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中國品牌,卻「偽裝」成日本飲料,打敗百事可樂估值140億

2020-12-24 數碼小妖精

文/BU 審核/有魚

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

飲料因其清爽的口感,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據悉,2019年我國飲料市場規模高達5785.6億元,其中,即飲茶料於2019年在中國的銷售額佔比21.12%,深受大眾的喜愛。而主打健康茶飲品牌新星的元気森林,便在近兩年迅速走紅,成為網紅茶飲品牌。

據公開資料顯示:元気森林是一家網際網路+飲料公司,發展時間不長於2016年成立,卻能迅速成為了年輕消費者的新寵。元気森林的網上銷量,甚至比業界聞名的老牌飲料——百事可樂還高,能夠看出其受歡迎程度。在2019年雙十一時,元気森林獲得了全球銷量第二的優異成績。

元気森林的產品以無糖、低熱量為主打,在保證飲品口感的同時,又能滿足大眾對於健康生活的追求,也因此受到大眾的歡迎。如今,元気森林已經推出了「無糖、解膩」的燃茶、「0糖、0脂、0卡」的蘇打氣泡水、「0咖啡因」的健美清茶以及「0蔗糖、低脂肪」的寵肌乳茶這四大產品。

根據36氪7月15日消息,元気森林在獲得新一輪融資後,估值達到20億美元,折合約140億。元気森林可以說是飲品領域絕對的新黑馬。不過,元気森林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質疑。元気森林的包裝偏日系,其名字中的「気」更是來自日語之中。

不少消費者常常誤認為其為日本品牌。但它卻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品牌。因此,對於「偽裝」日本飲料的行為,有消費者認為元気森林有誤導消費者的嫌疑。其這種錯位營銷的方式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認為存在欺騙消費者的情況。

至於元気森林「偽裝」日本品牌的緣由,筆者推測或許其是為了想以此而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使自身能在眾多的飲品中脫穎而出。而且,元気森林的外觀包裝很是清新,的確有助於在第一時間吸引住大眾的目光。不過,這是站在廠家的角度考慮,從消費者角度來看,以上的質疑並非是無中生有。

如今,各類網紅茶飲層出不窮,獲得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但是,這些品牌的壽命卻往往不算長,與可口可樂這樣的老牌飲品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那麼,元気森林又能走多遠?十分令人期待。

