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周濤憑藉一組生圖,被送上了熱搜。
照片中,她只穿一件簡單的白襯衫,再無複雜的修飾,卻依然美出了天際。
溫柔可人的面容,大氣婉約的舉止,讓人無比驚豔。
眾網友讚嘆這姣好面容之餘,不禁滿臉問號:確定是52歲,不是25歲嗎?
歲月從不敗美人。
都說歲月是把殺豬刀,但在周濤身上,卻看不到絲毫時光的殘忍。
仿佛過往的歲月,都成為她當下美好的加分項。
提起周濤,估計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春晚主持人」。
即使離開央視多年,她給我們留下的印象,依然根深蒂固。
但其實,除卻「央視一姐」的光環,周濤還有很多身份。
她曾是2008年奧組委成員,也是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解說員。
轉戰幕後做過製作人、導演,籌辦過奧林匹克公園夏季音樂會。
也學過表演,演過話劇,圓了心中那個一直以來的夢想。
學過電影配音,曾經在《身臨其境》中驚豔亮相,狀態絲毫不輸於二三十歲的年輕人。
還曾升任央視文藝中心副主任,成了大眾口中的「周主任」。
似乎每次到達巔峰後,她又轉身探索下一重天地。
她從不願意停在原地,重複著目前的榮耀,而是嘗試跳出舒適區,挑戰更多精彩和震撼。
就像她說的:「我表達的欲望是最強烈的。」
可以說,她活成了每個女人都渴望的模樣。
而在這些端正背後,更有著別樣的靈動。
1968年,周濤出生在一個文藝之家,爸爸是老師,媽媽曾經教過舞蹈,後來成為文化局的幹部。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之下,周濤也早早顯露出了藝術天分。
因為父母工作繁忙,無人帶周濤,而那時周濤年齡太小,幼兒園又不收。
沒辦法,母親只好帶著她學舞蹈,一邊看管她,一邊還能培養她的藝術氣質。
無心插柳柳成蔭。
小小的周濤不僅極度熱愛舞蹈,還展現出了巨大天分。
很早就能夠把《白毛女》中的動作都掌握了,人物也詮釋得恰到好處。
母親和老師對她驚嘆至極,忍不住地誇讚。
不過那時候周濤只是把舞蹈當作愛好而已,並沒想把舞蹈當作謀生的飯碗。
初中時,老師建議母親教周濤學學藝術,除了能夠鍛鍊氣質,也為以後多一條路。
雖然聽到這話有點失落,但周濤馬上又開始了下一段徵程。
她跟母親說,自己想去學專業表演。之後,便去專業院校學了半年的表演。
進入高中,周濤在努力學習文化課之餘,更加努力地備考戲劇表演,以為自己以後會成為一個表演者。
從初中開始,她的夢想就是考到北京。
因為六歲時,她去過一次北京,曾經趴在故宮的銅獅子背上照相,順著故宮前面臺階上雕的龍往下滑。那時的記憶裡,天安門是紅色的天,會發出金色的光芒,毛主席住在這兒。
這就是一個孩子對一個城市最初的嚮往,她也一直在為此努力著。
但人生有時候就是有很多的出其不意,仿佛冥冥中有一雙手,在助推著一個人的走向。
高中畢業時,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來安徽招生,老師強烈推薦周濤去試試。
然而,那時,她還不知道「播音主持」是什麼意思。
再說,競爭也是相當激烈,5000多人報考,只錄取一個人。
周濤感到壓力的同時,也察覺到這個崗位的珍貴。
於是,她發了狠地備考,拼命練習普通話。
只要對練習普通話有好處,她就會去,讀報紙、讀書、與人交流……
就像她說的:「我是一旦決定去做,就一定要努力做到極致的那種人。」
最後,她竟然真的考上了,而且是以文化課和專業課第一的好成績!
