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舊書店所在街道:建築存隱患須改造,其間將幫助書店過渡

2020-12-25 澎湃新聞

復旦舊書店澎湃新聞記者 朱奕奕上海政肅路55號,復旦舊書店或將閉店。復旦舊書店藏在菜市場二樓的角樓裡,是復旦學子、新老讀者20多年的舊友。12月24日上午10時許,澎湃新聞記者來到了復旦舊書店。記者看到,狹小的復旦舊書店內略有些擁擠吵鬧,七八名讀者正在店內選購書籍,街道和消防的工作人員正在店內檢查安全設施。

舊書店的店長張強告訴記者,租賃合同將於2020年12月31日到期,所在樓宇可能會被街道回收進行整體規劃改造,「如果合約不再續籤,舊書店就將正式關門謝客。」

12月24日下午,張強和街道工作人員進行了溝通與交流。張強告訴記者,雖然沒有達成完全結果,但是書店存續向好發展。當天下午,街道的工作人員陪他看了三個店鋪看是否有可能落址,分別在五角場百聯又一城背後、政民路靠近淞滬路、國定支路。由於目前的讀者群等因素,還是希望能留在復旦周邊的文化圈內。

24日晚,記者從五角場街道處獲悉,復旦舊書店所處區域為復旦宿舍區,長久以來,周邊師生對完善公共服務的需求呼聲很高,但書店所處區域,建築年久失修,故業主準備通過清理,整頓,改造的方式,為周邊居民提供更完善的服務業態和更舒適的環境空間。

此外,五角場街道表示該地區高校師生多,年輕人多,打造文化地標有很大的社群和市場需求,對實體舊書店這種業態,有關部門持積極鼓勵支持的態度,但更希望在安全有序的基礎上,幫助他們發展。據悉,在整治改造期間,有關部門將為書店牽線搭橋,在復旦校區周邊尋找場地,幫助書店做好過渡工作。

留住復旦文化圈的鄉愁

政肅路是一條老街,街上有麻辣燙、雞公煲等小餐館,也有菜市場、旅店、網吧,還有復旦舊書店。從菜市場一旁的樓梯走上二樓,記者就來到了復旦舊書店。

「滅火器失效兩瓶、雜物堆砌太多、木質欄杆搖晃、門口沒有應急出口指示牌……」 12月24日上午,書店內,進行消防檢查的工作人員指出了一系列需要整改的問題。張強也連連點頭,表示對於安全隱患將及早整改。

44歲的張強,面對隨時可能閉店的風險,有些無奈,他說如今開一家火一家是不太可能的,如果整幢樓被回收整改,他希望在原地塊(具體位置可變換)保留復旦舊書店這城市的一抹書香和文化棲息地,並能適當考慮在原有面積67平方米的基礎上進行擴大,願意配合整改閉店等待重回舊址。

在店內選購書籍的讀者 澎湃新聞記者 朱奕奕談話間,一位女士手提著兩大袋圖畫書,一邊付帳一邊匆忙向店長夫婦道謝,「謝謝你們,幸好有你們這家書店,價格又便宜,圖書品質又好。」記者了解到,這名張女士正在籌劃開一家公益書院,需要大量的書籍,因而經常前往三家知名的二手書店採購,昨日聽聞復旦舊書店可能閉店的新聞,今日趕緊來一探究竟。得知張女士的購書目的,老闆娘又往張女士的大包小包裡塞了兩本書。

張強繼續說道,舊書店在復旦周邊紮根經營了21年,自己全身心投入打造了這家知名度日漸提升的舊書店,如果從頭來過怕是難以為繼。

很多老顧客也對書店閉店表達了不舍。正在選購書籍的沈先生說,他是復旦校友,2005年左右發現這家復旦舊書店,當時被場面震驚住了。覺得這才是一個書店應該有的樣子,緊湊、樸素卻美不勝收。

「這裡面總是會碰到一些大佬,我至少三次在復旦的舊書店裡,看到原來中文系的傅傑老師和老闆在聊天。」沈先生說在旁聽聽也很有意思。

書店存續向好發展

儘管希望留在原址,延續二手書店的情懷,但老闆娘也已經開始收拾店中的書籍。

然而,五萬多本二手書構築成的迷宮,經年搭建,如今收拾起來並非易事。就在老闆娘和記者感嘆難題時,一位在店內購置書籍的學生,突然前來伸出援手。

她是復旦環科研二的學生香菜(化名),她告訴老闆娘可以發動附近的學生志願者群體來幫忙整理店內的書籍,「這個群裡有900多人,另一個群裡有400多人,我把你拉進群裡,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可以在群裡說。」香菜和老闆娘說道。

