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欣賞|2020中國·民勤第三屆沙漠雕塑創作營作品

2021-02-28 武威市廣播電視臺

作  者:日本 坂井達省

作品寓意:雨水落在遠處的山上,形成一條小溪,最後變成一條大河。這條河一定會流到沙漠深處。最終,河流將出現在地球表面,撫慰大地,滋養人類和動植物,並且創造文化。

作  者:何鎮海

作品寓意:「窗口」是溝通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的橋梁,是引導我們探求外部世界的眼睛,是我們觀看世界的窗口,古往今來,民勤是通向西域連接中西文化經濟交流的窗口,因此,該作品以構造組合的方式突出「窗口」的造型,強調作品造型的建築感和厚重感。

作  者:劉宇航

作品寓意:絲綢之路上多沙漠與戈壁,氣候乾燥,仙人掌是常見耐旱植物之一。作品中仙人掌被抽象化,概括極簡、尺寸放大與現實中的仙人掌形成強烈的對比,置身於沙漠之中卻是恰到好處,像夢境一般。

作  者:土耳其 阿罕·卡亞皮納爾

作品寓意:這件雕塑設計的目標是,因為這件雕塑,人們可以意識到我們破壞了的事物;或者這件雕塑可以象徵並提醒那些有可能在未來無法生存的人們。

作  者:陳雲崗

作品寓意:「沙漠民勤」便是一首古老的歌。民勤,就是對這片亙古大地上人民的歷史概括!作品以大坡度造型為主體,仿佛是對地貌特質的象徵,一位牧羊的沙漠人以豪邁閒適的步伐緩慢前行,他的前面也緩緩地行走著一隻羊-沙漠中的生靈.他們共同在吟唱著自遠古而來的天歌。

作  者:羅馬尼亞 彼得·維吉利烏·莫格薩努

作品寓意:從自然界萬物都在運動,萬物都在變化這個觀點出發,人類也在變化,每天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在所有這些轉變中,有一種衝動從我們內心開始。物體在自然界中的活動,是因為實際上每一個空間裡都有一種力,一種能量,一種張力和一種平衡,這些力、能量和平衡一起作用於物體外部,產生了相當於生命的運動。同時,我也希望通過這種對立關係,執行的微秒之處和困難之處,讓參觀者對這個雕塑產生興趣。這種對立關係是由製作雕塑時材料的不一致所產生。

作  者:劉磊

作品寓意:將旅人的形象作意象化的雕塑處理,呈現即將出發的、行進中的人的形象。象徵著絲綢之路上的行者,紀念他們在文化、經濟建設中的偉大貢獻。

作  者:章華

作品寓意:造型為抽象的大線條架構造型的一對戀人,男子雙手扶與雙手合十女子的肩上,共同凝視遠方,寓意同心同德共同創美好未來願望的祈盼與祝福,表達了對著座城市建設發展和文化發展及人民生活幸福美滿的祈福和祝願。通過抽象簡練的誇張手法,刻畫了一對相愛的情侶對大自然對世界人民的美好祈福,作品表達了嚮往和平、追求幸福,祈禱美好生活的良好祝願。告訴人們要珍愛和平,和睦相處,珍惜熱愛美好生活。

作  者:烏克蘭 比耶羅·奧萊納

作品寓意:螢火馬一直是一位真正的朋友,在它身邊,充滿熱和光。現在,它吸引了路人的注意,早上問候大家,晚上祝福大家。它是魔法的化身!在你交了朋友後,他會邀請你一起在夢中騎馬,去騎一匹神奇的馬。

作  者:伊朗 扎赫拉·阿希米

作品寓意:鮮花可以表達愛,在悲傷中安慰,在成就中祝賀,在友誼中慶祝。同一朵花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意味著不同的東西。中國人有悠久的花語。我相信如果一朵花能在沙漠中盛開,你就能在任何地方盛開。

作  者:李智敏

作品寓意:千年絲路在茫茫沙海之中從繁盛到蕭條,而現今先輩們的輝煌歷史將在新時代的引領下再次呈現,如沉睡的巨人,以全新的面貌在世人的注目下睜開了雙眼,作品形式結合千年地貌,婉轉如沙河,流淌在大地。

