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科技的現在與未來——2019北京國際電子音樂節紀實

2021-02-15 叉燒網

北京國際電子音樂節是中國目前最具影響力,並走在時代前沿的大型國際現代音樂專業活動之一每年都會吸引大批聽眾。

應主辦方中央音樂學院與本次音樂節音響贊助 Dynaudio 公司邀請,小編有幸參與 2019 年北京國際電子音樂節,聆聽國內外音頻科技領域專家們的精彩講座。

代表中國專業音樂教育水平,國內外享有盛譽的高等音樂學府——中央音樂學院

講座活動在中央音樂學院教學樓音樂廳舉行

」監聽音箱用於擴聲系統中這樣的設置並不常見「,丹拿的同事對我們講,」但央音一直有拿監聽音箱擴聲的傳統,中央音樂學院對丹拿產品比較認可,許多教室現在還在使用老款丹拿 BM 系列與 Air 系列監聽音箱做為教具。」

本次音樂節音響系統採用多隻 Dynaudio 全新 Core 系列監聽音箱用於大會學術講座與作品展示擴聲,聲壓級與清晰度是衡量擴聲質量的重要指標,小編看來 Core 的素質足以勝任本次活動。

丹拿全新 Core 系列監聽音箱於年初 NAMM 展會正式發布。(叉燒網報導:《NAMM 2019: 畫風突變丹拿發布 Core 系列中場監聽》)Core 被認為是代替經典 Air 系列的全新中場監聽系列。

主擴是 Core 系列最大型號

Core 59

150W+500W+500W


主擴採用 Dynaudio Core59 監聽音箱

進行電子音樂展示一些標誌性音色頻率較低(例如 Sub Bass),為了提高試聽效果,在左右兩側還增加了兩隻丹拿 18S 低頻音箱。今年叉燒網也對 18S 低音炮進行評測(評測文章:《丹拿的「黑科技」—18S 低音炮評測》),背靠背雙單元低音小巧的體積優勢,也避免了諸多聲學問題。

講座現場的 Dynaudio 18S 低音炮

考慮到後排觀眾的聽音效果,丹拿還在音樂廳中央與後部添加了補聲音箱,中場補聲左右各一隻 Core 59,後場則是兩隻 Core 系列最小型號——Core 7。這樣一套完整擴聲系統搭建完成,丹拿高質量音響回放素質,依託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良好的聲學環境,助力講座擁有專業聲音條件。

說到音樂創作,身處數字時代的各位藝術家們如今能以更高效的工作方式創造美妙旋律:從前期編曲採用 MIDI 和弦檢測,採樣音源技術,中期錄製階段數控模擬技術的應用,再到後期智能混音/母帶插件,AutoTune 自動糾調...

生活中,多少孤獨靈魂感激音樂播放器為他連身定製的」每日推薦歌曲「,多少平民歌手通過 K 歌平臺的」歌聲美化「變為網紅歌星,又有多少次使用」聽歌識曲「沒有讓熟悉的旋律溜走...

這些看似平常甚至習慣成自然的功能,恰恰是」音樂科技「在音樂創作和日常生活中體現。如今,中國音樂市場不斷壯大,音樂生產方式也隨著音樂科技的發展而改變。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的朱偉教授帶來的講座——《音樂科技的未來之路》,朱偉教授為大家普及了「音樂科技」的學科定義:

音樂科技是音樂與科學技術的交叉學科。包含藝術與科技兩大領域的內容。在國外已有60餘年的發展歷史,在中國大陸發展較晚。音樂科技包含音樂聲學、計算音樂學、電子音樂創作與製作、計算機輔助音樂教育、音樂表演的量化分析、錄音混音、聲音設計、音頻信號處理、音樂人工智慧、音頻數字水印、音樂治療、音樂機器人、音樂心理學、音視頻結合等眾多研究及應用領域。

與音樂人更相關的是「音樂科技」中有關錄音混音、聲音設計的研究部分。在數字時代,音樂從創作到製作再到發行,質量與效率相較模擬時代有著明顯的提高。這種改變不光體現在音頻工作站,插件等軟體方面,為擁有更佳的工作狀態,許多音頻硬體也在不斷向科技化、智能化發展。

我們拿服務全球音樂人 40 年的 Dynaudio 公司舉例,從模擬時代跨越到數字時代,」音樂科技「不斷運用其產品之中,讓老品牌自身始終擁有新鮮血液。自從 2002 年發布 Air 系列以來,丹拿一直走在數字監聽系統世界前沿,在數字連接、算法處理等方面遠遠超過同時期的其他監聽設備。

