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面藍色Savislook訂閱我的公眾號喲!
拍了快4年的視頻,什麼樣的視頻都拍過,Vlog應該是最容易上手,但最難拍好的,太生活化是少了些觀賞性,觀賞性太強又會少了些趣味。就這樣Vlog拍了3年,終於我們也算是入了點門道。我們一般拍攝會用多個相機,我手持一個小相機,大棗帶一個大相機,這樣畫面視角會更豐富,內容也會比較全面。今天就讓大棗和大家分享幾類常見的Vlog相機,和各自的特點。之後有機會我再和大家分享關於Vlog配樂和剪輯的一些心得。
大家好我是大棗。請聽歌↓
之前Savi在巴黎換了新的vlog相機,舊的佳能G7Xii因為摔了幾次,有點兒不在狀態,閃光燈卡死彈不出來,翻轉屏也是忽忽悠悠感覺隨時要掉。
最近市面上又多了好多新相機,看哪個都想要。本棗的小金庫頻頻縮水,現在已然是一顆幹棗兒,一點兒水兒都沒有了。還記得年初的時候推薦過三臺兼備畫質、性能、日常便攜的相機(相機推薦丨照片和視頻調色丨拍照Pose)。這期就推薦三類vlog視頻相機,畢竟跟Savi錄vlog有幾年了,也嘗試過各種機型,希望能幫拿錢觀望的同學們梳理一下思路。
雖說市面上各式相機選擇也不少,但竟然沒有一臺理想vlog相機。其實技術什麼的都到位了,就是廠商們比較雞賊,更新換代擠牙膏,想掙錢。但不妨以這臺理想的相機為標準,看看現在流行的幾款vlog相機好不好使。作為一臺合格的vlog相機,下面5個功能比較重要。
1. 自拍屏
看不見自己的vlog相機大概只適合我這種臉無所謂的用戶。如果換成Savi,不用自拍屏,舉著相機看著路邊走邊說邊自拍,不用20秒就能拍成一段下巴頦特寫,再過20秒還錄出一段脖頸(gěng)子特寫,發現鏡頭歪了調一調還能整一段腦瓜頂特寫。另外vlog會錄到各種場面,頂光、背光、髮型凌亂、路人搶戲、對焦休克都是常有的事兒,看不見自己的風險太大。沒有自拍屏的相機買之前一定要三思。
2. 防抖
圖片來自網絡
防抖有多重要我想常看視頻的同學肯定了解。畢竟vlog不是天氣預報,經常要舉著相機邊走邊拍,手腕細小的抖動在畫面裡都明明白兒白兒的。別說各位纖細的胳膊了,我這一雙勞動人民的小手也沒法不抖。機身有防抖可以過濾掉不必要的抖動,素材的可用率會高很多。帕金森畫風老累眼了,看一會兒就腦仁兒疼,都不用等彈幕吐槽,剪輯自己就先抽筋了。
3. 舉著不累,放包裡不佔地兒
舉不動相機還要啥自行車!沉點兒的相機堅持舉,錄幾天還免費練出兩條金剛麒麟臂。所以相機必須輕,這樣出門擱包裡也不會太累贅。而且體積也不能太大,最好小到不需要背帶,這樣才是真正便攜。就像手機一樣,每天出門都能帶在身邊,才有機會錄到更多生活中有意思的片段。對vlog來說,再好的設備帶不出門也是白費。小巧輕便的另一個重大好處就是錄像的時候不容易打擾到身邊的人。平時我舉個不算大的微單相機錄像都經常引起路人側目,更別說更大的專業設備了。拿著大單反穩定儀想踏實專注地錄視頻不光要內心堅定,有時候還得交錢。
4. 晚上也能錄乾淨的畫面
晚上錄視頻還是很考驗相機畫質的,有些昏暗的餐廳、博物館之類的室內環境也是。像手機這樣的小底片相機晚上很難錄出理想的效果,要麼畫面模糊,要麼噪點兒太多、動作卡頓像監控錄像。一般來說底片大的相機暗光效果會好些,但是相應的鏡頭、體積和重量也會大,這就跟上一條有衝突了。二者非要選一的話,我覺得便攜輕便更重要。
5. 超薄變焦鏡頭
不影響便攜的同時能夠有個靈活的變焦鏡頭其實對vlog內容有很大幫助。有時候面對雜亂的街頭環境,街對面有趣的人、建築,或遠處地標、夕陽,廣角鏡頭肯定是沒法捕捉到的。能夠變焦放大這時候就很有用了。素材豐富了才能給剪輯更多空間。只是長焦是需要增大鏡片和底片之間的物理距離的,所以一般變焦鏡頭難免會做的體積比較大。現在大部分廠商都有伸縮的變焦鏡頭,但是成像質量都不是非常理想。跟第四條一樣,便攜比變焦更重要,所以能夠有一個合適的折中選擇很重要。
除了上面5點,還有一些重要但是一般相機都普及了的功能,比如一塊好電池。總像iphone一樣吊個充電寶輸液確實不方便。經驗來說一塊電池能錄兩個小時一天就足夠了,而且大部分相機也都可以usb充電。人臉對焦和觸屏對焦大部分相機也都做得很好了。60幀/秒的1080p也已經普及了,這樣後期改成30或者24幀至少可以有2倍以上慢動作。有些還能錄120幀1080p,改成24幀的話就是5倍慢動作,也是很實用的功能。
雖說vlog相機小標兵還在娘胎裡,不過可以從這5個方面去比較相機們的優勢和欠缺。自拍屏最重要,所以沒有的相機海選都沒讓進門兒。其他方面評分就以0分=沒有,3分=很棒為標準。下面開始排好隊進入打分環節!
