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帥》火了!劇裡的東北美食也火了!
涮火鍋 酸菜白肉 熘肝尖
紅燒肉 豆腐魚 煎丸子
少帥活到101歲
長壽秘訣絕對和吃有關!
扒一扒張家老小飲食秘方
這「御膳」還真給你雷的外焦裡嫩呢!
這菜頻頻在劇中出現!別說張家了,咱東北人都喜歡。小六子的飲食習慣受家庭影響比較大,大帥年輕時做過馬匪,呼嘯山林,那是一種什麼樣的飲食習慣?那可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啊!
在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大帥少帥和壽夫人,圍在銅火鍋旁,涮著白肉喝著小酒,吐槽時事,聊聊家常。這段時光,在少帥親口敘述的趣話中可感知一二:
「我父親他最喜歡晚上吃完晚飯以後沒事,他一個人坐在那兒喝酒,我那時候是專門找這個時候陪他喝兩盅。他喝酒啊,吃點肉,就跟他喝兩盅,他喝得多一點,也不是喝醉,喝得有意思了,這事兒就好辦了。要錢也好,跟他商量事兒,就好辦了。他有時候在我這個母親這兒,有時候在我那個母親那兒。」
「有一天,(父親)在我第五個母親那兒喝酒,喝著喝著他說,媽的,你這小子啊,你當我不知道你呢,你淨出去跟女人在外頭混,混女人。我告訴你,玩女人可以,你可別讓女人把你玩了。我的五母親說,得了吧,你兒子夠壞的了,你還教呢!」
「四絕菜」指的是:熘腰花,熘肝尖,熘黃菜,煎丸子。據說當年,少帥輕裝來到寶發園菜館,無意點下這四道菜,菜做好端上來,少帥非常喜歡,拍案叫絕,當即給廚師打賞!從此,一傳十十傳百,久而久之,老百姓乾脆就叫「四絕菜」。
這四道菜是由國鈞璋的弟弟國鈞瑞親自主廚料理的,四道菜的共同特點是嫩,又嫩的各有千秋,其中熘肝尖是滑嫩,熘腰花是脆嫩,攤黃菜是軟嫩,煎丸子是焦嫩。
荏苒百年,寶發園依舊在,就在大東區小什字街,現在依然生意興隆,只要是吃飯時間,肯定人滿為患,食客們爭先前來只為品嘗一下曾被張學良稱讚的「四絕菜」。
少帥愛吃魚,也愛吃海鮮。《少帥》裡有一集,小六子帶著一幫死黨從講武堂跑出來,提前讓于鳳至存了遼陽老燒和飯錢,四兄弟進屋就點鐵鍋燉大魚!吃個那熱鬧,看著直眼饞。
少帥晚年回憶「那時候我父親在呢 ,有一年黑龍江省政府送我父親一條魚,我母親就要看看這個魚,這個魚是沒法讓看,光把魚腦袋給她抬過來,擱個大簍筐,兩個人就抬著,就看了這麼個魚頭。我不敢說啊,我隨便這麼一說呵,大概我們吃的鰉魚肚子,就是它的肚子。東北最好吃的就是松花江的白魚,那白魚就跟這個鰣魚是一個味道,但它沒刺兒。」
還有一次,在臺灣,少帥帶了船去捉活魚,把魚活著給抓上來了,在船上,擱白水煮,少帥本不大吃腥的玩意,也不禁讚嘆「好吃極了,新鮮白魚那太好吃了!」。
抗戰期間,少帥被秘密幽禁,而後轉居貴州,便開始親自釣魚,為了討好丈夫,趙四小姐因此研製出了拿手菜——豆腐煮魚。
東北人離不開高粱米苞米麵,老張就好這一口。就因為不愛吃粗糧,張學良弟弟還在飯桌上挨了大帥一頓揍。
少帥曾說,平常吃飯,廚房裡就開四個菜。「我最怕我父親的就是吃飯,有兩件事兒。第一件事,他喜歡吃的菜,他就給你夾,第二件事,吃飯你可不能掉東西,飯粒掉桌子上,得揀起來吃了。掉地下,你也得揀起來吃了。這是最怕的!」
如此節儉的不止大帥,還有少帥的「二叔」,和大帥出生入死的結拜兄弟,張作相。大帥吃一頓,他一頓掰成兩頓吃,看看人家這操守!
少帥說「他老先生當師長的時候,很節儉。我們那裡,吃雞蛋有種吃法叫炒雞蛋醬,就是把雞蛋擱點醬炒鹹了就飯吃,他老人家早晨吃雞蛋醬的時候,一個雞蛋還要剩一點兒留著中午再吃呢!」
在劇中,我們也感受到大帥在教育子女上的用心良苦,少帥的弟弟因為挑食被大帥當著眾人賞了一記耳光。不過是幼子餐桌上的小小任性,何至於此?可見大帥絕非驕縱子女之流,東北王對子女深深的江山厚望,從中可以想見。
蠶蛹!?高(精神高度)富帥愛吃的都和普通人不一樣!您還別瞧不上,這小小蠶蛹可是高蛋白的營養品!
少帥親口回憶「我最怕我父親的就是吃飯,有兩件事兒。第一件事,他喜歡吃的菜,他就給你夾,哎呀,要說他吃的那玩藝兒,我可真不能吃!蠶蛹,吃過沒?他最喜歡吃那個。給我,我簡直不能吃,沒法吃!」
你是在逗我嗎?是真的!少帥在晚年自述中抱怨,張作霖愛吃的東西都很怪,比如蠶蛹,比如臭鴨蛋!
阿編只能說每個人味覺不一樣,在舌頭上的味蕾不同,有些人感覺它也是很香的。官職那麼高,就不行人家有點特殊癖好麼……
你得說了,張家吃的也都不過如此嗎,可這成精的人參可不是尋常百姓家能有的。
少帥回憶「對人參我父親是內行,他對參茸最內行了。我們那裡講,七兩是珍,八兩就是寶。八兩的很少,我們家有一個八兩的,是人家多少年挖到這麼一個回去,送給我父親了,一直在我那個客廳裡,裝在一個匣子裡,就整個擱那兒擺著。」
小六子的身體底子其實並不好,正如《少帥》劇情所演,早年凍得滿臉凍瘡,靠喝米粥度日,生母去世後,搬來跟其他姨太一起居住,日子才有所改觀,大帥府中的珍稀藥材肯定也為他滋補不少。
▍內容來源:綜合網絡
▍圖文編輯:瀋陽網(交流聯繫小編微信號:254071148)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