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之行,純屬偶然。
去年十一月的時候,我的姐們兒Grace來雪梨出差找我吃飯,席間提到她的三個混血的小孩學中文的問題。她說為了鍛鍊孩子們,她們現在家庭假日都選在講中文的國家,明年一月,她要把兩歲的三女兒留在家裡給老公帶,她隻身帶著六歲和四歲的兩個兒子去臺灣九天。我聽完大笑,再加一個三歲的兒子如何?
於是當晚拍板,訂機票,帶上孩子們去臺灣。
【文藝臺灣】
既然決定了去臺灣,便開始做功課,臨行前幾個星期裡帶娃上班之餘看了幾部臺灣電影,重溫了一下高曉松曉說所講臺灣和蔣介石的系列,以及讀了廖信忠的《我們臺灣這些年》。
那麼電影裡書裡廣播裡的臺灣是什麼樣子的呢?
電影裡的臺灣,是小青春小清新純真可人的,如同《一頁臺北》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是憂鬱的沉默的打碎了牙齒往肚裡咽般苦澀的,如同《悲情城市》,或者市井的瑣碎的然而又溫情款款的,如同《一一》。
書裡的臺灣是一個陌生的島國,然而上面住著我們孿生的兄弟姐妹,數十年音訊斷絕,卻過著軌跡驚人相似的生活。看《我們臺灣這些年》常常不禁莞爾,孩子們的嬉鬧,升學的苦惱,一邊倒的歷史課本和愛國主義教育,還有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影星歌星等等。。。相逢何必曾相識。
高曉松講的臺灣,每晚入睡前夜深人靜在耳邊響起。那些高中畢業後就鮮被想起的名字事件,跟著他又一一溫習,夾之之前不曾了解的故事。聽到日本投降後的臺灣,二二八慘案,恍然理解了《悲情城市》裡那令人窒息的陰鬱之感,好像永遠不會放晴的梅雨天。「亞細亞的孤兒」,原來這徹骨的孤獨感緣此而來。
我懷著五味心情踏上了臺灣之旅。
【第一日:出發】
5號晚10點半的飛機從雪梨出發,雪梨當日陰雨,葫蘆小朋友一天泡在家裡好不悠哉悠哉,然而吃了晚飯被我拉起來出發,開始了我們的徵途。為了和Garce帶領的飛到高雄的一小分隊回合,我和葫蘆小朋友今晚九個小時飛臺北,清晨四點半到達臺北後轉第一班巴士至高鐵桃園站,再從高鐵桃園站乘車兩個小時至高雄。
在飛機上葫蘆放倒睡覺我站著看電影,看了Everest, 在鼾聲四起的午夜心潮澎湃,是呀,為什麼放著溫暖懶散的日子不過,而選擇這樣筋疲力盡的旅行?因為,世界在那裡呀。
世界在那裡,讓媽帶你去看看。
飛機上聚精會神看電影的葫蘆小朋友
【第二日】臺北/高雄
清晨抵臺北,大雨傾盆中轉上高鐵踏上去高雄的路,早上七點的高鐵上靜悄悄(後來發現任何時候也是靜悄悄)。到達高雄依然大雨,高鐵站打車去酒店230新臺幣,步入酒店大堂正琢磨怎麼聯繫Grace,她們娘三個就從電梯裡走出來了。於是,戰鬥民族如我和葫蘆,房間也不去了箱子一存直接出去逛,第一站高雄駁二藝術區。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高雄的駁二藝術區,和後來在臺北去的松山藝術區,是臺灣諸多文創園區之一。文創,即文化創意產業,在臺灣似乎有政府大力支持,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的開,飄香在每個城市深處。