1. 佳能G7Xii
防抖-① 便攜-③ 暗光-① 變焦-②
這可以說是手機之外最便攜的選擇了。畫質說的過去,有一定的防抖和還不錯的變焦。目前看這款也是最安全的選擇。暗光的時候畫質和顏色(白平衡)不是特別穩定,所以晚上錄製的時候最好提前設置一個手動的白平衡。
類似的還有索尼RX100vi,功能評分基本都一樣。兩者唯一明顯的區別就是顏色風格,佳能對黃皮更友好一些,索尼總是暗藏著一點點灰綠色的調調,沒有陽光的時候經常會呈現一種科幻恐怖片的氣氛,後期需要下一點功夫。不過如果還有索尼a7系列產品的話就推薦RX100,這樣色調上比較容易協調。同理如果還有其他佳能產品的話那就果斷G7X。另外小道消息G7Xiii應該快要面世了。
2. 奧林巴斯Pen F
防抖-② 便攜-② 暗光-② 變焦-①
這類可換鏡頭的相機一般畫質會明顯好於之前便攜的G7X。但是因為更大的底片,相機體積再加上鏡頭就會明顯大一些,已經不能放在一般人褲子口袋裡了。尤其是選了高級一點的鏡頭之後,尺寸會更大。這類相機通常會配有一個比較便攜的餅乾變焦鏡頭,但是畫質一般比較糟糕。好一些的變焦鏡頭又大又貴,所以Savi買的時候就配了一個廣角的定焦鏡頭,放棄了變焦的功能。這樣比較輕便但是可以保證暗光的畫質,需要的時候還可以虛化背景。奧林巴斯的顏色比較清淡,也是我們喜歡它的一點。
類似的選擇還有奧林巴斯EPL9,佳能M50和M100,富士XT100或者松下GX850(後面這二位沒有防抖)。除了錄vlog這幾款拍照效果也都很好,可以做到一臺相機搞定照片視頻。
3. 索尼AX40
防抖-③ 便攜-① 暗光-② 變焦-③
逛相機市場的時候偶爾留意到現在還有很多DV機在賣。隨手試了這個感到前途無量,也給大家多一種選擇參考。從便攜的角度DV機是沒有優勢的,別說口袋了,可能連包都放不進去。比較適合長途旅行,或者出門喜歡背大包,或者常備男/女朋友的同學。好處是雖然個頭大但是虛胖,沒多少分量,這麼大一塊就比G7X沉一點點,主要還是因為那個大電池。
功能優勢有幾點,首先畫質比較有特點,錄起來像是小紀錄片,充滿了生活氣息,很適合生活和家庭的主題。同時畫質又非常清晰,夜間錄也沒毛病。二來是防抖很厲害,基本上是穩定儀級別的,拿著跑指壓板都不會畫面失控。三是變焦很變態,能當望遠鏡使,可以鎖定一公裡外闖的快遞小哥。最後就是電池扛造,有種手握諾基亞黑白屏的安全感。
類似的DV機還有索尼的AX53和松下VX981K,或更大一些的索尼AX700和松下WXF991K。這幾款的鏡頭都很優秀,不會有廉價變焦鏡頭那種含含糊糊的畫質。除了vlog,有一臺小DV偶爾錄一下家裡的柴米油鹽,貓貓狗狗或者周末全家自駕遊也是個挺幸福的事兒。
好啦以上就是俺對這三類vlog相機的評分,有失公正的地方還請大家視而不見。最後想說雖然器材不重要,任何相機配以合適的創意都能做出很好的內容,但有時候不同器材自身的限制會激發不同的靈感。就像DV機一拿上手裡就很想錄我媽包包子一樣,不同形狀的相機會聯想起生活的不同角度,不同焦段的鏡頭也可以展現出生活不同的氣息。
希望這期能給大家一點幫助。可以留言告訴我你們感興趣的相機或者跟拍照有關的話題,之後會繼續跟大家分享~
來這些地方找我玩哦:
微信公眾號:savi-s-look
微博:savislook
Instagram:savislook
B站:savislook
Youtube:savislook
最重要的是記得掃描二維碼訂閱我的公眾號呀!
公眾號每周二更新!
視頻:周四
微博穿搭:一周3-4次
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