對捐款的真實性存在質疑,也成為了輿論中心。最終因為業務偏離,負債率持續上升,負債190億元的她,只能選擇套現8億,退出東方園林,從此一代"園林女王"宣布落幕。
總而言之,慈善事業本來就是一件好事,如果為了生意,把慈善當作"利用品",其損失也就不值得了。對此,你怎麼看?
本文由小聖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