臺灣的文創是有濃厚的臺灣特色的,大抵主題都是天然,返璞,漫畫,小可愛和小清新。和動漫有關的展覽是常年都有的,比如此時此處是櫻桃小丸子展。
漫步駁二附近的高雄小街,讓我想起那個常常被我們懷念的九十年代,在大陸,熱火朝天的經濟發展前浪推後浪,九十年代的痕跡早已經被抹得乾乾淨淨,反而在臺灣能夠找到那個年代的感覺。雨過天晴沐浴在南部暖陽中的老小區,斑駁的矮樓房,沒有保安沒有對講器沒有防盜門,有的是蔓延出陽臺和擺滿路邊的綠植,永遠開著門的雜貨店涼茶攤,前面做生意,裡面就是一家老小的生活空間,還有,笑眯眯打招呼的鄰居們。
駁二藝術區,藝術家們都起得晚,十一點以後陸陸續續才開門,我們帶孩子的起得早,在外面逛了又逛
大愛這個雕塑,多雲的天氣裡仍然很陽光
高雄無名夜市
晚餐過後去酒店附近的夜市逛,這個小夜市沒什麼遊客都是本地人,看著大爺們坐在小攤前自斟自飲覺得很可愛。在夜市買了臺式炸臭豆腐,臭豆腐攤前排隊時三個孩子都捂著鼻子,Grace家老二一聽媽媽要把這麼臭的東西拿回酒店都快哭了,媽媽們還真是重口味呀。
排隊買滷肉飯,排在前面的人都帶著機車頭盔,很臺灣
【第三日】高雄
清晨吃過早飯,帶上葫蘆步行至捷運中央公園站,清晨街上人很少,公園裡也有晨練的老人,不過沒有大喇叭和廣場舞,寧靜悠閒。
高雄美麗島捷運站
第一站美麗島捷運站,工作人員告訴我不用出站就可以看到著名的光之穹頂。果然非常上鏡,手機隨便一拍就驚豔。
同一條線直接坐到西子灣,下了車閒庭信步走到碼頭,然後又散步至旁邊的國立中山大學。
中午搭計程車返回酒店,計程車的老伯熱情的問我們下一站去哪裡,介紹了他的朋友的七座麵包車給我們,於是放棄公交計劃包車去墾丁了。
隨便手機一拍就很驚豔的美麗島捷運站
臺灣的捷運,還有捷運車站,其實看得出都不是那麼的新了,然而乾淨得驚人,地面如鏡。從臺灣返回之後在雪梨機場轉火車,第一次覺得雪梨的火車髒得發指。
高雄西子灣
看盡雪梨高大上的海灣和遊艇,來看看高雄西子灣的漁船
漸行漸遠的幸福喲。。。
高雄國立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的入口是這樣的,第一次不留神走過了
要走過一條長長的隧道才能進入大學,隧道不通汽車,時時有騎著自行車背著雙肩包的大學生從身邊輕巧掠過舊時代感的教學樓大學後面的海濱浴場,沙子是黑色的,周圍設施也陳舊,冬天裡顯得悽涼,估計拍文藝片是極好的
代天宮
回捷運車站的路上走過代天宮
民居簇擁的代天宮臺灣諸多這種民間廟宇,房東總是要裝飾得花團錦簇八仙過海
看著不起眼的魚丸湯,清湯裡四五個白白的魚丸幾片蔥葉一點油星兒,怎麼這麼好吃!
遍地都是的果汁奶茶攤
墾丁海洋生物博物館
水族館也去了不少,然而這次特地來墾丁,是要嘗試著名的夜宿海生館項目。
夜宿海生館,在海生館的網站可預定,顧名思義,就是夜裡跟魚兒共眠。出發前跟朋友說起,大家說海生館也有酒店嗎?呵呵,並沒有,就是在海生館的走廊裡打地鋪哦。
不過夜宿海生館可不是就睡一夜地鋪而已。看重墾丁海生館的這個項目,因為她的安排相當豐富,第一天下午四點抵達,第二日上午十一點結束,在海生館關門之後由工作人員帶領參觀,並得一覷大魚缸後面的世界。在海生館熄燈後看黑暗中釋放異彩的魚兒和珊瑚礁,在白鯨的呢喏聲中入眠和醒來,第二天早晨又能觀看潛水員餵魚和工作人員餵企鵝的場面。中間穿插晚餐夜宵和早餐,有臺灣式的無微不至的服務,大人一百來塊澳幣小孩減半(折合人民幣五百多塊),與其住酒店,何不海生館!