歡迎關注數碼小妖精,一個有趣且有觀點的科技自媒體

相關焦點

  • 國貨「偽裝」成日本貨,打敗了可口可樂、百事可樂,4年估值140億
    而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消費市場十分龐大,因此讓不少外國企業也在中國市場瘋狂撈金。例如:養樂多、脈動等。 而正是如此,有一款飲料被大家「誤解」成日本品牌——元氣森林。
  • 明明是國產飲料 卻「偽裝」成日貨 4年銷量超10億瓶 估值超100億
    文:蔣南每到夏天,便是各種飲料汽水銷量飆升的旺季。目前,市面上的飲料品類繁多,長期佔據超市貨架的品牌有娃哈哈、統一、康師傅、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等。同時也有一些老牌飲料重新逆襲,比如此前北冰洋被雪藏了15年,如今仍舊成功逆襲,還有二廠汽水這一品牌也已捲土重來。可以說,它們都是中國飲料行業的驕傲。不過,這些飲料品牌畢竟已經年代久遠,除了一些年齡較長的人對其比較懷舊之外,似乎很難吸引到年輕人的眼球。為了迎合年輕消費者的口味,市場上也出現了不少「包裝新穎、口味獨特」的網紅產品。
  • 4年估值140億,5個月賣6億,『元氣森林』幕後老闆大起底!
    元氣森林的估值也隨著銷售上升而暴漲,2019年11月,元氣森林剛剛完成一筆1.5億元的融資,交易後估值為40億;今年7月,元氣森林又將完成新一輪融資,估值高達20億美金,折合人民幣大約140億。 僅僅8個月的時間,元氣森林的估值就由40億,漲到了140億,飆升了100億。
  • 又一國產飲料「黑馬」崛起!包裝成「日貨」,賣的竟比百事可樂好
    當然是回到家打開冰箱門,喝一大口冰鎮飲料然後打個嗝了!渾身的每個毛孔都會跟著舒張開來。夏天也是各大飲料廠商最高興的季節,意味著飲料的銷量要呈直線上漲了,新產品能否一炮而紅,也就看789三個月,之後就會逐漸進入寒冬期。目前市面上的飲料種類繁多,有的妥妥的是國貨,有的則來自海外,不同人有不同的喜好,每一款飲料都有各自的受眾群體。
  • 一國產飲料正在「洗腦」女生!4年賣10億瓶,受益於偽裝日本品牌
    在中國市場上,最喜歡用洋品牌名稱命名的,以服裝品牌為大宗,基本上稍微有一點實力的服裝公司,都會推出一個「高大上」的洋品牌的服裝。但是在飲料領域,洋品牌的命名也都傾向於中國化,比如可口可樂、水森活、冰露、酷兒等,都貼近中國人的想像意境。
  • 4年估值140億的元氣森林,內憂外患的壁壘困境
    正當人們在為這家飲料公司的銷量感到驚訝時,又有消息傳來:「元氣森林」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投資後估值將為20億美元,約140億人民幣。新晉投資方為紅杉中國以及元生資本,另外有部分老股東跟投。據《益普索Ipsos:2019中國食品飲料行業包裝趨勢洞察報告》顯示,在購買食品飲料時,76%的24—40歲消費者會關注無糖、無添加等健康相關信息。
  • 本來是國產品牌,偏要「包裝」成日本品牌,以此獲得35億的估值
    國內有一個飲料品牌,雖然它是不折不扣的國貨,但卻偏偏將產品「包裝」成日本品牌,並且擊敗了眾多好手,成為了飲料行業的一匹黑馬。過去可能有人偶爾聽說過這個品牌,但是卻不曾喝過,而這款飲料現在卻成為了「當紅產品」,受到很多年輕人的青睞,它就是元氣森林。
  • 「炒」出來的元氣森林:估值一年升百億至140億,今年前五月日均銷售...
    ▲唐彬森據媒體報導,元氣森林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投資後估值將為20億美元,約140億人民幣。新晉投資方為紅杉中國以及元生資本,另外有部分老股東跟投。而紅杉中國也是拼多多和美團的投資機構,紅杉資本在去年7月對喜茶進行了戰略投資。這也意味著,新一輪估值或將達到去年的3.5倍。
  • 元氣森林140億的估值氣泡快要破了?
    元氣森林成立僅三年,靠著「無糖氣泡水」的概念和偏日系的風格,實現了估值從0到140億的跨越。但是,這家靠賣氣泡水起家的公司自身估值卻難掩「氣泡」。爭議難止、少-核心競爭力、強資本運作。1難-爭議不斷1)抄襲元氣森林氣泡水通常瓶身上印著大大的「気」字,其他產品上,也大多會印上「元気森林」的Logo字樣。
  • 估值140億,元気森林遇上最兇猛對手:喜茶正式賣氣泡水
    喜茶遇上元気森林,這是中國兩大新飲品獨角獸的第一次交鋒。不久前,有消息稱元気森林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紅杉中國和元生資本有望成為新晉投資方,投後估值約為20億美元,暴漲至前一輪的3.5倍。今年3月,有媒體報導稱喜茶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高瓴資本和Coatue聯合領投,投後估值從2019年7月的90億元跳躍到了160億元,暴漲近8成。也就是說,僅一年的時間,喜茶的估值同它的門店數量一起,都翻了一番。一系列動作背後,喜茶急於IPO?投資圈普遍認為,於喜茶而言,僅依靠茶飲上市並不是最佳選擇,它更希望自己的商業模式能夠更具想像力。
