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2收官,走向大眾的樂隊們變了嗎?

2020-11-18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TopMarketing」(ID:TMarketing),作者:TOP君,36氪經授權發布。

2020年的夏天似乎比平時走的稍遲一些。

畢竟在很多樂迷心裡,樂隊的夏天2(以下簡稱樂夏2)的完結才真正意味著這個夏天的結束。就在上周,樂夏2最終落幕。重塑雕像的權利(以下簡稱重塑)憑藉嚴謹的音樂美學成為Hot1樂隊,小鎮藝術家五條人喜迎Hot2,達達、大波浪和Joyside分別收穫第三、四、五名。

夏日雖短,卻對這些樂隊們的生活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經歷了數次復活的五條人開起了「土味」淘寶店,開張前三天營業額達到40萬,超級斬、白皮書、Mandarin相繼展開全國巡演,場場售罄,老牌搖滾樂隊後海大鯊魚成為了自如海燕計劃的代言人,還為其寫了首主題曲...

名聲、熱愛、理想與現實,關乎樂隊的一切都在黑馬綜藝樂夏發酵的口碑中湧出水面,老牌樂隊重獲新生,新生樂隊快速成長。在這其中,樂夏到底改變了什麼?又改變不了什麼?

樂隊綜藝效應下

中國樂隊文化正逐漸復甦

當被問到未來的理想化生活時,五條人的仁科戲謔道,想有個私人飛機,因為滾石、齊柏林飛艇這些國外的搖滾樂隊都有私人飛機,而中國卻沒有一支搖滾樂隊有私人飛機。

這句話背後道出了中西方樂隊長久以來的發展差距。早在20世紀60年代,在成熟的商業運作、思潮湧動的時代背景和廣播、電視等現代媒介的發展讓披頭四、滾石等樂隊風靡全球,成為名利雙收的搖滾明星。

而在中國,以搖滾樂為主的樂隊文化卻在20世紀80-90年代經歷短暫興起後開始長期失聲。這其中,缺乏商業運作、跟不上快速更迭的時代都是關鍵因素。

如今,時隔25年,當年輕群體成為時代主流,青年亞文化得到充分發展,商業模式日漸清晰,重塑、達達、大波浪等寶藏樂隊藉助樂隊綜藝登上大眾舞臺。

如華東在總決賽中所言,重塑這次的勝利其實是小眾音樂的勝利。其背後折射出的更是一次樂隊綜藝將小眾優質作品推向大眾市場的成功實踐。兩季以來,這種成功案例已不在少數。

新褲子的《你要跳舞嗎》已成各大綜藝的表演曲目;反覆被撈的五條人也在不斷上升的熱度中吸引更多人欣賞到他們的音樂哲學。節目還未結束,音樂節一票難求、場場售罄就已成為普遍現象,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線下演出市場發展。

大麥數據顯示,今年十一期間全國大型音樂節同比去年增加130%,票房同比提升113%,Live house總場次同比去年增加68%,票房同比去年增長208%。十一紮堆的音樂節中隨處可見樂夏參演樂隊的身影。剛剛結束的北京草莓音樂節中就有1/4陣容都來自樂夏。

2020北京草莓音樂節陣容

市場、文化與媒介的正向循環中,樂隊文化正逐漸走向「復甦」。

樂夏改變了什麼?

這個夏天,你又收穫了哪些寶藏樂隊?

是塑料味的五條人還是嚴謹派的重塑?是優雅的舞臺藝術家木馬還是病嬌的電子新浪潮大波浪?是「與民同樂」的Rustic還是「控制體」的「拳王」法茲?是沙啞地唱著《清河》的白皮書還是碎碎念著《惦惦的夢》的椅子樂團?

