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合成技術門檻將變低,經由AI偽造的數字內容成全球新風險

2020-12-24 騰訊網

俗話說,有圖有真相,有片有真相,意思是文本描述不夠真實,但配上圖片或視頻就能提高可信度。雖然過去已經有不少修圖、電影修片專家能合成逼真的圖片,但製作門檻還是有,只是,隨著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技術與之結合發展,將為全球社會帶來新興風險。

基本上,深度學習是有助於實現機器學習的一種技術,能為許多科技面向帶來好處,若用在圖片合成領域時,能協助電影、遊戲領域製作,處理上可以更省時,但在現實應用場景中,與假消息結合之後,卻也開始讓圖片偽造門檻降低,不實內容圖片製作變得泛濫,於是,深度偽造(Deepfake)一詞也油然而生。

AI讓視頻換臉應用發展快速

關於Deepfake,根據維基百科說明,是英文「Deep Learning」和「Fake」所混合而成的單詞,也就是將「深度學習」加上「偽造」,專指基於人工智慧的人體圖像合成技術的應用。

而近年來,已經出現了不少相關事件,讓大眾認識到這類AI變換人臉的技術發展,並開始注意到未來應用於假消息時的可能影響。

例如,2017年俄羅斯開發商打造的FaceApp,就利用了AI技術,讓用戶能夠針對人臉來增加笑容,變年輕或變老,甚至變換性別;到了2019年,由中國軟體開發商打造的ZAO,也利用AI技術,讓用戶可將自己的人臉直接套用到電影角色。顯然,這些App使用AI技術打造了有趣的變臉應用,但也額外衍生用戶隱私的問題。

此外,市面上,這類Deepfake的工具已經不少,還包括:DeepFaceLab、Fakeswap、Openfaceswap、Myfakeapp等,其中,有一些是開放源碼軟體。

用AI將知名女星換臉到成人視頻

令人擔憂的是,這樣的技術若遭到大量濫用,可能為全球社會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舉例來說,在2017年12月,美國知名網絡論壇Reddit有網友發布了一則文章及視頻連接,內容是以AI技術來假造知名女星AV成人視頻,而該片的女主角,竟是飾演電影《神奇女俠》的女主角Gal Gadot。當然,這視頻並非Gal Gadot下海主演,而是利用AI技術產生而成,將知名女星的臉直接替換到某支A片,且真實程度已經到了讓人感到訝異的地步。

顯然,這種使用AI的移花接木手法,在吸引廣大關注的同時,也引起一些人的反思,像是可能用於蓄意破壞他人名聲,或是惡搞,而且,未來人們也可能更難分辨其真偽。而且,在操作手法上,Deepfake除了能假造一個人沒做過的事,也還能夠反向操作,像是假造一個人沒做過的好事。

有視頻將不再有真相?

另一起事件,是在2018年4月有海外網絡媒體Buzzfeed製作了AI假視頻,目的是呼籲大眾要謹慎判斷網絡上的消息。他們發布了一則以AI技術假造的演講視頻,其中是以AI技術來改變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的致詞內容,其中大部分都是歐巴馬對著鏡頭說話的原始視頻,但有一句話居然變成「川普總統完全就是個笨蛋!」當然,這句話也不是歐巴馬所說,而是利用AI技術改變嘴型與聲音而成,若觀眾不仔細觀察,很難發現異常。

在這樣的Deepfake場景中,我們不難想像到更多的可能性,包括假造候選人、官員或專家沒說過的話,用於政治、社會與經濟等面向的幹擾,又或是假造企業高層或同仁的發言,像是發布企業利多或利空的消息,進而在投資市場獲利,或是幹擾企業運營等。而且,比起文本式的假消息,若是這類造假視頻在網絡上大量傳播,更是讓企業及組織闢謠增添難度。

杜絕假消息會變得更困難

綜觀上述的Deepfake的發展與事件,顯然AI的普及不只是助長了圖片合成技術的發展,從偽造內容的面向來看,Deepfake也讓假消息的威脅更上一層樓。

畢竟,假消息的問題本就是越來越嚴重,尤其是智慧型手機普及之後,現在人人都能夠上網,而且是無時無刻,這也包括了原本對網絡不熟的人們,有些人經歷即時通信與社群平臺的時間較短,可能更容易受到假消息的影響與煽動。再加上我們身處於信息量爆炸的時代,如今又有Deepfake出現,假消息的問題只會變得更嚴重。

