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院線通特惠
《我的特工爺爺》、《倫敦陷落》
9.9元購票啦!
電影《倫敦陷落》曝光一支正片片段,該片段講述的是美國總統被恐怖分子控制後,對全世界直播處死總統的畫面。
班寧與總統逃出追捕
今日,電影《倫敦陷落》曝光一支正片片段,該片段講述的是美國總統被恐怖分子控制後,對全世界直播處死總統的畫面。該片段曝光後,立即引發網友熱議,有人稱它為「史上最大膽直播」,也有人評價它「太暴力」,甚至有影迷擔心此片段在電影上映時會被刪除。
重口味鏡頭 內地一刀未剪
在電影《倫敦陷落》中,艾倫·艾克哈特飾演的美國總統阿瑟與其他國家的領導人同一時間來到倫敦參加英國首相的葬禮,不料卻遭到恐怖分子的襲擊,德、法、意、日等元首相繼被殺,阿瑟總統也被綁架。在恐怖分子的基地,他們決定向全世界人民直播殺害總統的過程。而今日《倫敦陷落》曝光的片段,正是這一內容。
此片段在網絡上曝光以後,有部分影迷表示曝光的這個片段很可能在4月8日上映的內地版本中已經剪掉了,所以才會提前洩露出來。不過據電影《倫敦陷落》的發行方透露,該片的內地版本一刀未剪,「和北美版本一樣」。
總統被劫持
這個英雄有點「殘暴」
除了直播手刃總統這種殘忍戲碼外,在電影《倫敦陷落》中還有大量殘酷、暴力且血腥的鏡頭。尤其是在傑拉德·巴特勒扮演的保鏢班寧,為了保護總統赤身肉搏與敵人對抗,有時會使用暴力殺害或折磨恐怖分子,有時也會打得對方血肉橫飛,場面相當重口,因此班寧這個角色還有個「殘暴英雄」的稱號。但在艾倫·艾克哈特看來,「班寧這是在以暴制暴,觀眾能體會到這是電影,在娛樂效應的同時能感受到他帶給人們的勇氣和英雄主義精神。
劇情介紹:
英國首相神秘逝世,美國特勤局特工班寧(傑拉德·巴特勒 Gerard Butler 飾)將配合特勤局局長琳·雅各布(安吉拉·貝塞特 Angela Bassett 飾)做好準備,陪同班傑明·阿瑟總統(艾倫·艾克哈特 Aaron Eckhart 飾)前往倫敦聖保羅教堂參加英國首相的國葬儀式。
由於所有大國首腦都必然要出席,這場葬禮理應是全世界安保最嚴密的活動。 然而,各國首腦剛剛抵達不久便遭遇暗殺,倫敦地標建築也紛紛遭襲。阿瑟、班寧和雅各布也遭到伏擊,在連天的炮火和爆炸中撤退。滿目瘡痍的英國首都進入封鎖狀態。奉雅各布之命保護阿瑟總統的班寧必須躲開敵人的視線,搶在對手的前頭先下手為強,不惜一切代價保護阿瑟總統安全回國……
倫敦陷落 ——真實的陷落,虛幻的對策
《倫敦陷落》借去年巴黎恐怖襲擊的陰影,再度出擊。這次場景換到倫敦。
故事從兩年前沙漠城堡的婚禮開始,巴基斯坦軍火商、美國恐怖分子名單第六號人物Armir Barkawi的女兒正在舉行盛大婚宴,一枚炸彈把婚禮現場夷為平地,Armir和他兒子逃脫。兩年後,故事主人翁Mike正面臨著工作生涯抉擇,一方面是為國家保護總統的崇高特工任務,一方面是回歸平靜生活與妻兒共享天倫之樂。正在此時倫敦總理死於可疑的心臟病突發,西方首領——法國、加拿大、日本、義大利、美國——的元首需要到倫敦出席葬禮。Mike只能允諾待產的妻子,三天後做完保鏢工作就踏上返程。葬禮當天,驚天動地的連串恐怖襲擊突然發生,各國首腦相繼喪生,倫敦地標如西敏寺大教堂毀於炸彈炮火,只剩Mike保護著總統Benjamin。結果恐怖分子抓走總統,要在YouTube上實況轉播斬首過程。Mike只能利用少得可憐的武器和資源,在倫敦與Armir和他兒子指揮的恐怖分子周旋。最後正義戰勝恐怖,美國贏得世界。
這部片子把我看得很精神。這麼說不是誇它,也不是諷刺。最近看過的兩部劇情片《45周年》、《聚焦》,講究的是鏡頭間的邏輯、光線組合出的場景、靜觀其變的平淡敘事,還有符號語言——如結婚幾十年的男人突然殷勤收拾廚房意味著心理外遇——而《倫敦陷落》則簡單粗暴的把一盤重口味菜餚端了上來,血腥場面一場接一場,擰斷脖子是最常見的,還有匕首插入身體各個致命部位的示範,巷戰、地道戰、槍戰、飛車、格鬥一樣不缺,炸彈轟了倫敦文化宗教建築物看了讓人覺得「這導演真敢炸」啊。
故事一開始有些碎片化,但一旦恐怖行動開始,影片特效就目不暇接、密集緊張。角色塑造一貫符合美國審美觀,總統堅強不屈,凸顯大國風範;保鏢有情有義,有膽有識;其它國家都是炮灰,這次是腐國,讓人納悶軍情六處怎麼不把James Bond調遣回來?如此公式化的劇本,讓視覺效果趨於飽和,而對白和人物刻畫則看不到什麼努力,更不要去糾結劇情邏輯。整部片子讓人感覺是在看真人版的CS爆頭遊戲。可惜了影片幾個重磅配角,如副總統的扮演者Morgan Freeman,還有軍情六處的傑奎琳馬歇爾,Mike介紹她說是英國的女版Mike,這些人基本沒有發揮餘地。
此類災難恐怖打鬥片在市場上受眾並不少,但是我更感興趣的是影片表達的畫外音。西方社會已經開始反思移民政策、人道主義和多元文化難以融合的兩難選擇。足跡新聞版二十大新聞中,巴黎恐怖襲擊排在最關心時事的第一位。《倫敦陷落》的上映完全可以像《後天》等片子一樣,刻畫一下恐怖襲擊後的恐懼、人性和平民百姓頑強的生命力。此片中人的作用除了炮灰就是炮灰。導演是伊朗出生逃難到瑞典Babak Najafi,從他的角度來拍攝這麼一部向恐怖分子宣戰,大肆宣揚美國英雄主義的反恐片,這種感覺很微妙。而劇中的恐怖分子不是激進的宗教原教旨極端分子,而是一個向IS這樣組織提供軍火的軍火商。此軍火商組織策劃、資源調度、人員管理能力極其強悍,影片最後Aimir兒子在火焰襲來之前閉上眼睛、嘴裡默默吟唱祈禱文,這是導演對西方價值觀認同和自身出身之間的平衡嗎?最後解決恐怖分子的不是統籌策劃、資源調度,是特工隻身孤膽、短兵相接,這就是末世平民百姓尋求和平的戰鬥模式嗎?
先來看一下預告帶來的精彩:
諮詢電話 :0523——82167888 / 82168907
QQ影迷群:103573167
官方微博:博納國際影城泰州店
影城地址:泰州市茂業百貨7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