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爾爾
問題討論:大家想看到怎樣的女性劇?(歡迎留言)
今年,女性劇是劇集市場的一道大菜。
自《三十而已》《二十不惑》收官後,《白色月光》《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摩天大樓》等女性題材作品緊跟而上。
不同於《三十而已》《二十不惑》激起的話題狂潮,近期女性劇市場略見頹勢,只有靠《摩天大樓》挽回一城。
目前《白色月光》已經收官,《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正迎來劇情轉折點,從題材和內容上來看,《白色月光》《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與《三十而已》《二十不惑》相似,同樣以年齡拐點作為基礎,只是視角上更注重討論成熟女性的事業、愛情生活。
繼《三十而已》《二十不惑》兩部作品紛紛在前期引發觀眾共鳴、後期劇情走向俗套,最終陷入高開低走的境遇之後,觀眾對類似劇作更為謹慎和挑剔。
《白色月光》《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製造的女性話題,難以匹敵《三十而已》承包話題榜的盛況,針對女性成長所打造的話題,也有些失靈了。
除了帶來焦慮,女性劇如何開發其他的價值?
2020年女性劇圖鑑
有了上半年《不完美的她》《危險的她》等作品,深入探討女性在家庭、情感中的定位和困境,《白色月光》與《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在發掘女性故事方面已經駕輕就熟。
《白色月光》講述了職場女強人張一(宋佳 飾)發現全職丈夫張鑫(喻恩泰 飾)疑似出軌,在一次次偵查和勘探中,發現小三正是身邊的朋友楊雁,在揭穿婚姻謊言的過程裡,張一也開始找尋自己的新生活。
《他其實並沒有那麼愛你》則以打造女性群像為主,故事聚焦由四位上海都市女性組成的朋友圈,講述這四位性格迥異的女性在步入自己的三十歲時所面臨的難題,通過友情、親情、愛情的變化和推進,四位女主角也迎來了新的成長。
這兩部劇無論是故事框架還是話題引導都非常成熟,注重描述獨立女性遇到的感情難題,並涵蓋了當下女性劇的基本要素:獨立女性與女性群像、感情出軌和女性成長、年齡焦慮和人生困境。
幾乎形成了一個2020年女性劇圖鑑。
和《危險的她》一樣,《白色月光》使用懸疑手法來講述故事,將「誰是小三」作為疑問貫穿在劇中,到後半程才給出答案,這也更容易吸引觀眾隨著故事的推動而不斷關注劇情走向。
所以當劇中的謎題終於揭曉,這一話題被推上了微博熱搜榜首位,結局張一懷孕與張鑫重逢的畫面也為觀眾設下了疑問:張一肚子裡的孩子是張鑫的嗎?兩個人會因此而復婚嗎?
有《白色月光》圍繞婚姻出軌故事的話題對比,《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則顯得有些「糊」。
作為女性劇,《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打造的巔峰話題或許是,劇中四位女主人公不斷輸出情感金句,針對愛情總結到位,產出積極,引起觀眾的強烈共鳴。
但因沒有亮眼的角色和劇情,並未引起較大的水花。
「沒有新意」成為女性劇致命難題
也正是作為女性劇初期探索式的作品,《白色月光》和《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的優缺點都具有代表性。
《白色月光》十分注重劇情節奏和鏡頭語言的表現,在12集的篇幅中完整地講述一位女性發現丈夫出軌、事業迎來危機、解決多重矛盾,整條故事線在懸疑氛圍中變得更加有觀賞性。
《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打造的三十歲女性形象也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影子,女性在三十歲時面臨催婚、升職等壓力,需要在影視作品中得以宣洩。
除此之外,兩部劇的創新短板都十分明顯,其中劇作沒有新意是最大的問題。
劇情的反轉為《白色月光》帶來了不小的關注度,雖然衍生了「職場女性能否兼顧家庭和工作」的話題討論,但以丈夫出軌來撬動職場女強人幸福生活的設定,與《夫妻的世界》和《大小謊言》極為相似。
《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所打造的四位女性群像,也是將《歡樂頌》《三十而已》《二十不惑》《北京女子圖鑑》等劇拼拼湊湊,組成一大鍋情感雞湯。
雖然有比較成熟的劇作引導,但這兩部劇對於女性意識的探索和表達都較為薄弱。
《白色月光》中,被丈夫出軌而影響的張一,仿佛整個世界都正在崩塌,婚姻危機導致張一在工作中也殫精竭慮,職場女強人的設定毀於一旦。
《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中,四位女主人公的生活重心都放在愛情,時時刻刻圍繞愛情而輸出的雞湯,在高產量的襯託下顯得十分機械化,導致這部劇成為了一個披著女性劇外衣的愛情劇。
女性劇對於人物塑造的單一不言而喻。
女強人+被出軌,為什麼被綁定?
在今年已播的女性劇中,獨立女性的形象和被出軌的設定在其中的佔比非常高。
《下一站是幸福》《完美關係》《安家》都曾塑造出職場女強人形象。再到後期的《完美關係》《三十而已》《白色月光》《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女強人+被出軌已經開始綁定輸出。
當女性劇被「女強人被出軌」的設定綁架,所製造的社會焦慮也趨於單一化。
近期的女性劇中,《三十而已》中的顧佳、《白色月光》中的張一,職場女強人正在向完美女性靠攏,她們在事業中披荊斬棘、在家庭裡遊刃有餘,伴侶出軌帶來的反差設定是製造話題的利器。
往前追溯,職場女性與被出軌而引發的話題並沒有如此極端。《我的前半生》中的唐晶、《完美關係》中的斯黛拉均是較為貼合現實的例子。
唐晶在事業上的成功,是用努力工作而無暇顧及情感換來,斯黛拉引發了女強男弱家庭配置的探討,其背後更有都市男女因年齡、貧富差距在情感中無疾而終的無奈。
女性角色不應該在感情危機這種單一的焦慮中,「輕鬆」獲得觀眾的共鳴。職場女性在社會中的弱勢、工作狂對於情感的勇於捨棄,這或許才是符合現實生活的真正詮釋。
希望在這一波探索之後,我們能看到女強人的愛情並非只能以出軌來結尾,女性的樣貌千姿百態,職場女性只是其中的一種。而多元的女性形象和表達方式,才是女性劇真正需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