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歲月》終於迎來結局。亦舒同名小說改編、兩位85花擔綱雙女主,加上老戲骨陳道明、袁泉的客串,以及開播前即有「姬情」滿滿的營銷助興,諸多看點齊聚,這部劇可謂帶著眾人的期待。但自開播,收視與熱度較期望卻略顯低迷。於央八播出的第二周平均收視率為1.2,更新至32集網播量僅為7.5億,只能說差強人意。
▲《流金歲月》海報
▲數據來源:中國視聽大數據
兩位主演自然被推上風口浪尖。而相比因演技被嘲、炮火集中的85流量花劉詩詩,無功無過的倪妮其實更危險。自出道作《金陵十三釵》後,再無口碑熱度兼具、觀眾耳熟能詳的好作品,本來處於娛樂圈高貴階層的電影咖、「謀女郎」,卻淪落至下凡拍電視劇,所謂的精品大製作《宸汐緣》、《天盛長歌》卻撲得血虧,坐實了「高開低走」。
▲《金陵十三釵》
▲《天盛長歌》、《宸汐緣》
回顧出道以來,只剩紅毯、時尚兩方面的「戰績」,成了經典「街拍教科書」、「風情感女星Top」,但營銷的美貌/紅毯記憶點>作品,自然難以避免被失望的觀眾質疑是一代「毯星」。去年年末的金雞電影節後臺,倪妮面對記者更直言自己「沒有作品,沒有底氣接受採訪」。
▲圖源網絡
「毯星」定義
「毯星」可不是什麼褒獎性質的好詞。它來源於2015年王思聰轉發評論的一條微博,諷刺的是「某冰某予」沒有作品卻常蹭紅毯,並直說這類女星「火起來主要靠緋聞、水軍、話題和炒作」。
▲王思聰「毯星」評論
「毯星」一詞本質上與「花瓶」一樣。她們弧度優美、外表夢幻誘人,但沒有實用價值,是「空心」的。只不過「毯星」這一標籤在肯定美貌、蓋章實力/作品空虛之外,還多了一層強調——地點紅毯。反過來也成立,即離開紅毯查無此人的女星更易被人們認定為「毯星」。「毯星」這一概念的消極成分更大。
▲張馨予第68屆坎城紅毯
「毯星」代有才人出
紅毯即戰場,走紅毯的人多了,但「毯星」不是誰都能當得了,「毯星」是「搶」出來的。因此,「毯星」得靠「豔壓」。
而提到「豔壓」這個詞,大家更熟悉了,這是某冰開發出並用得登峰造極的營銷眼。「出口轉內銷」抬高身價,後大肆「豔壓」來彰顯顏王地位,很長一段時間內,任何一位女星與某冰同框都會遭到「豔壓」,也成就了第一代「毯星」。
▲2015 Met Gala中國女星
與某冰同理,85一代的倪妮也不能說是「演技為0」的女藝人,但之所以被觀眾質疑為「毯星」,氧叔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二人的美貌營銷大於演技。作品質量、國民度相對同等梯度的女藝人弱,女明星的身份比重較演員更大,高光時刻全在紅毯上,觀眾對其印象被紅毯造型充斥,一提起她們自然想到「毯星」。
▲倪妮紅毯
而「毯星」這一領域可以說是「代有才人出」。90一代同樣矚目的「毯星」代表為整天血洗紅毯的那位,堪稱繼某冰、倪妮的接班人——新晉「紅毯皇后」,Queen。「紅毯定海神針」之類的熱搜買得也是令人哭笑不得,給大眾對其的「毯星」印象增磚添瓦。
紅毯對硬體的檢驗非常直觀,身條比例比懟鏡頭的美顏更佔優勢。遠景一拉,是人是鬼,一目了然,殘忍又霸道。因此多清純、鄰家妹妹系的95、00花中自然少有適用紅毯的美人,身高上就刷掉十之八九。而前段時間,金雞獎「一戰成名」的邱天倒是能撐一撐95代「毯星」的門面,同框簡直把關曉彤襯成了傻大個兒。潛力股。
▲左邱天;右關曉彤
「毯星」的魅力定式:幾步打造一個「毯星」?
