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間聽到這首歌,歌曲將男人比作一枝花,中年男人,更需要關愛,需要關懷。男人到了而立之年要用自己的身軀撐起一個家,即使再苦再累也不能哭了。黃勇粗狂的嗓音中滿含細膩,經過重新編曲的《男人花》更加能表達出男人的責任,而他們的身後也需要家人的溫暖和呵護。
有一個問題:男人的幸福跟年齡有關係嗎?我得說有!
如果還是青春期,不會費這麼大勁思考幸福的問題,但不幸的是,國外做過一個調查,人生的幸福指數中年最低;更不幸的是,我們還沒到最低點,最低點是45歲左右。
調查結果成U型曲線,過了中年的谷底,幸福指數在老年時又回回升,最幸福的是童年跟老年。現在我明白了,為什麼說「老小孩」,老人和小孩確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這就讓我更加不懼怕年老,渴望年老。
中國的男人很慘,沒有宗教作為依託,又沒有一個所謂的「更年期」,只能悄悄地獨自度過「中年危機」了。
我沒見過幾個中國的中年男人,會溝通關於中年危機的問題,但是誰都經歷過吧。中年是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過去從來不會去想人生終點的問題,到了中年就不得不思考了,青春一去不復返,前方依稀能看得到死亡的影子。中國人忌諱談論生死,但人生時一條單行線,誰都無法阻攔,不思考死亡的問題,便不會活得好,外國先人很聰明,早就說過「生如夏花般絢爛,死如秋葉般靜美」,真把它參透了,道破了,你活的才好。
人一輩子總要思考三個問題,按順序,不能錯。先要考慮人和物之間的關係,所謂三十而立,然後要考慮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人到中年錯綜複雜,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友,為人上級,為人下級,等等。接下來不可避免地,要考慮人和自己內心之間的關係,我從哪來?要到哪去?活著有什麼意義?
中年危機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你會懷疑你曾經信奉的價值,不知道意義在哪裡,所以要去思考,要去糾纏。也就是在這種思考和糾纏當中,聰明的人能夠看明白一些事情,然後突破那層窗戶紙,獲得一種更大的自由和解放,離幸福更近一點。
男人也像一朵花,需要人來灌溉他
他會用他的芬芳香漫天香,男人不是不流淚
只是躲起來心碎,寧願瘸著站也不要笑著跪
男人也是一朵花,也害怕風吹雨打
有誰能看到堅強後的傷疤,生活不過一杯酒
醉完了路還要走,愛人和朋友我在你的身後
從一哭就有人哄,變成再苦也忍著笑
哥們情誼在酒裡,喝完了吐得自己擦
就算肩上扛著山,也要裝得很瀟灑
這就是我們,過了三十歲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