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和敖丙在追打怪獸時相遇,他們不打不相識。一個是魔丸轉世,一個是靈珠轉世,但是兩個人卻有著一種相同的特質。可惜很多觀眾都沒有看出來,下面我們一起解碼《哪吒之魔童降世》,你心中的疑團就會一一解開!
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是魔丸降世。哪吒的魔性一面體現在,捉弄村民,用錘子敲躲在轎子裡面的村民,就像敲地鼠一樣。玩弄村裡的小孩,把小孩們逼到泥坑裡。捉弄太乙真人,用一隻蛤蟆變成假哪吒掉水裡淹死的假象,騙太乙真人去救,結果太乙真人那張嬰兒肥的臉被毒成豬頭臉,哪吒還用火尖槍把太乙真人的褲襠燒了。
難道哪吒很想捉弄別人嗎?當然不是了。
哪吒小的時候就被村民視為妖怪,而那些小孩還欺負他,用雞蛋,青菜扔他身上,這樣才激起哪吒內心的魔性,反抗是他唯一的出路。村民的偏見也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哪吒的強烈反抗。
母親常常掛在嘴上的那句「斬妖除魔,為民除害」,也是截中哪吒的要害。「他們把我當妖怪,我就當妖怪給他們瞧瞧」,也就是叛逆的一種極端表現。
雖然哪吒動不動就喊打喊殺,但又有純真、理性的一面。當妖怪海夜叉擄走小女孩,哪吒便對海夜叉一路窮追猛打,燒毀很多房屋。哪吒想用火攻擊海夜叉,但又怕傷著小女孩,於是放棄用火攻,這也體現出哪吒的善良之心。
衝動的性格就是與生俱來!哪吒見敖丙救了小女孩,心中不服氣,二話不說就和敖丙大打出手,哪吒的魔性又爆發了。
純真是一副不錯的良藥,可以暫時控制魔性。哪吒喜歡小妹妹,因為她天真可愛,不懂什麼是妖什麼是魔。兩人玩得很開心,哪吒的魔性也隨之消失,體現出哪吒天真爛漫的一面。
正所謂不打不相識,哪吒救了敖丙,兩人便成了好朋友。敖丙陪哪吒踢毽子,觸動了哪吒內心的深處,足以讓哪吒掉淚。因為哪吒從小就被關在府裡,不能出去,他渴望有朋友,他渴望自由。
命運弄人,一點不假。哪吒救了小妹妹,但被村民誤會他,認為是哪吒擄走小妹妹。這樣再次衝擊哪吒的魔性,結果村民又被打傷了。
孩子就像天氣,毫不誇張。父母要和哪吒舉辦生辰宴,哪吒表現出毫不在乎的樣子。但父母一走,他就興奮得不得了,馬上寫了一張請柬,到海邊請敖丙參加他的生辰宴會。這是哪吒內心的矛盾表現。
村民的歧視和辱罵多次激起哪吒的魔性,但是很快就被善良的意念壓住。讓哪吒的魔性徹底激發出來的,還是父母的欺騙。
正所謂愛得越深,傷得越痛,魔性就變得更強。
在生辰宴當天,申公豹說出哪吒的真實身世。這時哪吒恍然大悟,原來他一直被騙,而騙他的竟然是自己的親生父母,還有那個油頭粉面的師傅太乙真人。這讓哪吒內心更加難受,徹底激發他內心的魔性,驟然變成一個殺人狂魔,哪怕是父母和師傅都要通通殺掉。
哪吒是魔丸轉世,但魔性在哪吒身上還表現出一股不屈不撓的特質。當敖丙和哪吒說這是命,而哪吒一句話頂回去,「去你個鳥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才算!」哪吒不聽天由命的剛強不屈的意志,頑強的精神,也是叛逆型的英雄主義的一種表現。
「別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才算,這是爹教我的道理。」 「若命運不公,便和它奮鬥到底。」哪吒的這兩句話不但是和敖丙說,也是對自己說,因為他要對抗天劫,和命運抗爭。這更體現了哪吒的那種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魔性就更濃了。
天劫降臨,哪吒撕掉換命符,還自我安慰,「三年短是短了點,不過我是玩得挺開心的」,既有闊達的一面,也反映哪吒內心矛盾的一面,人物的性格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
影片中的敖丙也是善惡雙重人格。敖丙是靈珠附身,擁有一顆善良的心,不惜違抗師命也要救下李靖夫婦和太乙真人。但是當他的身份被李靖揭穿,還被人們恥笑偷了靈珠。在眾人的責罵聲中,讓敖丙非常憤恨。在申公豹的一番挑撥之下,敖丙那善良的心也頓時變得狂怒起來,龍族潛在的獸性和魔性也頃刻爆發出來。為了保護龍族的存亡,敖丙不惜百姓性命,施法活埋陳塘關,在這過程中,魔性與善意轉換得也非常到位,恰到好處。
唯一的朋友,自己的性命,敖丙如何選擇?善與惡又再一次碰撞。在關鍵時刻敖丙用萬龍甲保護哪吒,與哪吒一起對抗天劫。敖丙的這一舉動,也多多少少體現了他的英雄本色。
哪吒和敖丙都是雙重人格,魔性與善良混合交織,時而魔性大發,時而滿懷善意。隨著社會的發達,你會發現身邊的孩子都像哪吒一樣擁有雙重人格,而且叛逆心理特別強,四五歲的孩子動不動就離家出走。說到底,是父母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沒有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
你們怎麼看,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