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吉他學會陳彩蓉常務(左)、林正言(中)與鄭勳哲(右)合影留念
世界著名吉他大師卡雷巴洛曾來臺灣舉辦演奏會、講習會,鄭勳哲與大師合影留念吉他大師塞戈維亞肖像,早年由臺灣知名吉他演奏家莊維仁製作,贈予鄭勳哲留念鄭勳哲與兩位兒子合照,親子之情流露出甜蜜、幸福、快樂鄭勳哲1939年出生於臺灣桃園縣蘆竹鄉南崁村落人家,家庭兄弟姐妹十人(兄弟七人、姐妹三人),在七個兄弟裡,他排行老四。父親46歲時,離開人間,家裡的經濟負擔由母親一人承擔。之後,兄姐逐漸長大成人,外出上班工作,家裡的經濟漸漸改善。茲因家人工作的關係,童年就舉家遷居桃園市區至今。在他十幾歲時,經常聽到鄰近人家傳來「那卡西」樂器音樂,這樣抒情悅耳的琴聲,動聽迷人的旋律,優美的音符以及美妙輕快的節奏與音樂,讓他完全陶醉在快樂的音樂裡!因此觸發了他學琴的動機。當他十六歲的那一年,主動要求大哥教他彈吉他,大哥非常熱愛日本古賀政男音樂,因此鄭勳哲的吉他音樂,從古賀政男古典吉他大教本著手。最初接觸吉他時,只是一種年輕人的喜愛而已,怎麼也想不到,最後會把半生的時間都投入而且摸索得愈久,愈對於這小小的樂器,有美妙之處,愈渴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繼續做一名永不滿足的探索者。服兵役期間在臺中營區擔任通信報務士職位,平日利用空餘時間彈吉他娛樂。有時候對自己的琴技深感疑惑,因此決定到臺中拜訪當時吉他界知名度極高,在中部頗為盛名,吉他前輩洪冬福老師請益,為了對吉他音樂的熱愛與增進自己演奏技能,正式拜師於洪冬福老師。當時在臺中吉他界知名度較高並活躍于吉他樂壇的前輩,除了洪冬福之外,還有楊烈堂、吳武雄、胡樹琳、劉徵雄、謝祖榕、陳敏彥、林水佔…等。鄭勳哲退伍後為了增進琴藝,常常主動出擊,到各吉他高手家中切磋,因此認識了不少吉他知音,大家用音樂溝通。久而久之,既可交流感情、切磋琴藝,還可兼而推廣吉他音樂。有時候到高雄、臺中、彰化、臺北…等地,和當地的琴友、吉他老師餐聚、聯誼彈琴論樂,不亦樂乎!為了推廣吉他音樂,鄭勳哲在桃園自家開班授課招攬學生,鄭勳哲教學認真,用心經營吉他音樂,因此有眾多的學生追隨他學習吉他。學生桃李滿天下,遍布臺灣全省各地,培育出許多傑出吉他專業人才。例如:簡駿光、鄭智文、林仁建…等人,這都是鄭勳哲得意門生。過去他們曾活躍於臺北古典吉他合奏團,也都有非常傑出的表現。鄭勳哲是一位資深臺灣吉他前輩,他的誠懇善良、親切、和藹可親,精湛演奏技能,深獲琴友的讚賞之外。在臺灣吉他界裡有一個雅號之稱,就是「吉他音樂譜王」。他搜集臺灣以及世界各地的吉他各種音樂樂譜,典藏於家中,包括吉他獨奏譜、重奏譜、合奏譜、交響樂譜,還有其他樂器的各種演奏譜…等,大約有數千冊以上。過去資訊、通信不發達,當時僅能以郵購方式購買或是委託國外朋友帶回來,甚至於遠至歐洲匈牙利購買原裝譜。據說在三十年前為了購買阿根廷吉他音樂原裝譜,郵寄壹佰元美金給當地商家,卻發生阿根廷與英國在福克蘭群島戰爭。因此音信完全中斷,所有消息,如石沉大海。在絕望之際,一年後,意外收到阿根廷商家寄來原裝譜,真是喜出望外,如獲至寶。由此看來,歐美國家在生意上的往來,都是講求誠信的。鄭勳哲除了教授吉他之外,自己經營鋼鐵貿易生意,也是臺灣知名的唐榮鋼鐵公司代銷處,負責與臺糖公司業務生意的往來。