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疫情、說武漢,鍾南山的眼中為何飽含熱淚?

2020-12-20 肖申克的讀書筆記

#武漢加油 這個年我們一起過!#28日,一個鍾南山的小視頻讓許多人動容。這個視頻中,平素十分從容鎮定的鐘南山,顯得很激動,雖然他抿緊了嘴角,但眼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飽滿的淚水。

只有一兩分鐘的小視頻,鍾南山談到了公眾關注的疫情,談到了處於疫情的中心——武漢。

當鍾南山談到武漢時,他哽咽了。

他說,自己的一個學生這兩天告訴他一個信息,最近在武漢的街頭聽到市民自發地在家中集體唱國歌。

說到這裡時,他難以抑制自己激動的情緒,他說,這個勁頭上來了,很多東西都能解決。

他相信,這一次武漢一定能夠過關。因為,武漢本身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大家從媒體多次採訪中看到的鐘南山,有溫文爾雅的學者風範,也有從容鎮定的大家風度,為何他這次會如此激動?

鍾南山,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的組長,曾經的抗擊非典的英雄人物,人們又能從他的激動中能讀出什麼信息?

疫情嚴峻

這個視頻中,談到武漢前,鍾南山曾就疫情的發展作出了推測。

他認為,疫情的發展還有一個高峰期,未來一周或者10天可能達到高峰。

事實證明,此次疫情的發生發展遠比許多人估計的要嚴峻。

從當初相關部門證實不會人傳人,到鍾南山首次證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存在人傳人的風險,疫情的持續發展國人有目共睹。

作為專家的鐘南山,顯然對疫情的發展早有預判,事實證明,他當初提出的沒有必要儘量不去武漢的意見,是非常及時與正確的。

據最新的官方數據,截至1月28日24時,全國累計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達5974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65537人。而對此原國家衛生部的通報數據,2002年至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全國累計報告的非典臨床診斷病例為5327例,這意味著目前的「新型肺炎」的病例已經超過了當初非典的確診病例數。

試想,如果不是及時採取果斷措施,眼下會是何種局面?

但即便如此,目前的疫情仍然處於十分緊急與關鍵的階段,容不得任何鬆懈與麻痺。

戰鬥激烈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不亞於一戰激烈的戰鬥。

武漢、湖北的衛生工作者奮戰疫情中心,全國醫護工作者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時,都在支援武漢及湖北。

據媒體發布的信息,全國馳援武漢的醫務工作者已達6000餘人。

而依照當初北京的小湯山醫院建設的武漢雷神山、火神山醫院,正是日夜不停地施工。

據媒體的連續報導,這兩個醫院建設現場異常繁忙,幾天之間,兩座醫院已然初見雛形。

而這些數字的背後,其實是一場又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

同行英勇

這幾天,一些關於醫護人員緊張工作的照片在網絡上流傳。

讓請多人感動落淚。

一張照片是在地板上一排來不及脫下防護服與口罩、手套的醫護人員,直接睡在地板上,睡得那麼沉。

還有一張照片,幾位醫生全副武裝躺臥在辦公室的椅子上休息。

有一位甚至是趴在椅子上,這種姿勢如果不是極度疲憊,是不可能睡著的。

可是面對如此高強度高風險的工作崗位,那麼多的醫護人員無怨無悔,許多未上一線的還在主動請戰。

類似的故事、報導太多太多了。

同樣的,鍾南山所在的醫院也有同行馳援武漢,面對這樣的同行,面對這樣讓人自豪驕傲的同行,心系患者生死,又同樣心系同行安危的鐘南山,怎能保持平靜?

民眾團結

多難興邦。

一個民族與國家的發展、進步,一個社會的文明演進,往往是在付出高昂的代價後獲得的。

在這場關係全國安全的武漢保衛戰中,武漢這座城市和武漢人付出的代價是前所未有的。

一座1000多萬人口的特大城市,關閉進出通道,近1000萬民眾在家自行觀察。

500萬流出的人口接受跟蹤觀察。

生活上的不便、心理上的壓力,有的甚至要背負受到歧視誤解的陰影,這都是這個龐大群體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可是,在這樣的壓力下,人們沒有惶恐慌張,反而越來越團結,越來越鎮定。

近日,在武漢的樓宇間響起的《國歌》《歌唱祖國》,是一座身陷疫情包圍的城市和民眾不屈的精神與旺盛鬥志的集中體現。

這些聲音通過視頻通過微信,流傳於網絡,讓無數人心潮澎湃。

鍾南山曾經說過:選擇醫學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選擇了,就必須用一生的忠誠和熱情去對待它。

鍾南山,作為專家、醫生,作為最早感知疫情風險,參與相關防控疫情決策諮詢,他當初的擔心、憂慮、關切與期待,隨著疫情的發展一直在牽動著他的心。

當他看到武漢和武漢民眾如今的精神風貌,在這個城市裡因為疫情而激發出的是勇於抗爭的「勁頭」,而不是消沉與恐慌,對此,鍾南山肯定是百感交集。

他的激動,或許是他從目前與疫情的戰鬥中看到希望與信心的另一種證明。

鍾南山的眼淚,讓人更加具體地感受到他的醫者仁心。

你覺得鍾南山為何如此激動?你覺得一個人堅強的人會不會輕易落淚?

