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提醒中國公民暫勿前往這15國 是哪15個?

2020-12-23 中華網新聞

原標題:外交部提醒中國公民暫勿前往這15國:義大利、法國、德國……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持續蔓延,部分國家和地區疫情嚴重。外交部提醒中國公民充分評估出國旅行引發的感染風險,暫勿前往義大利、西班牙、法國、德國、美國、瑞士、英國、荷蘭、瑞典、挪威、丹麥、奧地利、比利時、伊朗、韓國等高風險國家,目前仍在上述國家的中國公民做好自我防護,減少不必要外出,避免安排國際旅行,謹防交叉感染。

新華社資料圖

如在當地中國公民曾與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或出現發熱等疑似症狀,應自覺居家隔離並聯繫醫院進行專業諮詢和治療,遇緊急情況,可聯繫中國駐當地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

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熱線(24小時):

+86-10-12308

+86-10-59913991

相關焦點

  • 外交部:再次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利比亞
    根據利比亞當前安全形勢,外交部和中國駐利比亞使館留守組發布新一期安全提醒,有效期至2021年4月30日。具體如下:  目前,利比亞安全局勢依然複雜危險,且當地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外交部和中國駐利比亞使館留守組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利比亞,請仍在當地的中國公民和機構密切跟蹤局勢變化,加強安全防範和應急準備,及時做好撤離工作。  鑑於當前情況易給當事人帶來巨大安全風險,並使使館留守組難以提供有效協助,如當事人堅持前往,由於提供領事保護與協助而產生的費用,將由個人承擔。
  • 危險:中國公民別去菲律賓
    「今年至今,已有18名中國公民在菲律賓死於綁架、謀殺等案件,這大大高於往年平均值」—21日,多家菲律賓媒體引述中國外交部官員的話,對中國公民接連在菲律賓遇害表示強烈不滿。據中國駐菲大使館統計,從今年1月1日至9月18日,菲律賓共發生12起針對中國公民的綁架勒索贖金案,涉及14名受害者(12名中國內地公民,2名香港公民),其中5人被殺害,兩人受傷。另外,菲律賓今年已發生10起針對中國公民的謀殺案、3起搶劫案。另有12名中國遊客成為盜竊案的受害者。  鑑於菲律賓安全形勢惡化,中國外交部12日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菲律賓。
  • 春節赴韓勿帶餃子、赴泰限菸酒 出境遊這些要注意
    近期,外交部、駐各國大使館提示去這些地方需注意。中國外交部外景中新經緯 張燕徵 攝赴泰建議購買保險,遊客限帶菸酒1月15日,中國駐泰國領事館對前往泰國的中國公民發出提示:泰國醫療費用較高,建議提前購買醫療、人身意外等必要保險。
  • 國考報名進行中、養老護理員新標準來了……本周提醒都是你關心的!
    外交部提醒中國公民近期謹慎前往厄瓜多近日,外交部領事司和中國駐厄瓜多大使館根據當地安全局勢狀況,提醒和希望中國公民近期謹慎前往厄瓜多,在厄中國公民和機構加強安全防範,切勿前往人群密集場所,避免單獨及夜間出行,確保人身和財產安全。
  • 外交部和中國駐加使領館提醒:中國公民近期謹慎前往加拿大
    外交部和中國駐加使領館提醒:中國公民近期謹慎前往加拿大 時間:2020-07
  • 多國與地區限制轉機、入境,出入境管理局建議取消或推遲出境
    疫情在世界範圍內形勢嚴峻,受此影響,多國與地區限制轉機、入境。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局周末再發簡訊提醒大家:如非緊急必要,建議取消或推遲出國境計劃,特別是暫不要前往疫情嚴重國家。隨著國際疫情越發嚴峻,國家文旅部與出入境管理部門等多次提醒大家暫勿前往高風險國家旅遊,如果沒有緊急必要,取消或者推遲出境。1月24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緊急通知暫停旅遊企業經營活動,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旅遊產品。
  • 愛出遊的天津人這150個主要國家和地區應急電話留著備用!
    不過這段時間,馬爾地夫政局動蕩。馬爾地夫總統亞明5日晚發布命令,宣布馬爾地夫全國進入為期15天的緊急狀態。中國外交部領事司也於北京時間5日晚推送微信消息,將針對馬爾地夫的安全提醒從「謹慎前往」提高到最高級「暫勿前往」。
  • 12月31日,外交部、大使館同時發布提醒
    2020年12月31日,我國外交部與駐馬裡大使館發布最新一期安全提醒,事關海外安全,所有中國人請注意!據外交部消息,2020年12月31日,中國外交部和中國駐馬裡大使館現發布新一期安全提醒,有效期至2021年6月30日,外交部與大使館指出,近期,馬裡安全形勢依然嚴峻,恐襲、治安事件時有發生。鑑於當前情況易給當事人帶來巨大安全風險,並使駐馬裡大使館難以提供有效協助,外交部和中國駐馬裡大使館提醒中國公民暫勿前往馬裡中北部地區。
  • 總領館再發提醒:中國公民勿貿然從綏芬河口岸回國