除了機遇,她身上那種堅韌與頑強,是最重要的原因,也成為她後來事業脫穎而出的砝碼。
考入夢想中的北京後,周濤更加拼命地學習,畢業以優異的成績留在了北京。
但那時候,她還沒想好自己以後到底幹什麼,剛畢業時只做了一個單位的資料片配音,很輕鬆,工作量不飽和。
這樣過了兩年半,周濤意識到自己拼命學了四年的專業不能浪費,也意識到了對本專業的熱愛,終於看清了自己。
正好這時候,得到了北京電視臺的工作機會,她失而復得,以十二分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了工作中。
「有那一段失去,又有那一段失而復得,我工作起來非常玩命。
印象比較深的是,有次去涿州採訪林青霞,本來約好晚上8點鐘見,我第二天新聞早班,早上7點半要到臺裡。
但因為她定妝耽擱了時間,等採訪完已經快兩點了,我回到家已經三四點了,還能收拾收拾馬上去上早班。
類似這樣的情況好多次,我一個月31天最多上了35個班(我們的班叫早班中班晚班,一天三個班),同時做三個欄目,偶爾還去客串別的節目。」
是金子總會發光,正因為在北京臺的優異成績,很快,周濤又收到了《綜藝大觀》遞來的橄欖枝。
那時候這檔節目是倪萍主持,她沒想到自己能去成,最後的留下,是驚喜,更是挑戰。
要知道,倪萍的主持風格早已深入人心,而且倪萍也是自己的偶像,想重新找到突破,實在太難。
但她做到了。
周濤的主持風格,與倪萍不同,爽朗中帶著幽默,很容易拉近與觀眾的距離。
有一次,節目中有個環節,讓主持人挑戰蹦極,當時每一個人敢嘗試,但周濤敢。
這一跳,果真是一次突破,跳進了觀眾的心門。
大家都覺得她有勇氣,敢於挑戰,也足見一腔赤誠。
那期節目收視率奇高,周濤也收到好多觀眾的來信,說被她感動,佩服她的勇氣。
文弱的周濤,骨子裡那股韌勁,再次被看見,被欣賞。
不到一年,周濤便走向了春晚的舞臺。
從1996年開始,周濤一站上春晚的舞臺,就是連續16年,加上2016年的一次回歸,一共17次春晚。
這20幾年來,周濤兩個字,似乎成為春晚的標籤,也成為大家大年三十共同的美好記憶。
溫柔大氣的她,不僅勝任主持,有事還客串個小品過過癮。
個性中的爽朗幽默,一覽無餘,再次圈粉兒無數。
在春晚舞臺這麼久,周濤早已到達事業的巔峰,但她從不會因此滿足。
事業發展勢頭最好的時候,還去奧組委工作了三年,組織參與了30多場與奧運有關的新聞發布會。
2008年8月8日,周濤在鳥巢解說奧運開幕式,標準的普通話,全程零失誤,堪稱完美,也被載入了中國電視和奧運的史冊。
2009年,憑藉出色的成績,周濤升任央視文藝中心副主任。
從此,周濤從「央視一姐」變為「周主任」,也慢慢告別了春晚舞臺。
2016年,是她最後一次主持春晚。
節目最後,不同於以往的「今年的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到這裡就結束了,謝謝大家收看。觀眾朋友們,明年再見」,周濤這次說的是:「觀眾朋友們,再見。」沒有了明年。
17次春晚主持過後,她放下一切,優雅轉身,從頭再來。
這真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除了有勇氣,還得有格局和本事。
離開央視之後,周濤的生命,反而更精彩了。
做導演,舉辦「奧林匹克公園音樂季」,籌備文聯「百花迎春」晚會。
拍了電影《決勝時刻》,真正走入了大屏幕,還去演了話劇,實現了心中的夢想。
「演話劇不掙錢也不出名,不像我以前分分鐘做一臺電視晚會,收視率再不好,也有幾千萬上億人看。而演一臺話劇,觀眾坐滿了才一千多人,還要跑那麼多城市,每天去演。但話劇是我的一個夢想,我把舞臺劇變成了我生活中的現實,我願意為它付出。」
還去《聲臨其境》為電影配音,精準詮釋了不同的風格與人物,展現了國家級主持人的綽約風採。
「如果我還在央視的話,是沒有機會做這些嘗試的。」
於周濤而言,不斷地挑戰自己,才是永遠的人生課題。
在每次全力以赴後,她都能清醒地認識自己,重新放下一切,跳出舒適區,尋求更多突破,充實自己的人生。
就像她說的:「雖然人已經不年輕了,但是總覺得內心還住著一個年輕人,想要求新求變。」
她曾以「最好的自己」發表過一篇演講,演講中這樣說道:
