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健身行業暖春未至,金吉鳥深陷維權旋渦

2020-12-23 網際網路分析師于斌

編輯 | 于斌

出品 | 於見

從3月初一兆韋德宣布正式復工以來,全國各地的健身房也都開始陸續開門營業。復工開門雖然已經不再困難,但等待客戶回歸仍然需要時間。

一方面,疫情並未完全控制,健身房作為密集型聚集場所,像團體課、淋浴區這樣的服務暫時都不會開放,並且在時間和鍛鍊人數上都會有限制,這也是目前已開放健身房的普遍做法。另一方面,現在線上健身平颱風行,其便捷、安全的特點使得不少人開始推崇在家健身。

正因如此,復工後客流減少已成為線下健身行業不爭的事實,關門倒閉成了很多健身房即將面臨或已經在面對的問題。

根據業內人士估計,受到疫情的影響,3月份無法正常營業的健身房中預計有40%的門店會倒閉,4月份不營業則預計會有60%的門店面臨倒閉。

疫情的出現,讓健身行業經歷著行業的至暗時刻,也讓這個行業的問題被不斷放大。

 盈利模式有缺陷,傳統健身行業已由盛轉衰

國內的健身行業起步並不算早,早在2000年,隨著北京申奧成功以及「非典」的發生,國內就掀起了一股全民健身的浪潮。雖然起步晚,但健身行業猶如星星之火,迅速成為風口行業。

健身是門「大」生意。根據有關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商業健身市場規模已經達到983億,近年複合增速超12%,遠高於成熟健身市場國家,經常參與鍛鍊的人口數量亦是逐年攀升,預計2020年將達到4.3億人。

在健身行業剛起步的那段時間,健身房年卡的費用普遍在6000到10000元左右,行業的毛利率超過40%,正是在這樣高利潤的「驅使」下,國內外的企業相繼入場。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從2015年開始,國內健身房或經營範圍包含「健身」的企業數量每年以超50%的速度高速增長,2016年新增健身企業突破1萬家,2017年突破2萬家,2018年突破3萬家。

在行業紅利期,市場上相繼湧現了一批知名的連鎖健身品牌,根據《2019中國健身行業數據報告》顯示,目前中國排名前十的健身俱樂部總營業額在87-98億元左右,其中一兆韋德以總營業額19-20億元蟬聯第一,不過在門店數量方面,金吉鳥以380+的門店數量成為目前中國健身行業門店數量最多的連鎖品牌。

話說回來,健身行業雖然曾是市場的「香餑餑」,但由於健身房同質化嚴重、盈利模式單一,隨著市場競爭逐漸白熱化,打價格戰就成為行業最直接的競爭手段。2010年以後,不少連鎖健身房的年卡價格已經從大幾千、上萬的價格跌到了兩千元左右,一些較為小型的俱樂部價格更是低至四五百元。

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會員費的不斷降低與經營成本的不斷增加使得健身房的資金問題日益凸顯。有關數據顯示,84%的健身俱樂部支撐不過12個月,這其中雖然受到經濟下行的部分影響,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現金流枯竭。

現金流枯竭成為健身房關門的首要原因,這與健身房的盈利模式不無關係。健身房採取的是預付費式的消費模式,主要的收入來源來自辦會員卡和私教課程。預付費的模式回本周期快,這使得大部分的健身房在開業初期就能回本甚至能夠收回幾倍的投資回報。

但必須強調的是,前期提前收回的資金是未來幾年的運營費用,如果在這之後無法保證持續的吸納新會員來滾動現金流的話,租金費用、設備維護、人員成本等經營費用將難以為繼,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健身房開個兩三年就關門跑路的原因。

另外,常規中小型的健身房所能覆蓋的區域在3-5公裡左右,即使是依靠人海戰術售卡,所能到達的目標人群也非常有限,在3年時間左右周邊區域也就開發的差不多了,市場飽和後健身房的現金流中斷,關門跑路也就成為常態。