與第一季相比,樂夏2給予了樂隊更多展示機會。這些「奇奇怪怪」的樂隊們憑藉獨特的個性、天馬行空的創作力在觀眾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穫很多樂迷支持。

大波浪改編的《愛情買賣》讓樂迷直呼「躲得了慕容曉曉躲不過大波浪」,重塑的迷幻電子版《一生所愛》讓大張偉直言「事兒就事兒吧,您怎麼著都是應該的」,五條人更是憑藉即興換歌的真實、隨性和《阿珍愛上了阿強》圈粉無數。

在樂隊走向大眾的基礎上,大眾也在擁抱樂隊。正如Vlog《德國樂迷看樂夏》中德國樂迷Max所言,觀看樂夏2是思維和品味擴展的過程。相比於第一季,第二季音樂更加多元,朋克、電子、民族、核、民謠、迪斯科等多樣風格的豐富呈現以及南北樂隊之間的交融與碰撞在拓寬觀眾審美的同時也為市場提供了更多選擇,為音樂產業注入新活力。

在樂隊逐漸走入大眾視野的同時線下演出邀約也蜂擁而至。從未跑過音樂節的超級斬在10月份開啟了全國巡演,五條人仁科在接受採訪時也提到未來兩個月都會以線下演出為主,HAYA樂團、福祿壽、ETA等樂隊也相繼收到了各大音樂節的邀約。

群眾基礎之上,樂隊本身的商業價值進一步突顯,為品牌年輕化提供了新營銷思路。優酸乳與馬賽克合作拍攝復古大片《優酸乳小賣鋪》,vivo聯合Mandarin打造「樂隊新聲代中秋品鑑大賞」京東直播活動,自如與後海大鯊魚推出代言曲目《海燕說》,並聯名設計家居產品在線下快閃店展出...

截止節目收官,與20強樂隊確認合作意向的商業品牌已超過80個,橫跨一線美妝、生活方式、潮流服飾、快消日化、高端汽車等眾多領域。此外,多元高級的樂隊調性也深得YSL、FENDI、PRADA、ARMANI等國際奢侈品牌青睞,商業合作規模同比去年上漲72%。

樂隊本身作為一種文化IP能夠賦予品牌更多力量,獲得年輕人認可。與此同時,多元商業路線的走通也刺激樂隊更好地創作,促進小眾音樂市場的發展。

樂隊綜藝的效應下,小眾樂隊的商業路子在逐漸走寬。 

那些樂夏改變不了的事

在將樂隊們推向大眾的同時,樂夏無法改變的事情還有很多。

九連真人還是回到了老家教書,只在寒暑假和雙休日跑跑音樂節;彭磊、子健還是會在微博上胡亂吐槽;海龜先生的主唱李紅旗依舊寫著自己的「音樂詩」;五條人還是敲著頗具實驗性的「垃圾桶」,抖動著紅色塑膠袋;重塑也在決賽過後表示將回歸專注於音樂的生活...

總決賽上五條人用塑膠袋裝獎盃

節目播出後,生活忙碌了起來,這些樂隊的態度似乎並無太多改變。正如上了節目的五條人,依然「我行我素」。

大波浪主唱李劍說道,吉他還是合成器都只是一個載體,樂隊的內心靈魂永遠不會變。這種只有樂隊特有的真實態度也映射到了其作品與行為的表達上,讓「寧願土到掉渣也不俗不可耐」的五條人講出了一本從小鎮到世界的故事會,讓驕傲且極具儀式感的重塑憑藉嚴謹的音美學「重塑」了大眾音樂認知,讓生於縣城的九連真人吶喊出了《莫欺少年窮》的青年志氣。

五條人專輯封面充滿了「故事會」風格

正如張亞東所言,樂隊的個性是完善的。樂隊的言談舉止、音樂表達通常具有一致性,這也是為什麼當彭磊說出拉黑微信、五條人隨性換歌、邢星舔話筒能夠被大家所接受,因為通過音樂能讓觀眾充分相信其合理性。樂隊從行為到音樂無一不透露著一種生活態度,這是樂隊的靈魂所在,不可複製,無法改變。

更重要的是,這些草根卻飽含人文性的樂隊作品成為了年輕一代的精神烏託邦。五條人的《問題出現我再告訴大家》是鼓勵年輕人不怕犯錯的勇氣;新褲子的《生命因你而火熱》是面對冰冷生活中重燃的炙熱與希望;痛仰的《公路之歌》是不顧一切奔向理想的堅持;達達樂隊的《南方》是對家鄉和青春的情感寄託。

