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pei Film Festival
https://www.taipeiff.taipei/
2019.6.27-7.13
臺北電影節含金量較高,被譽為金馬獎的前哨。更合作承辦PAS Taipei 國際提案一對一工作坊,為入選的企劃案提供深入培訓,培養,為亞洲獨立電影創作者和影視產業建立更緊密的聯繫。該電影節對影片包容性強,第20屆臺北電影獎更以「打破框架」為主題,追求題材新穎,表達手法多樣的高質量影片。鼓勵富有生活氣息,手法成熟,具有美學色彩的影片投遞。
臺北電影節(Taipei Film Festival)是臺灣地區的大型電影節,由臺北市政府主辦,臺北市文化局承辦,最初由侯孝賢導演領導臺灣電影文化協會策劃。自1998年開始舉辦以來,除2001年停辦外每年舉行,已成為臺灣電影、娛樂界和臺灣電影人的一項重要的文化盛會。近年,臺北電影節以城市為題,除電影放映外亦舉辦各類展覽及表演活動,希望透過電影帶領臺灣觀眾認識其他國家的文化。電影節頒發臺北電影獎及臺北主題獎,鼓勵臺灣本土電影的創作。
臺北電影節其前身為1988年創立的中時晚報電影獎,1994年起更名為臺北電影獎,分為商業映演類及非商業映演類,挖掘出許多有潛力的影像創作者,自1998年起,臺北市政府加入主辦行列,除臺北電影獎外,並有國際電影觀摩,從此擴大舉辦成為國際規模的市民影展。
2002年起,臺北電影節在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的規劃下,加入城市主題影展,藉由一系列電影放映、展覽、座談及各式活動,帶領觀眾認識每年主題城市的電影、歷史及文化。2005年起,首次加入「國際青年導演競賽」單元,藉此進行國際與國內電影工作者的相互切磋,奠定了城市、華人、新銳三大主軸,成為臺北電影節不可或缺的特色。
自2007年底,臺北電影節成為隸屬於臺北市文化基金會的常設影展單位,期望透過永續經營的理念,讓臺北成為一個更親切友善的電影城市,同時也結合同屬臺北市文化基金會的「臺北市電影委員會」,進行電影與城市行銷產業交流工作。藉由影展活動,廣邀國際重要城市電影委員會成員,舉辦電影城市論壇,以及電影與城市行銷經驗等相關交流,攜手拓展國際視野。
2005年開始增設「國際青年導演競賽」用以鼓勵新銳導演,自此臺北電影節最大獎項分別為「國際青年導演競賽」最佳影片和「臺北電影獎」百萬首獎;2007年臺北電影獎頒獎典禮開始現場直播。2008年臺北電影獎正式取消了不分類的競賽項目,除了新增分類別的競賽之外,逐步取消最佳實驗片等獎項,甚至百萬首獎只頒給劇情長片,引起影評、紀錄片工會強烈反彈,認為臺北電影節失去原創精神與獨厚劇情長片的發展;2010年臺北電影獎百萬首獎的競逐正式不受參賽影片種類的限制,從該屆開始至今總共連續四年的百萬首獎得獎者都是紀錄片。
在歷屆臺北電影節獲獎名單中不乏被我們熟悉的身影。黃信堯導演的作品《大佛普拉斯》獲得2017年臺北電影節百萬首獎、最佳劇情長片、最佳配樂獎、最佳剪輯獎及最佳美術設計獎。講述一名小人物肚財因偷看佛像工廠老闆的行車記錄器,卻意外發現了政商勾結的秘密,引發了一連串連鎖反應,連工廠裡準備參加護國法會的「大佛」,都被迫捲入這場世間紛擾,旁白更達到了調侃、補充和間離的多重效果,講述了一出悲傷的人間喜劇。各方面完成度極高,豆瓣評分更達8.6,該影片還獲得第54屆臺北金馬影展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提名,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等。
徐譽庭、許智彥聯合執導的影片《誰先愛上他的》,獲得2018年臺北電影節最佳劇情長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媒體推薦獎。涉及出軌、同妻等沉重的結構情節,討喜的臺詞卻彰顯出鮮明的活力。講述了劉三蓮為了奪回丈夫宋正遠的保險理賠金,與丈夫的同性情人阿傑對抗的故事,作為第一部正面表現同妻處境,而且受到廣泛關注的華語電影,展現了人性的懦弱、貪婪和自私。此外影片還獲得了第55屆臺北金馬影展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提名、最佳新導演提名、最佳剪輯等。
國際新導演競賽
臺北電影獎
一)國際新導演競賽:2019.4.1
劇情長片、紀錄片
二)臺北電影獎:2019.3.15
動畫片、短片
一)國際新導演競賽
參賽者須符合以下所有條件:
1.) 影片須為導演之第一或第二部DCP / 35釐米長片。
2.) 影片須為2018年3月22日後公開放映之作品。
3.) 影片長度須在70分鐘以上。
4.) 須為臺灣首映(臺灣出品影片不在此限)。
報名截止日期:2019年1月15日至2019年4月1日
申請人於網站填寫報名數據(https://www.taipeiff.taipei/TaipeiffVolunteer/intcsubmission.aspx),並將影片以在線或實體方式寄送至臺北電影節辦公室,方完成報名手續。
入選國際新導演競賽單元影片將於2019年5月上旬公布於臺北電影節官方網站,並分別通知入選參賽者。
報名資料:報名表(請於在線填寫。需提供數據包括劇情大綱、導演簡歷及導演作品年表等)、影片(請於報名表中提供在線看片連結,或將DVD寄送至臺北電影節辦公室。收件地址:10852 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41號2樓)
·參賽影片應以完整版拷貝參賽,臺灣出品參賽影片應完成中英文字幕。非本國參賽影片應完成英文字幕
·所有入選參賽影片,本會將邀請影片導演出席影片放映相關活動。國際影片導演,本會將提供住宿及經濟艙來回機票(一部影片限一個名額)。
·參賽者所提供之影片、預告片、劇照及其他影片相關資料,須同意無償授權本會於活動期間(包含影展期間及宣傳期)使用於電視、網絡、其他媒體〈影片之使用以三分鐘內為限〉以及本會製作之節目手冊、宣傳單、臺北電影節網站或其他宣傳品。
·入選參賽影片映演拷貝往返臺灣運費由本會支付,若拷貝進出地為他國影展,運費則由本會及他國影展方雙方協議。
·競賽得獎作品,本會保留在影展期間特別加映(一場)的權利。每一部影片於影展期間至多放三場。
·影片國籍之認定基準,請詳行政院文化部「國產電影片本國電影片及外國電影片之認定基準」。
·得獎影片之獎座、獎金,均以頒給影片導演本人為主。若影片導演授意將獎座、獎金送(匯)予其他單位或個人(之帳戶),必須由影片導演本人籤署有效授權書證明,並提供於本會,方可執行。
二)臺北電影獎
僅供臺灣當地申請,在此不做贅述,更多資訊請見:
https://www.taipeiff.taipei/content.aspx?id=e076a1f4-d03d-4f98-bac3-9f928edda25e&pid=06944cdf-7cc9-4da5-b8ec-d50246d5b08c
intc@taipeiff.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