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的故事》那些我愛的配角們

2020-10-12 ydsater
光陰的故事之所以那麼動人,還有一個原因是,裡面的每一個角色都是立體的,有血有肉的,看完這部戲,你肯定會記住這個演員的。你看即便是非常討人厭的許爸,他只出現了幾集就死了,但還是在後面的戲中發揮重要的作用。許一元的那些自卑,不安和沒安全感,絕大部分都是這個老爸帶給他的影響。

現在就來說說戲中我愛的配角們吧

1.孫一美的一家人
嚴格來說,我覺得像孫爸孫媽陶爸陶媽已經是這部戲的主角了。他們的戲份可不亞於一美他們。孫一美一家是我這部戲裡我的最愛~~~那麼有愛的家庭,還才會教出這麼可愛的一美啊孫媽,孫爸,再美,家柱,還有阿公,都是我超愛的人~~~多喜歡聽阿公講臺語啊

2.拍雄
我覺得編劇和導演應該是超愛拍雄的,你看這麼多人中最先談戀愛的就是他,還分別讓他和劉敏惠,唐宇萱,一美,朱虹,娟娟談戀愛,劇中感情最複雜的就是他拉(當然一元那15個是另外算的。。。)我覺得拍雄真像我身邊那些一起瘋瘋癲癲的哥們,長相普通,才華也不出眾,但卻很真實,很單純,而且非常搞笑。有時候想,會不會是因為身邊全部都是這樣類型的男生,所以我才至今嫁不出去。。。。。

3.馮媽
媽應該是這齣戲裡最搶戲的一個了,設定人物背景時她應該是屬於很悲劇的那一類,但編劇和演員都很有想像力,把這麼悲情的人物演的這麼搞笑又有哲理。我們都愛馮媽~~

4.張奶奶
初次看到張奶奶就覺得這老太太好兇啊,但恰北北的脾氣下卻是非常爽朗的個性和超級熱心腸,真喜歡這個刀子嘴豆腐心的老太太。她對茜茜一家子,真是沒話說,即便後來張叔死了,也沒有多怨言,真的好難得

5.朱夫人
提到張奶奶,肯定要說朱夫人。我還真喜歡這個滿嘴放炮的潑婦啊 比起軟弱的張媽,還是這個潑辣直爽的朱夫人討人喜歡,特別是孫媽跟她說一美身世的那場戲,當下我就和孫媽媽一樣覺得,這朱夫人,真的是好人啊,哈哈

6.朱磊
其實我覺得朱磊也是這部戲的主角。有多少人因為這部戲愛上了深情開朗的朱磊呢?他就像我身邊那個優秀的同學或鄰居,他在同學間應該也是被暗戀的對象。只是遇到了一美,開始了一連串的陰錯陽差。但和他所說的一樣,很慶幸人生中喜歡的第一個女孩子是孫一美。這種美好的回憶,值得珍藏一輩子,即便過程中,酸酸澀澀的

7.復華
看復華的戲總覺的好累,我覺得他應該是這麼多演員中最悶的一個了,演了最不開心的一個角色。但走過高考的人應該都能體會復華的心情,有時候壓力太大真的不是別人可以體會的,當壓力超過個人可以承受的範圍又沒有地方發洩時,人可能就奔潰了。

8.張叔
張叔應該是這麼多人中戲份最少的,但印象卻非常深刻。那麼溫柔帥氣的張叔啊,你怎麼那麼快就走了啊??你走了之後,故事就變了,茜茜的命運就開始改變了,你怎麼可以那麼快就走啦,嗚嗚嗚。。。我覺得汪茜茜對張叔,應該有很深的戀父情節的,感覺她對張叔的感情,更像愛人。。。