這些作品背後映射的是眾人生活百態,也是樂隊在獨特經歷和故事中沉澱下來的精神態度。音樂無法量化,沒有標準,其內在情感與文化才是連結大眾的終極奧義。

也正是這種樂隊的力量驅使大張偉在樂夏了寫出不再「熱鬧」的《我的深情就是個笑話》,讓大家感受到玩笑背後的人生態度,讓汪峰時隔20年後重聚鮑家街43號,感受當年的熱血。

無論是否擁有更大的舞臺,這個時代也只能出現一個五條人,一條新褲子,樂隊內心的靈魂不會改變,無法復刻,更不可能形成流水線工藝。樂夏改變了樂隊發展的格局,改變不了樂隊獨特的精神面貌。情懷和藝術不能直接用來恰飯,只有秉持初心,樂隊們才能更好地在商業與藝術之間找到平衡,走得更遠。

相關焦點

  • 樂隊的夏天2收官,走向大眾的樂隊們變了嗎?
    2020年的夏天似乎比平時走的稍遲一些。畢竟在很多樂迷心裡,樂隊的夏天2(以下簡稱樂夏2)的完結才真正意味著這個夏天的結束。就在上周,樂夏2最終落幕。這個夏天,你又收穫了哪些寶藏樂隊?是塑料味的五條人還是嚴謹派的重塑?是優雅的舞臺藝術家木馬還是病嬌的電子新浪潮大波浪?是「與民同樂」的Rustic還是「控制體」的「拳王」法茲?是沙啞地唱著《清河》的白皮書還是碎碎念著《惦惦的夢》的椅子樂團?與第一季相比,樂夏2給予了樂隊更多展示機會。
  • 小眾文化互動大眾 《樂隊的夏天》以「樂隊」的名義點燃觀眾對搖滾...
    原標題:小眾文化互動大眾,《樂隊的夏天》以「樂隊」的名義,點燃觀眾對搖滾的熱情半島記者 王悅這個盛夏,「樂隊」成為關鍵詞。《樂隊的夏天》C位出道,喚醒了許多人對於搖滾的熱情,不僅給觀眾科普了音樂名詞,還讓大家認識了眾多樂隊,在話題之外也引發了很多思考。一檔優質的音綜不僅僅在於呈現的音樂風格,質感內涵缺一不可。
  • 從看見到改變,打開樂隊更多可能|《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收官
    》第二季中33支風格各異的樂隊在這個舞臺上留下了重重剪影,最終走向HOT5的決勝。從當年5月首播到收官,《樂隊的夏天》第一季收穫了數百個熱搜及8.8的豆瓣評分,掀起一股樂隊熱潮,令更多人「看見」小眾的國內原創樂隊。第二季節目也承載著觀眾諸多期待。
  • 《樂隊的夏天2》來了,你喜歡的樂隊上了嗎?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公布了陣容,一共33支參選樂隊,看到名單有人歡喜有人憂。很多人問:丟火車呢?麻園詩人呢?告五人呢?橘子海呢?對自己喜歡的樂隊沒有上樂夏而難過。獨立音樂居於半地下長達十幾年之久後,終於噴湧出來,在樂隊的夏天這個平臺之後,面對嶄新的聽眾和新的媒體時代的讚美、審視和評價。在這個過程中,有不少觀眾為這批人商業價值變高而搖旗吶喊,同時,當地下樂隊走入主流視線,這種目光也帶來質疑。
  • 《樂隊的夏天》不一樣的夏天,用小程序為樂隊們投票吧
    樂隊的發展市場也並不樂觀 但是,有這樣一檔綜藝卻「養活了中國大半個樂隊」 它就是《樂隊的夏天》 !它讓樂隊音樂從小眾走向了大眾 上周,是個躁動的夜晚《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觸不及防開播了 樂迷們可以用積分參與抽獎,還可以在積分商城兌換明星海報和樂隊聯名T恤等獎品。 可以看出,此次《樂隊的夏天2》開通了小程序這個投票渠道,裡面的多個功能不僅活躍了樂迷們的互動氛圍,還增強了各大樂迷的粘性! 以後為樂隊投票,只想用小程序!
