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認為孩子沒有性別意識,於是常常會帶孩子進出廁所並不分性別。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況:寶媽把兒子帶進女廁所,並且認為自己絲毫沒有錯誤。我們其實也理解,寶媽是怕孩子走丟,可是一個人又分身乏術,於是只得將孩子帶進女廁所。
但如果孩子的年齡已經不算小已經懂事了,媽媽還將男孩帶進女衛生間,就會引起其他人的不適。也許別人不說,但是不代表別人不介意,所以,媽媽們也要照顧一下別人的感受。
隔壁家小琳正直二十出頭正在上大學。有一天小琳和朋友出去玩時發生了一件事情讓人震驚。小琳在地鐵站上廁所,結果看到一個年輕母親帶著自己孩子進了廁所。小琳考慮到孩子是個男孩,上女生洗手間確實會讓有些人不方便,於是好心提醒這個寶媽,說:可不可以讓孩子去男廁所呀。
可是沒想到寶媽反而很生氣地說關你什麼事,這是我自己的孩子你管不著。小琳氣得直發抖,但是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寶媽把孩子帶走了。其實,孩子年少無知,我們都能理解,但是大人如果還像孩子一樣就是不對的了。
做父母的帶孩子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1.就算有血緣關係,父母也要做到男女有別
總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就是自己的親骨肉,於是做什麼事都不避諱,比如說洗澡的時候媽媽和兒子一起洗,又或者說爸爸和女兒一起太親密,這些其實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父母一定要交給孩子男女有別的思想觀念,這樣才利於他們今後的性教育認識。
2.在公共場所,父母讓孩子去屬於他們自己性別的衛生間
很多父母都是一個人帶孩子出門,於是難免會有不方便的時候,比如說自己想去廁所了,又擔心孩子的安危,於是就把孩子一起帶進廁所。其實這樣孩子小一兩歲還可以,如果再大一點,父母可以請求工作人員幫忙照看一下孩子,自己去廁所後再回來帶孩子離開。
做事的時候不能只為自己著想,還要多想想他人的感受。自己貪圖一時的方便其實在損害他人的利益,公共場所本來就要注意這些,如果做家長的都不能有好的意識,又怎麼去要求孩子呢?
3.尊重孩子的隱私
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裡他們不希望父母發現。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就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不管有什麼事都是自己應該知道的,孩子與父女之間不應該有秘密。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其實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也有自己的圈子,自己的隱私,父母在尊重孩子隱私的同時其實也在教他們如何尊重別人的隱私。父母一定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首先就是從自己做起,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幫助他們成長。
父母教育孩子的同時,其實也在發現自己的不足。做事都要從自己做起,父母只有做好自己,才能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讓孩子學習。孩子的性別教育不容忽視,做家長的一定要儘早正確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