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亭鎮王紹祿:用心鍛造螺鈿漆器工藝品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2020-12-27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寧 通訊員 柳惠賢

羊亭鎮有這樣一位手工藝者——王紹祿,不僅其創作的《八仙過海吉祥圖》榮獲省級金獎,他本人還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威海螺鈿漆器工藝代表性傳承人。

誤打誤撞,傳承傳統技藝

「我年輕的時候是做金剛石、大理石生意的。後來由於生意不景氣我就做起了貝殼紐扣生意,隨後,又做起了貝殼紙。」王紹祿說,在做貝殼紙時,為了將貝殼紙真正做到如紙張一樣薄,他自行研發製造相關設備,吸引了來自大城市相關行業經營者慕名前來購買。在這過程中,打小喜歡畫畫,熱愛手工藝的王紹祿自己琢磨著用貝殼紙雕刻成圖案,製成工藝品。

偶然間,山東大學的一位老師得知王紹祿會用貝殼做工藝品時,就前來實地考察。那位老師來到王紹祿工作室仔細看了其作品後,告訴王紹祿,這個螺鈿漆器工藝在古代就有了。說完,王紹祿想起自己家中有一個清朝時期的鏡子,鏡子周邊也鑲嵌著貝殼。「當時我用貝殼做工藝品只是個人愛好,經過那位老師一說,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是誤打誤撞傳承了咱傳統的技藝。」

《太極百魚圖》

新舊結合,提升作品魅力

隨後,這位老師向王紹祿提出了合作。「我想用我懂得的大漆融入你的螺鈿漆器工藝中,讓咱們的傳統技藝錦上添花。」倆人一拍即合,自此走上了螺鈿漆器工藝之路。

「這大漆可以追溯到上萬年前,是來自於南方的一種漆樹汁液,經過風化後呈現紅棕色。至於其他的顏色,可以用一些天然礦物質與其調兌製成。」王紹祿說,「原來的螺鈿漆器工藝品中是將貝殼鑲嵌在作品中,而現在由於我們能將貝殼打磨的薄如紙張,可以直接貼到作品中,不用特意鑲嵌。另外,還加入了顏色,能使作品更加精美。」

據王紹祿介紹,一件完整的螺鈿漆器工藝品需要經過繪製圖稿、貼貝殼紙、雕刻、做底板、做漆、打磨、推光等工序。

《八仙過海吉祥圖》

「這只是幾個大步驟,每個大步驟裡還有許多的工序。其中做漆就包含了16道工序,貼貝殼紙包含了約8道工序。這每一道工序我都會親自跟,也基本是由我親自完成。這次的獲獎作品《八仙過海吉祥圖》就耗費了我3個月的時間。」

執著鑽研,創作精美作品

在王紹祿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就是各式各樣的螺鈿漆器工藝品。

原來,為了更好地將螺鈿漆器工藝傳承下去,經過不斷的鑽研,除了創作螺鈿漆器工藝畫作,王紹祿還創作了屏風、手鐲、葫蘆等精美的螺鈿漆器工藝。

還在製作中的手鐲

「這手鐲就是以黑檀木、桃木為基礎,經過不斷的加工,再貼上貝殼,繪製圖案而成。」說起作品,王紹祿就滔滔不絕起來。

2016年,王紹祿被評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威海螺鈿漆器工藝傳承人。此後,王紹祿更是以工作室為家,一頭扎進了螺鈿漆器工藝品製作中。大到設計圖,小到每一道製作工序,王紹祿總是親力親為。

「他就是個工作狂,每天早上一睜開眼就是去工作室製作,有時凌晨3點就起床。每次吃飯都是我去叫他,不然他都不知道餓。」王紹祿妻子說 道。「這是咱老祖宗傳下來的技藝,我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傳承下去。」王紹祿說。