12月24日下午,張強和街道工作人員進行了溝通與交流。當晚五點,張強告訴記者,雖然沒有達成完全結果,但是書店存續向好發展。

「街道表示會特別考慮舊書店延續的可能性,但目前無法確定該片區域未來的規劃,接下來以什麼形式存續沒有肯定的答覆,但是態度非常誠懇。」張強說,當天下午街道的工作人員陪他看了三個店鋪看是否有可能落址,分別在五角場百聯又一城背後、政民路靠近淞滬路、國定支路。

但張強表示,由於目前的讀者群等因素,還是希望能留在復旦周邊的文化圈內。「我確實感受到了街道的真誠,幫我的書店考慮良多。」張強告訴記者。

12月24日晚,澎湃新聞記者從五角場街道處獲悉,復旦舊書店所處的區域業態層次較低,環境較差,店內由於空間狹小,易燃物品堆集,且存在滅火器失效、堆物堵塞、樓梯搖晃、電源線裸露、應急通道堵塞等嚴重安全隱患,急需整改。業主按照相關部門要求將開展全方位整治工作。

同時,該區域為復旦宿舍區,長久以來,周邊師生對完善公共服務的需求呼聲很高,但書店所處區域,建築年久失修,業態雜亂,消防通道狹小,店內店外存在諸多安全隱患,故業主準備通過清理,整頓,改造的方式,為周邊居民提供更完善的服務業態和更舒適的環境空間。

