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一24日,平江縣森工林場改革後更名為生態林場的揭牌儀式分別在6個森工林場隆重舉行 。 這標誌著該縣在全省率先啟動的森工林場改革工作已全面結束,並實現了從「木頭經濟」向「生態經濟」轉型的跨越發展。
平江縣原有長壽採育場、加義、獻衝、楚昌、談岑、黃金、漢昌等森工林場,均成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有在職職工600餘人,總經營山林面積30餘萬畝 。 一直以來,森工林場以培育和採伐木材為主。近年來,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下,森工人放下斧鋸不再採伐木材,全面保護生態資源 。 由於失去了木材經營收入,加之受國家政策體制、社會變革等諸多因素影響,森工林場全面陷入困境,單位負債重,職工生存難、社會隱患多。
針對森工林場生存現狀,為保護這支生態建設主力軍 。 2018年,平江縣委、縣政府經過多次調研,多輪討論,多方支持,按照「生態得保護、隊伍得保持、民生得保障」的原則,明確功能定位,突出林場生態功能,通過對森工企業合併重組,處置閒置資產化解債務,落實政府購買服務人員和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等措施對森工林場下大決心實施改革。
改革後,放下包袱的6個森工林場積極依託森林資源優勢,通過發展林下經濟、生態旅遊等生態產業,重新煥發生機 。 談岑、獻衝、黃金生態林場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和開發綠色林產品,前景廣闊。長壽生態林場開發的「長壽秘境」生態旅遊景區,成為僅次於石牛寨的火熱景區,並帶動景區周邊村民就業增收;楚昌生態林場開發「華陽論健」生態樂園,年接待遊客2萬餘人;加義生態林場依託全省唯一的「鄉土珍貴樹種主題公園」打造的森林康養基地已初具雛形,同時他們通過種植、加工黃精、茶油及綠色大米,年創收300多萬元 。
【來源:湖南省林業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