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認我自己還沒有那麼豁達堅強,當我收拾好6個大大的行李箱,將它們一字在客廳的地板上擺開的時候,眼淚就不爭氣地掉下來——那6個大行李箱,有3個是我的,另外3個是女兒的。她去京城讀書,我回小縣城工作。原本其樂融融的一家3口,從此兵分3路。
女兒是開心的,她終於擺脫了黑色的高三歲月,奔向大學新生活了。
我的心情卻是無以言說的複雜。由定居了10年的美麗山水城市回到那個我曾經極力要逃離的閉塞小城。追夢10年,最終不過是畫了一個圈,又怏怏不樂地回去了——我還沒有那樣一份大的魄力,可以徹底扔掉那份工作,更無那麼大的能力,可以把工作由小城調到我生活的這座城市來。我有的,只有一份感激——我感激時隔10年,我那並不招我喜歡的單位還在深情地為我保留著那個崗位。
還是那座破舊的小樓,還是那個破爛的小院,10年裡,那裡唯一的變化,就是那些曾經滿頭青絲的同事一個個老了,耳鬢髮間都已出現星星白髮。外面的世界,每天日新月異,我們那個小小的單位,世外桃源一樣被外界遺忘,它依舊在慢吞吞的往前走著,日復一日。
停薪留職10年之後,我又回來了。我又成了那裡的一員。
曾經的安適生活悄然遠離,我從曾經的天堂直跌凡塵。在縣城郊外租了一處房子,每天騎一輛小小的電單車去單位上班,風雨無阻。單位上事情倒不多,閉塞沉悶才是我最無法忍受的。每天坐在辦公室裡聽同事們聊家長裡短聊地裡的莊稼聊棚裡的果樹,我覺得自己每天都在浪費生命浪費時間。而先前的10年,那樣的時刻我或者在讀書或者在寫作,或者在恬適地養花種草收拾家,巨大的落差真的無法讓人接受。
下班,也並不是讓人開心的事,偌大的屋子裡,只我一人。一份心事亦無處安放。有人說,要學會享受孤獨,我不知道說這話的人是不是從未體味過孤獨。孤獨是帶刺兒的荊棘,一下一下刺在你的心上,不見得血流如注,卻分秒都在提醒著你:疼。
我要疼死了。
我很少在眾友人面前發布一些消極的信息,可那天自己渾身酸痛地躺在出租屋裡時,我還是忍不住,眼淚流得一蹋糊塗。人在病中,最怕的就是思前想後。那樣的日子,回望,是回不去的美好,前瞻,卻看不到希望與出口在何方。
我沒想到自己在朋友圈發布那條信息後,會引來如此多的關注。遠的近的,朋友們關切的問候與呵護再次讓我眼淚流了滿臉。有一位小姐妹的留言,卻讓我的臉驀然紅了,她說:「姐姐,我不知道你的生活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我卻不願意看到姐姐現在這個樣子,我一直記得姐姐曾經的恬淡從容雲淡風輕。」
恬淡從容,雲淡風輕。多麼美好的字眼啊,它們離開我多久了?而我,曾經多少次在自己的文字裡,勸導過那些慌亂無助的人?可我今天卻把它們弄丟了。
好在自己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擅反思。發現自己在生活中跑偏了時,會立即停下來,對自己曾經的過往進行一番梳理,然後毫不猶豫地拐上自認為正確的新路。現實就擺在那裡,我暫時無法改變,唯一能改變的只有我自己。
出版社編輯給的一個新的圖書選題——《王陽明傳》,我因生活的變動遲遲不敢定下來。回頭想想,遠離了家與親人,倒有大把的時間來做這件事情。那麼,還遲疑什麼?說做就做。讀他的心學全集,讀他的相關傳記,然後細細梳理他的人生故事,開始點滴書寫。做事,尤其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是排遣孤獨與寂寞的最好武器。曾經苦悶無聊的日子,瞬間被填得滿滿。不再有時間思前想後,也無暇去抱怨生活。每天早上我懷著滿腔激情醒來,開始新一天的閱讀與書寫。每天夜晚,我帶著收穫的喜悅與充實走上眠床。日子忙碌而又充實快樂。
打開一本書,就是在你面前打開一個世界。走近一個人,就能體味一種別樣的人生。我慶幸在這樣落寞的時刻走近了這位明代大儒。「心即是理」,萬物之理,從自己的內心來求諸。「凡事在事上磨鍊」,不經歷風雨如何見彩虹?「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遵從內心最本真的聲音,心強大,人生何處都有皎皎明月……
這些凝聚著一代聖賢大儒的心血與智慧的句子,如春風,如春雨,拂過我在小城枯寂的日子。天高了,雲淡了,霧霾散盡;花開了,柳綠了,綠水潺潺。我眼裡那個灰色而寂寞的世界瞬間變得多彩。心即是理,心態改變,世界改變。再走進那座灰撲撲的小辦公樓,再坐下來聽東家長西家短,我竟然能樂呵呵融進去。這是日子之一種,我何不快樂體驗一把?
我不知道人的一生要經歷多少未知的痛,未知的喜。你一路上曾灑下多少汗水就為自己一路準備了多少機會。冬去了,春就來。當我的那一部近30萬字的大傳順利籤約要付諸出版的時候,我在小城也差不多呆了一年。而那一紙調令,就那麼從天而降——自己竟然被破格安排到一所頗不錯的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去擔任了語文老師——一個我曾經多麼渴望的職業!理由很簡單,我的讀書寫作成績在。這份成績,當然不是我在這一年的時間裡取得的,但在這一年時間裡的沉浮掙扎卻可以代表我前10年的路。前10年,也曾沉迷也曾迷茫,我也曾如這一年一樣在沉迷與迷茫中一次次奮力衝出一條路。
「不要去追一匹馬,用追一匹馬的時間種草,待到春暖花開時,就會有一批駿馬任你挑選;不要刻意巴結一個人,用暫時沒有朋友的時間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時機成熟時,就會有一批朋友與你同行。用人情做出來的朋友只是暫時的,用人格引來的朋友才是長久的。所以,豐富自己比取悅他人更有力量。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據說這是中國首位獲得諾獎的女醫學家屠呦呦的獲獎感言。不管這話是不是她講的,初遇這一段,它就深深入了我的心。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我在自己的人生裡親自踐行過,也會將這一句深深鐫刻進我的生命裡。
(來源:半月談《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