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被父親「毒奶」的川普,把他的美國變成了什麼樣? | 風向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文/鳳凰新聞客戶端主筆 望舒

編者按:距離2020美國大選還有8天時間,無論川普能否連任下屆美國總統,這個謎一樣的古稀老頭都在中美關係史,乃至世界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今天起,鳳凰網《風向》欄目將陸續推出川普系列人物稿,從家庭觀、權力觀、價值觀、中國觀和世界觀五個維度詮釋川普。本期是系列稿件的第一篇——川普的家庭觀。

| 插畫師:爆炸頭

2017年4月的一天,川普的大家庭正聚在白宮,為他的兩個姐姐慶祝生日。一家人在橢圓形辦公室合影留念後,川普的目光停留在了堅毅桌後面一張裝裱好的黑白照片上。

照片上的大鬍子男人身穿夾克,打著領帶,深色頭髮向後梳去,威風凜凜。

|川普的父親弗雷德·川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照片(圖源:Getty Images)

「爸爸的照片很棒,不是嗎? 」川普朝著姐姐瑪麗安說。

「也許你也應該放張媽媽的照片。」 瑪麗安回答道。

「好主意」,川普似乎從未考慮過這個問題。「叫人給我張媽媽的照片。」

這一幕出現在川普的侄女,瑪麗·川普的回憶錄《永不滿足:我的家族如何製造出了世界上最危險的人》一書的開篇。

|瑪麗·川普和她的回憶錄(圖源:AP)

作為一位臨床心理學家,瑪麗從一個家庭成員的內部視角出發,運用心理學專業知識,對她的叔叔川普做了一個深入靈魂的剖析。

在瑪麗看來,川普從小就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的愛和關注,原生家庭的創傷「讓他因此而痛苦,這讓他的一生受到了傷害」。

我們以這本回憶錄為基礎,參閱了大量川普的傳記、報導,試圖探尋川普的家庭是如何塑造了他本人,還有他的美國。這一切,還得從川普的爺爺說起。

失調的家庭:要成為一名沒有感情的「殺手」

特 朗普的爺爺弗裡德裡希·川普是個土生土長的德國小夥,他的故鄉在德國巴伐利亞的一個小鎮卡爾施塔特。

|川普的爺爺弗裡德裡希·川普(圖源:BBC)

為了逃兵役,年少的他加入「淘金熱」大軍,和成千上萬的歐洲追夢青年一樣,獨身一人,只帶一個皮箱,一張三等艙船票奔向美國。

1885年10月19日,16歲的弗裡德裡希第一次看到了紐約灣。當時在海灣的"自由"小島上,自由女神像仍然在建造之中。

初到美國的弗裡德裡希學過洗剪吹,經營過餐館、酒吧和賭場,後來開妓院發了大財。不少淘金者都在裡面敗光了身家,弗裡德裡希卻賺得盆滿缽滿。

1918年,弗裡德裡希死於西班牙大流感,沒能看到家族的房地產大發展。

不過,川普家族的房產大業,也並非是通過什麼光彩的手段建立的。

瑪麗寫道,「川普的父親弗雷德·川普曾是個地主,後來假扮成房地產開發商,用自己拿錢砸出來的政治關係網騙取政府補貼,來為那些根本沒有建成的計劃埋單。」 瑪麗直言,卑鄙骯髒和鑽營取巧根植於川普的遺傳基因。

就這樣,在皇后區和布魯克林,弗雷德通過建設、擁有並管理公寓設施,賺了一大筆錢。

|1975年,唐納·川普和父親弗雷德在布魯克林(圖源:川普Facebook)

周末,他偶爾會帶一兩個孩子去檢查樓房。「在布魯克林那些棘手的地區收取小額租金時,他常常拉我在他的左右,」川普在《跛腳美國》一書中回憶道。「當房東可不好玩,必須十分強硬。」一次,川普問弗雷德為什麼按門鈴後總是站在租戶大門的旁邊。「因為有時他們會從門中間直接開槍,」父親回答說。