可見,依靠人海戰術售卡和預付制消費來維持業績的健身房傳統經營模式基本已經走到「末路」。

 亂象頻發、投訴不斷,行業巨頭金吉鳥也難逃維權潮

眾所周知的是,健身房正在成為客戶維權的重災區。

為了能夠鎖定客戶、快速獲取投資回報,去健身房辦卡已經成為常規套路。不止於此,辦卡以後,會有很多熱心的教練推薦購買私教課,但在消費者辦理長期會員、購買私教課後,因為霸王條款無法退款或者因為健身房突然跑路常導致消費者陷入無休止的消費糾紛。

而在這其中,金吉鳥的投訴問題尤其多。在黑貓投訴、聚投訴等投訴平臺上有數量眾多的關於金吉鳥的投訴發帖。例如有客戶表示,去年在南京某金吉鳥健身俱樂部購買的預售會員卡,商家承諾2個月後健身房開業可進行鍛鍊,但商家開店時間一拖再拖遲遲不開業,期間一直未告知客戶,客戶要求退費卻遭到了商家的拒絕。

類似的情況不是個例,還有很多客戶因為個人原因無法繼續上私教課,於是與金吉鳥門店溝通協商退費事宜,根據合同約定特殊情況下客戶承擔30%的手續費可進行退費,但即便客戶願意承擔相關費用,門店仍然不予退費並對客戶的需求置之不理。

縱觀各類投訴信息,金吉鳥消費者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在:門店拒絕退款、因更換私教退款遭拒、不常去健身要求退款協商無果、繳納定金未籤合同不予退款、誤導繳費隨意承諾等等。除了消費者的投訴,因為疫情原因金吉鳥拖欠員工工資的新聞也屢登各大平臺,這讓它常常引起大眾的熱議。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過度榨取消費者的金錢卻對消費者權益置若罔聞正讓企業逐漸失去消費者的信任,一味賺「快錢」而將服務質量拋之腦後也在讓整個行業備受質疑。由此看來,疫情危機只是暫時的,「信任危機」才是包括金吉鳥在內的各大健身企業需要反思的地方。