  • 《樂隊的夏天2》收官,重塑樂隊奪冠無懸念,五條人成為本季黑馬
    在近期的綜藝節目中《樂隊的夏天2》算是觀眾關注的焦點,作為一檔傳統的樂隊競技類綜藝,自從首季播放後收穫到了大量的粉絲,也讓樂隊這種模式紅極一時。而在第二季經歷了14期的播放後,在最新的第15期節目中迎來了收官。晉級總決賽的七支樂隊同場競技角逐TOP5。
  • 《樂隊的夏天2》收官,重塑樂隊奪冠無懸念,五條人成為本季黑馬
    在近期的綜藝節目中《樂隊的夏天2》算是觀眾關注的焦點,作為一檔傳統的樂隊競技類綜藝,自從首季播放後收穫到了大量的粉絲,也讓樂隊這種模式紅極一時。而在第二季經歷了14期的播放後,在最新的第15期節目中迎來了收官。晉級總決賽的七支樂隊同場競技角逐TOP5。
  • 《樂隊的夏天2》:不止是一場小眾音樂的勝利
    微博主話題詞#樂隊的夏天#閱讀72.2億次,討論699.4萬次。但在話題不斷發酵出圈的同時,不可避免的也帶來了許多爭議的聲音。結束後,知名樂評人耳帝也感言,雖然從綜藝的角度來說,樂夏目前還有諸多問題,也有不少人覺得沒有上一季「好看」,但是從音樂性上來說,這一季整體的音樂性與音樂類型的多元化則是絕對高過第一季,「我想是因為這季音樂風格的不通俗與非大眾化,但《樂隊的夏天2》是國內迄今為止出現的音樂風格最多元且音樂性最強的綜藝節目。」
  • 《樂隊的夏天2》:不止是一場小眾音樂的勝利
    「謝謝樂夏,照亮了這兩個夏天。」在總決賽的片尾,一位樂迷在彈幕上留下了這樣的評論。 樂隊文化是要面向大眾的 從傳播層面來看,這一季樂夏無疑是成功的。
  • 看完《樂隊的夏天2》,老樂迷說「變了,都變了」
    但一切就這樣結束了嗎?好像並不,節目裡出現的一些關於變化的問題,我們或許還沒討論清楚。一.水木年華被淘汰,真的是因為「油膩」嗎?水木年華在樂夏的第一期就被淘汰,當時只獲得了2個專業樂迷的投票。2)變化:「新青年」們可能已經不買「舊青年」青春的帳了水木在千禧年前後成立,那時候校園民謠十分流行:高曉松、老狼、鬱冬等等都是當時年輕人追捧的對象。
  • 看懂這三個問題,才能說看懂了這季《樂隊的夏天》
    《樂隊的夏天2》轟轟烈烈地迎來收官,重塑雕像的權利獲得冠軍,五條人第二名,達達第三,大波浪第四,Joyside第五。樂迷達成所願,這季《樂隊的夏天》算是有一個完美的結束。改編神曲、霹靂合作,是向市場的妥協還是走向大眾的勇敢嘗試?在神曲泛濫的快消時代,選擇啃樂隊這塊「硬骨頭」的《樂隊的夏天》一度被不少樂迷賦予「獨立音樂的救贖」「最接近理想主義的節目」等價值內涵。然而,作為本質是大眾娛樂節目的《樂隊的夏天》,是否承載了太多「使命」?
  • 樂隊的夏天收官 樸樹再唱經典收割酷狗人氣第一
    8月10日,爆款綜藝《樂隊的夏天》迎來了收官夏日音樂派對,節目音頻同步上線官方音樂合作平臺酷狗音樂。李宇春、樸樹、譚維維、大張偉四位超級大樂迷重磅來襲,與Hot5樂隊一起嗨玩搖滾。最終,新褲子喜提《樂隊的夏天》全國總冠軍,將新潮搖滾炸裂到底!
  • 《樂隊的夏天》————樂隊的夏天真的到來了嗎?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33支樂隊將燃炸這個夏天,讓更多的人走進樂隊、了解樂隊,原來除了主流音樂外,還有這麼多豐富多彩、風格迥異的音樂類型, 原來音樂可以更搖滾、更瘋狂。福祿壽樂隊 也許只有在樂夏,樂隊們才能心無旁騖地陶醉於其中,這裡只有搖滾