    總領館再發提醒:中國公民勿貿然從綏芬河口岸回國
  • 面對赴泰國旅遊團,文旅部、外交部發聲提醒:儘量避免跨境旅行
    昨天,外交部再次提醒中國公民儘量避免跨境旅行。該消息是通過領事直通車微信公號在10月26日發布的。提醒中外交部明確的指出,近期全球新冠疫情反彈明顯,多國已經進入第二波疫情並收緊防疫措施,中國公民在這個時期出國面臨更大的健康和安全風險。然後外交部「提醒」中國公民要堅持「非必要、不旅行」的原則,在國內的儘量避免出國旅行,在國外的儘量避免長途跨境旅行,而且還要做好疫情防控。
  • 中國遊客自拍摔下火車致重傷,奄奄一息!使館多方規勸,可他們就是不聽,釀成了這無數悲劇……
    馬爾地夫是不少同胞純潔度假的目的地,為了大家的安全,外交部發言人連日來多次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馬爾地夫,中國國家旅遊局也已發布安全提醒,提示國內旅行社暫停組織赴馬旅遊。外交部發言人耿爽:目前,馬爾地夫全國已進入緊急狀態,2月5日,外交部和中國駐馬爾地夫使館根據當地安全形勢發布了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馬爾地夫的安全提醒。
  • 菲律賓颱風災害嚴重 俄外交部籲公民暫勿赴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俄羅斯「阿穆爾州新聞網」11月14日消息,因菲律賓颱風災害嚴重,俄羅斯外交部建議本國公民暫時不要前往菲律賓。受颱風「海燕」影響,菲律賓已宣布全國進入「國家災難狀態」。此前,據俄羅斯駐菲律賓大使館代表稱,有150名俄羅斯遊客被困菲災區,並且失去聯繫。
  • 喀麥隆安全形勢仍較嚴峻 中國駐喀使館發安全提醒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1月3日電 據中國領事服務網消息,根據喀麥隆當前安全形勢,外交部和中國駐喀麥隆大使館現發布新一期安全提醒,有效期至2021年6月30日。具體如下:近期,喀麥隆極北大區劫持、自殺式恐怖襲擊事件仍時有發生。
  • 駐埃及使館提醒中國公民節日期間注意旅遊安全
    中國僑網12月31日電 據中國駐埃及大使館微信公眾號消息,元旦、春節臨近,不少中國公民計劃來埃及旅遊,鑑於埃及目前仍處於緊急狀態,部分地區安全形勢依然嚴峻,為確保中國遊客春節期間在埃平安旅遊,中國駐埃及大使館特提醒如下:一、自由行安全風險高,請選擇有資質的國內旅行社參團來埃旅遊。
  • 駐厄瓜多使館提醒厄中國公民注意人身財產安全
    中國僑網12月7日電 據中國駐厄瓜多大使館網站消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厄瓜多經濟和社會形勢日益嚴峻,尤其隨著聖誕、元旦雙節將至,近期搶劫、盜竊等治安案件多有發生。在此特殊時期,駐厄使領館提醒在厄中國公民:一、密切關注當地安全形勢,切實提高風險防範意識,避免前往案件高發區域,根據自身情況加強住所及經營場所安保措施,確保人身和財產安全。二、避免在辦公場所和住所存放大量現金。如需赴銀行支取大額現金,建議提前申請免費護送服務。
  • 中國4家私營礦企遭到搶劫,外交部發提醒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非共和國近期動亂再次升高,當地政府和多個地區武裝組織對峙,近期在亞羅凱(Yaloke)地區發生武裝對峙,混亂中有4家中國私營礦企遭到搶劫,數百名中國公民緊急撤離。中國外交部表示,當地動亂有可能升高,不排除再暴動的可能性,提醒中國公民加強防範。
  • 中國駐芬蘭使館提醒中國公民謹慎選擇經赫爾辛基轉機
    圖片來源:中國駐芬蘭大使館網站中新網7月14日電 據中國駐芬蘭大使館網站消息,近期,不少中國公民選擇經芬蘭赫爾辛基轉機回國。中國駐芬蘭大使館鄭重提醒,全球疫情形勢依然複雜嚴峻,為避免感染風險,如非必要請儘量避免長途旅行。
  • 外交部提醒:國慶中秋假期儘量避免出國旅行
    中國發展網訊 9月28日,據外交部領事司官方微信消息,當前仍處於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時期,不同國家和地區採取不同的旅行限制措施,中國公民海外出行仍面臨較大健康和安全風險。外交部領事司表示,國慶中秋假期將至,外交部鄭重提醒,中國公民要密切關注外交部和駐外使領館發布的安全提醒和海外疫情信息,充分評估當前國際旅行可能帶來的交叉感染、滯留國外、隔離期長等嚴重風險,堅持「非必要,不旅行」原則,在國內的儘量避免出國旅行,在國外的儘量避免跨境流動。
  • 【牛逼】中國外交部15個最霸氣回答 太尿性了
    中國外交部15個最霸氣回答      他們:       說啥啥紅,做啥啥火  有顏又有內涵,張口就是國際範  出道幾十年,依然紅到發紫  稍微搞個事情就能上央視  直播每次都是幾億人的點擊>  吸引了一大票迷弟迷妹  他們就是中國最大的網紅群體  ↓↓↓  中國外交部
  • 非洲發生針對中國公民的惡性刑事案件 中國駐布吉納法索大使館提醒...
    本文轉自【中國駐布吉納法索大使館】;近日,非洲多地發生針對中國公民的惡性刑事案件。中國駐布吉納法索使館提醒在布中國公民也要注意加強安全防範,特提出以下建議:一、即刻了解所在片區警局的聯繫電話,常住人員注意搞好警民關係,以便危急時刻應急聯絡。二、外出時保持高度警惕、避免「露富」,儘量避免提取、攜帶大額現金,採用支票、轉帳等方式進行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