譬如說,多數人很可能因為只看標題,加上又有視頻證實,看個幾秒後就快速分享,而在假造視頻泛濫之下,相對地,真實的視頻也會因為立場不同而被說是假造的。至於整個社會環境,還將可能產生更多的對訴訟或司法程序,造成重大影響。

事實上,圖片類的信息早已有人為操弄的空間,像是從單一角度來拍攝視頻,讓觀眾誤會是特定狀況,但從另個角度看並非如此,或是可以截取部分片段來誤導。如今用AI快速產生逼真的造假視頻,將讓問題變得更泛濫。

AI身份冒用讓詐騙手法翻新

Deepfake的影響不僅止於此,還有一個不能忽略的面向,就是AI身份冒用的問題,可能讓網絡犯罪更難防範。舉例來說,原本鎖定企業的商業電子郵件詐騙(BEC),也可能在Deepfake技術加持下,讓身份冒用攻擊的渠道從電子郵件延伸至視頻與電話。

簡單來說,BEC詐騙是網絡犯罪組織策劃的複雜騙局,對方會從許多方面取得企業與合作廠商的交易匯款消息,並以篡改或假冒電子郵件等方式,像是伺機假冒高端主管,或往來供應商的來信,通知要求更改匯款帳號,導致未發現出異常的企業財務主管或老闆上當。

在今年2月FBI發布的2019年度網絡犯罪報告中,更是指出BEC詐騙這類犯罪所造成的損失,已高達17億美元,帶來的危害持續擴大。臺灣近年也有不少企業受害,向警方報案處理。

而這樣的身份冒用攻擊,在Deepfake技術發展之下,也有了新的威脅面向。例如,在2019年下半,有一家英國能源公司的執行長,就因為誤以為接到德國總部執行長的來電,進而聽從對方指示匯錢,因此被訛詐了22萬歐元。其實,這並非真正德國總部執行長的來電,是黑客集團以Deepfake技術偽裝成老闆聲音,所下的命令。

如何因應成各界關心焦點

無論如何,很多人都擔心AI生成視頻的技術,可能會被大量濫用,像是成為操控輿論及名聲的新工具。

對此難題,許多科技大廠也正試圖號召更多好手,發展可識別惡意惡意偽造視頻的偵測模型。例如,在2019年9月,微軟和臉書發起了競賽,名為Deepfake Detection Challenge,就是希望集眾人之力,找出更好的偵測方式。而在2020年6月,全球2千位AI專家參賽,陣容相當龐大,但從公布的比賽結果來看,識別假造視頻成效最高只能認出8成,而且,參賽模型無法準確判讀未知資料,而這也顯示現有技術識別假造視頻仍有困難。

此外,面對AI、Deepfake用於詐騙的威脅,相關做法的發展狀態,也將成為企業與人們關心的新課題。例如,通信平臺能否提供更精準的過濾技術,以及用戶應從不同渠道來進行二次確認,並且創建多個審核的程序。

