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你一個問題:
如果你失業很久了,你會去做你瞧不上的「底層職業」嗎?
前幾天跟前輩吃飯,他跟我說:人最痛苦的不是從未實現過,而是階級滑落。
基於前輩的話,我再問你一個更尖銳的問題:
恰巧,你好不容易找到的新工作,上司是你曾最討厭的人,你該怎麼辦?
01.
他曾被稱為「亞視謝霆鋒」
38歲失業為養家開公交車
伍偉樂,香港明星,演過知名電視劇《我和殭屍有個約會》。
前段時間,他正式宣布:他成了一名公交車司機。
曾經,明星來錢真的很容易,但為何曾被稱為「亞視謝霆鋒」的他,寧可放下身價,去當一名司機呢?
沒有瞧不起司機的意思,只是,大多數人都會有這個疑惑。
一個人能走多遠,除了自身奮鬥以外,跟平臺也有很大關係。
伍偉樂所在的亞視,隨著香港娛樂業大環境的變差,經營狀況在香港也不可觀。
收入越來越差的伍偉樂,最終決定與亞視解約。
解約,並沒有為伍偉樂換來自由,反而是事業新一輪滑坡的開始。
沒了平臺支撐,本就沒多少名氣的伍偉樂,靠接婚慶公司主持的活,養家餬口。
但誰能料到,一場疫情,徹底讓他失去了收入來源。
而伍偉樂的家庭,除了他自己,還有妻子,以及……
4個孩子。
我記得看《樂隊的夏天》第一季時,藝術家範的彭磊,提起孩子時,都不得不再「彭言彭語」,直呼:
「養娃」真的太貴了!
在香港,要養活4個小孩,想想都覺得無比吃力。
更何況,斷了收入來源。
最終,伍偉樂為了家庭,放下明星光環,成為一名公交車司機。
其實,在他當司機之前,已經開始在嘗試「普通人」的工作。
伍偉樂曾在鞋店裡工作,有客戶認出他來,心想高高在上的明星,竟成了自己的服務人員,故意為難他,換取幾分爽感。
如今,伍偉樂無論是外貌還是職業還是收入,都與普通人並無二致。
有些人看到這樣的新聞,會幸災樂禍,打壓幾句,嘲諷幾聲,說這些明星之前錢太好賺,如今落魄了,也是咎由自取。
但……
回到開頭前輩跟我說的話:人最痛苦的不是從未實現過,而是階級滑落。
我有過類似的經歷,放下身價,放下面子,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都說由奢入儉難,這是真的,不是每個人都能坦然接受事實,開始去做自己絕不會做的工作。
事實上,大多數人會死耗著面子,直到耗到全面崩潰,才會去轉行。
伍偉樂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做出如此大的轉變,會讓我認為:
他是真正的強大。
這會讓他顯得不體面嗎?
不。
恰恰相反。
我始終認為:成年人真正的體面,是從放下面子開始的。
02.
用雙手乾淨賺錢
從來都不是掉價
雖然我寫過很多普通人逆襲的故事,從月入幾千到月入幾萬甚至財富自由,但……
社會結構決定了,大多數人,都無法月入過萬。
不過,即便如此,我還是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很多藍領的收入,超越了普通白領一大截。
不少白領,工作十年,都拿著最少的薪資,但那些白領所瞧不上的藍領,早已月入過萬。
他們有的是裝寬帶的,有的是送外賣的,有的是配鑰匙開門的,有的是通馬桶的,收入都不會太低。
如果只是說剛畢業時,藍領收入高於白領,是可以理解。
但如果多年過去後,那位白領依舊收入低於藍領,需要反思的,是那名白領。
所謂面子,讓他止步不前。
一場疫情,讓不少白領都失去了工作,但生活還得繼續,可是,仍有很多人,不肯放下他驕傲的面子,去做他覺得掉價的工作。
這真的不對。
沒有一份工作是掉價的,只要是憑藉雙手乾淨賺錢,都是種體面。
我在前年時,是我最風光那年,勉強算得上年少成名,且經濟自由,那時候我非常驕傲,說出「給多少錢也不接約稿、絕不會跟合作方讓步」等少年輕狂的話。
關注我的讀者們都知道,去年我被打臉了,負債纍纍。
我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肯放下自己那該死的面子。
我不好意思借錢,獨自想辦法,死活不肯承認自己也會失敗,也不肯接受自己不再是那個「老闆」,不願意做基礎的工作。
過了這個階段後,我釋懷了。
我開始主動跟合作方示好,會收起自己的氣焰,不再恃才自傲。
我開始自己下場去做營銷工作,哪怕我知道會被別人笑「這個大V連實習生都僱不起」。
我開始承認自己的失敗,恢復社交,去討教經驗,甚至會被少數人趁此打壓和嘲諷。
但我知道:這才是我真正變得強大的開始。
那些面子,不會讓我變得堅定,不會讓我有人格魅力,不會讓我有更強的心臟。
那些面子,只會讓我更加懶惰,甚至更加懦弱。
你如果真的處在迷茫期,請不要顧及你的面子,真的,沒有多少人會注意到你的面子。
真正的面子,是堅持,是勇氣,是擔當,而不是逃避。
03.