《光陰的故事》結束了,那些美麗的愛情,動人的情節,生動的人物形象,都刻在我的腦海中。但光陰的故事沒有結束,等時光不再,年華老去,再回頭看,我們曾走過這麼一段,光陰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光陰的故事》你是故事,亦是光陰
    爸爸媽媽也在不停的撥著電話,告訴那幫我們的親愛的鄉鄰們,這部關於我們的光陰的故事要開播了。每個人,似乎都滿懷期待,可似乎,更多的時候,我們代入了彼此,眼淚盈眶的接受著你所描述的那個鄉村,又回到了那些我們相依為命互幫互助的歲月裡。已不僅僅是「一場感動」所能概括和形容的了。      我所能記得的那一段光陰又是怎麼樣的呢?我問我自己。
  • 我愛抄歌詞(12)光陰的故事
    光陰的故事  羅大佑      春天的花開秋天的風   以及冬天的落陽  憂鬱的青春年少的我
  • 《光陰的故事》那些關於初戀的憧憬
    第N次看光陰的故事了,這真的是一部會讓人中毒的電視劇劇中的許一元,毫不誇張的說,跟少女時期我所幻想的另一半真的一模一樣風吹過飄逸的頭髮,很乾淨、帥氣的長相,憂鬱的眼神,還有那一抹痞痞的笑在那個少女情懷總是詩的年紀,每一個姑娘的心中,都會對初戀對象有著這麼一個甜蜜和浪漫的幻想吧,期待自己有一天,也會遇上一個那個生命中的機車騎士他也喜歡彎下腰來,摸摸我的頭,
  • 一個轉身,光陰就成了故事
    時間過於匆忙,光陰瞬間成為過往。讓人來不及告別,顧不上回想。再回首,有幾許溫暖,也有幾許薄涼。一個轉身,光陰就成了故事;一次回眸,歲月便成了風景。離開,只需要一個轉身;相守,卻要用盡一生。歲月總與滄桑相關,無常才是人生常態。一次道別,可以是一個結束;一次期待,可以是一個新的開始。
  • 《光陰的故事》為光陰留下那美麗的痕跡
    最近機緣巧合看了兩部臺劇,一部《一把青》,一部《光陰的故事》。《光陰的故事》大概是2008還是09年左右播出的吧,劇集一共107集,確實是好長的劇。不過網上找的資源是106集的版本,和介紹的差了一集,或許是後期剪輯問題吧。
  • 《光陰的故事》光陰的故事之天公疼憨人(一)
          時隔4年,終於把《光陰的故事》完整看了三遍,細節有挑著看了無數遍。《光陰》對生活細節、愛情、親情、友情的描述都非常深刻、細膩、豐富。越看越發現編劇們的匠心獨運,還有對人性的了解,讓我學習了好多從前似懂非懂的為人道理,都從點滴的細節,借各位主演的對白細細分辨解釋,讓我心服口服,心中非常溫暖。用孫媽媽的話說,很有營養。
  • 光陰的故事
    光陰的故事文/南筱距離我離開這座城市還有一周,準確來說是剩下最後的五天。昨日收拾東西,將衣櫃裡的書籍整理出來,大概三十本的樣子。囊括小說、散文、詩詞,其餘不計其中。從15年的冬天千裡迢迢跑到江南,不知不覺間已經過去了五年之久,那些曾經出現在我生命中的人,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還好有幾本書,陪我度過這些歲月。它們真正屬於我,不曾離去。
  • 蓉兒的故事,其實就是光陰的故事
    金庸江湖網 微信號 jinyongjianghu點擊標題下方 藍色字,訂閱 金庸江湖網 公眾號  「蓉兒的故事,其實就是光陰的故事」。我們看著蓉兒從一個十幾歲輕靈跳脫的少女,變做了三個孩子的母親,再看著她以身赴國難,最終戰死襄陽。我們看著歲月在蓉兒身上劃下深深的痕跡,卻始終無能為力。   其實,我們無能為力的又何止是蓉兒逝去的青春。誰能抓得住時光飛逝?誰能挽得回恨水東流?那些逝去的歲月,那些遠去的笑聲,最終只能在夢境中依稀記起。
  • 《光陰的故事》流水的光陰,流不走的回憶
    本來以為08年的劇,都過了12年了,各種笑點淚點應該見怪不怪了很難打動人,而且場景這麼簡單畫面這麼粗糙,一般情況臺劇感覺都是小成本,畢竟寶島就那麼點人藝人又多電視劇又多,單一電視劇受眾不大,但這部劇劇本真的很紮實,真的做到了讓人又哭又笑,非常感動,如果非要讓我在這部劇和1988裡二選一的話,我肯定選光陰的故事,推薦理由如下:一、更貼近生活
  • 《民國奇探》那些美好的女配角們
    這個劇,開始看的時候覺得太快了,中間真的有一段可以留住我的部分,不過最後一個美好的女配角下線,就不好看了!致那些美好的女配角們,按時間順序說,第一位是致力於特殊病人的研究醫生林姜,為了讓大眾關心這個病以身殉道。第二位是,靄靄停雲,蒙蒙時雨,演員演的是一個具有人格魅力的女性,她出來的時候給我的一種凝定之感,短暫的吸引,只不過她的經歷和她的身世一樣錯了!
  • 《繼承者們》第三季——「光陰的故事」頒獎典禮順利舉行!
    就在昨天就在居然之家金源店《繼承者們》——「光陰的故事」頒獎典禮