「什麼是最好的自己?不一定掙錢多就是最好的自己,不一定知名度高就是最好的自己,心裡快樂,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點,這才是最好的自己。」
雖然周濤事業上可謂大滿貫,但人生總有遺憾,沒有誰的人生是完美的。
周濤也不例外。
相比事業,她的感情似乎多了一些坎坷。
剛畢業後,周濤就跟學長姚科生活在了一起,這也是她的第一段婚姻。
姚科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工作,為了支持愛人,周濤一畢業就進入了公安局,選擇了一份較為輕鬆的工作。
但隨著她之後進入北京電視臺,工作越來越忙,兩人感情也慢慢出現了問題。
不滿和吵鬧愈演愈烈,最後,這段婚姻不得不畫上了句點。
這14年的感情,周濤付出了很多,雖然兩人離婚的真實原因並沒公布,但從周濤後來的描述來看,好像是男方過於冷漠了。
14年的美好年華一去不返,周濤並沒氣餒,收拾好心情後,繼續最最好的自己。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離婚後半年,周濤便又得到了現任丈夫路雲的追求。
其實跟路雲很早就認識了,當初離開公安局,路雲也幫了她不少忙。
剛開始,周濤並沒有接受路雲的追求,一心仍然撲在事業上。
路雲也並沒強求,而是經常與周濤保持著聯繫。
當時周濤租了北大附近的一個小單間,生活條件比較艱苦,冬天沒有暖氣,房東也不讓用大功率電器。
有一次,周濤從臺裡加班10點才回家,路上沒看好,摔了一跤,自行車摔壞了,手掌也磨破了血。
回到家,只好支起個火盆,吃著烤焦的饅頭。
誰知這一寒酸落魄的一幕,恰巧讓路雲撞見了。
「你就吃這個?你的晚飯我吃了,我會請你,走吧!」然後就去藥店買藥,幫周濤處理傷口。
之後,路云為周濤在賓館開了個房間,自己回到她的出租屋睡了一覺,真切地體會到了那個屋子的冷。
兩個月後,路雲開車把周濤帶到了人大旁邊的一個商住小區,乘坐電梯上了19層。
打開門,他對周濤說:「這就是你以後的家了!」
慢慢地,周濤看清了路雲的為人,也被他的體貼和善良所感動,真正愛上了他。
2004年,周濤再次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嫁給了多年好友路雲。
婚後,路雲也非常支持周濤的事業,永遠做她最堅強的後盾。
有一次,馮鞏過來跟周濤談春晚小品的事情,路雲打了個招呼就出了門,等他們談得差不多了才進來。
馮鞏離開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的車被洗得乾乾淨淨了。
路雲說:「你們談工作,我也插不上嘴,閒著也是閒著,就順手把鞏哥的車給洗了。」
馮鞏對周濤嘖嘖嘴:「周濤,會嫁!」
最美的央視一姐,終於遇到了一生摯愛。
現在的周濤,早已過了知天命的年紀,但在心中,始終還是對生活葆有最真純的赤誠和熱愛,努力做心中最好的自己。
她很清醒,想要什麼就努力爭取,如果得不到,也不會強求,而會繼續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生活狀態。
雖然我們達不到她那種境界,但我們可以學習她對生活的態度,用最飽滿的熱情,過好生命每一天。
就像她說的:
曾經,以為北京奧運會是職業生涯的最高峰。
現在,手邊有更多令人興奮的工作,心中依然裝滿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人生永不設限!
青山在,人未老!
素材來源:環球在線:《周濤自爆情感生活 離開央視想做稱職妻子(圖)》南方人物周刊:《周濤 放掉大家口中的央視當家花旦,我沒那麼痛》;環球人物:《離開央視的周濤最近現身,50歲玩跨界,依然充滿「少女感」》;視覺志:《春晚再不見周濤,她過得還好嗎?》周濤微博;聲臨其境微博;網絡
今日互動:你喜歡周濤嗎?有什麼話想對她說呢?
作者簡介:孟小喵,希望用文字,把最美的情感說與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