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綺莉母女前兩天又上了頭條,繼前一陣公開出櫃後,小龍女攜女友Andi流落加拿大街頭,拍視頻公開認父。
媒體的長槍短炮再一次對準了吳綺莉,那些恨小三的人,在她的身上看到了他們最喜聞樂見的因果。如今,整個事件就像一輛脫軌的火車,朝著越來越失控的方向發展,而結果幾乎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成龍是不會認小龍女的。
直到現在,成龍提到吳綺莉恐怕也恨得牙根痒痒,在他看來,這是玩了一輩子鷹,反而被鷹啄了,自己才是受害者。
對這個血緣關係上的女兒,他毫無感情可言。早前聽到小龍女出櫃的消息,他也只是淡淡回應一句「她高興就好」。
再說,認了又怎樣?相擁而泣上演父女情深?別鬧了。
成龍在事業上夠拼夠敬業,但他是個什麼樣的老公和爸爸,看看林鳳嬌和房祖名就知道了。
在男女關係上,成龍一直都有被迫害妄想症,對吳綺莉就不用說了,對林鳳嬌也沒好到哪裡去。林鳳嬌懷孕時,成龍的第一反應是「臥槽你想逼婚分我的財產」。
林鳳嬌早年帶著兒子在美國守活寡,房祖名從小到大,成龍只去開過一次家長會,還走錯了門,到了小學門口才知道兒子已經上了中學。
成龍是禁毒大使,房祖名能在他眼皮子底下吸毒,可見他對這個兒子從來就沒上過什麼心。
也是挺匪夷所思的。成龍在圈裡以講義氣出名,走哪都帶著成家班兄弟,但是對自己的至親卻能如此冷漠,這大概就是人性最矛盾複雜的地方吧。
所以吳綺莉不讓小龍女認父,除了賭口氣,更多的也是對女兒的一種保護——惡人就由我來當吧,你要恨就恨我,好過你跑去認父,卻發現他根本就不會認你。
但是這種保護,無疑是進一步惡化了兩個人的母女關係。
頭幾年,小孩子通常會對大人的話深信不疑,吳綺莉說你爸爸是個混蛋,小龍女就會選擇相信。
越往後,隨著她逐漸長大,特別是進入叛逆階段後,她開始對自己的爸爸產生好奇:他真的像媽媽說的那麼壞嗎?他不是個普通男人,而是公眾人物,他的一舉一動都在鎂光燈下,好像離她那麼近,卻又那麼遠。
表面上,她仍要在媒體前與母親站在同一條戰線上,表達對成龍的冷漠和無視,但內心深處,她已經開始動搖,甚至對母親產生了懷疑。
女兒認父,原本是天經地義的,如今卻成了母親不能碰觸的雷區,哪怕只要提到父親的名字,都是有罪的。
吳綺莉覺得自己是在保護女兒,可是小龍女卻認為媽媽太自私了:你年輕時犯的錯誤,憑什麼要我來買單?