作  者:錢紹武

作品寓意:這個命題出自歷史典故,據說就發生在今天的甘肅民勤縣區域,而且在文史戲劇中一直流傳至今。這樣構圖能把大漠風雪中氣定神閒的蘇武表現出來,可以突出展現那種孤傲的、忠貞不渝的民族氣節。中空的構圖可以避免瑣碎服飾的累贅,使魂牽夢繞的意境表達得更充分。

作  者:胥建國

作品寓意:作品以浪漫的情懷和寫意的手法,通過對唐代著名詩人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著名詩句的形象化描繪,展現了大自然的瑰麗遼闊,揭示了中華文化的深沉博大與寧靜高遠。

作  者:馮崇利

作品寓意:作品將不鏽鋼的簡潔、精緻與鑄鐵的厚重、粗獷相結合,以飽滿的鋒線和如山的巨石,表達了矛盾、衝撞、相容、共生……的文化意象。在自然與工業,傳統與現代的「撞擊」中,引人思考「自然與人文、物質與精神」的永恆主題。

作  者:土耳其 內夫扎特·阿塔萊

作品寓意:絲綢之路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是東西方聯繫的代表。通過這種聯繫,絲綢之路上的每一種文明都找到了在文化、學術和語言等不同方面相互作用的機會。因此,這座雕塑代表了絲綢之路所創造的文化財富。

作  者:法國 尼古拉·貝杜

作品寓意:四個部分組成一棵樹的形狀,記錄了正在消失的植被,以四個方向為基點,緬懷在絲綢之路上穿行的人們,始終檢查他們是否朝著正確的方向前行。這棵樹的四個翅膀似乎被風輕輕地擺動著。

作  者:殷小烽

作品寓意:遠古時代,人們把各種自然物和自然現象與人類生活本身聯繫起來,賦予它們以主觀的意識,崇尚萬物有靈。本件公共藝術作品將嬤嬤人的藝術形象與珊瑚的天然形態相結合,以質樸的宇宙觀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既是對古老薩滿文化的省思,更凝結了對於人與自然的博弈與共生的藝術言說和人文觀照。滲透著關於自然的祛魅與復魅;人化自然的自然化新生;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等生態美學、倫理學、人類學等視域的思考;以及在工具理性、技術理性蔓延的時代下,對於人類文明存續之道的思索。

作  者:吳彤

作品寓意:這件作品利用空間壓縮的手法,將蘇武變成一座大漠中屹立的豐碑。千年藤蔓一樣的雙手緊緊纏繞著使節的手杖,目光疲憊而堅定的凝視著遠方,猶如沙海中的燈塔,將蘇武持節不屈的愛國精神充分展現。

作  者:澳大利亞 吉米·裡克斯

作品寓意:作者用此雕塑向馬在創造絲綢之路中所扮演的角色致敬。絲路巨人象徵著商人和旅行者利用一匹馬就到達目的地,且能提供交通、溫暖、陪伴和身份。甘肅著名的飛馬是漢馬的形象,它能跑得像風一樣快。這座雕塑描繪馬這種雄偉的生物隨著科技的發展被慢慢取代,變成了動物和機器的機械混合體。

作  者:德國 喬·克雷

作品寓意:民勤綠洲是我藝術理念——Kley城的一部分。目的是連接世界各地不同國家的文化及歷史觀念和層面。這件作品包含逐漸變大的塔形的雕塑,迄今為止已有24個國家。我選擇了一個塔的形狀作為一個世界性的圖標,任何社會和人民都能理解。經過對當地風土和人民過去和現在發展的廣泛研究,每個塔的形狀反映了城市文明演變的一個特定部分。無論在世界的什麼地方,我的志向是邀請大家來到Kley城,作為一個保存著古代和現代社會夢想和創意的全球網絡塔,每個人都是受歡迎的。