作品先擱置一邊,只談美貌與紅毯優勢,「毯星」其實也有規律可循。「紅毯寵兒」的殺器無非兩類,一是衝擊感,二是氛圍感。
某冰走的是第一類,最實在的美女路線。面孔是豔麗大五官+小臉,最奪目的配置;山東女人的壯闊骨架+微胖藏肉的身形,才撐得起各式華麗的大裙擺。硬體、風格都是十足的主流美女架勢,這類美直觀、奔放,不用解釋說明。一般都是濃豔掛。張雨綺是同款,但五官豔麗度稍遜。
▲張雨綺2013年坎城紅毯
其次是第二類,顏值不夠、氛圍來湊的紅毯版本,相對保守。與網紅類氛圍不同,紅毯需要大氣才能「豔壓」,吃香的是「高級臉」。「鯰魚臉」、「超模臉」則是「高級臉」替換說法而已。骨骼大氣對應有支撐力的顴骨,與線條鋒利、力量感強的下頜;五官大氣更多指向第一類的華麗;比例大氣,用排除法排除掉小氣、侷促類型如過近的眼距即可。而「鯰魚臉」則是比例的另一個極端。
舒淇是這一風格的母體,寬眼距、方下頜、闊嘴唇添矛盾感,氣質前衛,空間上可以隨意濃,身材平板卻行風情之路。倪妮的氛圍源頭也是她。
▲左舒淇;右倪妮
身條比例對紅毯氛圍相當重要。對於顏值平平、不走「富貴花」或歐美路線的女星,富態不及高級,即修長比例(先天)+極低體脂(後天因素更多)。矮個子、細小骨架、畸形頭身比都是被紅毯排斥的類型,前兩者易被嘲「土」、「小家子氣」,如早期的趙麗穎、趙露思;後者易被嘲「壯」,如關曉彤,「壯」的結局還是「土」。
▲左趙露思;右關曉彤
除身條比例外,還有一點至關重要,即態度。也有個好範本,即周韻。周韻的頭骨、脖頸線條漂亮,不拉胯、不摻水的163+身高一抻,夠大氣。加上那份氣定神閒的態度,沉靜冷淡,不怒自威,帶有明顯的邊界感。
而這份邊界感是區分、強化自我的關鍵,才能形成完善獨立的內核,魅力才能生長、傳播,從而不卑不亢、自信坦蕩。你能從倪妮她們身上找點這點共性,妝化都是次要中的次要。
▲周韻紅毯
「毯星」潮流何時休?
而近些年,大陸娛樂圈興起的藝人活動後工作室出套圖美照,後公布在微博上,這本身也不過是「紅毯爭奪戰」的一種變形罷了。由室內到外景、由置景到攝影各方面來為美貌比拼出力,全方面「內卷」也足以說明美貌營銷的風靡。
但無論是哪一類,美貌、紅毯殺傷力再強也無法掩蓋實力(口碑)不足的事實。沒有作品(好作品),口碑越差,「毯星」們為了鞏固自身在娛樂圈的資源、地位,往往越汲汲於通過美貌或紅毯美圖營銷來抓住觀眾的心,卻也加劇了他們在觀眾心中「毯星」的負面印象。惡性循環。越來越糊的古力娜扎即是例子。
▲娜扎2019MAMA紅毯
但「毯星」這一標籤本身即是負面性評價,且不說流量時代已經式微,路人緣觀感也不能始終只憑「美美美」來維持,演員本身只有靠作品才能站得長久。不過心甘情願自貶身價當「花瓶」或模特也未嘗不可,都是個人選擇而已。而選擇哪種選擇,都勢必會接收相應的大眾評價,這點是無論如何都無法避免的行業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