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淚點超低,動輒鼻子發酸,時常淚眼朦朧,情緒轉換堪比專業演員,猝不及防中已是淚流滿面。聯想到以淚還債的林黛玉,不過弱不禁風多愁善感的脆弱很無趣,嚴重懷疑這也是更年期的一種表現,原來每個人的內心都存在著抑鬱的潛質,化解還是蔓延,這是個問題。
一把年紀了從未住過院的老爸,看他被推進病房的剎那,鼻子發酸,不知為何會想起第一次送孩子去幼兒園,看老師拉著他的小手越走越遠。疫情當前拒絕探視,只能電話聊聊,他說吃的還成就是睡不踏實,午夜夢回突然眼眶發熱,睡意全無,父女連心嗎,想著當下裡的他是否也正深夜無眠中。時隔一周才見面,還是隔著玻璃門的內外兩側,未及醞釀毫無徵兆淚水已奪眶而出,口罩終於派上新用場,承載眼淚正合適,穩穩接住不用擦了都。
終於放假了,孩子整日沉迷遊戲聊天玩兒的不亦樂乎,提醒他合理安排時間勞逸要結合,聰明也需努力加持方能修得正果,即時收到理直氣壯的反駁,聲稱自己正值青春叛逆,作業真不多會按時完成不用我提醒,太囉嗦。一時心塞,如我這般的放手依然不能滿足所謂青春期對自由與自主的渴望,話不投機半句多,深惡喋喋不休的我從來不囉嗦。看我紅了眼眶他不知所措,弱弱的讓我別生氣,不是生氣,只是失望,個性如我,母親這角色實在不適合,全無經驗且今生難再,我已盡力,沒有上升空間了也,彼此將就吧。
關於生命的意義有過太多詮釋,意氣風發的高大上或者消極頹廢的低迷者。贊同一位著名經濟學家的簡單論斷:「人生的意義就是享受人生,並且幫助別人享受人生」。人說父母與子女的緣分不過是目送背影漸行漸遠,生命的更迭本是自然而然,時光流轉,那個給了我生命,無數愛與關懷的男人如今已不再強健,無力挽回什麼,能做的也只有陪伴。這個曾在我體內與我同呼吸的男孩業已長大,不知道前世我們曾有何淵源需今生再續,不想左右什麼,惟願同行的路上我們能溫柔相待。
成人的世界裡總是有太多的疲憊、無奈與厭倦,有淚盡情流也是一種幸福,總好過欲哭無淚,不過是要找個沒人的地方才能放下所有,痛哭一場。忽然明白了老友為何毅然決然的遠走,按下重啟鍵,在異國他鄉,累,並自由著。也想起《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突然消失的莉拉,她眼中的世界,生命,經歷了那麼多的掙扎與反抗,最終也不過是虛空一場。
分享一首老歌,感懷那些溫柔笑容背後的淚水與哀愁。
立春了剛剛,春回大地,一切盡意,百事從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