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是河北秦皇島的一位老師因為「一秒變臉」而走紅網絡。視頻中他略帶疲憊,但當走到教室門口時卻突然停了下來。聳肩、挺胸、整理衣服、扶眼鏡、最後反覆調整微笑表情才大踏步走進教室,這一幕被學校監控攝像拍了下來。事後,當事的這位陳姓老師說:「孩子們盼著老師來,總不能垂頭喪氣吧!」敬業、不忘初心……網絡上對這位老師的舉動好評如潮。(12月26日《勞動報》)
這位老師「一秒變臉」的視頻被發布到網絡上以後,引來了網友們的如潮點讚,大家都覺得這樣的老師有愛、有心、敬業。這樣的誇讚絕非溢美之詞,「變臉老師」變的是臉,但走的是心。正是因為對自身職業的尊重,也是對學生的一種尊重,所以老師不願意讓學生們看到自己的負面情緒,而是把疲憊、勞累隱藏在心底,以自己最好的狀態面對自己的學生。
反過來說,如果這位老師任由自己的負面情緒暴露在外,帶著這樣的情緒面對自己的學生,進行教學活動,一方面會讓學生感到無所適從,可能會在老師面前變得小心翼翼,縮手縮腳;另一方面,在這樣的一種情緒下傳道授業解惑,也勢必會影響效果。換句話說,一位老師這樣的精神狀態面對自己的學生,其實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
這位老師在進入教室前對從自己精神狀態的一系列調整,從心理學層面來看,也是在一種自我的情緒管理。而情緒管理對任何人都很重要,因為我們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裡,都難免遭遇挫折和失敗,或者是因為家庭的、個人的事情而讓情緒陷入低谷。但人是「社會人」,也是「職場人」,應該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不讓負面的情緒影響工作和生活,尤其是不影響到他人。因為負面情緒是我們自己的,而他人是無辜的,如果我們讓自己的負面情緒影響到別人,從某個角度來說,這不但是對他人的一種精神傷害,同時也會造成誤解、誤會,引發矛盾乃至糾紛。
由這位老師的自我情緒管理,也很容易讓我們想起另外一件事。今年年初的時候,浙江某地高速公路一位年輕的女收費員,因為司機的誤解而被罵哭,但是轉眼之間,又微笑著面對下一位過路司機,儘管她的臉上還帶著淚花。這位女收費員和這位男老師,雖然他們的職業不同,服務對象不同,但是他們「一秒變臉」的背後,其實都是對自身職業的尊重,都是變的是臉,但走的是心。
「送人玫瑰,手留餘香」,對別人,尤其是對自己的服務對象微笑以待,不但是具備職業精神和素養的體現,同時也有利於營造一種和諧融洽的氛圍,對人、對己、對社會都是有益有利的。
文/苑廣闊
圖源/視覺中國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