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公眾號:柚子君說情感
近日,有媒體採訪秦嵐,說:生孩子是女人的義務。
秦嵐霸氣回懟:我子宮使不使用,關你什麼事?
秦嵐這一回應,許多人忍不住拍手叫好。許多人對不結婚,不生孩子的人存留偏見,認為這是一種不正常的行為。
但是,這種想法是正確的嗎?
為了結婚而結婚,為了生子而生子,即使沒有準備好,在摧毀大軍的壓力下,匆匆忙忙開啟人生新階段,這會幸福嗎?
答案不言而喻。
秦嵐是少有的,身處娛樂圈中,能夠準確認識自己,又不浮躁的人。
秦嵐在《星裡話》說,《還珠格格3》選角的時候,瓊瑤曾讓她試過小燕子、慕莎公主,但這兩個角色一個活潑俠義、一個英氣勃勃,以自己的氣質實在無法駕馭,最後演了溫柔隱忍的知畫。
她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樣的角色,也沉澱慢慢沉澱自己。
2018年,隨著《延禧攻略》熱播,秦嵐因飾演「白月光」富察容音再度翻紅,從綠萍到白月光,秦嵐給人都是一種溫柔的感覺。
而她的溫柔,在她出道20年裡熠熠生輝。
她始終安靜低調,只做自己認為合適的事情,不過多營銷自己。
因為演《王的盛宴》中的老年呂后時備受煎熬,而再也不挑戰沒把握的角色,因此在《延禧攻略》熱播之後推了好幾個大女主。
拒絕了大熱的《乘風破浪的姐姐》的邀請,說不去「自取其辱」。
我們可以看到她《舞林大會》綻放光彩,也可以看到在新劇《怪你過分美麗》中,她像個女戰士一樣,扔掉盔甲,披荊斬棘。
這種堅韌的角色,像極了在感情生活中,堅定的自己。
「不妥協」是她的戀愛標準,一面渴望追求著良人,一面又不將就。
她說:
「我對戀愛、婚姻的態度,跟演戲也是一樣的,順其自然,不強求。前幾年也有催婚的,說人不結婚就是不想負責任,我覺得很奇怪,為了結婚而結婚才是不負責任吧?還有人說生孩子是女人的義務,我想說,我的子宮使不使用,關你什麼事?」
她的人生,就和演戲一樣,她永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因為年紀大,遭受逼婚壓力的,遠遠不止秦嵐一個。
被父母誤解,強加結婚觀念的,不在少數。
比如說,1983年出生的吳昕,曾經因為大齡未婚的壓力,在節目裡痛哭說「生活好難」。
她住在大房子裡,有自己的愛好,事業蒸蒸日上,這是許多人達不到的高度,卻依然被貼上大齡未婚的標籤。
在《奇葩說》節目裡,她說:「在做我自己的身份的時候,已經被條條框框壓得喘不過氣了,你必須要怎麼樣怎麼樣,所以我對即將到來的一些身份,除了是真找不著以外,其實還有一些恐懼的。」
在《我家那閨女》裡,有一個爸爸說:我認為不結婚是不正常的。所有的爸爸表示同意。
22歲的傅園慧爸爸,他說如果傅園慧不結婚,那就一定要「揍死她」。
袁姍姍的爸爸更誇張,直接把生孩子提到了家國高度,他認為:生孩子是一種孝,你生孩子不光是對家庭負責,對國家也是一種負責,對民族也是一種負責。
在這種觀念下,對於女性未婚不生子施加的壓力實在太大。
其實,不是女性不願意結婚,比起結婚,她們更怕的是嫁錯人。
在社會觀念中,是否生育對於一個女性來說,不是一種選擇。
而這種不完整,讓女性感到失敗、無價值、焦慮。很多大齡女性對於婚姻的焦慮,其實是因為,在目前的主流觀念中,婚姻仍然是生育合法性的前提。
人們說「結婚太晚了」的時候,其實是下意識地認為「對生育來說太晚了」。
錯過生育年齡,比起晚婚,是女性更深層的恐懼。
在絕大多數時候,成為母親是一件需要獨自承擔的事情。
在這個過程中,大多數女性會感受到缺乏社會支持,尤其是來自伴侶的支持,並且即便在得到伴侶幫助的情況下(比如在出差期間,由丈夫照看孩子),她們中的大多數人在提起這段經歷時,仍會表現出愧疚和矛盾的心理。
在大多數時候,她們有一種「沒有依靠,只能依靠自己」的感覺。
所以,在這個層面下,加重了女性生子的恐慌。
就像秦嵐說的:我沒有做好準備。
生孩子,從來就不是女性一個人的事情,如果沒有支持系統,那孩子生下來後,會加重女性的焦慮。
生孩子是女性的權利,而不是義務,所以,不要用生孩子來綁架女性。
更何況,女性的價值不是生不生孩子來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