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節去國美轉了一下,發現最多的電視廣告確實是曲面電視。三星、TCL等電視巨頭推出的曲面電視都在各大賣場進行促銷活動,曲面成為新賣點。2013年開始本來不太受科技圈關心的電視行業,先後出現了網絡電視、網際網路電視、智能電視、量子點電視、曲面電視諸多詞彙,這些創新點給電視機行業帶來了活力。我認為作為家庭娛樂中心的電視,未來依然還有許多創新之處。
顯示技術創新
從黑白到彩色,從CRT到PDP等離子到LED再到OLED在到量子點,從13寸到110寸大電視,電視機都在不斷提升現實技術,給人們更好的視覺體驗,更清晰的畫面、更好的色彩。從清晰度來看,電視依然還有許多創新空間,2014年比較熱門的概念是4K,這主要是從解析度對電視機提出的要求,本質還是更清晰。
目前尚沒有Retina屏電視概念,這或許是未來一個方向。Retina屏是賈伯斯在2010年發布iPhone 4提出的概念,它要求在正常觀看距離下,肉眼無法分辨屏幕上的單獨像素,更多是像素密度而不是像素多少,Retina屏先是被應用在手機上,現在已被應用到MacBook,接下來兩年或許會出現Retina屏概念的電視。
曲面屏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是TCL TV+H8800系列使用的量子點曲面技術、LED曲面屏技術和OLED曲面屏幕技術。曲面更符合人體視覺原理,可以帶來更好的可視角度,更加的沉浸式視覺體驗,與IMAX影院原理相似。不過目前距離IMAX影院的觀影體驗還有距離。未來180°可視角、配合3D眼鏡或裸眼3D的顯示技術、超大屏電視,還有更大創新空間。
TCL TV+ H8800量子屏曲面電視
自帶觸控交互
2015年出現了一個新的計算趨勢,即「Mini計算」,Intel和Google相繼發布了一款U盤大小的「計算棒」設備,與ChromeCast等電視棒不同,它就是一臺計算機主機,有與平板電腦媲美的計算能力和聯網能力。而典型使用方式就是插入電視機,就可以讓後者變身為一臺電腦。
Intel Compute Stick,可安裝Win10
電視機是顯示器、計算棒是主機,問題是,誰來負責輸入呢?傳統PC的輸入依賴鍵盤和滑鼠,或者觸摸板。這些輸入方式在電視機上並不存在,去給它外接鍵盤滑鼠什麼的又不大方便。因此必然會引入新的交互方式。目前智能電視的交互都是基於遙控板、或者通過手機App,有一些還支持語音助手進行交互,不過這些都還不是那麼方便,尤其是網頁瀏覽、網絡購物、辦公軟體等複雜操作時。
因此,未來電視機很可能會成出現可觸控的電視品種,它們平時是一臺電視,在插入計算棒之後就是一臺家用計算機,因為可以多點觸控交互,基於Windows10或者Android都會非常方便——不過人們需要坐在或站在電視機面前操作,這給它的顯示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進一步可以猜想,未來人們家裡可能不再需要買臺式機了,公司的筆記本也不用帶回來,需要用電腦時,簡單任務用平板什麼的解決了,複雜的、需要大屏幕的事情,直接用電視。這讓電視機成為家庭娛樂中心、家庭計算中心和智能家居交互窗口又進一步。
體感交互設備
未來電視機作為家庭最核心的顯示和交互設備,將承擔許多新的場景的需求,比如家庭視頻電話,媽媽帶著孩子與遠在他鄉出差的爸爸視頻電話,通過電視機來顯示視頻內容,如果再外接一個攝像頭,對於大部分家庭成員來說太複雜了。還有,現在很多家庭開始購置智能家庭攝像頭,它的功能主要是雲端監控,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查看家庭情況。現在一些電視廠商給用戶提供可選的高清攝像頭,我估計未來電視會把內置攝像頭作為標配,就像筆記本最後將攝像頭作為標配的演變一樣。
有了攝像頭之後,電視機就距離娛樂中心更近一步了。它可以通過攝像頭,或者3D攝像頭來識別用戶的動作,進而實現交互,比如通過手勢換臺,或者直接玩電視機內置的體感遊戲,電視遊戲將受益於此。另外有了攝像頭未來電視在承擔家庭網絡購物諸多場景時,可以直接基於人臉識別來進行支付鑑權。還有以後電視節目也可以融入更多線下互動內容,春晚期間微信搶紅包搖一搖只是開始。
要讓電視具備遠程視頻、智能攝像頭功能它必須還內置麥克風,市面上具有語音操控功能的電視都是基於遙控器,麥克風在遙控器上,未來電視機將會擺脫遙控器,獨立聽取用戶語音命令。
電視機未來最核心的價值不是計算機而是交互機,計算棒這樣的專業設備會負責計算、存儲諸多功能,電視機最核心的功能是交互,這有兩層意思:一個是更好的輸出,主要是視覺體驗和聲音效果;一個是更便捷地輸入,自帶觸控、自帶攝像頭、自帶麥克風都是為了這一目標。所以我認為電視機的未來創新都將圍繞交互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