全新發布的 Core 系列監聽音箱在 Air 系列基礎上採用了全新的數位訊號處理(DSP)、AES3 數字轉換技術。數位訊號輸入也讓音箱與其他數字設備擁有更好的兼容性。

模擬輸入至 Core 監聽音箱,所有音頻都可在 192kHz 採樣精度下進行分頻或調整,從而讓 Core 儘可能精確的還音,丹拿音箱從早期使用體積大、功耗高、噪音高的 A 類功放,逐漸轉變為更主流的 D 類功放。如今 LYD、Core 系列通過數字運算放大可獲得更高的輸出功率,更低的功耗,元器件極低的發熱也很好的控制了自身信噪比。

細心的朋友會發現 Core 系列在背面板增加了同軸時鐘輸入接口,現在可以將音箱與工作室主時鐘相連,音箱運算處理精度與工作室其他設備同步,此設計體現出丹拿對產品設計力求完美的態度和對」音樂科技「的巧妙運用。

Core 系列背面版示意圖,其中⑬為同軸時鐘輸入接口

」音樂科技「的發展不僅服務於單一音頻產品,更要讓擁有不同功能性的產品達到」和諧共處「。

來自臺灣交大的黃志方教授為大家展示了人工智慧音樂的應用。黃教授表示如今通過 AI 技術每個人都能實現心中的」作曲夢「!而組成 AI 音樂的基礎元素有:Pitch(音高)、Rhythm(節奏)、Tempo(速度)、Dynamic(動態)、Articulation(表達)。

其中最難通過 AI 技術實現的是表達(如曲式),黃教授舉了恰當的例子:在 AI 機器人 Alpha GO 的」大腦「中只有輸、贏兩個結果,而對於音樂來講每個人的感知都是不同的,它並沒有特定的結果,這對於音樂 AI 系統建設是較難攻克的難題。

最後進行演講的是來自美國的 AI 音樂專家斯科特·迪爾教授,他為大家展示了由他本人設計的 AI 音樂插件 Avatars Project,插件原理是首先通過 AI 記憶已載入音樂的音階、節奏、曲式,隨後進行學習並生成與載入音樂相同曲風、調式的歌曲。

斯科特先生用顫音琴的為大家演示了 Avatars Project 在 Ableton Live 中實時處理能力,AI 插件學習斯科特先生無調性的即興演奏,並在每個樂句結束後產生風格相同的樂句。通過丹拿 Core 系列高質量的還音,現場聽眾欣賞到了一場動聽、新奇並附有科技感的音樂會。

遺憾的是中國在音樂科技學科起步較晚,如今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高等院校與科技公司具有專業的研究團隊,朱偉教授也在講座中指出,如今中國音樂科技學科面臨的困難有很多:其中技術類原因有數位音樂版權、技術人員音樂素養不佳等問題;非技術原因有國內藝術屆與科學界割裂嚴重、起步晚,社會知名度小等問題...