弗雷德的反應也許過於誇張,但卻反映出他的世界觀。他訓誡兒子們一定要成為強硬的競爭者,因為他自己的經驗告訴他,如果時常不警惕,態度不兇猛,在商業世界就無法生存。

弗雷德的這種觀念也滲透在對川普日常行為舉止的培養上。

弗雷德不讓兒子們表現出溫柔的一面。當兒子們為做錯事情道歉時,弗雷德就會勃然大怒。他希望兒子們「兇狠」,不要像綿羊那樣,相反,要成為一名「殺手」。

|瑪麗筆下的川普五兄妹(從左至右):「川普排行老四:討好父親,不服從母親,欺負弟弟,偷羅伯特最喜歡的玩具卡車,還用腳踢浴室門;小弗雷德是個懶散的叛逆者;二女兒伊莉莎白是個不擺架子的孩子;大女兒瑪麗安是個保守的好姑娘;羅伯特最小,安靜而渴望討人喜歡」(圖源:川普Facebook)

由於川普的母親長期被疾病困擾,對子女一直處於情感缺失狀態,川普從小就急切地想要得到父親的認可。很快,川普就因為強硬的出色表現得到了父親的首肯。

|1992年,弗雷德,瑪麗·安妮·川普和他們的兒子唐納·川普(圖源:紐約時報)

弗雷德決定送13歲的川普去軍校上學,目的就是讓他將好鬥與紀律結合在一起。這樣的決定是在川普和朋友一起乘坐地鐵去曼哈頓購買彈簧小刀之後做出的。正如川普幾十年後所說的那樣,紐約軍事學校是個「非常非常嚴酷的地方,到處都是前軍士教官。」教導員「常常把你的屎尿都能打出來,那些傢伙真粗野。」

格溫達·布萊爾在川普家族三代傳記《川普們》一書中寫道,一位教練和一位敬慕川普的同學回憶說,在競爭非常激烈的環境下,川普出類拔萃,是最有競爭力的青年。他對超越的需要—例如成為學校裡的最佳運動員,籌劃最為野心勃勃的未來職業—讓他不能顯示出親密關係通常所需要的那種軟弱和脆弱,因而就可能排斥親密的朋友關係。

|紐約軍校時代的川普。 那時的他成績出眾,曾在學校橄欖球隊中踢球。 四年級時被升為軍校生上尉(候補軍官)

在1981年《人物》雜誌的採訪中,川普親口說,他人生敘事的基本背景是,「人是動物中最兇殘的,生活就是一系列的戰鬥,結果不是贏就是輸。」

在這裡,我們看到川普就像是20世紀偉大學者和心理分析家卡爾·榮格在神話和民謠中找到的戰士原型。

榮格說,這種戰士的核心生活目標就是為重要的東西而戰鬥,對一個問題的典型反應就是消滅它,或者擊敗它,其最大的恐懼就是軟弱或無能。這種戰士的最大危險在於,他會在其他人當中煽動毫無道理的暴力,並把這種暴力帶在自己身上。

瑪麗在回憶錄中講了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一次,川普威脅要拆了弟弟羅伯特最喜歡的玩具卡車,羅伯特絕望地跑到母親那裡,想求母親拯救玩具車,結果母親的解決辦法是把玩具車藏在閣樓裡。這麼一來,不僅把沒做錯任何事的羅伯特給懲罰了,還讓川普覺得自己不可戰勝。「川普雖然沒有因為自私、固執或殘忍而得到獎賞,但他也沒有因為這些缺點而受到懲罰。」

|1996年,川普和他的母親在川普大廈慶祝他的50歲生日(圖源:紐約時報)

從川普的爺爺,再到川普的原生家庭,都表現出了一種瑪麗所謂的「失調」(dysfunction)。「川普的家族留給川普的精神遺產是這樣幾個核心信念:撒謊沒什麼大不了;道歉、情感流露或脆弱都被禁止;霸凌完全可以接受。」

這樣的家庭,給川普的一生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扭曲的性格:自戀狂魔心靈深處的不安全感

