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琴書畫無所不能,尤擅小楷,還通文史。她冰雪聰慧,可以為自己畫像,尤其擅長畫蘭。被稱為「好作風枝婀娜,一落筆盡十餘紙」。
她還彈得一手絕妙好琴,《高山流水》、《廣陵散》、《春江花月夜》等傳世名曲信手拈來。
她性格清冷,人愛乾淨,素有「冷美人」之稱。她不愛說話,對於粗俗之客,她三緘玉口,只有在故友面前,她才會敞開心扉。這裡說的就是卞玉京。
秦淮八豔之中,要論美麗,秦淮兩岸盛傳一句歌謠「酒壚尋卞賽,花底出陳圓。」卞玉京,原名卞賽,後自號"玉京道人"。
卞玉京究竟有多美?餘懷的《板橋雜記》中提到佳人的排名,卞玉京和李香君位列第一。
這樣的女子人見人愛,卻為何一生情路坎坷,顛沛流離,後來成了女道士,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她的遭遇吧。
最乾淨的名妓,最深情的道姑:一生只愛一個人來自慈懷讀書會00:0017:04
點擊上方即可收聽念念不忘朗誦
願將一幅瀟湘種
寄與春風問薛濤
明末清初,紙醉金迷的秦淮河畔出現了一對絕世姐妹花,姐姐叫卞賽,妹妹叫卞敏,這個卞賽就是秦淮八豔之一的卞玉京。
卞賽原本出身於書香門第,只是父親早亡,家道中落,又遭遇亂世,生活沒有著落,於是和妹妹卞敏雙雙淪落風塵。此後卞賽的光芒遠遠蓋過了妹妹,乃至家喻戶曉。
都說女子無才便是德,但是秦淮河畔的風塵女子個個都是才女,秦淮八豔都是才藝雙絕,卞玉京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崇禎十五年,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吳繼善赴成都當知縣,臨行前在府邸舉行盛大的宴會,請來卞玉京作陪。
卞玉京雖然不太喜歡參加這種熱鬧喧囂的宴會,但礙於情面,還是勉強來了。
緣分總在不經意的時候到來,心比天高的卞玉京自己也沒有料到,這次自己的心會輕易被一個叫吳梅村的男子虜獲。
在陌生人眼中,卞玉京從來是不擅言談的女子,她的冷漠拒人於千裡之外,這種與生俱來的驕傲,也是對外界的防備,正是這種氣質,打動了很多人。
酒過三巡,宴會主人吳繼善讓卞玉京作一首詩,卞玉京沉思了一會兒,在摺扇上簡單勾勒了幾筆,便是幾枝蘭花,又用小楷即興寫下一首詩《題扇送志衍入蜀》:
剪燭巴山別思遙,送君蘭楫渡江皋。願將一幅瀟湘種,寄與春風問薜濤。
這首詞與李商隱的《夜雨寄北》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座的男子無不拍手稱好,但他們的讚美並沒有打動卞玉京孤傲的心。
看到對面一位文質彬彬的中年男子一直目不轉睛盯著自己,這位男子清俊的面貌格外顯眼,他眉目間凝結著一股淡淡的憂鬱,只一眼就讓人心驚。
酒已微醺的卞玉京要侍兒打聽這位帥哥的身份,原來是崇禎皇帝欽點的榜眼,大詩人吳梅村!
這樣才華橫絕的男子有哪個佳人不心動呢?在昏暗的燈光下,卞玉京已經醉了,讓她醉的不僅僅是美酒,還有她對面的那個男子。
外表安靜內心狂野的卞玉京,做出了一個讓當場的人無不咂舌的舉動,她舉著酒杯走到吳梅村面前,醉眼迷離地說,奴願意以身相許,吳郎意復如何?
吳梅村一時也蒙了,這太突然了。其實吳梅村也早就聽到過卞玉京的豔名,今日一見,名不虛傳,在剛才見她即興賦詩就有了傾慕之意。
但是,他假裝沒有聽懂她的話,轉移了話題,在那一刻,他感覺自己的心在隱隱作痛。
卞玉京也瞬間清醒了許多,連說自己喝多了,開玩笑啊,別當真!
心高氣傲的她受了刺激,此後再也不拿這種話去試探梅村了。
卞玉京私下裡也想通了,她們的身份是無法逾越的鴻溝,一個皇上面前的大紅人,怎能為風塵女子耽誤了仕途,他們隔著世俗輿論,就像隔著千山萬水,不是兩情相悅就能跨越的。
世間的情事就是這樣令人費解,有些人朝夕相處也不會有感覺,可有的人只見了一面,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和他一輩子。
二人彼此欣賞卻不能在一起,就像心湖裡被投下一枚石子,此後再也無法平靜。
青山憔悴卿憐我
紅粉飄零我憶卿
其實落花有意,流水亦有情,雖然表面上沒有應允卞玉京,但吳梅村並沒有做到決絕,一對有情人終究還是來往了。
雖不是名義上的情人,卻如膠似漆,詩詞唱和,只是她絕不再提以身相許之類的話,她不是那種死纏爛打的女子,她渴望愛情,也懂得自重。
偶爾她會凝視他的臉龐,目光流露出期許與哀傷,更多的時候,只是在背後默默地注視著他的背影,只要能天天與他在一起,又何必在乎名分呢?