年輕的時候忙碌于吉他與事業的工作,卻忽略本身的終身大事,直到三十幾歲那一年,才警覺自已到了不惑之年。或許上帝喜歡開玩笑,故弄玄虛,偏偏把一位青春、美麗又漂亮,具有善良、賢慧的桃園姑娘與一位英俊、瀟灑又具有才華橫溢的帥哥分隔兩處,讓他們千辛萬苦的期盼與追尋,經過無數的努力與奮鬥而結合在一起,此刻上帝拉下慕簾,悄悄地溜走了,留下一樁美好的回憶。兩位因此共結連理,決定相廝守在一起,建立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現在兒子也已經結婚生子,鄭勳哲逐漸淡出吉他與事業的工作,夫婦兩位在家含貽弄孫,享受天倫之樂。2011年7月末的午後,火紅的太陽,越過窗前樹木,火辣的陽光曬在大地上,整個泥土、馬路上都在發燙著,幸好夏日的南風,迎面吹拂著,帶著一點涼意。周末的下午來到桃園市區,人潮顯得格外稀少,鄭勳哲住家門前的馬路,正在整修中。我們找到了停車位置後,依約上樓拜訪這位臺灣吉他前輩。鄭勳哲夫婦親切迎接著我們的到訪,並且熱情的招待,大家噓寒問暖、暢聊一番。我們談到臺灣吉他歷史的發展以及個人對吉他教學的回憶與感想,旨在針對臺灣吉他學會,未來的遠景與期望,有明確的說明與指示。鄭勳哲希望臺灣吉他音樂人口要不斷成長,吉他人才培訓與養成要永續傳承、播種下去。歡迎愛好吉他的朋友盡情享受彈奏吉他音樂的樂趣,願與大家共勉之!相關連結:
聶耳(1912-1935):也許是最早彈吉他的中國人
蔣緯國(1916-1997):身份顯赫的吉他愛好者
胡樹琳(1915-1958):創辦中文吉他雜誌第一人
林建國(?-?):撰寫新中國吉他教材第一人
黃卓人(?-?):最早可考的吉他制琴師
林德年(1922-2001):東北吉他泰鬥
張士光(1923-2012):中國吉他先驅者
譚冰若(1924-2014):傾力支持吉他事業
林耿棠(1918- ?):臺灣吉他先驅人物
石夫(1929-2007):創作中國首部吉他協奏曲
呂昭炫(1929-2017):創作的吉他曲最多
崔敏(1932-2017):創建中國吉他研究會
區元浩(1933-2011):澳門著名吉他家
莊少陵(1934- ):60多年來孜孜不倦
翁柏哲(1934-1976):臺灣吉他拓荒者
賀綠汀(1903-1999)《吉他之友》名譽顧問
王洛賓(1913-1996):會彈吉他的西部歌王
蕭黃(1926- ?):《吉他之友》副主編
胡傳藩(1913- ?):編譯吉他教材先行者
梁爵(1927-?):大力普及與宣傳夏威夷吉他
朱中慶(1929-?):執著追求吉他音樂的作曲家
葉露生(1930-?):作曲系畢業,曾任政協副主席
張喬治(1931-?):臺灣吉他界祖師爺
鄧宗舒(1931-):熱愛吉他的教授,被毛主席接見
羅傳開(1932-):醉心于吉他的音樂理論家
吳志浩(1934-2005):《吉他之友》創始人
馮汝覺(1935-2014):推動吉他藝術在四川普及
李榮聲(1935-2018):多樂器演奏、教育與作曲者
薛兆宸(1925-):創辦國內首家吉他有聲函授學校
鄭立藻(1935-2017):廣東吉他研究會首任會長
徐炎(1935-):上海吉他協會常務理事
陳志(1936-):推動吉他教育質的飛躍
殷惠麟(1938-2009):推動吉他藝術民族化發展
周小燕(1917-2016):懷抱吉他的那一瞬定格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