相關焦點

  • 美輪美奐的工藝品漆器,在《紅樓夢》中是怎樣的存在?
    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厚重底蘊的古典敘事小說《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出身名門貴族,祖上曾是風光一時的內務府臣、江寧織造,姻親李煦家曾任蘇州織造,兩家負責為內務府受夠及監製藝術品,更常年接觸時新玩物,據史料記載,康熙三十二年,李煦曾兩次向上面進獻洋漆、雕漆、填漆的盒、匣等漆器。
  • 漆器 | 震撼世界的美!
    2017年6月6日,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中華漆器復興羅曼史發布後,引發了大家對中國傳統漆器的關注。
  • 中國漆器的各種工藝
    中國古代漆器的工藝,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夏代的木胎漆器不僅用於日常生活,也用於祭祀,並常用朱、黑二色來髹塗。殷商時代已有「石器雕琢,觴酌刻鏤」的漆藝。百寶嵌由於螺鈿是一種天然之物,外觀天生麗質,具有十分強烈的視覺效果,因此也是一種最常見的傳統裝飾藝術,被廣泛應用於漆器、家具、樂器、屏風、盒匣、盆碟、木雕以及有關的工藝品上。
  • 漆器的十三種工藝,震撼世界的美!
    雕漆工藝是一種典型的工繁料貴的工藝美術品,在厚重的漆層上進行創作雕刻,經歷了從唐朝到清代整整五朝,依然傳承延續。雕漆工藝的製作技術不但程序複雜、耗工繁巨、技藝亦高難。由於螺鈿是一種天然之物,外觀天生麗質,具有十分強烈的視覺效果,因此也是一種最常見的傳統裝飾藝術,被廣泛應用於漆器工藝品上。
  • 揭秘日本傳統工藝品在中國深受歡迎的背後
    這裡,我想與讀者分享的是:這裡,還是日本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髹漆的保持者、「人間國寶」增村紀一郎的家。 通常,在日本說道「人間國寶」,指的是擁有特技的一個人。但是,增村紀一郎可謂是一家「國寶」。
  • 揭秘「螺鈿之祖」古老工藝,起源時間推翻歷史,爭議終於有了答案
    當時專家們藉助微弱的燈光,發現這件漆器上閃著白色的光芒,專家講漆器表面的泥土清理乾淨後,這件珍貴文物完全展露在專家面前。出土的漆器正是罍,表面閃爍著白光的貝殼,竟然是罍的裝飾品,證明這件漆器是由螺鈿工藝製作出來的。
  • 他想用四五年的時間 用螺鈿把《清明上河圖》鑲嵌出來
    寧波江北慈城太陽殿路上的邵氏鑲嵌藝術館裡,螺鈿鑲嵌非遺傳承人邵益達一邊製作螺鈿紫檀五弦琵琶,一邊說著自己的願望。螺鈿又稱螺甸、螺填、鈿嵌等,是用螺殼、蚌殼、海貝等切割成花紋薄片鑲嵌在器物表面的裝飾工藝,其色彩豐富多變,光澤瑰麗奇幻,被廣泛應用於漆器、樂器、屏風、木雕等工藝品上。明末清初詩人劉應賓,用詩句「螺鈿妝成翡翠光」來描繪螺鈿藝術品的美好。
  • 【大象視界】迷人的千年青瓷漆器,告訴你什麼是高貴的傳承
    在日本珍藏的唐物中,龍泉青瓷和漆器是最具代表性的兩個品類,也代表著中國藝術品在日本的顯赫傳承。從中世轉向近世的階段,將此處發展為工商業城鎮的正是前田利家的長子、江戶時期加賀藩初代藩主前田利長(1562-1614),聞名全國的高岡銅器和漆器也正是由此而誕生,明治時代在世界範圍內得到流行和推崇的金工製品有不少都出自於高岡匠人之手。江戶時期北陸地區的武家文化的傳承在全日本都數一數二,形成了獨有的繁榮風景,被譽為「小京都」。
  • 相撲、漆器、抹茶,竟都源於中國:為什麼卻被日本發揚光大?
    一個本屬於中國的樂器,卻被日本人傳承下來,反而回中國進行推廣。看到這裡,你心中或許別有一番滋味。別急,不僅僅是尺八,還有很多我國古代的文化,在國內早已消失了,卻被日本發揚光大,傳至世界。如今,漆器已成為日本民族的另一種代表。世界上最昂貴的漆器全都出於日本,勝過中國漆器。▲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漆器國寶,八橋蒔繪螺鈿硯箱此外,還有和服、園林藝術、歌舞伎等等,日本都師從中國唐朝。
  • 【大象視界】探秘德川美術館:日本傳世「唐物漆器」為何比中國本土還多?
