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獲獎製片人大衛·普特南勳爵發出警告:英國電影業技能短缺
奧斯卡獲獎製片人大衛·普特南發出警告,如果英國無法推進解決行業技能短缺和人才招募問題,英國電影業將喪失競爭力,黯然失色。
大衛·普特南,30年獨立製片人生涯,製作的影片包括《教會》、《戰火屠城》、《烈火戰車》、《午夜快車》、《龍蛇小霸王》和《本地英雄》,這些影片共為他斬獲10座奧斯卡。1980年代末由他掌舵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之後回到英國,製作了《孟菲斯美女號》等影片。
上周大衛·普特南在英國國家電影電視學院發表演講,而此前這位知名電影人就曾提醒關注過行業機構ScreenSkills所做的一項研究。該研究稱如果無法立刻解決行業技能問題,那麼英國的電影發展將停滯而其他國家將迎頭趕上。
大衛·普特南勳爵呼籲各大製片廠與投資者支持幕前幕後的各類人才:「我們似乎還是不理解再強大的猛獸都需要進食。要是沒有人才補充,那只會失敗。」
「不需要你是個天才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果全國一共只有10名優秀的攝影師,但卻有30個項目要拍攝,那麼攝影的品質會下降而每位攝影師的成本會增加。如此一來項目製作成本就會隨之增長。而在供給端,很多人還是不以為意,沒有足夠的資源投入人才創造。」
英國電影協會稱,未來5年需要1萬名人才進入業內「才能讓英國立足全球電影製作前列」。
《衛報》1993年的一篇文章中,大衛·普特南勳爵就發出了投資新人才與技能的號召,他表示:「可怕的是27年後,還是要發出同樣的言論。」他當時擔任英國國家電影電視學院主席,在文章中如是寫到:「如果我們想讓英國成為世界上最棒的影音行業領軍者之一,享受其裨益,那麼我們就必須通力合作——培訓機構、電視公司、電影人與政府一道——確保在未來十年裡,我們有具備能力的人才來實現這個目標。」
普特南認為電影行業應該注重助學金與獎學金等機制的投入。本周他還將在英國下議院公開一份英國國家電影電視學院的官方畢業生影響力報告。報告重點關注英國電影電視製作專業畢業生在過去5年的「貢獻與影響」,以及將強調影視行業對經濟與文化不斷增加的重要性。
傳媒業巨頭愈發積極地為自身產品添加流媒體服務,這一做法已逐漸成為行業趨勢。如傳言所指,福克斯公司將以約4.4億美元的淨現金考慮收購AVoD服務Tubi。這一舉措凸顯了福克斯的長期戰略:拓展並加強其直面消費者的數字傳媒影響力和參與度。
Tubi為福克斯帶來了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這個群體規模可觀且年輕化,每月花費超過1.6億小時觀看服務平臺上的內容。
Tubi目前已在美上線超過25個數字平臺,擁有來自250多個內容合作夥伴超過20,000部和56,000小時的電影和電視劇節目。在過去的12個月裡,Tubi的影響力、內容吸引力以及其高質量的技術平臺使其使用量和盈利翻了一番。
福克斯計劃繼續將Tubi作為一個獨立的服務提供商來運營,並將主要用出售所持 Roku 股份的淨收益為收購Tubi提供資金。
收購Tubi這一交易需獲得監管部門批准,預計將在6月30日前完成。
受新冠疫情影響而延遲的電影會轉到流媒體上嗎?沒那麼快
好萊塢被疫情折騰得不知所措,多家製片廠受到影響,推遲了多部大片的上映。看似下一步理所當然就是把影片放到網上,但是,專家表示,這些大片在Disney+這樣的流媒體平臺進行首映的可能性並不大。
目前受影響的影片包括迪士尼的《花木蘭》、《X戰警:新變種人》;索尼的《007:無暇赴死》;派拉蒙的《寂靜之地》續集;環球的最新《速度與激情9》。這些影片目前全部推遲。
雖然很多公司都很渴望自己的作品在流媒體上創收,但出於經濟層面考慮,這些新片——至少其中大部分——不靠流媒體賺錢。因為這些大片——尤其是像《花木蘭》這樣的古裝戲——並沒有所謂的「過期時間」,不需要把它們急推進入市場。但對於一些中等製作的影片來說,到流媒體上可能才有突圍的機會,這樣可能會造成和大片的碰撞,能在流媒體上一搏。
上周五迪士尼剛剛宣布,將會提前在3月15日在Disney+上檔《冰雪奇緣2》,幫助廣大家庭度過「這充滿挑戰的時期「。但這是電影已經在院線取得成功的後話了,《冰雪奇緣2》全球票房14億美元。
像《花木蘭》這樣的大成本影片,宣傳期已經定性為影院上映,不會輕易直接登陸Disney+。boxoffice.com的首席分析師Shawn Robbins也表示耗費迪士尼幾億美元打造的大片,整個製作的財務周期都需要通過某種形式的院線上映來收回投資。
相反,流媒體巨頭奈飛就試驗性地將一些更大成本的動作電影在其平臺首映。包括《光靈》(威爾·史密斯主演,報導預算9000萬美元);麥可·貝導演、瑞安·雷諾茲主演的《鬼影特攻:以暴制暴》,還有一些更貴的片子如《科洛弗悖論》。馬丁·斯科塞斯的奧斯卡提名影片《愛爾蘭人》則不太一樣,在進入奈飛流媒體世界之前還是享有一段時間的影院上映。
但迪士尼的思維不一樣,他們仍然非常堅持影院體驗。部分原因是因為大製片廠仍然想要通過自己的影片先在多放映平臺獲取收益,包括國際與國內票房;然後再通過流媒體平臺二次獲利。
但受疫情影響,迪士尼四面楚歌。迪士尼主題公園關閉,遊輪路線中止,今年最大製作之一的《花木蘭》推遲,大型體育賽事也中斷了,體育賽事是迪士尼旗下ESPN的命脈。當下,Disney+成為了迪士尼公司的主要關注點。
打破「影院先映「原則的一個例外可能是像《新變種人》這樣的電影,這是迪士尼收購二十世紀福克斯繼承而來的娛樂資產,是《X戰警》系列的衍生作品。這部影片之前已經遭遇多次推遲,現在再次推遲,已有風聲說這部電影可能直接投放流媒體。將這樣的電影投放流媒體的收益相對高——可以吸引特定粉絲訂閱流媒體——而風險相對低的,因為這部影片票房不確定性大。
顯然,數百萬人宅在家對於新興的流媒體與傳統電視網而言可能都會帶來短期福利。從這個意義上,像迪士尼、ViacomCBS、NBC環球和華納媒體這樣的公司,他們旗下都有自己多個頻道,都已經做好準備有更多觀眾會觀看他們的廣播和有線節目。
電影方面,如果疫情持續,而電影檔期持續推遲,可能會造成檔期擁堵。因為電影一般都是提前很久定檔的,製片廠可能會叫停正在製作的項目,用積壓的庫存上檔。比如迪士尼上周五就宣布開始短期暫停一些真人翻拍電影項目,包括《小美人魚》和漫威的《尚氣與十指環傳奇》等。
目前還有很多未知因素。boxoffice.com的首席分析師說道:「動一部影片可能牽動五部。這是個多米諾效應。市場和票房此前從未遇到過像新冠病毒這樣影響如此廣泛的事件。說不準什麼時候一切才能恢復正常,許多問題是懸而未決的。「
https://news.gaiamount.com/
資訊板塊致力為廣播影視行業的讀者提供最即時的海內外行業和技術資訊,為國內影視行業領導人的決策提供參考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