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山河無恙 顯英雄本色
致張定宇院長的祝賀信
敬愛的張定宇院長:
您好!
我是一名高中生,也是您的忠實「粉絲」。聽聞國家授予您「人民英雄」榮譽稱號,我衷心地向您表達祝賀之情。
庚子歲初,新冠病毒肆虐華夏大地,恐慌籠罩人們心頭。在國家民族危機時刻,一批批英雄挺身而出,用他們的堅實臂膀擔起了驅散陰霾的重擔。他們像群星一樣閃耀在祖國的天空,給人們帶來希望,而您就是最閃亮的明星之一。
臨危受命,您為人民挺身而出,義無反顧,這是英雄之舉。
真正的英雄必如張載所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志在「為萬世開太平」。在疫情警報剛被拉響之際,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與感染係數都一無所知,但您毅然決然地在春節前夕投身抗疫一線,日夜奮戰。我相信,沒有憑空而來的英雄壯舉,只有時刻家國在心、胸懷人民的平凡英雄。「從病毒手中奪回更多病人」是您的願望,為此您不顧個人生命安危,投入到高強度工作之中。張院長,您是「國有難,召必還」的無畏戰士,是身披白衣,有著仁心的醫者,亦是真正可親可敬的人民英雄。
身體殘疾,志向彌堅,這是英雄之心。
雖患有漸凍症,但您有一顆始終火熱的心,活出了常人所沒有的精彩。我始終記得在電視上看到您急匆匆衝向病房的身影,我熱淚盈眶,讚嘆您是民族的春梁。您就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的保爾.柯察金一樣,為熱愛的事業奮鬥不止,有著鋼鐵一般的意志力。您無愧於國家給予的榮譽,正如泰戈爾所言:「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以不完美的條件助力國家日臻完美,繁榮安康,英雄便是如此。
我國崇尚英雄,人民學習英雄,民族必將英雄輩出。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相信,您和鍾南山院士、陳薇院士等大國醫者成為英雄並得到國家的至高榮譽,必將引領更多的人為成為英雄而努力。如今國際競爭中人才為先,國家中更以英雄為上。若在您的引領下,無數青年努力學習,為國奉獻,爭當英雄楷模,那麼,中華如何不強?華夏如何不盛?我想,這也是您一定希望看到的局面。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我再次祝賀您獲得「人民英雄」榮譽,也感謝這錦鏽山河因您無恙。
此致
敬禮!
一名高中生
X年×月×日
祝賀信的格式
一、祝賀信的概念
祝賀信是指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個人向其它集體單位或個人取得的成就、獲得某種職位、組織的成立、紀念日期表示祝賀的一種專用書信。
今天祝賀信已成為表彰、讚揚、慶賀對方在某個方面所作貢獻的一種常用形式,它還兼有表示慰問和讚揚的功能。它是從古代祝辭中演變而來的,它既可以宣讀,也可以通過郵寄送達對方。
二、祝賀信的基本格式和寫作
祝賀信一般由標題、稱謂、正文、結尾和落款五部分構成。
(一)標題
祝賀信的標題通常由文種名構成。如在第一行正中書寫「祝賀信」二字。
(二)稱謂
頂格寫明被祝賀單位或個人的名稱或姓名。寫給個人的,要在姓名後加上相應的禮儀名稱如 「同志」。稱呼之後要用冒號。
(三)正文
祝賀信的正文要交待清楚以下幾項內容:
第一,結合當前的形勢狀況,說明對方取得成績的大背景,或者某個重要會議召開的歷史條件。