    如果我們考察日本的傳世宋元漆器,便會發現一個十分突出的現象,除了如德川美術館這樣的顯赫家族傳承外,相當一部分來源有序的高年份漆器都存於寺廟或者神社之中(在本次美協春拍中也能找到這樣的名寺傳承的漆器),顯示在禪宗盛行的日本古代,高級僧侶在文化和審美上引領著上層武士階層。在幾代幕府政權中,漆器漸漸成為了上層武士階層在茶道和室內陳設上的重要用品。
  • 做一顆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火種尚
    做一顆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火種尚 發布時間: 2020-07-22 08:21:50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尚東平   我們對人生的認識,都是從讀童話開始的。
  • 傳承優秀傳統法律文化 深刻理解習近平法治思想
    習近平法治思想文化底蘊的形成和發展,與對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密不可分。習近平法治思想文化底蘊的形成和發展,與對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密不可分。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萌芽於先秦時代,以神權法思想和西周時期周公旦提出的「明德慎罰」與「禮治」思想為開端,發展於春秋戰國,集大成於成為封建社會國家統治思想的儒家和法家學說中,包含了豐富的優秀傳統法律文化。
  • 漆器識別指南
    彝族傳統的鷹爪酒杯杯身一般為皮胎,杯底有一個突出捆上一個爪子,用土漆加固,使之牢固。 清雍正黑漆描金百壽字碗螺鈿漆器,取材於各種貝殼的天然色彩與美麗光澤的最佳部位,分層剝離和磨製後,鑲嵌於漆器表面作為裝飾
  • 日本多路徑發展傳統工藝產業
    日本的許多傳統工藝產品都具有較高的品質,京都地區出產的傳統工藝品在日本更是堪稱高端產品的代名詞。京都的「西陣織」是日本國寶級別的傳統工藝品,過去主要用於製作和服,近年來隨著和服穿用機會的減少,西陣織的銷售陷入低迷。為了繼續傳承和發展西陣織,生產者利用西陣織的核心工藝開發生產出了車內裝飾材料和壁紙,打造出具有高端質感的產品,再次掌握了市場話語權。
  • 中國人不可丟棄的十大傳統手工藝
    中國是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手工藝可想而知有多少,個個都能堪稱極品,每一種老手藝都值得我們去保護與傳承。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不可丟棄的傳統手工藝。隨著人們對傳承意識的加強,在陶瓷手藝人們的共同努力下,許多失傳的技藝重新得到傳承玉雕玉雕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玉石經加工雕琢成為精美的工藝品,稱為玉雕。工藝師在製作過程中,根據不同玉料的天然顏色和自然形狀,經過精心設計、反覆琢磨,才能把玉石雕製成精美的工藝品。
  • 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促進象州彩調全面發展
    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促進象州彩調全面發展 2020-11-17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欣賞 | 故宮博物院藏明代漆器,難得一見!
    將填金的嘉靖款刻在器底左側的情況較為特殊,而外底分布的多道斷紋同典型的明代漆器相比,明顯不夠均勻自然。考慮到清宮檔案中經常出現乾隆皇帝命令造辦處或蘇州織造重髹器底和器裡的記錄,並結合上述分析,這件剔紅圓盤的款識應是乾隆朝重漆底後加刻的,但與造辦處所作漆器的「款識」字體不同。
  • 域外文化|日本當代漆器,一見「沈金」、「蒔繪」等高超裝飾技法
    漆器是採用漆樹的汁液(漆液)塗抹於器物胎體上的工藝品。胎體可以是木胎、竹胎、皮胎、陶胎等。以木胎為最多。 (輪島塗蒔繪屠蘇器) 日本各地漆器: 「越前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