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留下!去拿!正在訓練探索火星上的洞穴,這是一隻人工智慧機器人狗

2020-12-28 騰訊網

坐!留下!去拿!繪製火星洞穴的地圖!

火星探測狗,這是一隻了人工智慧機器人狗。

科學家們正在為四條腿、模仿動物的機器人配備人工智慧(AI)和一系列傳感設備,以幫助機器人自主地在紅色星球上的危險地形和地下洞穴中探索。

在今年12月14日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聯盟(AGU)年度會議上,NASA/JPL-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介紹了他們的「火星狗」,他們可以以「精神號」、「機遇號」、「好奇號」和最近發射的「毅力號」等標誌性的輪式火星探測號一樣的的方式進行機動。科學家們在AGU上說,新機器人的敏捷性和彈性與傳感器結合在一起,它們可以避開障礙,在多條路徑之間進行選擇,並為基地的操作者建立地下隧道和洞穴的虛擬地圖。

傳統的火星探測號大多局限於平坦的表面,但許多科學上有趣的火星區域只有穿越非常崎嶇的地形或降落在地下才能到達。步行機器人「狗」非常適合於這樣的挑戰--即使它們摔倒了,它們也可以重新站起來。

「傾倒並不意味著任務失敗,」科學家在演示中說。「使用恢復算法,機器人可以從眾多的墜落中恢復過來。」

一隻火星犬也將比現在的

火星車輕12倍,並且能夠更快地運行,在測試中達到3英裡/小時(5公裡/小時)的正常行走速度。研究人員報告說,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一點,好奇號探測器以每小時0.09英裡(0.14公裡/小時)的速度在火星表面滾動。

在火星上,洞穴可能為未來的人類聚居地提供庇護,為人類提供自然保護,抵禦致命的紫外線輻射、極端寒冷和強烈的沙塵暴,這些風暴可能持續數周,有時還足以被地球上的望遠鏡發現。根據美國宇航局。研究人員在AGU上說,洞穴也可能隱藏著火星遙遠過去生命的證據,甚至為生活在地下深處的生物提供了一個目前的家園。能夠繞著巖石行走、俯身進入洞穴並選擇一條路徑的雙腳機器人--同時收集測量數據並繪製出它們「看到」的地圖--可以為科學家提供新的機會,以探測地球以外的生命跡象。

團隊成員正在一系列障礙課程中進行測試,在隧道和走廊、樓梯和坡道上,以及在模擬火星景觀的戶外地點,比如北加利福尼亞的熔巖管,進行測試。這些演示表明,不系住的機器人可以在巨石周圍航行,並繪製深邃的洞穴地圖。