水族館門口巨大的噴泉,可以讓小朋友們戲水。雖然是臺灣的冬季可溫暖的南部那天也有二十多度,葫蘆小朋友急不可耐要下水,我也不想讓他錯過這樣的好機會。玩水罷了工作人員走過來對我說那邊可以給孩子洗澡換衣服,才發現這麼為了這麼淺的一個池子,水族館還貼心準備了更衣室和淋浴。
遊客散盡的水族館,在空蕩蕩的隧道裡被水底世界深深徵服的葫蘆小盆友每到水族館必拍水母,水母是我最喜歡的水生物,永遠如夢如幻
忘記了叫什麼名字,講解員說是非常害羞的,總是一半躲在沙子裡。為什麼他們的頭都朝著一個方向呢,因為水族缸裡的水也有模仿潮汐,它們都迎著潮汐而立,只要張開嘴,微生物就自動隨潮汐送到嘴裡來了。這才是真正的,飯來張口。
認真聽講解的葫蘆小朋友
孩子們在餵魚,這個池子裡有條大河豚把我們都笑死了,懶洋洋的張著嘴巴遊著,食物扔到嘴巴前也懶得動一下。於是投蝦入河豚一下成了大家熱衷的項目,充分證明有時高冷也是一種有效的陌生手段。
第四日:墾丁/臺北
迷迷糊糊,睡到七點多醒來,睜開眼睛周圍一片安靜,孩子們還睡著,躺在枕頭上看巨大的白鯨在頭上一圈一圈的遊,美得不真實,好像時間都停止。
隨著孩子們一個個的醒來,白鯨似乎也興奮起來,開始緊緊的貼著水族缸,甚至把他們軟軟的腦袋頂在玻璃上蹭來蹭去,好像小狗一樣跟我們撒嬌。剛睡醒頗呆萌的葫蘆小朋友引起了白鯨小姐的興趣,她從遠處徐徐遊來,姿態優雅無比,慢慢的把她的嘴巴貼在水族缸上,給了葫蘆一個早安的吻。我在旁邊看著,心中感動不已。
離開水族館,找了來時的師傅送我們回高雄,然後就從高雄乘高鐵至臺北。高鐵上自然要吃高鐵便當,還有我們一路買的五花八門的水果和小吃。
從臺北站出來,兩個人發現都沒帶酒店的地址,又上不了網。硬著頭皮打了一輛車,還好師傅耐心又熱情,根據我倆破碎的信息竟然找到了這家隱藏在臺北車站大鬧市的酒店。葫蘆小朋友上了車執意要吃他的巧克力,我很不好意思怕他弄髒車上,司機師傅卻立刻遞上紙巾,隨後又遞上一個垃圾袋,簡直貼心暖男。
海生館提供的早餐,中式西式可選,我和Grace不約而同,當然要中式,來了臺灣誰還吃三明治。典型的臺式早餐,白粥肉鬆麵筋肉臊和小菜,還有我啃了一半的粗糧饅頭,暖口暖心。
吃飽了繼續看魚,這種魟魚是孩子們的大愛,因為肚皮上長著一張呆萌的笑臉。每次它們露出肚皮從我們眼前擦過,孩子們都高興的又叫又跳
南極館的大水族箱
第五日:臺北
今日行程,上午中正紀念館,士林官邸和故宮(後來士林官邸因為孩子們造反而臨時取消),下午誠品信義店,晚上臺北101(後來臺北101因為孩子們走不動了臨時取消)。你們看,帶孩子出門就是這個樣子,一天兩個項目就差不多了,莫要貪心。
中正紀念堂
中正紀念堂離酒店很近是走著過去的,我一路導航,途經一威武建築我介紹「此乃總統府」,轉看巨大招牌赫然寫著「臺灣銀行」。Grace貼心圓場:「總統還真是有錢」。
中正紀念堂在臺灣來看規模很是可觀,而且中正君雕像高高在上頗有威嚴。看來紀念堂必要居高而建,就算沒有天然的高山也要平地起高樓,讓來往之人不得不累酸脖子才一睹偉人面容,不由得你不敬仰。沒有去看傳說中的士兵換崗,因為孩子,孩子早已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故宮博物院,地方不大然而寶物堆積如山。帶著熊孩子(又是孩子。。。)沒租電子導覽只是走馬觀花的一趟,心中暗下決心以後一定要再來細細的看它一天。
