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有人說「自拍是種病,得治!」但卻沒有人去治理,似乎每個人都甘之如飴地享受著自拍的樂趣。說到自拍,不得不提及大概十年前的自拍,在許許多多的80後和90後的記憶中,十幾年前,沒有現如今的各種智慧型手機,沒有前置攝像、後置攝像,也沒有網際網路的移動普及的年代,無數的80後、90後已經愛上自拍,也愛上了美顏。因此,大頭貼的出現基本滿足了這一代愛美的年輕人,也應該是最值得回味的自拍方式。
曾經風靡全國,受到廣大年輕男女追捧的大頭貼,已經在時代快速更迭的今天基本銷聲匿跡了。那時候的年輕人,放學、放假,其中最開心的一件事情就是約上三五好友,去拍大頭貼。在一個大概一平方米的小空間裡,搔首弄姿,比劃著剪刀手、嘟著嘴巴、撥弄著非主流的髮型、抬起那代表著憂傷的45度的下巴,一副「我最美」「我最帥」的高傲姿態,拍出各式各樣的照片。經過精心挑選出中意的照片,洗出一版版,用最具會議的裁紙機剪裁下來,哪一個高興和滿足,是無法言喻的感受。
當然,大頭貼的風靡,不僅僅是在這群學生青年的身上發生,就連入境在娛樂圈大紅大紫的娛樂明星也是大頭貼追捧的對象,就比如楊冪、女神高圓圓、劉詩詩、火遍全國大街小巷的超級女聲、快樂男聲都無一倖免,曾經的「盛世美顏」都在一個小小的大頭貼照相機上留下了記憶,留下了自己的「黑歷史」。
大頭貼這種貢獻給一代叛逆青年的「神奇機器」,最初是出現在日本,大概在90年初期的時候最早出現在日本,大概是在90年代末尾的時候開始逐漸進入國內,傳入國內後的一段時間內,呈現一個慢慢擴散的勢態,在2004年的時候,在全國範圍內風靡流行,幾乎是每個80、90後不可或缺的青春回憶,幾乎全國的年輕人養活了整整一個大頭貼自拍行業。
在新時代的今天,曾經影響著我們一代人的大頭貼和殺馬特造型以及過去了,智慧型手機和各種系統應用軟體瘋狂出現在生活中,代替了笨重的大頭貼機器,現在滿街的抓娃娃機、芒盒、口紅機也是另一種「大頭貼」的表現形式,用句俗套話來說就是「且行且珍惜」。
也許,現在的很多人無意間打開自己當年的QQ空間、人人網,不小心看到自己當時拍的大頭貼照片時,看著曾經各種自信滿滿的各種造型,都無法想像的當時的自己為何有如此的勇氣,似乎變成了自己現在的「黑歷史」,甚至有想要刪除或者撕毀的衝動,卻又停下手中的動作,不免笑笑,時間過得真快,許許多多的事情都在時間的步伐中變了,無論是年齡的增長、還是眼角皺紋的出現,但是關於那段「大頭貼」的回憶,卻越來越難以忘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