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社區是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第一道防線,這些基層單位防疫狀況如何,成了決定這場疫情阻擊戰成敗的關鍵。
疫情發生後,位於平邑縣白彥鎮的沙莊村,在來自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的兩位第一書記帶領下,將基層防疫工作做得有聲有色、紮實有效。他們身先士卒,在組織構建了有效的村級防護體系後,率先垂範,堅持一線值守。由於村防疫物資緊缺,兩位書記自籌資金為村值班點送來了酒精、84消毒液和方便麵,並捐款2000元。第一書記模範帶頭之後,從每一位群眾、基層黨員到村兩委幹部,全村人人自覺行動,全力以赴參與到了這場疫情阻擊戰中。
沙莊村由4個自然村組成,有730戶2360人,外出打工人員多,疫情防控風險和壓力大。第一書記帶領村兩委成員,積極發動群眾,落實「五個」到位,對疫情防控精準施策、科學防控,築牢群防群治堅固防線,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第一書記參與疫情防控監測值守
由於村民普遍對疫情及防護知識缺少了解,對疫情的相關宣傳成了首要任務。第一書記和村兩委決定,利用村村響、微信群、發放明白紙、張貼宣傳標語等方式,全覆蓋、立體式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引導群眾不造謠、不傳謠、不串門,帶口罩、勤洗手,掌握科學防疫知識。
為了阻斷疫情從外界的傳入,村裡除留4個入口處,設置4個防疫檢查點外,其餘道路全部封閉。每天安排黨員和志願者24小時值班,對外來車輛和人員進出逐一登記管理,對相關人員逐一測量體溫。對村內道路、各家住戶開展消毒工作,防止病毒傳播和蔓延。全面排查外來人員,特別是對湖北回來的兩位村民,村委及時向鄉鎮報告,配合醫務人員對其隔離,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看護並安排好他們的飲食,直至他們解除隔離。
村裡黨員幹部積極行動,充分發揮模範先鋒作用。村支部書記吳成星看到村內值班點人員缺少口罩,多方協調關係,自費為村值班人員購置300個口罩;合作社經理、黨員徐祥志,致富不忘家鄉,從平邑縣城趕到村中捐助2000元和慰問品,還主動承擔起執勤值班任務;黨員吳進立是一名村醫,除了參與日常防疫值班,還發揮自己業務特長,積極為村民講解疫情防控知識。
村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也紛紛投入到這場抗擊疫情阻擊戰。平時就熱心公益事業的村民王加付,為值班點捐助了2000元和慰問品;村民吳紀強在家庭困難情況下,為值班點送來100元捐款和慰問品;村民張善雲、董禮也慷慨解囊,分別為值班點送來慰問品、捐款200元;在外工作的吳志中、吳志才也情系家鄉,分別為值班點送來了慰問物品。
第一書記日常工作資料圖(疫情前)
一件件防疫物資的到位,一樁樁感人的抗疫事跡,極大溫暖和激勵著戰鬥在防疫一線的黨員群眾,體現了關鍵時刻第一書記的核心組織作用和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在疫情面前,沙莊村廣大黨員幹部不畏艱難、衝鋒在前,村民群眾積極行動、全力配合,全村黨群同心、眾志成城,打了一場漂亮的全民抗「疫」家園守衛戰!
臨報融媒記者 安連榮 能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