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300萬的淨資產,可能很多網友都覺得這只是普普通通的水平,因為目前我國很多城市普普通通的一套房都有可能達到300萬以上,因此擁有300萬的資產並不足為奇。
但是大家要弄清楚總資產跟淨資產的區別。總資產說白了就是一種表面資產,比如大家擁有200萬的房子,50萬的車,20萬的股票,50萬的存款,那總資產就是320萬。
但可能這320萬總資產當中有一大部分是負債的,比如200萬的房子可能有100萬的貸款,50萬的車有可能有30萬的車貸,這樣算下來淨資產就只剩下190萬了。
在弄清了總資產跟淨資產概念的區別之後,我們就可以知道擁有300萬的淨資產,目前放眼全國都是非常厲害的。
目前我國擁有300萬以上資產的家庭很多,比如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還有一些發達的新一線城市,比如杭州,南京這些,很多有房的家庭資產都有可能達到300萬以上。但目前真正擁有300萬以上資產的家庭,他們的資產主要表現在房產上,而大多數房產都是有貸款在身的,扣除這些貸款之後,大多數家庭的淨資產都有可能小於150萬。
因此是一個家庭要是真的有300萬的淨資產那麼他在全國絕對可以算是很富裕的家庭了,這點我們可以通過幾項數據來對比一下就知道。
第一、我國擁有600萬資產以上家庭數量。
2018年胡潤曾經做過一份中國家庭財富報告,根據這份財富報告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擁有600萬人民幣資產以上的富裕家庭數量是488萬,這個家庭數量佔全國家庭的比例大概是1.4%左右;而真正擁有600萬人民幣可投資資產的富裕家庭數量也只不過是172萬,這個佔全國家庭的比例大概是0.5%。
雖然300萬的淨資產沒有600萬多,但從600萬淨資產家庭的比例,我們大概可以推斷出300萬淨資產家庭的比例估計不會超過3%,相當於全國真正擁有300萬以上淨資產的家庭數量只有1000萬個左右。
第二、社會工資水平。
也許對於那些有錢人來說,300萬的淨資產可能不覺得有什麼,但是沒有對比就不知道有300萬淨資產到底有多牛,因為跟目前我國社會平均工資相比,300萬的淨資產確實是一個巨額數字的。
比如下圖是2019年第三季度我國一些主要城市的平均薪酬:
像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這些一線城市,人均薪酬也只不過是1萬塊錢左右,就算不吃不喝,一個家庭兩個勞動力人口一年平均攢下來的錢也只不過是24萬左右,相當於要攢夠300萬的淨資產至少12年以上的時間,如果扣除其他開支之後,這個時間有可能達到20年以上。
在比如下圖是2019年前三季度我國31個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可以看出在2019年前三季度當中,我國大部分地區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低於3萬塊錢,只有北京,上海,浙江,天津,江蘇,廣東這些發達省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塊錢。
通過對比社會平均工資和可支配收入之後,我們可以看出目前我國大部分居民的收入相對來說都是比較少的,因此要攢夠300萬的淨資產,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這更彰顯出了300萬淨資產的不容易。
當然目前我國不缺有錢人,雖然300萬的淨資產在全國來說很少,但是放眼全國擁有300萬淨資產以上的家庭數量也差不多有1000萬個,所以目前有300萬的淨資產對於很多家庭來說並沒有多大的優越感,畢竟目前我國很多家庭的淨資產不只是300萬,有3000萬以上的淨資產家庭數量也達到幾十萬個。
所以真正擁有300萬淨資產的家庭,只能算是富裕家庭,還達不到富人家庭的標準。
比如下圖是網上所流傳的,目前我國各個家庭收入標準情況。
可以看出,目前只有年收入達到200萬以上的家庭才可以稱為富人家庭,而年收入在80萬到200萬的家庭勉強能夠算富裕家庭,中產家庭的年收入至少需要達到50~80萬之間,所以擁有300萬以上的資產並不是很牛的一件事。
總之,擁有300萬淨資產的家庭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目前全國真正擁有300萬淨資產以下的家庭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少的,所以擁有300萬淨資產的家庭,也算是比較頂尖的家庭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