中午在士林捷運站附近吃了牛肉麵,名字不知道,但看到門口掛著有什麼綜藝節目推薦的照片裡面門庭若市肯定錯不了,果然,平平凡凡一碗麵吃一口感動得快哭了。之後又吃了好幾頓牛肉麵但無名面鋪的那一碗已成初戀的味道。。。
中正紀念堂下又有人找我問路,Grace說我不停被問路一定是面目友善,我卻覺得要歸於我明明迷路了但永遠掛著一副泰然自若好像知道自己在去哪裡的神情
這才是總統府
故宮不能拍照,全程只有這種廁所的照片證明清宮一遊。。。
誠品信義店
沒有誠品的臺灣,會是不一樣的臺灣。
在臺灣呆了九天,逛了五家誠品,高雄的誠品駁二店,臺北的誠品信義店,誠品松山店,誠品臺北站,還有臺中的誠品綠園道店。誠品不只是書店,也賣服飾,家居用品甚至食物。百逛不厭的誠品,裡面每一樣小東西都充滿了創意,精巧有趣,又那麼的大,讓人有永遠也逛不完的欣喜,好像一本精彩極了的書最好永遠不要結局。
第六日:臺北
今天的主題主要是親子,素質教育,嗯。
上午去了松山文創區,看了點室外雕塑,逛了逛小小的創意雜貨店,又遇誠品,逢誠品必入。
下午的項目是Grace阿姨選的,Baby Boss兒童職業體驗店,貌似是可以穿上各種制服扮大人。這個機構在一個大商場裡,我們倆商量著把孩子丟在裡面然後就出去逛街,結果人家告訴我們家長要隨行,而且完整的一場是五個小時,花費為每個兒童900新臺幣(折合人民幣180或牛肉麵6碗)!我倆交頭接耳一番,有道是出門在外最怕四個字,「來都來了」,只好拍出信用卡交款入場。
幸好來了。
這個地方太好玩了。
說實話我倆的期望值是很低的,以為是一個大型的遊樂場,只不過給換換衣服玩點主題玩具拍點照片而已。然而裡面其實是一個個迷你小劇場,孩子們披掛上演,有活潑又耐心的工作人員引領者他們一個場景一個場景的玩上班的遊戲,逼真程度讓人讚嘆。
可選職業五花八門,從萬人迷行業如飛行員太空人消防員警察到紮根基層行業如超市售貨員擠奶工油站加油員。還有匪夷所思行業如牙醫,海苔創業家(?),賣保險的。。。以我冷眼觀察,所以男孩都想當警察,所有女孩都想到指甲沙龍上班。。。
松山文化創意園區
松山文創園區,原來是一個煙廠,廠房廢棄之後廠址被開發為文創區,搞各種展覽
Baby Boss兒童職業體驗館
孩子們體驗的第一個項目是急救員
救護車要出發了(沒想到還真的能開,開出去一百多米呢)
來救這位昏倒路邊的病人吧小小加油員培訓中
警察巡邏
個子最小的機長,還拎著一個包
第七天:臺北
出發之前查看臺北一周天氣,雨雨雨雨雨雨雨。Grace開了個很90年的的玩笑:「果然是冬季到臺北來看雨呀。」
好吧你們都沒有聽過孟庭葦的卡帶。。。
此次臺灣冬季之行人品還是有一拼,九天下來只遇到了一個半雨天,其機率不亞於數年前去倫敦在十月份遭遇熱浪 (好吧28度對倫敦來說已經是heatwave了)。今天是旅行第七天,雨下了一天沒停。我們決定去逛商場,從小數學不好的我由於匯率計算錯誤買了一個超過我心理價位一倍的包,不堪回首,於是這日留白不存照。
第八日:北投/淡水/臺中