本百家號持續關注疫情發展,以大眾視角追蹤疫情熱點。

相關焦點

  • 治癒者為何復陽、疫情何時結束 鍾南山有幾個新表態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治癒者為何復陽、疫情何時結束,鍾南山今天有幾個新表態在各國採取積極措施的情況下,疫情可以在6月結束。新京報快訊(記者 徐美慧)3月12日,廣東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廣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情況。
  • 【鍾南山談疫情期間最大壓力】根據看看新聞Knews 11月22日報導...
    【鍾南山談疫情期間最大壓力】根據看看新聞Knews 11月22日報導,近日,鍾南山院士在節目中談起去武漢考察疫情時說,「你判斷錯了,是生是死的問題。你要判斷錯了,用錯誤的方法治療,可能他就死了。這個壓力遠遠比我其他壓力大得多。」
  • 《鍾南山》紀錄片觀後感評價 鍾南山抗擊疫情故事簡介
    《鍾南山》紀錄片觀後感評價 鍾南山抗擊疫情故事簡介  時代英雄是民族精神的象徵和民族形象的代表,讓歷史得以銘記和傳承,也讓歷史變得鮮活與生動。  紀錄片《鍾南山》以2020年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脈絡為敘事主線,以疫情出現、肆虐、拐點和回落等重大節點結構全篇,分四集完整地記錄了鍾南山臨危受命、馳援武漢、不辭辛勞、
  • 鍾南山接受採訪全程飆英文,再談武漢:現在還處於相當困難的時候
    2月1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廣州接受路透社專訪,他全程用英文交流。他估計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會在二月出現峰值。他表示,武漢遏制疫情發展的措施是有必要的,國家也應該永久禁止野生動物買賣,加強疾控、建立全球性的傳染病預警機制。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鍾南山回應11日,鍾南山通過總臺央視回應近日媒體報導「鍾南山的最新論文發現新冠肺炎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的問題。
  • 84歲鍾南山院士為何落淚?醫學高材生的醫者仁心令人淚灑當場!
    鍾南山院士的名字,更是再一次響徹了全國。鍾南山出生於1936年,上世紀50年代,他以高分考進當時國內水平一流的北京醫學院、如今的北京大學醫學部,是實力頂尖的醫學高材生,今為我國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廣州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華醫學會會長。
  • 沈佳欣公開質疑鍾南山,喊冤內容頻被曝光:不是藝人何談封殺
    而在沈佳欣眼中,他卻成為了「忙碌在鏡頭一線、無研究成果、沒發明藥物、沒救治多少人、沒提過合理化建議、沒在武漢紮根的抗疫戰士、並無實際貢獻」的人。難怪大家會對沈佳欣嗤之以鼻,我想說的是,鍾南山院士的成就,本就不是在於發明什麼藥物,而是為國家制定了正確的抗議措施,正是因為這個正確的抗議方向,才使得我們越來越多的人生活美滿。
  • 一位2020高考生:看完鍾南山和武漢醫生們抗擊疫情,決定學醫
    他說看完鍾南山院士奔波忙碌在抗擊疫情的一線時,深深地為這個年過八旬的老人感動了。這次武漢抗擊疫情,讓他感受到了中國的偉大和人間的大愛。他決定2020年報考醫學專業,希望有朝一日穿上白大褂,能夠為治病救人和群眾的生命健康貢獻一份力量。在與小林的聊天中,他表現出的熱情、朝氣和衝勁,讓人感覺到一股年輕人獨有的家國情懷。
  • 抗擊疫情·睿思這麼看(1月29日):鍾南山不說動,我絕不動!
    面對不斷變化的數字,抗擊疫情的同時,全國人民還面臨一場與謠言、恐慌的心理戰。官方疫情通報、火神山醫院效果圖公布、各地醫療隊伍增援湖北、「離疫苗已經很近了」……這些權威消息的發布讓網民「心裡有了著落」。2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相關消息「刷屏」網絡。
  • 鍾南山的年終獎,我給不起
    鍾南山是那個不怕「觸礁」的人。 7個小時前, 正在開會的鐘南山接到國務院通知, 請他立刻前往武漢, 查明在武漢出現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
  • 鍾南山:武漢現在非常安全
    2020官洲國際生物論壇16日在廣州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作主旨演講時表示,要解決目前(疫情)的問題需要多方面的結合,包括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的結合和轉化,臨床和企業的結合。11月16日,2020官洲國際生物論壇在廣東省廣州市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作主旨演講。中新社發 耀燁 攝鍾南山稱,經過76天封城的武漢現在非常安全,雖然封城「確實是有點痛苦的過程,但是我們換來了非常穩定的8個月」。