在包括瑪麗在內的心理學家看來,評價川普不用自戀這一詞彙是不可能的,這樣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川普喜歡把自己的名字印在他所接觸過的所有東西上,從賭場、牛排到一所教學生如何發財的所謂大學。

|1990年,川普在他剛開業的川普泰姬陵賭場(Trump Taj Mahal)前,後來賭場因為財務困境破產倒閉(圖源:Mike Derer / AP)

|「川普大學」(圖源:紐約客)

據一名曾在「川普大學」學習的學生鮑勃·加裡略表示,他在「川普大學」學習期間,學到的秘訣是:「如果你想知道有關商業扣稅的信息,去IRS.GOV(美國國稅局網站)查詢,如果你想找投資房地產的信息,到Turlia.com(房地產買賣網站)去找。」並表示之前學校所承諾的一切「做生意秘訣」完全都是騙局,學到的是人人都知道的生活常識。而「川普大學」的老師也沒有一個是由川普指定的。此外,在「川普大學」學習的學生中,大多數都得到承諾可以與川普本人見面,但最終只得到川普真人大小的肖像照。

|川普大廈(圖源:紐約時報)

此外,自我引述充斥著川普的演講與談話。

1999年夏天,在父親的葬禮上,川普站起來講話,談的卻主要是自己。這是他一生中最艱難的日子,川普一開口便說。他繼而談到弗雷德·川普一生最大的成就:養育了一位聞名而傑出的兒子。布萊爾在《川普們》一書中說:「『我』、和『我的』這樣的單數第一人稱,蓋過了『他』和『他的』等第三人稱。其他人都在談論他們對弗雷德的回憶,而川普卻在說父親對他的支持。」

瑪麗還回憶道,每次家庭聚餐的時候,川普都要對他所認為的醜陋肥胖的懶女人和失敗的男人評頭論足一番。「在川普的餐桌上,這種隨意的非人化是家常便飯。」

川普與伴侶的相處方式也很耐人尋味。在瑪麗筆下,「川普連續選擇的生活伴侶就好像是從郵購目錄中挑選出來的」。

瑪麗將川普的第一任妻子伊萬娜概括為「閃光、傲慢和惡毒」,還有送二手禮物的習慣。「川普夫婦假裝慷慨大方的方式非常廉價」,有一次,瑪麗的哥哥收到了一個皮面日記本,裡面的日期是兩年前;有一年聖誕節,伊萬娜送給瑪麗的母親一個奢侈品手袋,裡面裝著用過的紙巾。

|川普與第一任妻子伊凡娜·川普,這段婚姻從1977年持續到1992年(圖源: Tom Gates / Getty)

《紐約客》的一篇文章《伊萬娜的川普式》(The Trumpishness of Ivana)中寫道,伊萬娜一直是川普品牌的象徵,她熱衷於讓自己看起來佔主導地位、堅不可摧、是奢華的new money。和她的女兒伊萬卡一樣,她享受聚光燈下的感覺; 與川普類似,她喜歡直言不諱。

相反,川普的現任妻子梅拉尼婭則沉默寡言,瑪麗把她形容為「一座獎盃,註定要被放在陳列櫃的玻璃壁龕裡。在川普大廈主持父親節大餐時,她整晚只說了一個詞。這個詞,頂多表達了一種理論上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就是:「真的嗎?」

|川普與現任妻子梅拉尼婭(圖源:AP)

川普的前私人律師麥可·科恩在最新出版的《不忠:一部回憶錄》一書中這樣描述川普和梅拉尼婭的關係:「如果川普因為出軌被抓住,然後梅拉尼婭威脅要離開他的話,他不會感到難過或者是受傷害,我覺得梅拉尼婭也知道這一點,他們之間的關係更像是一場交易,簡單又直接。」

川普曾對科恩說:「我可以再找一個老婆,這對於我而言沒問題,如果她想走,那就走吧。」 科恩表示,梅拉尼婭知道這件事情,但卻要假裝相信川普,因為「她已經與川普達成了一種協議」。

川普曾與美國豔星丹尼爾斯傳出性醜聞,科恩在書中寫道,當時他千方百計幫川普圓謊,還打電話給梅拉尼婭說川普是無辜的,當電話掛斷後,科恩身邊的一個朋友問他,梅拉尼婭是否相信電話中的內容,科恩說:「門兒都沒有。」

