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張嘉譯謎一樣的男人,由於對他的喜歡,每一部作品都是必追之劇,每部作品都堪稱經典。當然這部年代商戰題材的影視作品《雲飛絲路天》也是愛不釋手。
劇照
首先這部劇的歷史背景是清末民初,該劇主要講的是山西人何天寶(張嘉譯 飾)他懷揣從商之夢,又是一身正氣,有著堅定的信念從做學徒到最後成為商界大佬的勵志故事(先撇開倫理愛情)。
何天寶
隨著劇情的發展何天寶在每次最艱難的時候都會去走一次庫倫,從庫倫回來掙一筆錢帶回張家口,那麼這個庫倫之路充滿艱難險阻,他為何還要冒死去走呢?庫倫是個什麼地方呢?
在清末民初時的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稱為庫倫(據說這名字時當年乾隆皇帝起的),那麼為什麼會在庫倫做買賣呢?
庫倫位置
庫倫買賣城是1727年(雍正五年)與俄羅斯籤訂的《恰克圖條約》而建立起來的,主要以囤積貨物為主的,以張家口的商號為主號在庫倫設立分號的。是晉商與俄羅斯人的貿易,起初都是以買茶葉為主的,每年至少有7萬隻駱駝來往於張家口與庫倫之間。隨著時間和社會的發展,茶葉生意逐漸衰退,一部分商人開始倒賣鹿茸,皮張和蒙古人的羊只從而發家致富。也就是從張家口裝上蒙古人的日常生活用品買到蒙古,然後從蒙古再採購馬,羊毛,駱駝毛,牛馬皮,狼皮等回來。
俗話說&34;,這條庫倫之路又稱為「北方絲綢之路」,向劇中所說的去10個人回來8個就不錯了,歷史記載是有三條路可以選擇。
走庫倫
劇中走庫倫是選擇了第三條路(其餘兩條就介紹了)是從張家口出發經張北,然後太僕寺旗再穿越渾善達克沙漠到達庫倫,那麼最危險的也就是渾善達克沙漠平均海拔1100多米,那個時候也就只有駱駝扛著商品走,經常還會遭遇土匪打劫,所以也是艱難險阻。
在劇中何天寶就是一個具有堅定信念的人,從他當學徒堅持3年,在張家口屢屢遭暗算,欺壓。但是他都沒有倒下,因為他堅持自己的原則並且能吃苦,能屈能伸。這樣的品質才決定了他最終成為商界大佬。
堅定信念
所以說這部劇單從符合歷史背景以及人物的品質塑造來說,是一部能夠反應當代商人的艱苦創業的勵志劇。劇中角色人物性格能夠顯示出當代人的生活形態和做事方法。即使劇中的愛情觀有些荒謬,但還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