第二,概括說明對方都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成績,分析其成功的主觀、客觀原因。賀壽的祝賀信,要概括說明對方的貢獻及他的寶貴品質。總之這一部分是祝賀信的中心部分,一定要交待清祝賀的原因。
第三,表示熱烈的祝賀。要寫出自己祝賀的心情,由衷地表達自己真誠的慰問和祝福。要寫些鼓勵的話,提出希望和共同理想。
(四)結尾
結尾要寫上祝願的話。如「此致——敬禮」、「祝爭取更大的勝利」、「祝您健康長壽」等。
(五)落款
寫明發文的單位或個人的姓名、名稱,並署上成文的時間。
三、祝賀信寫作應注意的事項
祝賀信要體現的是自己真誠的祝福,是加強彼此聯繫、增強雙方交流的重要手段。所以祝賀信要寫的感情飽滿充沛。冷冰冰的陳述、評價是表達不出賀者心願的。
祝賀信內容要真實,評價成績要恰如其分。表示決心要切實可行。不可空發議論,空喊口號。
祝賀信與賀詞有所不同,不要將祝賀信寫成賀詞。賀詞內容篇幅長,而祝賀信要求簡單短小,不宜長篇大論。語言要求精煉、簡潔明快,不堆砌華麗詞藻。篇幅要短小精悍。
追偶像志成楷模 請長纓共圓大夢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個明星滿天飛的時代裡,網紅、明星成為不少人的偶像。大家追求的偶像不外乎外表漂亮,舉止瀟灑,能說會唱。但當你了解鍾南山的事跡後,了解人民英雄背後的故事後,你是否會思考新時代我們該追求怎樣的偶像?是不是應該追求那些有情懷、有力量、有夢想、有擔當的時代楷模們。只有把英雄當成偶像,我們才能擔當大任,共圓大夢。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追求甘於奉獻的偶像。
無論是2003年的抗擊非典,還是2020年抗擊新冠,都有鍾南山院士的身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儘管疫情來勢洶洶,他仍然親自上陣;儘管已是高齡,卻熱忱不減。冒著被感染的風險,他從死神手裡搶人命。當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時,他也迎來了浪潮般的稱讚。然而他卻說:「其實,我不過就是一個看病的大夫。」在他看來,奉獻不是為了名利而是自己的本分。我們應該向他學習甘於奉獻的精神,像螢火蟲一般,發光發熱。
「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追求勇於奮鬥的偶像。
作為一個出身農村的普通女孩,她卻憑藉過硬的專業能力,獲得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她就是朱婷。隨著中國女排再次奪冠,這個擁有實力的女孩也被大家熟知,一個從農村田頭走出來的姑娘成長為隊裡最有價值的球員,其中的辛勤付出自是常人不能想像的。二十幾歲,在大多數人還在迷惘的時候,她卻通過奮鬥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而我們風華正茂,青春正當其時,也應向她學習,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以奮鬥來書寫圓夢篇章。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一代大家張載的名言,它蘊含著勇於擔當的精神。而新時代,也不乏有擔當精神的榜樣。陳薇臨危受命,勇往直前。四川木裡三十一位勇士為救涼山大火壯烈犧牲;黃旭華隱姓埋名一輩子,致力於核潛艇研究.他們都應是我們前行路上的偶像,是我們看得見的力量。我們應向他們學習,擔當起歷史的使命。
「偶像」這個詞,不應是冷冰冰的代號,它更是有溫度的人格品質,有擔當的楷模榜樣。追求偶像要追求甘於奉獻、樂於奮鬥、勇於擔當的精神。以此方能「追偶像志成楷模,請長纓共圓大夢」。
我的發言結束,謝謝大家!