而對於美女有著極高鑑賞標準的川普,對待兩個女兒的態度也同樣是以貌取人,似乎一個是親生的,另一個是撿來的。

科恩在書中寫道,如果川普希望生意上的合作夥伴能夠按照他的想法來執行時,他通常會讓科恩帶上伊萬卡與生意夥伴一同見面,這樣會大大提高成功率。

川普對伊萬卡的讚譽經常讓外界忽略了他還有一個女兒蒂芙尼。

|蒂芙尼·川普和伊萬卡·川普,蒂芙尼是川普和他的第二任妻子梅普爾斯所生(圖源:蒂芙尼Ins)

川普曾當著科恩的面,嘲笑蒂芙尼想進軍時尚圈的想法。他對伊萬卡說:「我不覺得蒂芙尼很好看,她就是沒有你這樣的容顏,親愛的。」伊萬卡回答說:「我同意你說的爸爸,她確實長相平平,這麼說很對。」

雖然川普身上有著自戀狂所有的典型特徵,但瑪麗認為,「川普根本不像他本人所聲稱的那樣,在他高大外表掩飾下的其實是一個非常軟弱、易碎的自我,必須時時打氣振作。自戀的動機下面掩蓋著一種潛在的不安全感。」

這種隱藏在心靈深處的不安全感,直接塑造了川普的國家決策。

「有毒的積極」:惡性失調家庭的宏觀版本

在瑪麗看來,川普從小就是在父親一波又一波的「毒奶」下被扭曲了心智,瑪麗把這稱為「有毒的積極」(「toxic positivity」),也就是當事情已經崩潰的時候還強行說一切都很好。

瑪麗在書中痛斥,弗雷德曾專門利用這種情緒來淹沒他生病的妻子,折磨他垂死的兒子小弗雷德,並「治癒」他最寵愛的孩子川普的精神創傷。

|川普的哥哥小弗雷德。 布萊爾在《川普們》一書中描述小弗雷德「甜蜜小人 物的味道太濃,是位多愁善感卻十分可愛的失敗者,」小弗雷德在家族企業方面未能給父親留下很深的印象,最後當了飛行員。 酗酒造成他過早離世(圖源: 華盛頓郵報)

當川普的母親長期飽受疾病之苦時,當小弗雷德由於酗酒引發的心臟病奄奄一息時,弗雷德只會不停地重複一句話,「一切都很好,不是嗎?」

根據川普自己的話,除了父親弗雷德,對他這一生影響最大的還有諾曼·文森特·皮爾牧師。

|川普曾在皮爾的大理石學院教堂聚會數十年。他非常喜歡聽皮爾布道,常說每次聽完都意猶未盡,不想離開

皮爾的"正面思考"對川普影響至深,皮爾的《正面思考的力量》一書開頭就寫道:"相信你自己!","相信你自己的能力!"。書中給出十個規則,以克服人們"自慚形穢的態度",並且"建立你對自己能力的自信",倡導「自我崇拜」。

其中第一條就是:在腦子裡形成一個不可磨滅的心理圖象:看見你成功了。堅守住這個念頭,無論情況有多糟,都要不斷回到這個圖象。在之後的幾條裡,他告訴讀者要避免恐懼感、失敗感,要堅定地拒絕它們。每當一個負面思想進來,就要馬上用正面思維代替它。

在這樣的精神薰陶下,川普一直在逃避內心的弱點。「除了積極向上、展現力量之外,他別無選擇,無論這是多麼虛幻」。美國現在正遭受著同樣「有毒的積極」情緒的折磨,最明顯的就體現在川普對待COVID-19的態度上。

前白宮冠狀病毒特別工作組的高級助手特羅耶此前公開了一段激烈的視頻,在視頻中她譴責川普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對國家的自戀式錯誤管理。