  • 是什麼秘訣,讓元氣森林三年估值140億?
    能進入一線品牌陣營,在超市零售貨架佔了大多數空間的品牌,一定都是背景深厚並願意每年投入巨資來保持產品營銷熱度的公司。但元氣森林只是一個2016年創辦的茶飲新貴,註冊資本僅100萬,通過了四年時間,品牌估值就達到了140億,它是怎樣做到的?它的產品特點和營銷方式又是什麼呢?
  • 又一款飲料打敗可口可樂:日銷560萬瓶,半年狂賣8個億
    從銷量與品牌偏好度兩方面完爆可口可樂的,元氣森林可能是第一個。1一鳴驚人的爆款營銷據《元氣捷報》的數據,2018年元氣森林銷售額不足2.6億;而2020年前5個月,元氣森林的銷售額就超過了6.6億,半年突破8億。今年7月,元氣森林更是被傳估值140億,超過了同行業上市公司香飄飄。
  • 元気森林估值飆至140億元背後:偽日系、涉抄襲、0糖或損害身體
    雷達財經出品 文 | 李宏晶 編|深海近期,元気森林可謂市場上最火熱的飲料品牌,9個月估值飆升3.5倍至140億元,2020年前五月售出1.9億瓶,二級市場上相關概念股也連續漲停。元気森林4年估值140億,成為飲品界"黑馬"創辦僅4年時間,元気森林便以"黑馬"姿態闖入公眾視野,不但稱霸了711等便利店和商超飲料櫃裡的"C位",還創造了近年網紅飲品估值記錄。
  • 專訪元氣森林:4年估值140億元,爆款品牌的創新玩法
    這也符合了當下年輕人對健康生活方式和纖細苗條身材的追求,對各種「無糖」「低卡」概念的飲料食品都趨之若鶩。由此,「無糖」+「氣泡水」的概念也一下子抓住了年輕人的心。2020年「618購物狂歡節」中,元氣森林更是先後擊敗了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兩大巨頭,蟬聯了天貓飲品類冠軍。
  • 「肥宅快樂水」之爭,百事可樂打敗可口可樂成為飲料巨頭
    而說起可樂,大家想到的一定是可口可樂以及百事可樂,這兩家可樂品牌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風靡全球。然而哪一家更勝一籌呢?超級世界500強企業:百事可樂根據《財富》雜誌公布的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可口可樂以2400億元的營業收入及85億的利潤排名第328位。
  • 中國最尷尬飲料寡頭:打敗可口可樂,輸掉37億官司,痛失30%市場
    如果不考慮品牌因素,你順手到貨架拿一瓶可樂時,會選擇百事可樂還是可口可樂?為了打造這第一印象,兩瓶可樂早就在暗中較勁兒。比如同樣是3元價格的500ml裝,百事可樂的瓶子設計得更粗,這會讓消費者認為它裝得多一點。假如是重慶市場,百事可樂旁邊還會緊挨著天府可樂。
  • 打著洋品牌,賣著中國貨,國產品牌為何鍾情「日本化」?多掙錢?
    隨著中國市場的潛力被開發,越來越多的外國品牌進入中國市場。而在很多外資公司的營收「戰績」中,中國市場更是為他們提供了大量的財富。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品牌更是越來越「中國化」,甚至很多中國人都以為他們是國產品牌。例如來自日本的養樂多,新加坡的金龍魚等等。
  • 又一狠角色加入,可口可樂措手不及,它要做全球飲料界「一哥」?
    大學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本科畢業後遠赴美國數一數二的高等學府,加州伯克利法學院深造。可以說是一個妥妥的高材生。2015年,她首次以Uber中國高級副總裁的身份出現在大家的視野當中。上任僅一年,她就將中國優步的業務拓展到60多個城市,市場份額從2015年初的2%提升到三分之一。
  • 中國最尷尬的飲料寡頭:打敗可口可樂,卻輸掉37億官司,痛失30%市場
    如果不考慮品牌因素,你順手到貨架拿一瓶可樂時,會選擇百事可樂還是可口可樂?為了打造這第一印象,兩瓶可樂早就在暗中較勁兒。比如同樣是3元價格的500ml裝,百事可樂的瓶子設計得更粗,這會讓消費者認為它裝得多一點。假如是重慶市場,百事可樂旁邊還會緊挨著天府可樂。
  • 估值140億,網紅元氣森林開始一場新遊戲
    據業內人士透露,今年元氣森林的月銷售額一度破4億,25億的年銷售目標基本問題不大。 元氣森林的野心 不僅如此,元氣森林還在這樣的情況下,暗暗伸出了擴張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