第八日,我的親密戰友和她的猴子兵團要回澳洲了。我和葫蘆十分不舍。在此鄭重感謝Grace的不棄之恩,我這一路丟三落四,還要左手一個大兒子右手一個小兒子的她抽出一隻眼來照看,如果不是她,箱子外套買的鳳梨酥背的照相機甚至親生的兒子可能都丟在臺灣了。。。
沒有了Grace,我暗中叮囑自己要耳聽六路眼觀八方,然後我就推上我的娃娃車(Grace叫它我的小毛驢,因為一路上駝著娃還掛著大包小包負重能力一流)向北投進發了。
聽說我去北投了曉得臺灣的朋友們都問:「洗溫泉了嗎?」
我只能慚愧的回答:「沒洗,帶著娃。」
「那去北投幹什麼了?」
「看了一個圖書館。」
誰還能說我不是文藝青年。
去新北投的火車
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管簡介
(官網摘抄)
本分館座落於在綠意盎然的北投公園內,室內書香,戶外鳥語,相映成趣,閱讀成了一件愜意、享受的活動。
屋頂為輕質生態屋頂,設有太陽能光電板發電,可發電16千瓦電力,並採大量陽臺深遮陽及垂直木格柵,降低熱輻射進入室內,降低耗能達到節能效果。綠化屋頂及斜坡草坡設計可涵養水分自然排水至雨水回收槽,再利用回收水澆灌植栽及沖水馬桶,達到綠化與減少水資源浪費。建物使用木材及鋼材,該建材皆可回收再利用,減少廢棄物對環境的破壞。
本分館並在94年2月份榮獲內政部綠建築九大指標候選證書,包括「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室內健康與環境」、「廢棄物減量」、「汙水與垃圾改善」九項指標,96年7月獲得綠建築鑽石級標章證書;2007國家卓越建設獎-卓越獎、第6屆臺北市政府品質創新獎第一名、2007「臺灣建築獎」首獎、第6屆臺北市「都市景觀大獎」首獎、第8屆行政院公共工程品質優良獎優等獎」、內政部96年度「優良綠建築設計獎」、2008全球建築金獎─全球卓越建設獎入圍獎、2012年獲得美國網站Flavorwire.com評選為「全球最美25座公立圖書館」之一。
是時候祭出世界最美圖書館之一,北投圖書館啦。
葫蘆加入看書的行列這個圖書館與別處有所不同的是她的書架都很矮,小個子的我也能輕鬆瀏覽最上面一排,不太容易產生兩排高高的書架中那種壓抑感
北投溫泉博物館
溫泉博物館原來是日本人的溫泉會館,好大好奢侈。榻榻米大廳是來客休息的好地方。不要票,要脫鞋。
原來的溫泉池,還有露天池,喝著小酒聽著歌泡著溫泉,日本人還真會享受,八嘎呀路
淡水老街
本來淡水想去幾個地方,老街,真理大學,淡江中學。但是由於我的迷路,推著娃娃車上坡走了快半個小時還不見老街的蹤影,傳說中的一出捷運站一號口就是難道是騙人的。。。
留個遺憾給下次,畢竟也沒有時間去看拍《悲情城市》的九份和《那些年》的平溪,下次一起。
第九天:臺中
來臺中亦是偶然。
出發前幾天,偶爾跟我表妹的閨蜜我看著長大的Julie妹妹(好吧從穿校服看起)在微信上說起我要去臺灣,讓臺灣人的她介紹好地方。她說哎我也要回臺灣耶,你要不要來臺中。
去一個陌生的地方,能有當地人的引領,體會遊客以外的生活,是我旅行中最嚮往的事,比如去年去韓國有我的閨蜜,去成都有我表妹夫一家和like姑娘,去西安有趙哥(回首來路,原來我是這樣一路混吃混喝過來的)。
立刻點頭不迭說那就打擾了!
