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得得
「自古耽改劇出頂流,得CP粉者得天下。」自《鎮魂》《陳情令》《鬢邊不是海棠紅》等耽改劇陸續問世且大爆以來,耽改劇市場的熱度越發高漲,且成為諸多演員蜂擁而至的頂流製造機。
今年以來,已有《皓衣行》《天涯客》《殺破狼》《張公案》四部耽改劇開機或殺青,其中尤以《皓衣行》和《張公案》聲勢最大。前者因女主角色的設置而備受書粉爭議,後者則更是有原著作者親自下場對選角表示不滿。但縱然如此,耽改市場依舊浪打浪。
在耽改題材影視劇不斷向外湧出的同時,被拿下影視化改編權的耽美小說也越來越多。據不完全統計,包括《天官賜福》《殺破狼》《破雲》《默讀》《六爻》《桃花債》《某某》在內,已知的耽改影視項目還有64部。面對耽改劇浪潮,粉絲市場第一反應大多是「不是吧」「不了吧」,可即便如此,時代的巨浪依無人可擋。
大浪淘沙過後,誰會是下一部爆款劇、下一位頂流?
68部耽改劇、136位男主角,市場迎來「耽改101」
2016年,還在網絡流傳的《上癮》捧紅了黃景瑜和許魏洲;2018年,一部《鎮魂》令白宇和朱一龍的「巍瀾CP」成為大勢;2017年,《陳情令》以50多億播放量、1.56億付費成績完美收官,肖戰和王一博穩坐頂流之位;今年,《鬢邊不是海棠紅》同樣掀起市場不小關注度,也讓黃曉明和尹正熱度更上一層樓……耽改劇爆款雖可遇不可求,但它對市場的帶動以及對演員流量的助力已無須多言。
現階段,除了已播的《鬢邊不是海棠紅》《成化十四年》,和已殺青或已開拍的四部耽改劇《皓衣行》(原著《二哈和他的白貓師尊》)《天涯客》《殺破狼》《張公案》外,據娛樂獨角獸不完全統計,僅目前已售出影視版權、備案、或開機的耽改劇項目來看,數量便多達68部。
而今,無論是頭部還是中腰部,甚至默默無聞的小公司均紛紛入局耽改市場,其中不乏騰訊、愛奇藝、芒果TV、耀客傳媒、慈文影視等網際網路或傳統影視公司的身影。
具體來看,愛奇藝除了已播的《鬢邊不是海棠紅》《成化十四年》外,手上還有與映美文化聯合出品的《狼行成雙》、與慈文的《隅我同行》(原著《囂張》)等;企鵝影視除了已開拍的《皓衣行》《殺破狼》外,還將與中匯影視聯合出品《死亡萬花筒》、與工夫影業聯合出品《張公案》;優酷有《SCI謎案集2》、與慈文的《天涯客》、與磨鐵娛樂的《默讀》;芒果TV則有《附加遺產》、與工夫真言的《六爻》,以及與華策的《地球上線》。
《左肩有你》(原著《撒野》)在工夫真言手中,歡瑞世紀握有《破雲2之吞海》、與中匯影視的《天寶伏妖錄》,完美世界與中匯影視將聯合開發《山河表裡》,繼《陳情令》後新湃傳媒拿下《江東雙壁》,《金玉王朝》《麒麟》由光線傳媒獲得,絲芭傳媒也手握《北鬥》《春風又綠江南岸》、耀客則有《鳳於九天》。其中,中匯影視關聯的耽美影視版權最多,《定海浮生錄》《相見歡》《19天》《AWM絕地求生》《罪愛安格爾》《定海浮生錄》《青龍圖騰》《輕狂》《圖靈密碼》《偽裝學渣》《鬼服兵團》《設計師》《快穿之打臉狂魔》《巨星手記》等均歸其所有。
此外,《少年行》《天官賜福》《全球高考》《奪夢》《金牌助理》《某某》《千秋》《大理寺卿》《將進酒》《將軍令》《犯罪心理》《燈提映桃花》《提燈照河山》《寒武再臨》《桃花債》等耽改項目均蓄勢待發。
誰會是下一部爆款、下一個頂流?
一個較為明顯的趨勢,自《陳情令》大爆且帶紅了兩位男主角後,市場便不再避諱題材,男演員們更是爭先恐後扎堆耽改劇大潮。
就目前已殺青或已開機的耽改劇來看,《皓衣行》由陳飛宇和羅雲熙主演、龔俊和張哲瀚聯手《天涯客》、《殺破狼》選定檀健次與陳哲遠、《張公案》則最終花落井柏然和宋威龍。其他如《少年行》由佟夢實和郭俊辰出演,《撒野》「擊鼓傳花」至王安宇。
事實上,雖然耽改劇出爆款機率較大,且是捧紅藝人相對最快的渠道之一,但耽改劇的爆款公式卻並非時刻見效。這條路多得是客觀存在的爭議,和充滿不確定性的紅線。
已播出的,由成龍監製,官鴻、傅孟柏、劉耀元、賈靜雯等主演《成化十四年》爆款公式失靈,市場表現一般,口碑平平;頻上熱搜的《張公案》,在還未開機前,原著作者@大風颳過公開反對張屏的扮演者宋威龍,表示劇和書以及作者將徹底割裂,這份堅決是因宋威龍曾主演的《鳳求凰》觸碰了大風颳過的底線。
現已殺青的耽改劇《皓衣行》,早前在拍攝過程中出現了女主爭議,陳瑤飾演的女性角色在原著小說中本是個男性角色,影視化後被改成了陳飛宇飾演角色的師妹,且路透信息中與男主角有親密的肢體接觸。角色性別的改變、女主角的「添足」令書粉們十分不悅,《皓衣行》官微下的微博評論中,攻擊演員陳瑤的評論不計可數。此前《陳情令》《鎮魂》也都曾因影視化改編掀起不小市場爭議。
再往前,2019年8月18日,耀客傳媒出品的古裝劇《鳳於九天》微博官宣開機,但原著作者風弄發微博「三不知」:不知道開機消息、不知道演員是誰、不知道有沒有拍攝許可證。該劇的開機懸案至今沒有後續。
對於當前的影視市場而言,題材紅利客觀存在,但該類型劇因題材的特殊性,耽美文學與其雙男主設定面臨的卻是紅線仍在的大環境,影視化改編與監管力度也均高於其他類型。若僅僅只是把「雙男主」作為收割粉絲經的噱頭,顯然不符合內容市場的良性創作規律。與此同時,面對題材扎堆而來的同質化現象,再加上觀眾審美趣味的培養與提高,觀眾與粉絲也不再是「逢耽必嗑」,收割之路也越來越難走。
耽美劇雖熱,但爆款有限,幸運兒依舊是少數派。在未來68部耽改劇扎堆、136位男主角待機的市場,若想從「耽改101」中C位出道,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