  • 《淚與笑》:願你飽含熱淚,心中充滿陽光
    梁先生用「笑中帶淚」的語氣,講清了人們笑和淚的含義,指出淚才是真性情的流露,虛偽的笑容不過是生的疲勞,並將希望寄託於熱淚尚存的青年。不負先生期望,第二年的五月,浩浩蕩蕩的五四運動便爆發了,其中的主力正是他所盼望的青年。笑中帶淚,淚中求笑,便是《春醪集》的基調。
  • 與鍾南山齊名:疫情中他的建議改變了武漢一座城的命運
    來源:世界華人周刊(ID:wcweekly)作者:花辭樹這次戰疫中,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的事跡都廣為人知,而王辰院士還讓人不甚了解。其實,他在內科界的江湖地位、身世履歷,不輸前兩位。王辰院士,到底有多厲害?武漢方艙醫院開艙以來,捷報頻傳。
  • 「大衣哥」朱之文用公益歌曲《熱淚頌》致敬鍾南山 走紅網絡
    今天是「三八國際婦女節」 ,山東」農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用一曲公益歌曲《熱淚頌》向鍾南山院士等前線醫護人員致敬,在網上迅速走紅。仔細欣賞《熱淚頌》的MⅤ,朱之文唱功值得肯定,歌曲也很感人。據封面新聞記者了解,自1月23日武漢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朱之文至始至終關注著武漢一線的抗疫動態。
  • 為何《還是鍾南山》?聽作者親述「最美逆行者」抗疫事跡
    信息時報訊(記者 吳瑕)17年前,他說「把重病患者都送我這裡來」,17年後,他說「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新冠肺炎爆發初期,他果敢地告知公眾新冠肺炎可人傳人的真相……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用專業知識給大家足夠的信心和安全感,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醫者仁心、學者大義。
  • 明星見前任:範冰冰尷尬,江疏影冷漠,只有她雙眼飽含熱淚
    明星見前任:範冰冰尷尬,江疏影冷漠,只有她雙眼飽含熱淚。很多人都知道,胡歌和江疏影曾經是一對戀人,後來兩個人分手後,在一次活動中相遇,江樹影完全視而不見,只有胡歌在旁邊默默的注視她明星見前任:範冰冰尷尬,江疏影冷漠,只有她雙眼飽含熱淚。
  • 鍾南山回憶「坐餐車去武漢」背後的故事,一句話讓人淚目
    疫情初期,一張鍾南山院士「乘餐車去武漢」的照片曾在網絡上熱傳。照片中,已經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乘高鐵毅然趕赴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鏡頭記錄下他在高鐵餐車上休息的瞬間。據鍾南山回憶,「我記得1月中旬,深圳已經出現了一些疫情。17日,我到深圳參與3個病人的會診。18日上午正在開會的時候,突然接到了馬上趕往武漢的通知。」鍾南山說,此行去武漢是去研判武漢的情況,因為自己年紀大了,「讓我去武漢,是國家對我的信任!」
  • 鍾南山回憶「乘餐車去武漢」:讓我去,是國家對我的信任!
    9月23日上午,「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在廣東作抗疫專題報告。他分享了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許多難忘時刻背後的故事。坐餐車趕往武漢:「讓我去,是國家對我的信任!」鍾南山回憶起疫情暴發之初,坐餐車趕往武漢時的情景:「我記得1月中旬,深圳已經出現了一些疫情。17日,我到深圳參與3個病人的會診。18日上午正在開會的時候,突然接到了馬上趕往武漢的通知。」鍾南山說,此行去武漢是去研判武漢的情況,因為自己年紀大了,「讓我去武漢,是國家對我的信任!」
  • 《鍾南山》:耄耋是什麼?我還年輕
    正是伉儷情深,互相支持,鍾南山才能後顧無憂投身於自己的醫學事業。三、他們說一次次振聾發聵的質疑、一聲聲擲地有聲的回應,都是鍾南山留給人們敢說敢做的鐵血印象。然而他身邊的人是這樣看他:「去(武漢)之前列車的人跟我說,如果沒有座位的話,可能搬兩個板凳給你們坐一下,就委屈一下,他說沒有問題,能去就行了。」鍾南山的秘書蘇越明說。他眼中的鐘南山是無條件服從大局,哪裡有需要,他就到哪裡。
  • 鍾南山:一個超級偶像的兩次逆襲
    今年84歲的鐘南山院士被很多年輕人視為了偶像,成為他們不斷前進的榜樣。 「讓我去武漢,是國家對我的信任!」疫情爆發初期,鍾南山院士主動請纓前往武漢抗擊疫情。他口口聲聲說:「沒什麼特殊問題,不要去武漢。」但是,自己卻選擇了逆行。 網友在網上這樣評論鍾南山院士:既有國士的擔當,又有戰士的勇猛。
  • 84歲鍾南山接受外媒採訪,全程飆英文:疫情有望4月結束
    據中新社北京2月12日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11日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增感染病例已經在一些地區出現下滑,疫情有望出現緩解。他預計峰值將會在2月中下旬出現,4月前可能結束。採訪過程中,84歲鍾南山全程飆英文,令人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