  • 《光陰的故事》我們的故事
    我一直都很喜歡臺灣的電視劇📺。怎麼說呢一直感覺用心,細緻。光陰的故事,真的是一部很好看的電視劇。作為九零後的我,雖然沒有經歷過老一輩的年代。但還是深有感觸的。可以看得出臺灣比我們大陸還是發展的快的。畢竟我們還有文革。希望我們也可以拍出一部屬於我們大陸自己的1988和光陰的故事!
  • 《光陰的故事》不是孫一美,能遇到許毅源嗎
    周末在家宅了兩天,刷了半部《光陰的故事》。說實話一開始是奔著眷村的故事去的,一直對那個年代那些故事很有好奇,動蕩年代大背景下小人物隨波主流又向陽而生的故事常常會讓我感動。不同於王偉忠的紀錄片《偉忠媽媽的眷村》、話劇《寶島一村》,電視劇《光陰的故事》更多講述的是眷村裡的家長裡短,父輩的無奈和勤懇,年輕一代的成長和歷練,有親情,友情也有愛情。
  • 《光陰的故事》每一個人都在路上
        光陰的故事,一個溫暖的故事,一個每個人都覺得感同身受的故事。故事中的孫爸、孫媽,陶爸陶媽,張奶汪奶,朱夫人……每一個人我們都覺得那麼地親切,有如我們身邊的這群有點八卦、有點自私,但卻在關鍵時候互相幫助,團結一起的「大人們」。    很久之前,在鳳凰臺偶爾瞥見這部電視劇,就為之深深吸引。
  • 聽一首歌—青春易逝、韶華易老,流水帶走了《光陰的故事》!
    學生時代演講最愛用到的開場白代表著光陰的一去不返。可惜那時的我們並不見得有多理解內裡的含義,生命不長,年歲無情,現如今聽來,只怕該是另外一番心境了。時光一直如此,不曾停留,就這般不緊不慢地徐徐向前。或許時間是無盡的,可我們的歲月卻是有限的,願過去的,讓你無悔,願未來的,讓你欣喜。
  • 光陰的故事&幸福不是圓的 也不是扁的 要珍惜手上掌握住的
    >歌曲|光陰的故事ost我們可能未曾謀面 ,但也許我們早已相識 ,不同的城市 ,我們聽著同樣的音樂 ,我是夕夕 ,這裡是夕夕的聊天記錄!誰,聽我說這關於光陰的故事。誰,陪我看細碎年華悄然離去。多年後,再過許多年後,會不會像一美一樣有個幸福的家庭,有個可愛的多美,有一個有點酷卻懂得疼愛人的許毅源。記得多年前看《光陰的故事》,我被感動得滿滿。還記得當時偉忠哥就說「不管你此刻的心情是哀傷、激動或喜悅,請把你的心掏空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回味曾經的家財萬貫,再一次上路。
  • 《光陰的故事》愛能治癒,愛是救贖
    眷村的長輩們在時代和歷史的裹挾下懷著鄉愁過日子,所以格外珍惜珍重感情。懂得少小離家老大難回的痛,懂得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懂得生離死別,永失吾愛的痛,懂得最重要的始終是家和身邊人,所以把點滴付出融進日子裡。愛,是孫爸對孫媽一家的全然接納,是孫媽對孫爸的理解寬宥。所以一美可以來到這個家,得到爸媽毫無保留的愛。所以長大後的一美善解人意,付出成全,像一團溫柔的光,吸引著一元靠近。
  • 《光陰的故事》光陰的故事不覺已是十年的光景
    最近看完了韓劇請回答系列,正在腦補國內翻拍該拍哪些年才好,就在那邊的劇評裡看到有人提到光陰的故事,才猛然想起曾經看過的這部劇。回頭想想,距離在鳳凰臺第一次看到已經過去十年了。剛開始看的時候甚至沒意識到講的是臺灣的故事,只覺得裡面阿公講的閩南話跟孫爸的河南話莫名的很搭。後來突然意識到那是對岸的光陰,又開始覺得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大概沒什麼不同吧。
  • 音樂隨享|光陰的故事
    2020/11/23 第152期 光陰的故事 歌曲簡介《光陰的故事》是一首經典老歌,被評為「100首必聽經典老歌之一」。
  • 《光陰的故事》——時光的「雕刻師」羅大佑
    這其中有一首更是經典中的經典歌曲,就是被稱為「時光記錄詩」的《光陰的故事》。《光陰的故事》是羅大佑剛完成從醫生職業到音樂人的轉換不久的時候創作出來的,此時的他又在人生道路上初遇到了自己心動的人。也許是因為佳人的出現從而使才子的靈感得到了更大的迸發,這個時候羅大佑創作出了大量的音樂作品,《光陰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首,歌曲出來後他將這首歌和《童年》一起,獻給了張艾嘉並由她來進行首唱。歌曲流行開來後,羅大佑又自己親自唱了這首歌,其實以他的有些嘶啞和粗曠的聲音,唱起這首歌來反而帶有一種滄桑和歲月感,倒更加切合這首歌所表達的意境和韻味,歌曲於是迅速走紅,終成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