相關焦點

  • 美國研發智能「狗」探索火星地下洞穴,試圖尋找外星生命的奧秘
    就像狗想找到骨頭一樣,科學家們急切地想要揭開火星的秘密。來自美國NASA的專家在美國地球物理聯盟的一次會議上介紹了火星人工智慧「狗」。他們打算派這種智能狗前往火星,探索這顆紅色星球下埋葬的秘密。研究人員正在給這個四條腿的機器人朋友裝備人工智慧,讓其為探測火星上的洞穴做好準備。機器人將自動測量火星地形,讓研究人員更清楚地了解遙遠的紅色星球。
  • 真·人不如狗!機器狗將先人一步登上火星
    科學家在AGU上表示,新機器人的敏捷性和彈性與傳感器相結合,使它們能夠避開障礙物,在多條路徑之間進行選擇,並為身處地球的操作員構建地下隧道和洞穴的虛擬地圖。   目前,科學家們正在為機器狗配備人工智慧(AI)和一系列傳感設備,以幫助機器人在火星上實現自主導航,從而探索危險地形和地下洞穴。
  • 最新畫面曝光,NASA公布秘密機器人,不久後將用於火星洞穴探測
    我們都知道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載人火星登陸計劃會在2024年-2026年左右發射,但是人類第一次上火星到底要幹嘛呢?除了帶人還得帶些什麼東西呢?我想,NASA最新公布的一款秘密機器人給了我們答案。NASA的科學家們在研究火星探索機器人,跟好奇號、毅力號不同,這一次上去的不是「車」,而是「狗」。
  • 月球洞穴探索機器人有3個「絕活」
    火星離地球算很近了,中國的「天問一號」2020年7月23日就出發了,現在還在飛往火星的路上,大概2021年春節前能飛到火星,總共要飛7個月之久。相比之下,月球離地球真的很近,只有38萬公裡,「嫦娥五號」飛到月球只要不到5天。近年來,各國積極探索月球,未來人類可能會在月球上建立基地。
  • 北京:中小學生比拼機器人「火星探索」
    當日,2020 Robo Genius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挑戰賽總決賽在北京中國科學技術館舉行。在以「火星探索」為主題的比賽場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百餘支中小學生隊伍比拼機器人完成跨區域行動、碎片收集、閥門開啟等任務。經過層層淘汰晉級,最終來自河南的盧星皓、江宸宇獲得小學組冠軍,來自廣東的凌深傑、陳天澤獲得初中組冠軍。新華社記者 陳鍾昊 攝
  • 【從《超能查派》探索人工智慧
    文/夢見烏鴉這部電影有點像《人工智慧》與《第九區》的結合體,但有擁有自身特殊的一面,閒話少說,不是影評,電影好壞不做評論,也不亂推薦,只是單純的從科幻電影中機器人的發展角度,探索人工智慧在電影裡的體現。
  • 中小學生的機器人「大戰」!新科技讓AI教育「玩」起來
    ▲2020 Robo Genius冠亞季軍獲獎隊伍合影早在2019年6月,優必選科技就發起了Robo Genius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全球挑戰賽,這一比賽覆蓋機器人、人工智慧、在線編程等項目,滿足學生的進階發展需求。
  • 機器人總動員番外篇:史上最萌最聰明的人工智慧機器人
    (Wall-E電影中文名為機器人總動員,其故事講述了:地球上的清掃型機器人Wall-E偶遇並愛上了機器人Eva後,追隨她進入太空歷險的一系列故事。該電影曾獲得第8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大部分時間Cozmo坐在一個充電座裡等待著被喚醒。當它睡著的時候,它還會輕輕地打呼嚕。是不是感覺超萌?
  • 【前沿】對話火星探索李承軍:手持雲臺將逐漸成為標配
    我們在某電商網站搜索「手持雲臺」時,出現了一千條匹配商品,可想而知,這是一個全新的市場,它能成長為多大的體量,用戶的接受程度如何,這一切才剛剛開始。火星探索科技繼發布AREOX - X5航拍無人機之後,此次推出了PIRO智拍機器人,布局手持雲臺這一生意,PIRO智拍機器人是一款視頻拍攝增穩設備,能在運動中捕捉穩定的影像,結合了人臉識別,智能跟隨等功能,使得從前模糊、歪斜、抖動的畫面得到有效改善。
  • 人工智慧的發展是如何改變世界格局的
    我們從佔據整個房間的計算機轉變為掌上大小的智慧型手機和人工智慧,它們現在可以執行諸如人臉識別,異物檢測等任務,這曾經被認為是不可能的。   其他引人注目的領域,例如機器人技術,電子學等,也在追趕時間,並擴展到自己的高級團隊中。在本文中,我們將研究將人工智慧帶入整個世界的五大人工智慧或AI組合技術和趨勢。
  • 國慶了,這幾部人工智慧電影你得抽空看!
    那麼,筆者這裡有必要向你推薦幾部還不錯的人工智慧主題類電影,相信這幾部電影能夠啟迪你在閒暇時刻思考一些不一樣的話題,比如,人類什麼時候能夠登上火星?機器人能否與人類和諧共存?人工智慧能夠代替你的男(女)朋友嗎?她(Her)故事發生在2025年。
  • 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的使用案例