作  者:盛楊

作品寓意:雕塑中的駱駝,馬是象徵古代絲綢之路,雕塑上面似光環的造型是象徵現代高科技的快速、大載量的新的絲綢之路,亦即「一帶一路」,故為絲路新曲。

作  者:趙生帆

作品寓意:生態物質的自然世界,以豐富的資源給人類以無限的饋贈。作品以意象的虛空表現形式,將「禮品盒」的形態「去盒」化,一隻方「盒」已無力包容大自然對人類的巨大恩寵。作品僅留有「綢帶」和「禮盒」的部分殘形,中心部位一棵綠樹。綢帶外部綠色鍍鈦對綠色生態世界給與直接表達;內部的鏡面不鏽鋼則映照出自然風光與生態信息、大千世界吸納其中。作品力求引發人類對物質世界的感恩、對大自然的敬畏、對美好生態家園的珍惜。

作  者:土耳其 伊夫裡姆·卡莫魯

作品寓意:「遺蹟」,為了過去和未來。泉州古船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是因為它的生產技術以及這些船在700年前絲綢之路擴張中所起的作用。如今,這一文化遺產已成為絲綢之路的象徵,成為承前啟後的橋梁。作品《遺蹟》從過去的啟發中,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起今天和未來之間的聯繫。

作  者:黎明

作品寓意:沙漠之舟駱駝是大自然予人的倦顧,而人在大自然面前只有敬畏才能和諧的生存。我釆用金屬材料,用寫意的筆意,透明地將駱駝立在大漠之上。

作  者:龍翔

作品寓意:《星雲》動態太陽能作品是由無數計算機二進位語言符號01和數據單位符號T. M. K. B等所構成的星雲圍繞著地球旋轉,預示著信息革命的到來,就如同沙漠深處的星空,摸不著卻不可忽視。在眾多看似無規律的字符中,通過對每個字體角度的調整,從而形成隱性的葉片,在風力作用下圍繞軸心旋轉。同時,若干字體的鏡面再將太陽能光源折射到地面,形成流光四溢視覺場域,以喚起人們對藝術與技術的思考。

作  者:美國 德文·勞倫斯·菲爾德

作品寓意:就像一段彎彎曲曲的道路或火車軌道,《混合螺旋》象徵著從近處到另一個遠方的旅程。

作  者:林立仁

作品寓意:民勤這塊土地,曾經是富饒的綠洲,如今不斷的被無情沙漠侵蝕,政府與人民齊心合力,為將來努力奮鬥。本創作以一個近乎圓形的流體,描述氣體與物體交互作用的現象,同時在作品中間順勢形成的的一個漩渦,整體是一個無限循環且向前移動的造型,象徵民勤這美麗的綠洲城市,能夠聚集能量,擁有無限可能。

作  者:吳慶永

作品寓意:誰架起一道彩虹,跨越亞非歐的蒼穹,彩虹裡舞動著夢想,暢想大地和鳴。誰用絲織就,誰是絲的化身,你握著絲的這一端,我握著絲的另一端,夢想在絲裡穿來穿去,流動的風與你為伴,飄落的雨為你起舞。

作  者:傅中望

作品寓意:在傳統的土木造物中,楔子被廣泛應用,其作用是加強、緊固、分裂及界定空間關係,用不同質地的楔形物,楔入牆縫、石縫間、榫卯間及地面和江河湖海之中。楔形物體在作者的概念中,它不僅具有實用功能,更重要的是一種人類造物的介入行為,或者說是一種生命的力量和文化的介入方式,這方式是傳統的,又有很明顯的當代意義。作者在研究「楔子」實用功能作用的同時,亦注入「楔子」的文化涵義,將其轉化為不同語境中的觀念形態和藝術表達。由此,作者將眾多楔子楔入民勤沙漠,以彰顯生命的力量和介入自然沙漠的抗衡關係。