她一直心存幻想,但他始終不見開口表白。有時,她也恨他,恨他懦弱,但是只要一看到他,她的恨意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取而代之的就是滿腔的柔情。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終於要分別了,他只淡淡地說了幾個字:尋遇亂別去。意思是說,遇到戰亂,朝廷有令,不得不離她而去。
在吳梅村離開南京的那一夜,卞賽賽吹笛相送,幽怨的笛聲一直留在二人的耳畔,多少年後都不曾離去。
痴情的卞玉京在吳梅村離開之後,再也不曾對別的男人上過心,她在等他,只是越等心越涼,到最後只剩下等待。
分別後的第二年,南京淪陷,清廷在民間徵召歌女補充後宮,所有樂籍女子都無法逃脫被徵召的命運,卞玉京聲名遠播,自然無法倖免。
此時的卞玉京卻沒有隨波逐流,她不甘就這樣淪為滿清貴族取樂的對象,更無法忘卻心中的那個人,於是穿了一身道袍,帶著心愛的古琴,躲過清兵的注意,來到一座道觀。
卞玉京入道不是看破紅塵,她依舊不死心,也只有這樣才可以擺脫被徵召的厄運。
於是,卞玉京就這樣在道觀留了下來,這裡應該是最好的避難所。
看破不說破,二人在情感煎熬中各自修行。吳梅村幻想著能成就一番事業,卞玉京幻想著能成就美好的一生,很多人總說命運不濟,不如說事在人為。
記得橫塘秋夜好
玉釵恩重是前生
事態稍微緩和下來,卞玉京流落到常熟,繼續委身於青樓,只是再也沒有以前的心氣了。低調維持著生計,只是依舊忘不了那個人。
順治七年,錢謙益在常熟修了一座別墅,邀請吳梅村做客。此時卞玉京也正在常熟,於是,為了助興,錢謙益也盛情邀請了卞玉京。
一別六年,聽說朝思暮想的那個他也會出現在宴會上,卞玉京一口答應下來,喜極而泣。
吳梅村聽說卞玉京也要來自然是激動萬分,前一天晚上徹夜難眠,腦海裡總是浮現出卞玉京的花容月貌。
第二天,吳梅村早早地來到了拂水山莊,焦灼地等待卞玉京的到來。
女為悅己者容。這一天晨曦微露,卞玉京就端坐在了梳妝鏡前,好好地為自己妝扮一番。眉毛如遠山,臉頰桃紅,一身翠綠色的羅裙,卞玉京想要一次驚豔的出場。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眾人翹首以盼的目光中,卞玉京遲遲沒有出現。
她爽約了,卞玉京在途中突然想到,如此的裝束,她憑藉什麼身份去見他?或許他早已經忘記了她,她又何必自作多情,庸人自擾?
卞玉京來到了拂水山莊,遲疑中,終究沒有出現在吳梅村的面前,她去了柳如是的閨閣,與柳如是一番長談,把心裡的苦全倒給了知己。
柳如是不忍目睹她痛苦的模樣,悄悄地派人去告知錢謙益,卞玉京此刻正在她的房間。
於是,錢謙益派人來請,三番五次沒有請到,卞玉京以舊疾突發為藉口,說改日再見吳梅村。
咫尺天涯,卻不得相見,不是卞玉京絕情,而是割捨不下才會避而不見。
吳梅村失望之餘,只嘆自己先負了她,又能怪誰呢?
相見不如懷念,希望越多失望越重,卞玉京清楚地知道,他從前不敢承諾,此後也一定不敢,不如留一點念想。
與君相別是路人
再見情消如夢生
卞玉京對愛情太過痴情,她原本也可以嫁一個好人家,從此不問世事,可是她卻偏偏執著對吳梅村的感情。
卞玉京沒有輕易地放棄,雖然上次拒絕了吳梅村,但她還是給自己留有一絲餘地,給了他一個赴約的承諾:擇日再訪。
吳梅村以為,這一次卞玉京算是對自己徹底死了心,她的承諾只不過隨口說說而已,所以,吳梅村並沒有主動挽回的舉動。
但卞玉京這一次沒有爽約,第二年桃紅柳綠的春天,卞玉京乘一葉扁舟來到姑蘇,在歷經了八年別離之後,她終於站到了吳梅村的面前。
那一刻,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二人沿著荷塘默默地走,曾經繁華舊夢,現在只剩寂寞無聲。
走到一處涼亭,她為他彈奏的依舊是當年的曲子,曲調如泣如訴,他在想,如果那一天答應了她,今天會是什麼樣子?
人生沒有如果。彈奏完畢,卞玉京在心愛的人面前痛哭一場,然後擦乾眼淚,說了一句「今天見了你,了卻了我最後的心願」,然後悽然轉身,決絕離去。
一年後,卞玉京嫁給一戶世家子弟,沒有感情的婚姻是一種煎熬,沒過幾年,卞玉京讓侍女代替自己服侍丈夫,自請遁入空門。
十幾年後,在佛音的縈繞中,玉京道人安詳離世。風香塵散去,死後葬於無錫惠山只陀庵的錦樹林中。
性格決定命運,吳梅村因著他的懦弱,違背了自己的內心,聽了清朝的傳召入朝任職,落得眾人唾棄的下場,在數年不得意的官場生活後,他辭官回鄉,餘生在悔恨中度過。
康熙七年,年過花甲的吳梅村來到卞玉京的墓前,以一篇《過錦樹林玉京道人墓並序》為他與卞玉京的一世情緣畫上了悽涼的句號。
倉央嘉措說:這麼多年,你一直在我心口幽居。我放下過天地,放下過萬物,卻從未放下過你。
一個在佛道之中求安寧的女子,讓人心生喟嘆。
她在長齋繡佛的青燈下無數次想起那個給了她愛情,更給了她絕望與痛苦的男人,但她始終是無悔的。
一生能遇到自己的真愛,也是幾世的修行,就像張愛玲說的:
「你問我愛你值不值得,其實你應該知道,愛就是不問值得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