我們希望有更多如同 Dynaudio 一樣走在」音樂科技「前沿的音頻公司能夠加強與音樂人的溝通,不斷提高」音樂科技「科研與應用水平,最終造福於全球音樂人。

相關焦點

  • 著名閩南語歌手陳飛榮獲「2019北京國際電子音樂節特殊貢獻獎」
    國際電子音樂節激蕩廈門風《廈門水噹噹》亮相中央音樂學院,最具實力的閩南語歌手陳飛榮獲「2019北京國際電子音樂節特殊貢獻獎」本報訊10月28日,2019北京國際電子音樂節在中央音樂學院完美謝幕,著名閩南語歌手,大陸首位閩南語歌后陳飛一曲《廈門 廈門 水噹噹》 在會場吹起了一陣超美的清風
  • 2018-2019國內已確認舉辦的電子音樂節
    今年一年你去了幾場電子音樂節?又跟哪些電子音樂節進行了深入的邂逅?2018年至2019年國內又會有多少場電子音樂節,現在我們為大家揭曉目前已經確定舉辦的電子音樂節。>叢林電子音樂節由深圳叢林文化創立於2015年,叢林文化致力於打造國際水準娛樂體驗的電子音樂領先品牌,傳播與推動屬於中國的電音文化,打造一流的電子音樂活動現場,以創造世界級的現場體驗,為中國年輕一代留下美好回憶為使命,目前叢林文化旗下有叢林電子音樂節、Mad House和Black Out三大電音活動品牌,2018叢林電子音樂節倒計時8天。
  • INTRO 2017電子音樂節(北京)
    從INTRO 2009電子音樂節在首都北京初次亮相,到INTRO 2016電子音樂節首次登陸上海, 8年時間,INTRO音樂節已經成為國內歷史最長、最具影響力的電音盛事!參演藝術家包括國際大牌電子音樂藝人Chris Liebing, M.A.N.D.Y.
  • 北京國際音樂節
    這支時代之歌在10月10日的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幕音樂會上迎來世界首演,也為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拉開了帷幕。當天晚上,包括BMF俱樂部 App、《人民日報》、B站和網易雲音樂在內的逾十家平臺和媒體同時在線直播了這場音樂會, 全網觀看人數超過80萬。
  • INTRO北京電子音樂節 5月25綻放蟹島會展中心
    這是時代賦予電子音 樂的使命,同時電子音樂節也成為最被年輕一代推崇的休閒活動。  音樂是連接世界的語言,不同的語言在旋律中找到共鳴,在節奏中找到共性。這種語 言沒有固定格式或章法,通過音樂元素對情感的表達來完成溝通。而在這種 世界通行的音樂語言之中,電子音樂作為當下最先進的科技與藝術的融合產物,無疑成為最具時代感的溝通方式。
  • 【掌握社·北京 2019貴陽國際音樂節】金塔《Mongol》
    ,廣泛參與」的指導思想,致力於國際藝術文化交流與傳播,為更多熱愛音樂的青少年,搭建通往藝術殿堂的橋梁。       2月12日,2019貴陽音樂節暨管弦樂大賽在孔學堂開幕,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的400多名選手前來參加,其中貴州選手有185名。作為近年來貴州音樂界規模最大的一次盛會,2019貴陽音樂節本著「立足貴州,面向全國,專業引領,廣泛參與」的指導思想,致力於國際藝術文化交流與傳播,為更多熱愛音樂的青少年搭建通往藝術殿堂的橋梁。
  • 【奧地利】「李斯特萊丁國際音樂節2019」成功舉行
    8月19日-21日,「李斯特萊丁國際音樂節2019」在維也納成功舉辦。
  • 職業民族樂團首次亮相北京國際音樂節
    作為本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重要演出單元,日前,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在指揮家、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彭家鵬的執棒下登臺北京保利劇院,攜手二胡演奏家、樂團藝術指導朱昌耀以及特邀大提琴演奏家康喬瑄共同呈現以「絲竹裡的江南」為主題的民族管弦樂音樂會,這也是北京國際音樂節歷史上第一個被邀請的成建制的職業民族樂團
  • 2016北京國際電子音樂節閉幕式音樂會
    《晴嵐》—為箏與電子音樂而作(2015/10』06』『/世界首演)作曲:趙藝璇,古箏:楊璋菡萏全曲由古箏的採樣音色與電子化了的古箏音色構成,曲中真實場景與虛擬幻境的切換體現了兩個主題的對比,同時兩者的相互融合則進一步凸顯了晴嵐的瞬息萬變,神秘莫測。作品運用電子音樂技術手段將聲音重新組合。
  • [嗨爆涼都]2019JTS梅花山國際電子音樂節重大福利來了!
    2019中國涼都JTS梅花山滑雪場國際電子音樂狂歡節Raver粉絲的「全民盛會」領取方式:詳見留言區第一條全球百大DJ首次親臨涼都難得一現的盛會,即使你不是電子音樂粉絲也同樣可以樂享其中準備好你的尖叫身臨本屆音樂節現場
  • 「後浪」林瑞灃 北京國際音樂節湧現的希望之星