不論如何,隨技術演進,Deepfake產生的圖片將讓人更無從判斷真假,製作門檻也只會越來越低,全球社會都必須積極應戰。

隨著Deep learning技術在圖片合成領域的發展,在2017年,就有網友以AI將知名女星的臉替換到某個A片,而引起廣大注意。

相關焦點

  • 從「深度偽造」到「深度合成」:AI為啥需要一次「正名」?
    自從2017年Deepfake(深度偽造)橫空出世以後,人們驚呼原來AI在造假方面簡直天賦異稟。此後「AI生成內容」技術,特別是GAN算法的突飛猛進更加印證了這一事實。不僅僅是AI換臉,還有AI自動生成文本、語音、圖像、視頻等等一切數字內容。除了AI換臉帶來的色情視頻泛濫之外,人們更進一步擔心AI生成內容技術在隱私侵犯、威脅信息安全、操縱政治選舉等方面帶來全新挑戰。
  • AI換臉技術門檻越來越低,誰來阻止它們滑向深淵
    很多人可能都會聽說過AI換臉技術,也就是說將圖片或視頻中的A,變成另外一個人B。雖然這一技術目前已開始在影視劇中應用,但隨著技術的門檻越來越低,隱含的風險也開始被人們所注意。換臉門檻越來越低隨著Deepfake這樣公開且輕量化技術的出現,這個技術的使用門檻也越來越低了。特別是設計架構Deepfake技術的"大神"將代碼上傳到了一個自由共享代碼的網站Github,讓這項技術更容易獲得。普通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以後,完全能夠掌握這項技術。
  • AI 換臉或受《民法典》人格權編嚴監管,我們該如何防範技術作惡
    製造 deepfake 影像的門檻正在變低。深圳大學計算機與軟體學院副教授儲穎告訴開源中國,無論是將人臉互換、還是直接生成虛假圖片視頻,技術上都屬於深度學習範疇,差別無非就是數據集不同、模型不同、算法不同和參數不同。「人工智慧的技術應用門檻正在變得越來越低」。
  • 真實的虛擬世界:從深度偽造到深度合成
    此後,「AI深度合成」(DeepSynthesis)逐漸從實驗室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普通人數字生活體驗的一部分。朋友圈中刷屏的換臉軍裝照、以假亂真的虛擬主播以及導航軟體中響起的明星語音都是這項技術的應用形式。AI深度合成帶來新奇體驗的同時也激起了眾多疑慮,「深度偽造」(Deepfake)的陰雲揮之不去。
  • 全球首位!「3D版AI合成主播」在中國上崗,太驚豔了~
    一段「未來感」十足的視頻播報畫面讓人眼前一亮,全球首位3D版AI合成主播在全國兩會開幕前夕正式亮相,這是繼全球首位AI合成主播、站立式AI合成主播、AI合成女主播、俄語AI合成主播之後,新華社智能化編輯部聯合搜狗公司最新研發的智能化產品。「新小微」是如何誕生的?
  • 「深度偽造」技術合成伊莉莎白二世 向英國人祝賀聖誕節
    12月25日,英國電視四臺在推特上報導稱,該臺2020年將播出伊莉莎白二世的聖誕節講話,但女王是使用「深度偽造」影像合成技術人工合成的。 這位「深度偽造」的女王指出,「我並不總是能開誠布公地講話,因此感謝第4頻道給我這個的機會,讓我暢所欲言。」該電視臺把講話片段發布到了推特上。 她指出,「如果說我今天的講話還有什麼主題的話,那就是信任,信任那些本真如此的東西,信任那些並非如此的東西。」
  • AI合成主播
    2020年5月搜狗聯合新華社推出的全球首個3D AI合成主播「新小微」正式亮相,為全國觀眾帶來最新的兩會新聞資訊報導。它以新華社記者趙琬微為原型,通過超寫實 3D 數字人建模、多模態識別及生成、實時面部動作生成及驅動、深度學習等技術煉就而成。
  • 紅遍全球的搜狗3D AI合成主播,到底有多牛?
    全球首個3D AI合成主播,在2020年剛一「出道」便火遍全球。3D AI 合成主播的進化史「新小微」基於搜狗超寫實3D數字人建模、多模態合成技術、肌肉系統實時驅動等多項人工智慧技術,使機器可以基於輸入文本生成逼真度極高的3D數字人視頻內容。
  • 微軟北大聯合提出換臉 AI 和臉部偽造檢測器,演繹現實版「矛與盾」?
    第一部分主要利用利用自適應注意力非正規化(AAD)層的新生成器整合人臉合成圖片的特徵和屬性,該層可以自適應地學習整合面部屬性的位置;第二部分則重點解決面部遮擋問題,這部分則包括了一個新的啟發式錯誤確認細化網絡(HEAR-Net),可利用重建圖像與其輸入之間的差異來識別遮擋。
  • 那麼AI換臉術怎麼解釋?
    而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一些技術有可能重塑數字內容,相應的,圖像和視頻等媒體內容也可以進行更改,這種方式極大地衝擊了「有圖有真相」的觀念,即所見到的圖像並非真實圖像,有可能是被偽造或者修改過的,而這種偽造或者修改人眼又難以覺察。
  • AI驅動,多形態「數字人」如何推動數字時代變革?
