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1》對於甄子丹本人及其整個演藝生涯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對於甄子丹而言,作為最接近成龍和李連杰的動作明星,在經歷了多年的心酸追趕之路後,甄子丹終於有了一部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頂級製作。
在《葉問1》裡,他再也不用以對手的身份站在主角的對面。
更不再是任何人的配角。這是一個只屬於他自己一個人的舞臺。
同樣,這也意味著甄子丹終於擁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專屬角色——正如同陳家駒之于成龍,黃飛鴻之於李連杰。
而《葉問1》的大獲成功,也正式開啟了《葉問》系列四部曲的傳奇序幕,甄子丹也由此而步入了華語動作明星的最高殿堂。自此之後,他再也不用以追趕者的姿態,需要抬頭去仰視身前兩位光芒萬丈的前輩——成龍和李連杰了。
回到影片本身,就武戲而言,《葉問1》的出現,對處在低潮期的香港功夫片(21世紀頭十年),無疑是一劑強心劑。而金像金馬雙料最佳動作設計獎,也證實了業界對該片的肯定。
《葉問1》的動作指導是梁小熊和洪金寶,洪金寶不用多說,梁小熊是知名動作明星梁小龍的胞弟。
為了在影片中更好地表現「詠春」這門功夫,《葉問1》還請到了葉問的長子葉準等人擔任詠春顧問。
在拍攝期間,甄子丹還特地定做了兩個木人樁,一個留待家中練習,一個走景拍攝。
在《葉問1》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非常標準的詠春拳術套路。
問手。
木人樁。
攤手。
日字衝拳。
六點半棍。
側踢。
武戲方面唯一可以挑剔的地方,可能就是《葉問1》中的反派角色們大都欠缺了點分量,尤其是池內博之飾演的反派大BOSS,在和主角葉問的對抗中顯得過於弱勢,而結尾正邪對決的壓軸大戰更是結束得過於倉促,拉低了影片在武戲方面的整體觀影體驗。
相較之下,個人覺得葉問和金山找(樊少皇飾)的南北武術之爭似乎要更精彩一些。
而全片最精彩的橋段,毫無疑問是那句振聾發聵的「我要打十個」,雖然有愛國主義的加成,但相對來說,這個動作場面的確拍得相當提氣!
另外,作為開創者,在四部系列電影中,就整體性而言,《葉問1》的文戲是最流暢的,無論是故事、結構乃至節奏的把控,比其他三部都要更合理一些。這一點,從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斬獲多項提名以及最終奪得最佳影片大獎就是最好的證明。
熟悉甄子丹的影迷們都知道:以往的甄子丹電影,除了《新龍門客棧》、《黃飛鴻2》等寥寥幾部大部頭製作,基本上只要能打就行,在這些影片裡,甄子丹永遠都是一副裝酷耍狠的模樣。在某些作品裡,直接把主角切換過去,估計也不會有什麼違和感。因此談不上什麼演技,更不存在什麼角色塑造的問題。
但《葉問1》給了甄子丹一個轉變的機會。雖然與專業演員仍有差距,但可以看出,在《葉問1》裡,甄子丹已經開始用心去打磨這個角色,而葉問這個表面斯文、性格溫和、怕老婆卻又不畏強權的儒雅武者的形象,也一直貫穿了整套系列電影。這方面,不得不承認,甄子丹在演技方面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後面的《武俠》。
以及更加出彩的、堪稱甄子丹從影以來最佳表演的《追龍》。
同樣值得表揚的還有飾演葉問髮妻張永成的熊黛林,雖然被甄子丹笑言「演技比湯唯差很多」,但在出場不多的戲份裡,熊黛林還是把這個角色演繹得相對準確。
當然,最出彩的角色還是林家棟所飾演的翻譯官,畢竟這個角色要更加立體一些,而作為影帝級演員,林家棟的演技更無需置疑。
綜上所述,《葉問1》不但扭轉了甄子丹的演藝生涯,也為華語功夫電影開闢了一個新的IP,更開啟了《葉問》系列的十年輝煌,與當年成龍的《醉拳》系列、李連杰的《黃飛鴻》系列遙相呼應,堪稱華語功夫片史上不可多得的裡程碑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