    剛剛結束的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上,「青春」是關鍵詞。10天的音樂會中,一批年輕音樂家登臺挑大梁演奏,展現出中國古典音樂「後浪推前浪」的新氣象,受到了業內外的廣泛關注。參加音樂節就像一場夢「參加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這十天,感覺時間過得非常快,我非常激動,就好像做了一個夢。我感受到觀眾對音樂的熱愛,感受到在徐惟聆老師、餘隆總監和中國愛樂樂團演奏家們的幫助下,將音樂演奏發揮到最好狀態的享受和幸福。」已經回到上海繼續學習的林瑞灃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說。
  • 2019年Belgium Tomorrowland電子音樂節全攻略
    什麼是Tomorrowland?Tomorrowland音樂節每年在比利時博姆(Boom)舉辦,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電子音樂節。自2005年創立以來,每年都匯集了眾多優秀的藝術家,吸引著來自200多個國家的成千上萬的音樂愛好者。
  • 2019彩鷺音樂節亞洲巡演啟航
    2018年12月8日,匯聚頂尖音樂資源的「2019彩鷺音樂節亞洲戰略發布會」於廈門成功舉辦。在此次發布會上,彩鷺音樂節發布2019年以世界音樂為核心十加十戰略,在全國十個城市乃至亞洲十個國家的十個重點城市進行巡演。
  • 感悟現代音樂的美麗與力量——2017北京現代音樂節綜述
    由國家教育部、文化部支持,中央音樂學院主辦的國家級藝術盛會——2017北京現代音樂節5月21日晚開幕,27日閉幕,這是北京現代音樂節自創辦以來的第十五屆。歷經十四年,中央音樂學院北京現代音樂節已經逐步發展成為國內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現代音樂盛會與文化盛會。本屆北京現代音樂節結構至簡,主要分為兩大板塊——音樂會、講座與大師課。
  • 水乳交融,同氣連枝——中國愛樂樂團與北京國際音樂節的二十年
    中國愛樂樂團成立20年來,所獲榮譽無數,卻將北京國際音樂節頒發的這個獎項視作最值得誇耀的驕傲。事實上,北京國際音樂節與中國愛樂樂團之間水乳交融、同氣連枝的友誼,更多地會讓人聯想起薩爾茨堡音樂節與維也納愛樂樂團之間的關係,只不過這兩者是歐洲的百年老字號,積澱深厚,令人高山仰止;而北京國際音樂節與中國愛樂樂團則是兩家年輕的機構,前者年長几歲,即將在今年舉辦第二十三屆盛事,後者則稍微年輕,馬上要拉開第19個音樂季的序幕。未來道阻且長,它們共同成長的故事將會是我們這一代音樂愛好者們的共同記憶。
  • INTRO2017電子音樂節(北京) | INTRO2017 Electronic Music Festival
    從INTRO 2009電子音樂節在首都北京初次亮相,到INTRO 2016電子音樂節首次登陸上海, 8年時間,INTRO音樂節已經成為國內歷史最長、最具影響力的電音盛事!參演藝術家包括國際大牌電子音樂藝人Chris Liebing, M.A.N.D.Y.
  • 2019年國內音樂節綜合推薦
    並非完整榜單,請勿上綱上線部分音樂節休眠待開機(以下排序不分名次先後)四月2019滬蓉·超級草莓音樂節(主題:循環世界)時間:4.26-4.28地點: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2009年由國內音樂廠牌摩登天空所創辦,已成為國內音樂節裡少有的兼具視覺、裝置、亞文化、流行文化
  • 最近沒有音樂節,聊聊那些電子音樂節史上經典的舞臺!
    Tomorrowland創辦於2005年,是比利時最大的電子音樂節,現在在世界各地都會有小規模表演。這個音樂節可以說是電音迷們的聖地,它以「夢想音樂節」而聞名,也是許多人夢想去的音樂節。這個節日在風景優美的比利時小鎮布姆舉辦,它就像一個獨立的世界,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在7月聚在一起度過兩個周末。
  • 音樂創演有「捷徑」,第二屆國際電子音樂大賽聚焦新樂器
    電子音樂大獎、歌曲作品大獎、新樂器創新設計大獎等獎項逐一公布。IEMC大賽由中國樂器協會、上海計算機音樂協會、上海國展展覽中心有限公司、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今年特別增設新樂器創意設計板塊。「IEMC大賽倡導天馬行空、兼容並包。」上海計算機音樂協會會長、IEMC評委會主席陳強斌表示,大賽旨在促進音樂數字科技的發展,引領電子音樂、新樂器科技的未來方向。
  • 藝薦·音樂|女神弗萊明登臺,北京國際音樂節將迎盛大閉幕
    #演出信息#時間:2019.10.23 - 2019.10.27 地點:國家大劇院-歌劇院 票價:100元 - 680元 適合人群:古典音樂入門者、愛好者馬勒室內樂團系列音樂會Ⅱ/Ⅲ#推薦理由#馬勒室內樂團是北京國際音樂節邀請的第一支「駐節樂團」,這支樂團由指揮大師克勞迪奧·阿巴多創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