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與死是人世間不可更改的自然規律,迎接生命的職業總是受到尊重和感謝,因為新生命的降臨會伴隨著希望與喜悅;而為生命送行的職業卻總是與悲痛、噩耗相連,讓人敬而遠之。大渝網走進重慶江南殯儀館火化間,感受火化師送走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
走進火化間,裡面寬敞明亮,與想像中的「火葬場」截然不同,沒有刺鼻的焚燒味,也無陰森恐怖之感。
大廳中央有幾個像床一樣的平臺,連接著一扇門,隔壁就是火化室,火化完的骨灰會從隔壁傳送到這個平臺上,家屬可以為離世的親人收撿骨灰。
越過大廳,進入工作區,這是一個冷卻房間,從爐裡火化完的骨灰會在這裡進行冷卻。80後大學生火化師楊茂生向我們介紹火化流程,他曾是重慶工商大學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換過多份工作,最終選擇殯葬業。
越過冷卻室,最裡面就是「神秘」的火化間,並排的幾臺火化爐佔據了房間的大部分位置。楊茂生告訴我們,現在的火化提倡環保,一切的操作都由設備完成,他們不過是操作設備的普通工人。
每臺火化爐都一個觸屏操作面板,啟動、關閉、加油,一切操作在控制面板上就能搞定。
這是另一個火化間的遺體傳送臺,火化之前逝者的遺體會用這個傳送臺送進裡面的火化爐。
遺體在火化前會與家屬做最後的確認,傳送臺可以伸出,由上方的攝像頭拍到實時畫面傳輸給等候的家屬。
火化間牆壁上的攝像頭。
這裡的火化爐分為三種,中檔爐、高檔爐和豪華爐,家屬可自行選擇,中檔爐是平板爐,高檔爐和豪華爐是抬車式撿灰爐。
所謂平板爐,是指在火化的過程中,火化師會每隔一段時間用兩米多長的鐵鉤推拉遺體,使遺體燃燒更快更充分。
這就是平板爐的窺視窗口,火化師可以從這觀察到遺體的燃燒情況。
另一種抬車式撿灰爐則是在火化過程中,不能撥動遺體,讓其自行完整地燃燒,耗油量多、燃燒時間也比較長,一般需要一個小時左右。
遺體火化後的骨灰並非常人所想的粉末狀,實際多呈顆粒狀,大小與人體骨質、年齡有關。
火化間專門有電腦記錄死者的身份信息,以便核對死者身份,避免錯燒的情況。
87年出生的重慶妹張文玲是江南殯儀館火化間唯一的一位女火化師,利落的短髮,簡潔的黑框眼鏡,咋一看,還以為是個幹練的小夥子。
她中學畢業後報考了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殯儀專業,她說報考這個專業是自己的想法,父母和親朋都表示支持,能學一手過硬的技術是件好事。張文玲說她的家人都非常開明,念書的時候與現在的丈夫相戀,如今已經組成了幸福的家庭並有了兩歲的寶寶。
「我家附近的人都知道我在殯儀館上班,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說這個女娃兒膽子還大嘛。」
火化大廳的家屬等候區,寬敞明亮,並非想像中陰森恐怖。
分享是美德喲-----
推薦給朋友
公眾微信名:大渝網
微信號:cqcq123
----新聞分享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騰訊微博
---更多重慶新聞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大渝網手機版「重慶生活」app,本地新鮮資訊,第一時間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