  • 《樂隊的夏天》31支樂隊不完全統計:揭秘樂手們的隱藏職業
    的確,贏得比賽走下去就能獲得更多的曝光,而曝光度是這些樂隊們現在最需要的東西。 回顧國內樂隊30年的發展歷程,既有蓬勃發展期也面臨過挫折和危機,但毋庸置疑的一點是,直到現在,樂隊從自身的人才發展到樂迷認知以及產業鏈都沒有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導致新陳代謝很慢,沒有形成一個穩定的、朝氣蓬勃的繁榮行業。
  • 一年過去,《樂隊的夏天》紅了的那些樂隊們怎麼樣了
    《樂隊的夏天》第一季播出已經過去一年。這檔在豆瓣評分高達8.8的綜藝節目,不僅讓樂隊這個形式得到空前的關注和討論,也讓許多游離在邊緣的樂隊得以向市場中心靠攏,實現機會和報酬的雙豐收。彭磊曾說,國內好的樂隊非常多,但命運好的樂隊非常少。而從一定程度上講,樂夏的出現讓這些好樂隊終於等來了被命運翻牌的可能。
  • 《樂隊的夏天2》丨關於搖滾、樂隊曾經的事兒
    看了新一期《樂隊的夏天2》,當樂隊的音樂人感慨於家人對玩樂隊的不支持,甚至自己也不敢同家人講這件事;我只想大概梳理一下關於搖滾、樂隊的一些曾經和過往!黑豹樂隊《無地自容》的製作以及銷量的空前的成功,為搖滾音樂注入了一記強心劑,表明了搖滾無限發展的巨大可能!中國有多少搖滾樂隊在此時紛紛崛起,在越來越趨向重金屬的狂躁裡,搖滾音樂以及樂隊,開始了狂放、自我走向暴躁、極端和挑釁!
  • 《樂隊的夏天2》改編賽第一期:「神曲」是怎麼變神曲的
    在我剛剛看到《樂隊的夏天2》的第二輪改編賽第一場的曲目單時,我的內心是拒絕的:我的表情就跟五條人的主唱仁科聽到一堆網絡神曲的時候一模一樣:不過本著對樂隊們的信任和對必須及時完成一篇觀後感把優秀作品推薦給大家的責任心(大霧),我還是準時的坐在電腦前面第一時間打開了更新。現在,媽媽問我為什麼在跪著打字。
  • 《樂隊的夏天2》改編賽第一期:「神曲」是怎麼變神曲的
    在我剛剛看到《樂隊的夏天2》的第二輪改編賽第一場的曲目單時,我的內心是拒絕的:總的來說,這一期的《樂隊的夏天》比之前流暢也好看了不少,一方面是時間變短了五條人又被淘汰啦,這回還能復活回來嗎。結果竟然是平票,大眾樂迷還是喜歡這種相對小清新的感覺。不過說實話椅子樂團如果後面仍然是這種風格的話估計走不了多遠了。
  • 《樂隊的夏天》落幕後,是商業的春天
    《樂隊的夏天2》終於在冬天到來之前結束了。但各個樂隊反而越來越受到品牌們青睞,合作不斷。從這個角度來看,是迎來了「樂隊的春天」!10月10日,熱門綜藝《樂隊的夏天2》終於迎來決賽之夜。33支不同風格、不同年代成立的樂隊經過將近三個月的角逐,終於產生了2020年度HOT 5樂隊。
  • 沒完沒了的《樂隊的夏天2》
    更多,請戳:01 七月份的尾巴,是「樂隊的夏天」02 樂隊的夏天,怕是要涼涼03 《樂隊的夏天》:死亡之組,名副其實04 《樂隊的夏天2》:為什麼五條人又被淘汰了? 《樂隊的夏天2》看到如今,簡直疲乏的不能再疲乏了,實在是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