作  者:武平明

作品寓意:《夏天的雲》傳達了我對大自然充滿活力和豐富多彩的轉變以及時間、空間和生命運動的情感。雲與雨相伴,使沙漠煥然一新。

來源:武威市新聞傳媒集團


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一行來武調研

天津市薊州區中醫院在天祝縣藏醫院開展幫扶對接工作

武威市醫療保障局召開全市醫保扶貧政策宣傳骨幹培訓會

相關焦點

  • ...2021中國·民勤第四屆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 作品方案徵集公告
    活動概述: 近年來,民勤縣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立足縣域獨特資源優勢,成功舉辦了三屆中國•民勤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活動,來自全球33個國家和地區雕塑藝術家的102件沙漠雕塑作品落地大漠,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向世界展現著其無與倫比的雕塑藝術魅力
  • 2019中國·民勤第二屆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作品安裝有序進行
    近日,2019中國·民勤第二屆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45件入選作品已全部運送到蘇武沙漠大景區,安裝工作正在緊張有序的進行,擬定於7月20日舉行開營儀式
  • 2019中國·民勤第二屆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入選作品公告
    2019中國·民勤第二屆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自2018年10月10日徵集啟動至12月10日截稿。創作營共計收到 63 個國家和地區 538  位藝術家 2327 幅作品方案。其中國內  823  件,國外  1504  件。
  • 『雕塑頭條』伊克瑞姆·卡巴吉 Ikram Kabbaj | 2019中國·民勤第二屆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入選藝術家
    頭條2019中國·民勤第二屆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自2018年10月10日徵集啟動至12月10日截稿。創作營共計收到 63 個國家和地區 538  位藝術家 2327 幅作品方案。其中國內  823  件,國外  1504  件。最終藝委會評選出45件(包括1件沙雕)作品。涵蓋中國、德國、美國、義大利、保加利亞、西班牙、韓國、摩洛哥、澳大利亞、以色列、阿根廷、丹麥、白俄羅斯、荷蘭、墨西哥、土耳其、伊朗、俄羅斯、日本、中國臺灣,共計20個國家和地區。
  • 伊克瑞姆·卡巴吉 Ikram Kabbaj | 2019中國·民勤第二屆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入選藝術家
    2019中國·民勤第二屆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自2018年10月10日徵集啟動至12月10日截稿,共收到來自63個國家和地區538位藝術家2327件作品,其中國內作品823件,國外作品1504件。
  • 2019中國·民勤沙漠國際爵士音樂節 日程
    2019中國·民勤沙漠國際爵士音樂節是為打響民勤「沙海綠洲·綠洲碧海」旅遊品牌,對外宣傳展示獨特的生態文化旅遊資源,提升群眾藝術素養和文化品味,助力2019中國·民勤第二屆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的成功舉辦,驅動民勤高雅藝術特色文化品牌的創立,使浩翰沙漠在高雅藝術的支撐下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打造「中國·民勤沙漠藝術之都」的國際美譽,而舉辦的國際性活動。
  • 2020大眾最喜歡的十件公共藝術作品【文末有禮】
    尤其是那些長久存在的作品。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雅昌藝術網發起了一項調查,我們根據2020年跟蹤報導的展覽、事件或者項目,從中從中選取了部分作品,通過網絡投票的方式,把選擇的權利交給大眾,選出他們心目中最喜歡的公共藝術作品,我們從中挑選出大家關注度最高的十件作品,在這裡呈現給大家以供鑑賞和討論,另外一方面也希望通過一個切面,能夠反映出這一年中國公共藝術的發展面貌。
  • 第五屆中國長春國際冰雪雕塑作品邀請展作品欣賞(冰雕)
    「冰雪緣·雕塑情」第五屆中國長春國際冰雪雕塑作品邀請展共徵集到360件作品方案,其中國際雪雕作品方案220件,國際冰雕作品方案140件。專家評審委員會共評選出40件作品方案。其中雪雕作品方案12件,冰雕作品方案28件。在12月19日-23日,來自全國35組的129位藝術家在雕塑園展示冰雪技藝,為長春市民和廣大遊客奉獻了精彩的文化盛宴。
  • 「意·形」作品聯展丨肖巨成