高鐵臺北至臺中不過一個小時的路程,在臺灣旅行真是輕鬆,捷運高鐵臺鐵無縫對接,指示牌清晰明了,工作人員處處幫忙,無障礙設施暢通無阻,讓我這樣推著娃娃車拉著大箱子的重度方向障礙症患者也毫無壓力。
彰化鹿港小鎮
彰化鹿港小鎮,古鎮型旅遊點,又一個逛吃逛吃的好去處。不過沒有強買強賣,價格也很合理。
老街走到一半我已經吃不下啦,兩個手腕上還掛著裝滿各種街邊小吃的袋子。自從到了臺灣每天吃五頓,臨睡了還要坐在床上吃吃吃。
一走進鹿港小鎮,就看到這位做狀元糕的大叔,很像西安街頭看到的鏡糕。他驕傲的告訴我們純手工喲,平時要排大長隊的。
本地特產一口蟹和蝦猴不
當地特產肉乾,不鹹,坐在車上一路嚼著吃。這袋我一直吃到雪梨機場,實在吃不下了最後一點戀戀不捨的扔到quarantine bin裡面
路過這家店,julie開心的說是柑仔店喲。聽她一解釋我明白了,柑仔店不是賣水果的,而是賣各種小孩玩意兒,其性質類似於我們小時候的校門口小鋪,是臺灣孩子們童年的一部分。
果然是各種小玩意
鹿港天后宮
天后宮供奉媽祖娘娘,煙火興旺
彰化八卦山大佛
我看大佛萌噠噠,料大佛看我亦如是
大佛眼中的彰化
臺中逢甲夜市
臺中逢甲夜市,浩浩蕩蕩好幾條街,吃的玩的星羅棋布,零碎卻不髒亂,店主都親切友好,淡季遊客稀少街上大多是附近大學的學生。看學生們在哪裡排隊就知道哪些是金牌店鋪了。
Julie來了夜市開心的像個小孩子,「啊呀我要吃大腸包小腸」,「啊呀我要吃地瓜球」,「啊呀我要吃。。。」只見輕車熟路的她在各個攤位之間穿梭,我只要在一旁期待的張開嘴就好了。
只恨嘴太小。。。
逢甲夜市最著名的大腸包小腸,逢周末隊伍要拍老長,有趣的是對面也有一家,兩家一邊做生意一邊嗆聲說自己才是逢甲第一家。
冬季周二晚上,夜市不繁忙的光景。繁忙起來是人擠人的。
逢甲夜市又一大馳名,老闆賣章魚小丸子賣到暴富,買下夜市裡整一條小街的店鋪。逢甲勵志故事,廣為傳誦。
【第十日】臺中/臺北
今天夜裡十點多的飛機從臺北返澳洲,中午了我們還在臺中逛,臺灣就是這樣方便。
今天又是寓教於樂日,帶葫蘆小朋友參觀臺中的國立自然科學館,之後沿著科學館前的館前路走到綠園道,還有一個非常美的名字叫「草悟道」。沿路有餐館,咖啡店,散步的人們,露天的雕塑,當然還有,誠品。
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恐龍館非常好,恐龍是聲控的,走到它們面前就會咆哮活動起來
一隊小學生的畢業旅行,葫蘆小朋友混跡其中聽講解,無比專注
科博館的科普錄像都是這樣卡通的
科博館有一個展廳講解人體的衰老,進門處是一個指針飛快旋轉的鐘的投影,讓人看了頗為唏噓,再不瘋狂我們都老了(看,也不只是九十年代的歌哦)。
桃園機場
臺灣的桃園國際機場沒有其它國際機場的熱鬧,顯得有些冷清,然而處處體現出臺灣式的周到與人性化還有小清新。很喜歡的是登機口有主題,比如布袋戲,客家文化,環保等等等等。機場也有個圖書館,將文藝進行到底。
值得一提的是桃園機場地下二層也有好多好吃的呀,臺灣馳名的小吃連鎖比如春水堂的珍珠奶茶和度小月的擔仔麵。一想到馬上就要離開臺灣了我的胃又鬥志昂揚風捲殘雲吃了一桌子。
在雪梨下了飛機看到滿機場的三明治漢堡那一刻的悲涼誰會懂。。。
【臺灣之行感想一:帶娃出行生存指南】
葫蘆小朋友三歲,至今已經隨我出訪陸港臺新加坡紐西蘭韓國並在澳洲境內廣為遊歷,我覺得帶娃出行我也有一點心得。
然而三個娃的戰鬥力絕對是立方級的。
經驗總結如下:
夜航班。睡著的熊孩子才是天使。我帶葫蘆出門都是儘量選直飛睡一夜就到的那種,去紐西蘭那次的白天飛機不過四個小時我已經被推到極限鳥。
娃娃車。對於小一點的孩子,帶上娃娃車如同隨身帶個小房間。此行多虧了我的小毛驢,孩子走累了可以休息午睡,買的東西帶的雜物都可以掛在車上。當然目的地要有流暢的無障礙設施比如電梯坡道才行。這點我們大陸做得還是很不夠,雖然表面看起來比臺灣光鮮不知道多少倍。