    如今,當人們與某家網站上的在線助理聊天時,通常以為是與客服交流,實際上卻與聊天機器人聊天。人工智慧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不會止步於此。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正在多個領域得到應用當人們談論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時,其實並不特定用於某個行業。它們得到幾乎所有行業和部門的青睞,例如國防、醫療保健、汽車、健身、教育、零售、製造業、遊戲等。
  • 萬物|《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教程》:基礎教育如何教授人工智慧
    主旨報告結束後,與會專家學者展開了專題討論,探討了智能教育的發展以及未來趨勢,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發展,教育行業如何積極面對新的變化帶來的挑戰。「智能教育可能觸發第三次教育變革。」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賀樑提出。而「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系列叢書,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推出的。
  • 直擊亞馬遜Alexa Prize對話機器人大賽,中國小夥帶領華盛頓大學拿...
    這是Reddit上最新的帖子:牙膏只不過是清洗嘴巴的肥皂。」順著大廳向前,在另外一間會議室裡,十位亞馬遜員工戴著耳機坐在長桌旁,監控著這些客套話。而在另一間房裡,三位男性則被黑色幕布封鎖在小隔間裡。他們同樣戴著耳機,前方也有攝像頭進行拍攝。最後在控制中心裡,拍攝員工在一個大屏幕上監控著所有發生的細節。
  • 霍金預言目前正在被印證,人工智慧威脅人類地位還有多久?
    霍金,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生前為人類做出了無數的貢獻,他去世後留下的預言也被人們津津樂道,甚至還經常引起熱議,一時間有懷疑霍金預言的,但更多的人相信了霍金留下的預言。霍金曾留下關於未來人工智慧的預言,儘管這個預言很晚才能實現,但科學家們推測,霍金的這個預言現在正在證實,有可能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狀態,未來人類該怎麼辦?
  • 聽說百度AI送上火星一隻貓?@火星貓,請多拍火星發朋友圈!
    來源標題:聽說百度AI送上火星一隻貓?@火星貓,請多拍火星發朋友圈! 「火星火星,這裡是地球,聽到請回答!」誰小時候還沒個成為太空人探索宇宙的夢想呢?
  • 洞穴探險知識(上)
    我國是全世界洞穴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在眾多戶外探險項目裡,幾乎都是地表外的探險活動,這也是洞穴探險的獨特魅力所在。進入黑暗的地表下探索,刺激點就在於你永遠不知道你的下一步會看見什麼,會發現什麼,滿足你無限的想像、不斷探索的欲望……今天,在世界許多國家,特別是在歐洲, 顯而易見的洞穴資源幾乎被探盡之時,我國這片洞穴資源富裕之地將會成為國際洞穴探險家與廣大戶外探險愛好者的樂土。那麼,我國有哪些傲人的洞穴數據呢?進入洞穴探險,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 那些年,困在火星的倒黴蛋——火星電影大集合
    拿最近的作品來說,我們有《地心引力》、《星際穿越》,遠一些的作品更有《阿波羅13號》、《紅色星球》。探索與風險,犧牲與救援,不僅僅是在宇宙,在人類社會的任何一個角落,這種精神都不會缺少。不過這裡我們想說說那些陷在火星上的倒黴蛋,也省得大家都說「馬特·達蒙,你怎麼又困住了要我們救啊?這要花多少錢啊?」。
  • 人工智慧正在如何改變世界:BBC 總結 AI 的 A 到 Z
    雖然今天的人工智慧系統仍未實現這一目標,但他們在某些特定任務中的表現已經做到和人一樣好,甚至比人類更優秀。新技術讓機器能夠運用海量的數據進行學習,使得 AI 已經邁出了長足的一步。AI 逐漸走出研究實驗室,進入現實世界,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深遠影響。毫無疑問,我們正在進入人工智慧時代。
  • 日本公司在SpaceX公司旁邊打廣告,想讓馬斯克帶它的機器人上火星
    前天,我們剛介紹了一家日本公司,想要在月球上樹立廣告牌,現在,另一家日本公司則打起了火星的主意,想把自己的機器人送上天。這家日本機器人公司Groove X喊話埃隆·馬斯克,希望將他們的機器人安裝在SpaceX的火箭上,飛往火星。據其創始人 Kaname Hayashi介紹,該公司獲得了64億日元(5700萬美元)的投資,投資者中包括通訊應用Lin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