    那麼,在這樣的數字世界,你也許只需一個數字替身或者虛擬數字人,通過它便能更深入看到和理解這個世界的全貌。  「虛擬數字人」的歷史淵源  虛擬數字人,是存在於數字世界的「人」,通過動作捕捉、三維建模、語音合成等技術高度還原真實人類,再藉助AR/MR/VR等終端呈現出來的立體「人」。
  • 能把你偽造成色情電影主角的「換臉 AI」,可以用新方法兩步破解了
    近日,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學者研究出了兩步檢測 Deepfake 偽造圖像的新算法,在對抗 Deepfake 的網絡安全競賽裡又前進了一步。撰文 魯婧涵2019 年初,一張利用 AI 技術將楊冪換臉朱茵的動圖刷屏朋友圈,獲得了大眾的廣泛關注,關於換臉的微博話題閱讀量達 1.3 億。
  • 全球首個AI數字資產交易平臺Bibox舉辦線上直播 闡述Bibox的AI進階...
    AI和區塊鏈是當下最熱門的兩個領域,世界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德勤在2019年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全球25%的金融機構都在使用AI技術。AI不僅改變著傳統金融,也在深刻地影響著區塊鏈行業。作為全球首個AI數字資產交易平臺,Bibox已經將AI技術應用在數字資產交易的各個環節,成為融合AI和區塊鏈的佼佼者。
  • 2020年AI圈十大熱議焦點:演員換臉、AI找對象、去馬賽克
    四、AI換臉:活在真假混淆的世界 隨著AI深度合成和深度偽造技術門檻降低,AI換臉技術逐漸深入大眾生活。 今年有幾部電視劇通過AI換臉技術怒刷一波存在感,不過換臉效果卻品質不一。
  • 基於直接數字合成技術的信號發生器的設計
    基於直接數字合成技術的信號發生器的設計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8-12-18 08:01:00 1 引言 現代通信技術、雷達技術、電子測量以及一些光電應用領域都要求高精度、高穩定度、高解析度的射頻正弦波信號
  • AI造假 vs AI打假 終結「貓鼠遊戲」不能只靠技術
    但與人臉識別技術共同發展的,還有藉助機器學習系統、圖像視頻和音頻內容,更改人臉、物體或環境呈現方式的深度偽造技術。隨著這一技術的日趨成熟,其引發的諸多社會問題也開始凸顯。在對抗虛假視頻方面,目前各方在尋求技術突破的同時,也致力於在制度建設方面做出改變。
  • 「大變活人」成本低 換臉技術已引發多起刑事案件
    原標題:AI換臉越來越溜兒 以技制技打假"李鬼"還不夠Deepfake是一種換臉技術,可以將圖片或視頻中A的臉換到B的頭上。其名字由深度機器學習(deep machine learning)和假照片(fake photo)組合而成。這項技術不需要操作者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只要收集到足夠素材,AI就可以完成。
  • 進軍高端礦泉水,「乳酸菌第一股」漲停,技術門檻低經營風險高
    諮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中國瓶裝飲用水市場規模將以每年10.8%的速度擴大,並將在2024年達到3370億元。此次掘金已高度成熟的礦泉水市場,均瑤健康能否補齊短板,將礦泉水發展成驅動業績的新車輪?技術門檻低,經營風險高知名財經評論家葉檀接受AI財經社採訪時表示:「礦泉水(行業特點)就是品牌力高,技術層面沒什麼門檻,均瑤此前做過乳飲料,加上均瑤又有航空公司等業務,可以將(礦泉水)先賣到自己的內部領域去。」
  • 揭秘AI詐騙的矛與盾!AI反網絡詐騙白皮書出爐「附下載」|智東西內參
    依靠社交網絡平臺傳播的詐騙圖片(頭像)、偽造音視頻等詐騙信息形式則更為複雜,通過合成虛假頭像、語音或視頻能夠偽裝成受騙人群的親人好友,並進而以多種理由話術逐步實施詐騙。人工智慧在詐騙信息識別中具有重要作用,通過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和語音識別等深度學習技術,可以實時分析並判斷消息的可靠性和敏感程度,及早識別出涉詐或偽造內容,將對公眾有危害的信息及早扼殺在搖籃裡。
  • 被AI改變的真實世界
    本周五晚,SBS播出一檔新節目:《世紀之爭——AI vs人類》。節目組將利用人工智慧(AI),在舞臺上重現金光石的聲音。事實上,這已經不是韓國第一次用AI復活歌手了。去年12月,韓國Mnet音樂頻道的一檔節目《One More Time》,就使用了AI技術和已故歌手的全息投影,呈現出已故歌手現場演唱的畫面來向致敬他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