項目合理搭配行程靈活鬆弛。一趟下來我們去了我攻略上七成的地方,基本這就是現實了。孩子們早晨都是精力充沛態度良好,可以去重頭項目。
有了哄娃神器iPad,逛街不再是夢想。
旅行見性情,一路上與娃的博弈對孩子是鍛鍊對自己是修行。在捷運上看到臺灣的媽媽如何教孩子,在孩子鬧情緒的時候嗲嗲的臺灣腔:「好好說話哦,要好好說話哦。」(請腦補)不用威逼利誘一樣奏效。
Grace阿姨在每次進電梯前為誰按鈕的問題一遍遍耐心調停,此處應有掌聲。
【臺灣之行感想二:最親切的陌生人】
在臺灣的最後一天,我一個人拖著20公斤的大箱子推著嬰兒車從酒店坐巴士到臺中高鐵站,從臺中高鐵站坐高鐵至桃園站,從高鐵桃園站坐巴士至桃園機場,再從桃園機場坐九個小時的飛機回澳洲。選擇這樣的行程沒有遲疑,因為相信我所走之路處處必有殘障通道讓我嬰兒車上下,必有專業耐心的工作人員對我加以指引,更重要的是,必有素昧平生的好心人熱情的伸出幫手助我一行。
這樣的好心人,有在巴士上車時主動幫我拿箱子抬嬰兒車的先生,尤為感動的是巴士到了終點站我最後一個下車發現他還在門口等著幫我下車。也有臺中高鐵站電梯裡的那位先生,在電梯升起時發現葫蘆的一個玩具掉在了門外,立刻提出讓我們到了二樓先下電梯,他再折返回去把玩具取回,我欲推辭時他連聲說:沒事沒事,反正我也不趕時間。
回到家裡Grace發給我一篇陳丹青寫臺灣的文章有一段我深以為是:
「相比日本人的打起精神事事認真,臺灣人的恭謹是有漢民族的溫潤松爽,不給你看得吃力;相比香港人的凡事規矩兢兢業業,臺灣人的周到透著家常的歡然,並不板著臉。」
【臺灣之行感受三:莫談國事】
不談國事,那就說說家事吧。
我們在臺期間臺灣大選在即,各黨派冒雨掃街拉票,最後蔡英文當選臺灣首位女總理,兩岸問題再次升溫。
其實臺灣是不是中國的一部分,我想兩岸人民都很清楚。所謂臺獨,也只是不認可某黨的政府,如同鬧矛盾的兄弟倆吵不清誰是一家之主,但是血濃於水,我們是一家這是爭不了的事實。
也許年輕時分家鬧到反目,也許其中奸人挑撥誤會重重,也許道不同多年不來往,但是在此同時,隔著一條窄窄的海峽,我們說著同樣的語言寫著一樣的方塊字,講著一樣的上下五千年,兩岸以各自的方式延續著,中華這一脈香火。
我們大陸這些年走了很多彎路,有時候隔海一望,孤島自守的臺灣似乎是塊中華民族的淨土,「賢良恭儉讓」我們都快不好意思講出來了,在臺灣似乎還被恪守著。
而今,當初的亞洲四小龍之一似乎放慢了腳步,當初窮的揭不開鍋的老家大哥卻搖身一抖成了暴發戶,正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然後親兄弟還是親兄弟,你好我好,都是中國好。
最好的是,此後多往來,代代莫生疏。別忘了,海那邊還有我們的親人呢。
寫得停不下來。最後的最後要說一聲對不起。
對不起那些我沒能吃完不得不含恨丟棄的美食,高雄夜市的滷肉飯,臺北不知名店鋪的薏仁紅豆湯,臺北誠品松山店樓下的泡菜米線,西門町的麻油雞烤地瓜,鹿港老街的車輪餅楊桃汁肉包子,逢甲夜市的關東煮玉米地瓜球,臺北機場春水堂的拌麵。。。
讓你們這樣無謂的犧牲我真的很痛心,可是想讓你們統統在我肚子裡麵團聚我不得不說一聲:
臣妾吃~不~下~啦~
作者:東食西宿,中文系才女,自2000年移居澳洲,膝下一子諢名葫蘆娃,雖未滿四歲,已隨母遊覽過多個國家。部分遊記連結http://chanyouji.com/users/221484
歡迎關注我們的訂閱號:加州娃行天下
(長按二維碼 -> 識別途中的二維碼)
圖文版權所有
投稿請聯繫
waxingjiazhou@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