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丁格的猹
近日,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大作《花木蘭》已於線上平臺播出,並即將在國內院線上映。儘管對於已提前看過電影的觀眾來說,這部電影的爭議頗多,評價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劉亦菲也憑藉這部影片,正式在國際上打響了知名度。
而回首華人女星在好萊塢的發展歷程,不可謂不艱難。
1937年,正逢抗日戰爭爆發,大洋彼岸的好萊塢準備把作家賽珍珠後來榮獲諾貝爾獎的名作《大地》搬上銀幕。
雖然這是一個地地道道講述中國農民的故事,但是演員卻由清一色的白人出演。雖然華人女星黃柳霜原本有意出演女主。
但在那個亞裔遭受歧視的大背景下,黃柳霜一個華人女性,通常只能出演一些妓女之類的刻板角色,要想在好萊塢出演「大女主」顯然要難如登天。最終,黃柳霜的角色只能被白人女演員路易斯·賴納取代,而後者正是憑藉這部電影榮獲奧斯卡影后。
二戰後,隨著華裔地位的提高,也有以關南施、劉玉玲為代表的華人女星在好萊塢揚名,但終究只能作為白人女演員的陪襯,脫離不了好萊塢對亞裔女性的刻板印象。
時光荏苒,2005年,章子怡終於代表華人女星在好萊塢風光了一把。
她跟大導演史匹柏合作,出演A級製作《藝伎回憶錄》,成為了史上第一位好萊塢「大女主」。
章子怡也憑藉此片,入圍了金球影后。雖然最後被《傲慢與偏見》中的凱拉奈特莉給擠掉,最終錯失奧斯卡影后提名,但是當時的觀眾有理由相信,彼時風華正茂的「國際章」的好萊塢之路,只是剛剛起步。
然而,本以為是開始,卻沒想到已是巔峰。章子怡的偶然成功,改變不了亞裔演員在好萊塢備受歧視的大環境,而《藝伎回憶錄》這樣的大女主資源,終究是可遇不可求。
深感在好萊塢看不到前途的章子怡還是選擇了回國發展。
之後,又有許多華人女星試圖打入好萊塢,但終究都難以再現「國際章」當年的輝煌。直到劉亦菲再度拿下花木蘭這一大女主角色。
然而,劉亦菲躊躇滿志,本想憑藉這部電影實現飛升,但不料遇上疫情,在美國以及大多數國家都無緣上映,只能改網播。雖然9月11號《花木蘭》就要在中國上映,但網絡資源提前流出外加口碑不佳,票房前景也不容樂觀。
而從獎項上看,如果劉亦菲想憑藉《花木蘭》這種商業爆米花片,入圍奧斯卡金球獎等北美主流獎項顯然不現實。
但是劉亦菲若是以此作為契機 ,打進歐美主流電影圈 ,再考慮到劉亦菲之前就有出演過諸如《夜孔雀》、《 烽火芳菲》之類文藝片的經驗 ,還曾提名過上海國際電影節影后——這證明雖然劉亦菲的演技一直備受質疑,但如果碰上好劇本好導演,顯然她是能hold得住高質量文藝片的。·
所以,如果劉亦菲能夠憑藉《花木蘭》在好萊塢站穩腳跟,未來勢必會得到一些歐美大導演的青睞 , 獲得文藝片的資源 ,從而像「暮光女」克裡斯汀斯圖爾特、艾瑪沃特森那樣成功轉型也是很有可能的。
另一方面,我們不能忽視迪士尼IP的巨大影響力,考慮到《花木蘭》上映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劉亦菲都將大概率是在歐美知名度最高的亞洲女星 。 如果再有類似《藝伎回憶錄》之類亞裔女性做主角的文藝片,肯定首選她當女主 ,而且隨著中國市場的發展 ,就算為了中國巨大的票倉,對於作為華人女星代表的劉亦菲,這種出演大女主的機會也只會越來越多。再加上亞裔女性的「政治正確」身份加成,未來打破堅冰,獲得奧斯卡提名乃至得獎並非痴人說夢。
當然,很多人肯定要質疑,為什麼一定要看好萊塢臉色呢?而且劉亦菲一個美國籍女演員為什麼就能代表華人了?
但你不得不承認,正是因為國內文化輸出能力及電影工業水平還比較落後,所以只能靠好萊塢來推廣我們的傳統文化,來幫助我們「造星」。而劉亦菲等華人演員在好萊塢的成功,顯然也有利於國產片「走出去」。
而劉亦菲之後,華人女演員想要再在好萊塢出頭還不知要等到何時,所以大家且看且珍惜吧!
就像劉亦菲在為《花木蘭》宣傳,接受外媒採訪時說的那樣:「木蘭的身上有一種拼搏的感覺,而且對家人以及所有人都很真誠。做到忠、勇、真,我作為亞裔也感覺很驕傲,知道一旦我們心有所思,就會竭盡全力的去做,做到最好!」
作為華裔乃至亞裔演員代表的劉亦菲,未來會在好萊塢創造新的歷史麼?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