相關焦點

  • 金吉鳥健身公司簡介
    金吉鳥健身,創建於2005年,立足長三角,輻射全中國!專注健身14年,已發展成為中國大型直營健身連鎖領跑者。2016年底已擁有100家門店,2017年底突破300家門店,目前金吉鳥健身已擁有400+直營門店,累計發展會員人數150萬,每年新增約45萬會員,每天約十五萬會員在全國各分店享受專業健身服務。
  • 「金吉鳥」健身又遭投訴
    晚報訊  「金吉鳥」健身俱樂部,又成「熱點」,今年來先後多次遭到市民投訴。23日,市民邵先生又向南通日報社85110110新聞熱線投訴,反映「金吉鳥」健身俱樂部承諾的「金吉鳥北翼99店」遲遲未能開業,而他申請退卡退款5760元的要求也被拖延至今,杳無下文。當日下午,記者與原辦卡負責人施姓經理多次聯繫,電話卻始終無法接通。
  • 辦卡一年還沒開業 長沙金吉鳥健身被指欺騙消費者
    金吉鳥健身俱樂部長沙宇成朝陽廣場店一直處於試營業。金吉鳥健身俱樂部長沙宇成朝陽廣場店的遊泳池還在驗收中,未投入使用。投訴原帖:長沙金吉鳥健身俱樂部開業辦卡 一年多了卻不營業紅網時刻5月22日訊(記者 劉燦)「一年時間了,健身會所的遊泳池還沒弄好,簡直是欺騙消費者!」
  • 金吉鳥健身、新視界眼科醫院在列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開曝光5起近年來因消費欺詐行為被查處的典型案例,案例涉及健身預付卡、醫療廣告、零售、計程車等行業。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從4月17日至7月底,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消費欺詐大整治專項行動。欺騙誤導消費、虛假標價、以次充好、不平等格式條款等5種欺詐消 費者行為被列為重點整治內容,打擊消費欺詐、消費陷阱等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
  • 海爾空氣網與金吉鳥健身達成戰略合作 布局高端空氣生態
    8月17日,海爾空氣網與金吉鳥健身達成戰略合作,在上海金吉鳥健身俱樂部落地行業首個空氣瑜伽房,展示行業首個可視化、可體驗的瑜伽專用的空氣場景體驗。同時,此次瑜伽空氣場景還吸引了包括青萍科技、北歐歐慕、多特瑞等空氣生態方加入,通過瑜伽空氣場景共創、空氣生態融合,共同推動瑜伽專用空氣場景從專業瑜伽場所到家庭的快速落地。
  • 教練自掏腰包刷業績 想退錢遭金吉鳥健身拒絕?
    這是青島的李先生在金吉鳥健身遭遇的「奇葩事」,可從今年3月份辭職至今,他在職期間墊的1500元一直沒給退,每次他找金吉鳥健身要這筆款,都被搪塞了回來。對此,信網(0532-80889431)聯繫到金吉鳥健身萬科金域華府店,工作人員表示李先生歸教練部管,銷售部門不了解此事,信網聯繫到一名負責教練部的馬經理,他表示是李先生個人行為,並且也為其提供了解決方案,但李先生沒按照方案進行。
  • 青島金吉鳥的健身卡想轉讓 「意向客戶」不能收?
    來源:受訪者「意向客戶」不能接受其他會員轉卡李先生反映,因為想要健身,他來到了位於青島市北區的金吉鳥健身,了解過後想要在該店辦卡。但是在這期間,李先生通過閒置物品交易平臺,與正好想要轉讓該店健身卡的劉女士(化名)取得了聯繫。因為相對直接在該健身房辦卡,因故不能健身、想要轉讓出去的劉女士的健身卡價格明顯較低,李先生便想購買劉女士的會員卡,但是,卻沒成想,因為之前曾去該店諮詢過,成了轉卡的「門檻」。「店裡的銷售接待過,這就屬於意向客戶了,轉不了卡。」
  • 青島金吉鳥的健身卡想轉讓「意向客戶」不能收?
    來源:受訪者「意向客戶」不能接受其他會員轉卡李先生反映,因為想要健身,他來到了位於青島市北區的金吉鳥健身,了解過後想要在該店辦卡。但是在這期間,李先生通過閒置物品交易平臺,與正好想要轉讓該店健身卡的劉女士(化名)取得了聯繫。
  • 青島金吉鳥健身幾個月不營業 不給退卡還繼續賣會員?
    近日,有市民反映,2019年在青島金吉鳥健身大信東港店(簡稱「金吉鳥健身」)辦了兩年的年卡,但從2019年末開始,該店就一直處於關門狀態,「一直說會開業,結果到現在也沒開,想退卡還被拒絕。」而更讓該市民生氣的是,金吉鳥健身app上一直在賣該店的會員卡,並每天顯示在店人數,「這不是欺騙消費者嗎?」金吉鳥健身總部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稱,該店沒有關門,只是暫時不營業。對於app上的問題,客服表示,這是由於門店沒開,無法修改系統信息造成的。該市民稱,從2019年末開始,該店就不開了,還被貼了封條,但他們從未將關門的情況告知消費者。