此外,五角場街道表示該地區高校師生多,年輕人多,打造文化地標有很大的社群和市場需求,對實體舊書店這種業態,有關部門持積極鼓勵支持的態度,但更希望在安全有序的基礎上,幫助他們發展。據悉,在整治改造期間,有關部門將為書店牽線搭橋,在復旦校區周邊尋找場地,幫助書店做好過渡工作。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復旦舊書店關門危機迎來轉機,店主:保留的可能性非常大
    12月24日,澎湃新聞記者來到位於上海楊浦區政肅路上的復旦舊書店,店主張強表示,他剛結束與五角場街道相關負責人的協商:「協商的過程非常順利,相關領導非常重視我們提出的訴求,對於書店的未來安排已有初步計劃,等待進一步確認。」
  • 復旦最後一家舊書店,也快要說再見了...
    上海的書店,多如牛毛;而專賣爺爺輩舊書,一賣就是20多年的,唯獨這家。12月23日,一條 #開了21年的復旦舊書店將面臨關閉# 的話題躍入眼前,牽動著上海無數愛書人的心。 ■ 名字的由來 ■ 「復旦舊書店」的名號,並非店主人張強自己取的名字。「大家都說,復旦那兒有個舊書店,久而久之,就這麼叫起來了」張強說,這家店,確實沾了復旦的光。
  • 視頻|開了21年的復旦舊書店將「關門謝客」?讀者:太可惜!留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新民晚報·新民網】復旦大學周邊,一家舊書店的命運受到關注,舊書店正面臨關門困境。他們說:舊書店也代表了城市文化中多元包容的精神。復旦舊書店店主張強近日表示,租賃合同於2020年12月31日到期。「如果在明年初的緩衝期裡,合約不再續籤,舊書店就將正式關門謝客。」他坦承,21年來,復旦舊書店的生存得益於周邊的學術氛圍,如果換地再開,可能難以存活。90後白領肖蘊格趁著休息天,特地從浦東的家過來轉轉。
  • 為大學周邊街區留下一家舊書店,可好?
    【讀者來信】 平時經常和同學一起去政肅路55號的復旦舊書店看書、淘書,近日得知這家書店由於租約到期,年底將被迫關門,難免感到有些遺憾。
  • 開了20年的復旦舊書店牽動讀者心,店主張強:擺地攤時沒想過有今天
    因租約今年底到期,在復旦大學周邊經營20年的復旦舊書店可能就此畫上句點。這兩個月,店主張強一直揪著心。但書店開到今天,不再是解決溫飽,而是真心想為喜歡這裡的讀者,為文化事業做點貢獻。」 今天(24日)下午,張強與五角場街道相關負責人見了面。他告知記者:「街道方面的態度很積極。」在復旦舊書店所在政肅路一帶新的規劃方案作出前,書店預計還能繼續維持經營。同時,街道方面的表態讓他相信,未來被保留的「可能性比較大」。
  • 開了21年的上海復旦舊書店將「關門謝客」
    民眾在復旦舊書店內尋找書籍。 殷立勤 攝民眾在復旦舊書店內尋找書籍。 殷立勤 攝市民帶著孩子在復旦舊書店內尋找書籍。 殷立勤 攝民眾在復旦舊書店內尋找書籍。 殷立勤 攝民眾在復旦舊書店內尋找書籍。 殷立勤 攝民眾在復旦舊書店內尋找書籍。 殷立勤 攝市民在復旦舊書店內尋找書籍。 殷立勤 攝市民在復旦舊書店內尋找書籍。 殷立勤 攝民眾在復旦舊書店內尋找書籍。 殷立勤 攝市民在復旦舊書店內尋找書籍。 殷立勤 攝12月24日,民眾在復旦舊書店裡尋找書籍。近日,上海復旦大學周邊的一家舊書店正面臨關門困境。
  • 網紅黑墨水冰激凌、爆款校名校史文創,上海高校書店有書有溫度
    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虹口校區門口,改造升級的上外書店9月22日正式開業。就在新書店開業之際,由上海書刊發行行業協會發起的上海高校校園及周邊區域實體書店融合經營分享會,邀集近20家高校書店負責人探討疫情背景下的高校書店融合經營發展之路。
  • 臺灣舊書店漫旅:七家藏書極佳的獨立書店
    9月底十月初,在臺灣逛遊,正值颱風季,大多數時間都泡在了舊書店和古物店裡。半個月的時間,橫跨臺北臺南,拜訪了超過二十家舊書店,沉迷於舊書的汪洋之間,不亦樂乎!匆匆半月,轉瞬即逝,先行一步回廈門,兩百冊老書陸續坐船輾轉寄到廈門,其間心情,如候佳人!整理沿途所訪所得,推薦七家藏書極佳的獨立書店給Hostelst的好朋友們。歡迎大家在文章後留言,分享與舊書店、舊書的邂逅經歷,我們會與留言精彩者聯繫,送上此行買到的好書一本!
  • 【書店】在臺灣一定要去這家舊書店
    開始養起走訪書店的喜好,已是上大學時,常跑臺北公館一帶。後來聽聞朋友常去的光華商場地下街,我倒是錯過了,只趕在它改建前見過最後一面。光華商場是臺北最早興起的公有商場,於1973年成立,當時設備簡陋,攤位空間狹小,早期商家來自八德路一帶的違建戶,後來加入了臺北著名的牯嶺街舊書攤商,遂成為舊書攤聚集重鎮,其間除了二手書外還有唱片行。最早的「茉莉」就是在光華商場地下室22號。
  • 【書店】香港神州舊書店:十三入行,樂觀現況(上)
    我雖然沒有見過歐陽先生,但由此而記住了神州書店之名。關於該書店的情況,黃曉南所著《香港舊書店地圖》一書有著如下一些形容詞:「在香港舊書業江湖,『神州舊書』有幾個『最』字——面積最大、藏書最多、經營最具規模、招牌最響噹噹等;即使放眼華文書壇,亦屬數一數二之重鎮。而神州創辦人歐陽文利先生,也是香港最資深、備受同業及書迷尊崇的一位舊書店老闆。」
  • 書店故事丨高額的租金是書店面臨的最大壓力
