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CBA,後衛線群雄崛起,特別是世界盃之後,包括吳前、孫銘徽等球員集體爆發,以球隊核心的身份屢屢打出亮眼表現,這讓大家對於郭艾倫第一後衛的位置有了極大的懷疑,前不久CBA公布了第一階段的相關數據,數據不會說謊,CBA到底誰才是後衛線的大哥大呢?
喜歡本內容記得給小原原點個關注哦!
從後衛效率榜可以看出,郭艾倫除了EFF稍遜孫銘徽排在第二名,無論RPE、權重效率還是總和都是聯盟第一的存在,全面的數據,無不顯示著郭艾倫還是國內第一後衛的存在。
吳前和孫銘徽雖然緊追其後,但是總體的效率還是稍稍遜色。
在第一階段的12輪比賽中,遼寧男籃以11勝1負的戰績與浙江稠州並列CBA第一,這是遼寧自2014-2015賽季以來的最佳開局,而郭艾倫出賽11場場均31.5分鐘,貢獻25.7分3.7板8.9助攻1.5搶斷,回合佔有率33.2%,真實命中率61.4%,自高詩巖離隊,趙繼偉來到替補位,郭艾倫在本賽季抗下了更多的責任,在更少的出場時間裡,做出更多的貢獻,是遼寧隊內勝場貢獻值第一人。前不久聯盟對於他的表現,更是頒發了「月度MVP」。
郭艾倫在第一階段的PER值達到了21.3,不僅是本土後衛裡最高的,他也是唯一排進榜單前十名的球員,以及唯一PER值超過20的本土球員。是阿聯受傷休養期間,CBA國內球員的臉面。
而從榜單上,我們還驚喜發現了另外一名球員的崛起,那正是廣東東莞隊的胡明軒,在阿聯受傷後,扛起東莞隊大旗,在PER和效率值都排進了前三,胡明軒第一階段出場10次,場均25.4分鐘貢獻17分3.3板2.5助攻1.7搶斷,回合佔有率21.6%,並且有著同位置球員最高的74.3%真實命中率,同樣的,他也跟郭艾倫一樣擁有隊內最高的勝場貢獻值,之前被詬病單薄的身體素質,但數據顯示,胡明軒單位時間內內線出手7.2次,超93%同位置球員。是一名優秀的內線攻擊手。杜峰指導培養人才的本領真的是沒話說。
郭艾倫、孫銘徽、吳前、胡明軒等,毫無疑問都是國內後衛線上湧現的優秀球員,他們的百花齊放,外援般的優秀表現,無論誰是第一後衛,都是中國男籃的一大幸事,相信他們在彼此的刺激和競爭下,也能打出更好的表現,促進男籃的發展。
喜歡本內容記得給小原原點個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