成年人註定會活在偏見裡
放下面子是唯一消除機會
這段時間《乘風破浪的姐姐》很火,我最在意的姐姐,是金莎。
節目播了這麼久,金莎依舊不是最受關注的那一個。
我之所以在意她的動向,說來其實不是很尊重金莎,因為我是林俊傑的十七年粉絲。
從某種程度而言,金莎也是我青春的一部分,所有人都知道,經濟公司捆綁他們倆好幾年,哪怕歌迷其實並不喜歡。
我沒看節目,但看了很多關於她的報導。
我看到金莎說她當時為了面子,在負面新聞最嚴重時,還要發博客跟造謠她的人吵,她說她現在就不會這麼做。
在金莎當歌手最紅時,她拒絕了公司給她發新專輯,因為她不想永遠都是「可愛」路線,但多年折騰後,金莎徹底不紅了。
人總要生活,她在接爛片和接商演中,選了後者。
演了爛片,可能是一輩子的恥辱。
去不入流的活動唱歌,金莎也曾一度心態崩潰,但她最後覺得:
我勞動,我光榮。
她最終放下了那麼多面子。
她曾經因為面子,去發博客罵別的明星,引發「潑婦門」,造成事業滑坡。
後來,她放棄面子,通過商演積累下自己做音樂的資金,主動調侃自己的「商演三件套」,卻仍在默默做著成本三十萬一首的歌。
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女藝人們,大多數都放下了面子,前來廝殺。
我開始為自己關注金莎參加節目的初衷而感到歉意。
其實金莎她比誰都明白:
哪怕十年過去了,提到她,大家還是想起《十八歲的天空》,想起她是林俊傑的師妹,再調侃幾句「潑婦門」和「商演三件套」。
偏見,是最難以消除的。
她的再度出現,很有可能不是翻紅,而是偏見的再提起。
可她還是來了。
而我的偏見,也消失了。
當金莎扔了所謂面子時,那些偏見,煙消雲散。
這才是成年人的強大之處。
04
你的人生不是別人評斷
而是你自己決定
有人問過我,你最驕傲的事情是什麼?
我想了許久。
不是出書,不是成為大V,不是創業當老闆,也不是賺到了一些錢。
而是:
我最終只按照自己的決定而活,從不為他人評價而活。
從小到大,我聽到最多的話便是:你為什麼不能和別人一樣?
自始至終,我給予的回應都是:我為什麼要和別人一樣。
成為少數者,我為之自豪,哪怕曾代價慘重,哪怕我也曾動搖,但我慶幸:我始終沒為他人的嘴而活。
的確,讀書時,我寫文章常被人拒絕,被人嘲笑,我很沒面子。
的確,工作時,我拒絕社交選擇創作,被人打壓,我很沒面子。
的確,創業時,我當場被人質疑年齡,全場鬨笑,我很沒面子。
的確,失敗時,我被所謂牆倒眾人推,一地雞毛,我很沒面子。
但我始終沒按照別人嘴裡的活,我最終堂堂正正活成了我,最終,我依舊活在光中。
我放下了一時的面子,卻贏得更多的面子。
所謂面子,不過是你為自身懦弱找到的漂亮藉口,撕下它後,你才能真正成熟。
這,很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