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大家都沉浸在《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三部大片帶給我們的震撼中,在這期間有一部小眾電影《親密旅行》悄然上線,它也給大家帶來了很多溫情和感動。
這部電影主要是講述一大一小兩個毫不相干的人扮作父子,從北京到舟山相處過程中所經歷的成長。電影主旨其實和最近熱門的綜藝《一路成年》很像,甚至愚記君覺得電影中這樣的成長方式比綜藝上讓嘉賓到艱苦條件下歷練更有意義,《一路成年》節目組就應該請沙溢來當導演。
1、成長的形式
同樣是旅行,《一路成年》主要沿用了《爸爸去哪兒》的形式,記錄的是嘉賓到達目的地的生活,而《親密旅行》中是記錄的是旅途中的過程,父子兩通過在旅行過程中成長。
前者是有導向的去引導嘉賓做一些事情,來增加親子之間的感情,反應親子之間的真實情況,其實這種形式更多的是反應生活中的狀態,根本沒必要去旅行地拍攝,直接在家裡拍就可以了,還不用每期都變換場地。
後者從沿途的經歷和風景來遞進親子間的關係更顯得真實,也更加的有意義,旅行最美好的根本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
2、大人的成長
《一路成年》播到第六期,沒看出家長們的成長,反而看到的是家長們見招拆招的本事,是和節目組鬥智鬥勇,並不是和孩子。而《親密旅行》中才是真正的讓家長成長,雖然是假扮的親子,但是大人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發現了自己很多的不足之處,並加以改正。
男人很多時候都是個長不大的孩子,能讓他們成長的也可能只有孩子了吧。影片中的男主角在多年前在女友懷孕的時候還沒有長大,逃避了一個男友和父親的責任。他渾渾噩噩過了幾年,最終在和小男孩的旅程中明白了一個男人、一個父親應該有的責任和義務,完成了男孩到男人的成長。
沒有人生下來就會當父母的,父母和孩子的年齡其實是同歲的,孩子出生的時候父母身份也才剛剛開始,所以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長。
3、孩子的成長
相對於成長,綜藝《一路成年》對於嘉賓們來說更多的是陪伴,幾位嘉賓參加節目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之前忙於工作疏於多孩子的陪伴,希望通過節目能夠更了解孩子能夠多一些和孩子相處的時間。
節目中幾位老爸和孩子相處時間肯定是比以前多了一些,但是很多時候都是集體活動,或者是老爸和孩子分開的活動, 親子間真正相處和交流的時間還是比較少的,就像蘇見信和小丸子,這都錄到第六期了,父女倆還是表示和對方不熟,雖然是句玩笑話,但是可以看出這個節目確實沒有讓他們成長。
旅行確實是一種很好的成長方式和相處方式,在旅途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其實就是一種成長。但是前提是,這些問題是真實存在的,而不是安排的劇本,不然就失去了旅行的真了。《一路成年》這個節目初衷是好的,但是套用《爸爸去哪兒》的劇本並不合適,《親密旅行》這樣的形式才更像是親子間的《一路成年》,建議下次節目組請沙溢當導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