    ,佛山市藝術創作院、廣東石灣酒廠集團主辦,佛山市雕塑院、佛山市工藝美術研究院、廣東省新石灣美術館承辦的「意·形——2020佛山市藝術創作院雕塑·陶藝·工藝美術作品聯展」正在廣東省新石灣美術館展出,41位藝術家共帶來53件作品,呈現佛山藝術家在雕塑、陶藝以及工藝美術方面的藝術造詣。
  • 「雕與塑的互融——豐盈韻·第六屆全國高校畢業生石雕創作營研討...
    研討會現場  2020年11月12日上午10:30,「雕與塑的互融——豐盈韻·第六屆全國高校畢業生石雕創作營研討會」在惠安豐盈公司舉行。  《雕塑》雜誌主編朱尚熹教授宣讀了《獲獎名單》,並就獲獎作品予以點評,充分肯定了本次創作營作品的藝術水平,給與學生們以極大的鼓勵。福建省工藝美術學會理事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寶慶,中央美術學院秦璞教授,福州大學工藝美術學院原院長莊南鵬,分別在致辭中,高度評價了本次創造營的意義與作用,對整體作品的藝術水平予以充分肯定。
  • 第三屆「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導師制創作營開營
    第三屆「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導師制創作營在武漢開營  荊楚網消息(記者瞿祥濤、童湛)5月30日,第三屆「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大賽導師制創作營在武漢開營,4位在兩岸具有影響力的導演和影像大師級人物組成金牌導師團
  • 《「中華家園」---曾成鋼雕塑作品展》在福州揭幕
    (中國北京)1989年 《鑑湖三傑》獲劉開渠雕塑藝術基金獎、被中國美術館收藏1990年 《龍舟》獲二屆全國體育美術作品展一等獎(中國北京)1992年 《遠古神話-后羿射日》獲永芳基金獎(中國杭州)1993年 《起舞》獲全國二屆城雕優秀作品評比優秀獎(中國北京)1994年 《梁山好漢-提轄魯智深》獲首屆西湖美術節金獎(中國杭州)
  •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第三屆中國美術獎作品...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第三屆中國美術獎作品(內蒙古)巡展正在展出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內蒙古自治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承辦,內蒙古美術館、內蒙古美術家協會執行承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第三屆中國美術獎作品(內蒙古)巡展"在內蒙古美術館7/8/9/10/11號展廳持續展出,展覽將持續至10月28日。
  • 惟嵩——雷宏亮雕塑作品
    .榮獲優秀獎2019年 作品《喧壑系列之墨迥》榮獲2019第三屆「琵鷺杯」公共藝術優秀作品展的「優秀獎」2019年 作品《但入心扉》榮獲第三屆「國青杯」全國高校藝術設計大賽作品大賽教師組二等獎聯展2015年 作品《禿記》參展於瀋陽市中興新一城青年藝術家雕塑展2016年 作品《巡嶼》參展於瀋陽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
  • 雕塑作品欣賞入門(五)
    雕塑作品欣賞入門(五) 撰文|銀牌藝術館顧問|吳志鵬 史前時代,人類處於弱小不安的境地,對種族繁衍、食物豐收的渴望也體現在雕塑作品上,以裸女形象、動物形象為主,多出現在洞穴藝術和器具藝術上。 而法國羅塞爾遺址出土的舊石器晚期奧瑞納文化時期(公元前33000年-28000年)的浮雕作品《持號角的婦女》等也是這種典型的形象。
  •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第三屆中國美術獎作品(湖南...
    華聲在線6月6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薇 劉瀚璐)今天上午,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主辦,湖南省文聯、湖南省美協、湖南美術館承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第三屆中國美術獎作品(湖南)巡展開幕式在湖南美術館舉行。
  • 第三屆中國青少年雕塑大展開幕 60位小藝術家獲獎揭曉
    開幕嘉賓及評委合影開幕及頒獎現場2020年8月8日,作為「第三屆中國青少年雕塑大展作品徵集活動」的成果展示,由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少兒美術藝委會、大同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第三屆中國青少年雕塑大展」在中國雕塑博物館隆重開幕。
  • 2019中國•民勤沙漠國際爵士音樂節期間交通管制通告
    2019中國•民勤沙漠國際爵士音樂節期間交通管制通告為有效緩解道路交通壓力,確保2019中國•民勤沙漠國際爵士音樂節期間交通安全暢通二、交通管制內容和要求(一)管制路段實行單向通行,僅允許車輛由民南公路0公裡駛入沙漠大景區,由縣道177線時光廊道駛出。(二)交通管制時段內,禁止一切車輛在管制單行道內停留、停放。(三)交通管制時段內,嚴禁任何單位或個人佔用單行通道從事其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