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現如今的農村已經不再是貧窮落後的名詞,現在農村發展的越來越好,很多農民因此也走向了致富的道路,但是現在的農村「空心化」也是比較嚴重,很多原來生活我們身邊的朋友都離開村子,去城裡謀求生計。我還依稀的記得,小時候我們的童年雖說比不上現在的孩子這麼幸福,但我們當地是快樂的,沒有玩具我們去野外尋找,比如說採摘野果或者去河邊遊泳,這就是我們快樂的童年。
筆者還記得以前在農村的時候,經常和小夥伴去採摘一種小瓜,這種小瓜在農村的野外有很多,但並不起眼,這種小瓜就是「馬泡」,聽到名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因為馬泡在農村的很多地方都有,甚至大家還吃過馬泡,但是馬泡這種小瓜並不好吃,看外表長得確實挺喜人的,但實際上這種小瓜沒有什麼食用家孩子,甚至在農村還經常被當成野草。不過近些年馬泡確實少了很多,或許是我不仔細去尋找,以前在山上有很多,而如今找半天也很難發現一棵馬泡。
馬泡是一種草本植物,也是藤類的一種,我們首先說下馬泡的特徵,目前我國的馬泡基本都是那種小瓜的形狀,不仔細看真以為是小西瓜,因為它也有西瓜的那種紋路,關鍵生長方式和西瓜也差不多,馬泡和小土豆差不多大小,還沒有成熟的馬泡有股淡淡的香味,而成熟後馬泡裡面是有果肉,但果肉口感並不怎麼好,主要就是因為汁水不多,並且成熟后里面還有很多種子,果肉稍微有點甜味。馬泡的表皮有層柔毛,開始是綠色的,後邊發白,然後就變成黃色。而馬泡的葉子也並不大,葉子上面粗糙,被白色糙硬毛,背面沿脈密被糙硬毛。
馬泡在山東的魯西南是一種特色,但這不代表就是山東特有的物種,馬泡分布雖然並不廣闊,但除了山東、河南、河北、江蘇等地有馬泡,在過去的時候,馬泡就是一種野草,筆者還記得有的馬泡就長在我們的牆頭上,當時主要就是採摘下來當玩具,積攢到一布袋之後我們就丟著玩,還沒有成熟的馬泡有點苦澀,所以根本是沒人吃的,只有成熟之後的馬泡才有一點點的甜味。
馬泡其實也有很多奇怪的名字,比如說馬寶、小野瓜、小馬泡,但基本都是以「馬泡」為主,據說馬泡原產於非洲,後來引進我國之後只是在野外滋生。
馬泡有什麼營養價值呢?馬泡是含有果糖的,另外馬泡中的葡萄糖也比較明顯,在我們農村,以前很多大人喝醉酒之後就會吃馬泡來解酒,這也是當時眾人所知的事情,據說是因為馬泡含有精氨酸,可以保護肝臟,對於解酒有很好的作用。馬泡是一種沒有毒的果子,雖然營養價值不高,但是它還有另外的一個作用,這就是榨油,馬泡裡面的種子可以提煉榨油,在山東有些地方也有人會種植馬泡就是用來做藥材和榨油。
馬泡生長在藤上,所以是一串一串的,在上世紀八十年,馬泡幾乎在遍及鄉野,有的會生長在田埂上,當時採摘下來之後拿在手裡捏著玩,其實馬泡也是一味中藥材,但當時對於我們農村的娃娃們根本不知道,而要說起它的藥用價值,馬泡對於脾胃、大腸經都有很好的療效,並且馬泡中的果糖不參與人體糖的代謝,反而有降血糖的作用,它裡面還含有維生素E對於抗衰老挺好的,秋天的時候在民間也有人會將馬泡來泡水喝,據說是可以減肥。
馬泡其實不管有什麼價值,但對於我們農村人而言也只是一種雜草,即便當時可以作為一種玩具,其實經濟價值並不高,所以也沒有得到大力推廣,現在種植馬泡的人群也比較少,不過馬泡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快樂童年。
那麼大家以前吃過這種馬泡嗎?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