發言稿的寫法
發言稿是參加會議者為了在會議或重要活動上表達自己意見、看法或匯報思想工作情況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
寫發言稿時,要注意以下四點:
1.格式要規範。發言稿的格式一般包括六個部分:
①題目,如:「在國旗下講話的發言稿」,「月總匯報發言稿」;
②稱呼,如:「敬愛的老師」「尊敬的領導與敬愛的同事們」;
③問候,如:「大家好!」
④正文,發言的主要內容,有時以自我介紹開端;
⑤祝福語,如:「祝大家工作順利!」;
⑥致謝;如:「謝謝大家!」「謝謝各位!」
2.觀點要鮮明。對問題持什麼看法,要明確表態。對尚未認識清楚的問題,要實事求是的說明;如果是匯報性的發言,要中心明確,重點突出,不必面面俱到。
3.條理清楚。一篇發言稿要談幾方面的問題,每一方面問題要講哪些條目。都要安排得有條有理,讓人聽起來容易抓住重點。
4.語言簡潔明快。發言要直接面向聽眾,所以,發言的語言一定要簡潔明快,儘量不使用囉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奧的詞句,最好運用大眾語言。
傳承英雄基因
擔當民族重任
-「人民英雄」頒獎儀式觀後感
「這是一個怎樣的中國?」人們常常這樣問,基辛格在《論中國》中說的「中國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給出了很好的回答。看完「人民英雄」頒獎儀式後,我更堅定了這種看法,不錯,這是一個英雄輩出、頑強不屈的中國!同時,也更堅定了我傳承英雄基因,擔當民族重任的信念。
以青春之我,致敬英雄,將個人融入英雄國度,手把紅旗向潮頭。
頒獎儀式上,隨著四位英雄的入場,病毒肆虐的昨天仍歷歷在目,而他們正是那一道道閃亮的光,撕碎恐懼,終露曙光。那位「非典」時勇擔重任「把所有危重病人全部送往我這裡」的鐘南山,在新冠疫情之初說出「非特殊情況,任何人不得前注武漢」的話語,而自己卻毅然決然地踏上了戰疫之路。這是怎樣的擔當?這是怎樣的氣魂?還有步履蹣跚卻「與病毒賽跑」的張定宇院長,與武漢「肝膽相照」的中醫藥院士張伯禮,「疫情即戰場,巾幗不讓鬚眉」的陳薇院士以及數以千計的自衣戰士們,無一不值得我們致敬與學習。看完頒獎儀式後不禁熱淚盈眶,這是英雄的國度,這是中國的底色!這是實至名歸的禮讚,這是我們每一個人敬仰和看齊的高山!
以進取之我,投身時代,將個人的細流注入奔湧的大海,直掛雲帆濟滄海。
在被疫情籠罩的日日夜夜裡,我們對水深火熱的華夏大地更多的是一種信念:終有一天,世界將有我們來守護。中國自古以來,從未缺少英雄。君不見,昔日落後挨打的中國如今已是東方的一條巨龍;昔日戰亂不斷、民眾奔走呼號的中國如今已國泰民安、繁榮昌盛;昔日陰霾籠罩、病毒肆虐的中國如今已再次復活,萬物欣欣向榮.倘若沒有英雄,今日之中國定不會如此強大;倘若我們不能使英雄精神薪火相傳,明日中國又將會滿目瘡痍。由此可見,英雄是時勢的早就,英雄是時代的需要。而你我也應該積蓄力量,承擔起屬於我們新一代青年的責任。
以朝氣之我,承擔責任,使英雄精神薪火相傳,輕舟始過萬重山。
鍾南山領獎時走得很快,被記者問時,他說道:「讓國家和人民看到,我還能跑,還能多幹幾年。」前輩尚若此,吾輩豈敢懈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我們更應以「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激情與膽量,以「無窮的遠方,無盡的人們都與我有關」的擔當,以「敢教目月換新天」的抱負,接過英雄之火,胸懷家國,奔跑在通往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上。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 螢燭末光,增輝日月;塵埃之微,補益山海。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英雄薪火,吾輩領航!
觀後感的格式
大體上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由觀而引出感,這開頭部分就好比一條醒目的標語或引子一樣,先交待清楚觀看了什麼,有什麼感想。一般來說,這一部分要求簡明扼要、開門見山,千萬不要繞圈子、賣關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語氣概括地說出感受是什麼?簡單但明確,不含糊,這樣就可以了!不必展開來說。
第二部分,具體談感受是什麼。我們讀書看報閱讀文章都有一個過程,都需要一段時間,而我們的感受也是在這個過程、這段時間內一點一點產生的,感受由淺到深,感受由心而發、發自內心,因此要自然真實,有感而發,不要無病呻吟,虛假不實,這樣才能感人,打動讀者。
寫法上,可採用夾敘夾議的形式,「敘」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節或人物形象或詞句敘述出來,「議」就是抒發自己的感受,要有層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頂點,得到升華。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實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去,聯繫生活中的事例來談感受,因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導我們的實際行動,要不就毫無意義了。具體說來,就是把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所作所為和文章中感動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較與對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樹立學習的榜樣。
第四部分,文章的結尾,要對全文內容做個收尾總結,可以進一步抒發理想或希望與祝願,把全文的情感升華到頂點。
責任編輯 洪克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