吳綺莉的朋友曾表示:
卓林說同媽咪搞成這樣,是因為一直好想同爹地見面,就算只是見一次,她已經心滿意足。但Elaine(吳綺莉)一直反對,卓林說如果媽咪答應,自己之後一定會乖乖專心讀書。但Elaine好抗拒,兩母女經常為這件事吵架,卓林亦開始反叛,沒心思讀書。
憋著憋著,就憋出了內傷,母女倆的情感裂痕越來越深:全天下都知道我爸爸是誰,可是他不認我。
如今小龍女公開認爸爸,如吳綺莉所說,很大程度是受了Andi的攛掇,而Andi慫恿小龍女認爸,說不是為了錢也沒人信。
這個Andi可不是什麼善茬,三十多歲的人了,連個正經工作都沒有,要靠小龍女養,兩個人淪落到睡大街。
但是反過來,也許大家都搞錯了因果順序。小龍女之所以在母親和Andi中間選擇了Andi,恰恰是因為Andi鼓勵她去實現自己壓抑在心裡十幾年的隱秘願望。
吳綺莉母女的故事,有著濃濃的宿命感。吳綺莉年輕時也曾千裡尋父,可惜無果。她太懂得那種失望是什麼樣的滋味,可是她沒有做到同理心,忽視了女兒內心深處的情感需求。
不得不說,原生家庭的影響實在太大了,吳綺莉自己也是受害者。我曾經專門寫過一篇文章【不被父母認可的孩子,在人群中無法保持昂首挺胸的姿態】。
她的母親鄭黎明婚姻失敗,把所有的恨發洩在女兒身上,吳綺莉從小活在母親的侮辱與輕賤中。而這樣病態的母女模式,如今又被復刻移植到了吳綺莉和女兒身上。
吳綺莉不是沒有想過改變,她有時極度寵愛女兒,買豪宅,送小龍女去最好的學校讀書,甚至在小龍女9歲時還抱著她去上廁所,想把全世界的愛一股腦都給她。
但是她仍擺脫不了母親對自己深深的影響,她把所有感情都寄托在女兒身上,對女兒有極強的控制欲,要求小龍女外出都向她報告行蹤,發起火來會用皮鞭狠狠抽打她。
原生家庭是把雙刃劍,有的人,把原生家庭當作解碼幸福的鑰匙,去反思,去成長,去走出自己要走的路。
也有的人,抱住童年的傷痛不放,任自己躺在原生家庭的爛泥中——我有今天,全是你們造成的,我的人生不會更好了。
很遺憾,吳綺莉和女兒都活成了後者。
吳綺莉罵女兒的話,本身並沒罵錯。小龍女成年了,無論她選擇哪條人生道路,至少都應該自食其力,而不是去流浪賣慘。
原生家庭帶來的心理問題是避免不了的,但成長的意義就在於,你要一點一點去克服,讓自己破繭重生。別人給不了你理想的生活時,你要學會去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再看看小龍女選擇的方式,從自殺到流浪,全部都是消極的。
不過這樣的隔空喊話,是沒有意義的。母女倆之間更大的問題是,她們從來沒有學會愛的正確表達方式。
小龍女公開認父,可是她真正需要對話的人是母親。
這些年,小龍女沒有嘗試過去理解母親的艱難,吳綺莉也沒有試過好好跟女兒說話。
她對小龍女的批判,如果是一個陌生人嘴裡說出來,沒有任何問題。可她是小龍女的母親,她公開表達了對女兒的失望、不滿和鄙視。
事後,吳綺莉還專門發了一則臉書。有人說她又改口了,可是明眼人都能感覺出,這分明是對女兒的嘲諷。
平靜的背後,是氣到了深處。高中我成績一度一落千丈時,在我爸臉上也見到過,就是那種我不打你了,也不罵你了,我用表情告訴你,你讓我很失望。
這種冷漠殺傷力才是最大的,這是對子女的直接否定。
這也是很多父母都會出現的問題,拿愛的撤回作為對子女的懲罰。他們愛孩子,可是這個愛是有條件的,那就是你只有在滿足我的期待時,才是值得被愛的。
表面上,小龍女想要被父親承認,但是從內心深處,她最渴望得到的,仍是來自母親的真正接納——接納她的訴求,她的取向,她的情感,她的一切不完美……甚至她後來的出櫃,找一個大自己十幾歲的女朋友,也是在尋求母親的替身來愛自己,接納自己。
這個世界上比愛更難得的,是理解。吳綺莉母女的例子很有借鑑意義——她們的前半生相愛相殺,卻從沒有學會過理解彼此,走進過對方的心。
小龍女已經成年了,母女倆是時候坐下來,以平等的姿態來一場對話了。又或者,什麼都別說了,抱在一起哭一場,兩個人這一路走得太辛苦,都需要情感的宣洩。
希望人生的下半場,兩個人能學會珍惜彼此。
今日種草
點擊↑圖片直達小程序購買現場
向左滑動☝圖片 送你一枚小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