  • 聚投訴網友投訴金吉鳥健身:私教課剩餘費用不退
    2019年10月11日 15:00,吳女士發起對金吉鳥健身的投訴。截止發稿前,金吉鳥健身有效投訴15次。
  • 南京女子在金吉鳥健身購買了近14萬私教課 想要退款卻遭遇難題
    近日,南京市民周女士向解憂幫反映說,她在金吉鳥健身購買了近14萬的私教課,結果想要退款時卻遭遇了難題。周女士說,她今年五六月份在金吉鳥健身南京橋北大華家樂福店辦了健身卡,期間有健身房的私教找到她,向她推銷了一些課程。
  • 五位健身女王即將亮相2018ChinaFit/IHRSA中國健身行業女性領導力論壇!
    SUPERMONKEY超級猩猩創始人&CEO關於超級猩猩該品牌成立於2014,致力於打造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城市運動櫥窗提供零售制健身課程產品,並連接城市中的多元運動社群,通過其線下的團體課工作室,為城市的健身愛好者提供多樣化的健身課程。
  • 青島一男子想轉讓健身卡 金吉鳥要收800元轉讓費
    本報10月28日訊(半島全媒體記者王洪智) 因工作調動,城陽的陳先生去往外地,他試圖將之前辦的健身卡退掉或轉讓,但是遭到健身機構的拒絕。近日,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介入協調,但是陳先生對健身機構給出要交800元轉讓費的解決方案並不滿意。
  • 中航「健身+餐飲」服務新模式,或成健身行業轉型突破口
    日前,記者走訪健身市場時發現,深圳中航健身會引入了數字健身餐,以「健身+餐飲」的服務新模式,將「吃+練」結合給健身會員帶來了更好的體驗。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該模式或成健身行業轉型突破口。「在各級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我們健身房復工開門不再困難,但等來客戶的回歸卻需要時間,所以在疫情影響逐漸淡化的當下及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行業都需要汲取疫情期間的探索積累和反思經驗,恢復市場信心並尋找突破、打造新常態下的業務模式。」深圳某健身會所負責人告訴記者。
  • 中國健身俱樂部&工作室Top10排行榜:一兆韋德蟬聯榜單第一
    隨著疫情的進一步控制,國內越來越多的健身門店開始恢復營業。截止目前,一兆韋德已在上海、深圳、杭州、廣州共恢復營業100家店,4月1日開始營業恢復正常。威爾仕健身在全國7個城市共119家健身門店恢復營業,金吉鳥健身首批覆工門店包含南京、南通、常州、上海等地。主打團操課的網際網路健身品牌樂刻運動、超級猩猩也已經陸續復工。我們可以感受到,中國健身行業已開始進入逐步回暖的狀態。
  • 「雲健身」會是健身房的靈丹妙藥嗎?
    於曉麗對「創業最前線」說,目前她在家辦公所以時間比較充裕,已經堅持健身近兩個月,她的體重也從72.4公斤減到61.6公斤。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人和於曉麗一樣紛紛選擇線上健身,雲健身風靡一時。不過與線上火爆景象相對的,卻是部分線下健身房停業、倒閉甚至無奈跑路的窘境,健身行業步入加速洗牌期。
  • 健身房不能如約開業,退卡被索要手續費 律師教你這樣維權
    近日,多位市民向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反映,今年1月份,他們在「金吉鳥健身」南京旺角廣場店辦理了健身卡。當時,銷售人員承諾春節後開業,結果一拖再拖,到現在還沒開業。這幾位辦卡者希望全額退費,但店長提出退卡可以,但要收取高額手續費。這卡可以退嗎?退卡收手續費合理嗎?
  • 當遊戲和健身結合,會給線下健身帶來怎樣的衝擊?
    2、健身環大冒險的興起原因在全民概念的雲健身運動下,《健身環大冒險》順著這股東風悄然爆紅。在國內,不管是線下健身還是線上健身,我們發現都將會出現一個問題。鍛鍊健身的理念人人都注重,可是短時間內帶來的成效是不明顯的。
  • 健身卡給好友需付轉卡費?
    有市民向南通市12345政府熱線和本報新聞熱線反映,想將在金吉鳥健身俱樂部(東景國際店)辦理的會員卡轉給朋友使用,不料,卻被告知要收取800元轉卡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