    古書因為價格本來就高,利潤率雖比不上普通舊書,但賣出一本反而能多賺一些」,莊見果向記者介紹,書店舊書來源主要是入戶上門收購,賣家大多是書店顧客、附近居民或者朋友介紹的朋友,古書則主要是逛舊書市場或從書商手中收購。目前一個月6000元的租金,對犀牛書店來說壓力不大。但最近莊見果決定將書店搬去蘇州河邊的一家臨街店面,那裡位置更好,但租金將一下子漲至15000元。
  • 衝繩小書店巡禮:開一家「理想的舊書店」其實非常困難 | 吉井忍的...
    「ちはや書房(後稱千早書房)」位於日本衝繩那霸市,此前我們拜訪過宇田智子女士的舊書店「烏拉拉」,從那走到縣廳大樓,往西走路大概半個小時就能輕鬆到達,附近還有個港口和海濱公園。我拜訪千早書房時心裡的期待度比較高,因為曾交流過的衝繩小書店店主們異口同聲讚揚它為「理想的舊書店」。
  • 桃園街道高層建築消防設施隱患 排查整治「回頭看」部署會
    12月8日上午,公共安全辦聯合公共管理辦、消防救援支隊組織桃園街道各社區書記、物業服務企業負責人召開桃園街道高層建築消防設施隱患排查整治「回頭看」部署會,貫徹落實《河西區高層住宅小區建築消防設施隱患排查整治「回頭看」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
  • 瘋燈書店,不只是一家舊書店
    就在全國實體書店不是在倒計時斷氣,就是靠情懷在硬挺的後疫情時期,本就獨立書店屈指可數的莆田,一家舊書並不多的舊書店橫空出世,向死而生,它叫瘋燈書店,開在城區的雙池巷裡,門前有芭蕉,院裡一株梅。首先,它是一家舊書店,店裡現有的舊書均為書友寄存,供書店訪客閱讀,書類以哲學,宗教,文學,文化,藝術等為主,書店對外營業後,將繼續進展舊書流通,形式不限於寄存共享,包括書友可將書寄售和互換,或直接由書店收購。書的流通是個有意思的過程,有泛黃或缺損的,有夾帶原主人筆跡或書籤的,也有塑封未拆的全新二手書,不論到達瘋燈書店的舊書成色如何,都多少是被歲月包了漿的,有的年紀比我們都大。
  • 神州舊書店——香港的書店之三
    看看表,還有一小時可供利用,不可浪費,我決定抓緊這點時間去造訪神州舊書店。 我向工會工作人員詳細詢問了去柴灣的路線,在樓下乘地鐵到終點站下車,問路邊一位行人,就在前邊不遠,步行大約百米。 到了路人說的路口,怎麼全是工業大廈,看看路標,沒錯啊,按門牌號碼上樓吧,管它呢,錯了再說。
  • 廖家社區:拆除違章建築 助推老舊小區改造
    (拆除違章搭建的煤房)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龔純)為推進老舊小區提質改造,切實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居住環境,10月16日,樂坪街道廖家社區對八一橡膠廠總廠家屬區違章建築逐一進行拆除。八一橡膠廠總廠家屬區屬於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院落內違章搭建的煤房內餵養雞鴨、房頂種菜,嚴重影響院內衛生環境,且存在安全隱患。此次拆違共計拆除違章建築20餘間,煤房約160餘平方米。下一步,廖家社區將進一步加大工程推進力度,持續優化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確保按照時間節點、保質保量完成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 「如果書店要靠賣飲品來維持,那為何不直接去開咖啡店」
    60多平方米的店每年賣出五六萬本書復旦舊書店2002年在復旦南區附近一家菜市場二樓開業時,周邊有近十家小書店。十多年過去了,那些書店先後或倒閉或歇業,只有復旦舊書店一直都在,而且活得很好。除了價格,張強認為大家喜歡舊書店,還在於可以在意料之外邂逅好書,這就涉及書的品類。「我主要收文史類書。來源除了各類廢品收購點、出版社庫存,更主要的是復旦師生處理的舊書,讀者在我這裡,肯定能遇到網上找不著的好書。」顧客在復旦舊書店選書。
  • 「如果書店靠賣飲品維持,那為何不直接去開咖啡店」
    古書因為價格本來就高,利潤率雖比不上普通舊書,但賣出一本反而能多賺一些」,莊見果向記者介紹,書店舊書來源主要是入戶上門收購,賣家大多是書店顧客、附近居民或者朋友介紹的朋友,古書則主要是逛舊書市場或從書商手中收購。目前一個月6000元的租金,對犀牛書店來說壓力不大。但最近莊見果決定將書店搬去蘇州河邊的一家臨街店面,那裡位置更好,但租金將一下子漲至15000元。
  • 在臺灣一定要去這家舊書店
    家中我與妹妹二人都很喜歡閱讀,從小愛跑漫畫店,稍長後開始養成從圖書館借書的習慣,我們幾乎沒到書店買過書。
  • 舊書店要不要救?
    他曾經繪圖一紙,標註上附近所知道的舊書店、書畫店和裝裱店的店名,當時給了蘇州江洛一先生,可惜未見刊發。現在由於年事已高,謝老對於有些字號已經記不起來,但對於文學山房、來青閣書莊、藝芸閣等還是記得很清楚。一條古玩街,可以說是蘇州商鋪密度較大的老街市,有句話說「走煞護龍街」就是此意。如今,這條大街早已更名人民路,店鋪也是紛紛升級換代,舊書店也只剩下一家國營的蘇州古舊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