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古惑仔》的時候是大三,22歲。在外地實習,認識了幾個朋友。晚飯後大家都說要找個電影看,於是眾說紛紜下最終統一看了《古惑仔》,從《古惑仔》的第一部看到了第五部。
古惑仔劇照
畢業一年,在國企尋了個職位,閒時看書觀影,日子過得不鹹不淡,也是在這個時候一口氣看完《教父》三部曲,深深被吸引,同樣充斥著暴力元素,同樣是關於犯罪,科波拉和劉偉強詮釋了不一樣的黑色世界,《教父》是博弈的帝國,《古惑仔》是熱血的江湖。
教父海報
《古惑仔》裡的香港,聚集著移民、通緝者、外國人、海島居民,是一碗燴菜。在這裡,暴力就等於燙頭紋身大砍刀,忠誠就等於擋風擋雨擋子彈,劇情簡單,邏輯明確。搞我就讓你死全家是它們最愛的口頭禪,人性在他們眼裡是不值一提的,在他們那充滿了激情的大腦裡,徜徉著的是對自我的極盡誇大。對自我的極度迷戀,似乎世界需要隨時做好為它們讓路的準備。這種片子男孩子是很喜歡的,男人們也很常拿他來充情懷,顯得自己豪氣沖天。
古惑仔劇照
相比較而言,《教父》的世界複雜的多,更像是一部關於成年人為了生存而博弈的故事,暴力只是博弈的其中一個。電影給我印象最深的那句話,永遠不要讓別人知道你在想什麼。甚至全劇都是在為這句話做演繹。從維克託柯裡昂到邁克柯裡昂,以及劇中或者活著得以善終或者不幸慘遭橫死的角色的命運,或多或少都有這句話的影子。
教父劇照
在世事風雲難測的時代裡,個體毫無疑問是脆弱的。人只是一支有思想的蘆葦,要摧毀這個蘆葦方法有很多種,你可以一把火讓他付之一炬,你可以手起刀落把他斬成寸斷。也可以在不流血的博弈中讓自己高枕無憂,陳浩南是前者,柯裡昂是後者。
也因此,暴力在陳浩南和柯裡昂那裡,擁有完全不一樣的意義。在《古惑仔》裡,暴力既是原因,也是目的,爭鬥的目的就是消滅對方的肉體。而在《教父》中,暴力只是手段,秉承永遠不要讓別人知道你在想什麼的教父們,從不會讓別人輕易直到自己什麼時候使用暴力以及使用何種程度的暴力。換句話說,《古惑仔》只管損人,教父則為了利己,一個是少年的熱血,一個是成年人的老成。
教父劇照
教父並不是一部我們理解意義上的「爽片」,不是所謂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手刃仇敵,一路披荊斬棘,最後天下唯柯家獨尊。而是充滿了妻離子散和眾叛親離,甚至親生兄弟相殘。老柯裡昂威嚴而保守,開口必有聲,自始至終為了家庭,他一直說自己對家族的責任,對照顧家人的想法。一開始時我總渴望老柯裡昂大開殺戒,當老柯裡昂撒手人寰以後,邁克接手以後,我又開始莫名的希望邁克能像老柯裡昂那樣,照顧好家族,照顧好家人。
教父劇照
關於麥克柯裡昂,其實我一度很擔心他搞不好,萬一讓家族也跟著完蛋了就不好了。但是他在他那個處境底下,直到他在西西里的老莊園裡翻身倒地,他用他的一生回答了他對於父輩意志還是自我選擇這個問題。他也做的很出色,我敬佩這個角色。
邁克科裡昂
未來還是不可知的,怎麼走?老謀深算步步為營還是純純粹粹大膽向前?我尚年輕,無法回答,且等時間再過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