特羅耶在視頻中說,「總統說病毒是一場騙局,說一切都沒問題,這讓人震驚。」川普有意識地散布假消息,無視特別工作組的工作,使這場危機對美國人來說更加糟糕。她對川普在11月大選前推動疫苗接種發出警告,表示不相信川普會為國家的健康和安全做正確的事情。她說: 「我真正擔心的是,川普會因為想挽救選舉而倉促推出疫苗,給人們施加壓力。」

在視頻中,特羅耶回憶了川普在危機早期與冠狀病毒工作組會面時的情景。「川普是一個著名的潔癖者,他竟然告訴工作組成員,這場流行病可能是件好事,因為他再也不用在集會和其他公共活動中與所有『噁心的人』握手了。」

特羅耶在視頻的最後稱自己是約翰·麥凱恩共和黨人,並支持川普的對手拜登。

就在10月10日,《紐約時報》曝出,根據知情人士透露,在川普確診新冠肺炎後,他於沃爾特·裡德醫療中心的總統套房打了幾通電話,其中分享了自己正在考慮的一個想法:當他離開該中心時,他希望在人們一開始見到他時看起來顯得虛弱,但在他的襯衫下面,他會穿上一件超人T恤,而當他突然撕開自己外邊的衣服時,他會露出這一力量的象徵。不過他最終沒有這麼做。

|圖源:Getty Images / Amazon

在回憶錄的結尾,瑪麗寫道,「當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孤獨地死去時,川普卻在吹捧股市的上漲;當我父親(小弗雷德)孤獨地躺在床上掙扎時,川普卻坐在電影院裡。川普對他人的生命漠不關心,並說服自己,如果疫情中只有幾十萬人而不是200萬人死亡,他就做得比任何人都好。」

結語:誰該為這一切買單?

誠然,川普從來沒有忘記父親的教導:世界是個危險的地方,必須做好戰鬥的準備。

但川普治下的美國卻錯誤地將自己視為氏族,而不是受社會契約約束的個體合併。美國始於否認部落主義,它的立國主張是「我們人民」,人民的平等超越了出身或社會地位的不平等。但現在,這個國家已經失去了它早期的理想,瑪麗指責川普正是想要把美國改造成「那個惡性失調家庭的宏觀版本」,把美國與生俱來的樂觀主義扭曲成一種「有毒的積極」的崇拜。

那麼誰該為這一切買單?是川普本人嗎?

也許正如世紀文豪雨果在《悲慘世界》中所言,「真正有罪的,並非是犯罪的人,而是造成他心靈黑暗的人。」

1. Mary, T. (2020). Too Much and Never Enough.

2. Blair, G. (2000). The Trumps: three generations that built an empire.

3. Donald, J. (2015). Crippled America: How to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4. Michael C. (2020). Disloyal: A Memoir.

5. The Trumpishness of Ivana

https://www.newyorker.com/books/page-turner/the-trumpishness-of-ivana

6. The Mind of Donald Trump

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16/06/the-mind-of-donald-trump/480771/

7. The real villain of Mary Trump’s family tell-all isn’t Donald. It’s Fred.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utlook/2020/07/09/real-villain-mary-trumps-family-tell-all-isnt-donald-its-fred/

8. How Norman Vincent Peale Taught Donald Trump to Worship Himself

https://www.politico.com/magazine/story/2015/10/donald-trump-2016-norman-vincent-peale-213220

9. The Men Who Gave Trump His Brutal Worldview

https://www.politico.com/magazine/story/2016/03/2016-donald-trump-brutal-worldview-father-coach-213750

10. 「It Was All About the Election」: The Ex-White House Aide Olivia Troye on Trump’s Narcissistic Mishandling of COVID-19

https://www.newyorker.com/news/letter-from-trumps-washington/it-was-all-about-the-election-the-ex-white-house-aide-olivia-troye-on-trumps-narcissistic-mishandling-of-covid-19

11. All in the Family Dynamics: Donald Trump’s Niece on the President’s Clan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08/books/review-too-much-never-enough-mary-trump.html

12. Too Much and Never Enough by Mary L Trump review – a scathing takedown of Uncle Donald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0/jul/21/too-much-and-never-enough-by-mary-l-trump-review-donald-trump-niece

13. Trump Makes First Public Appearance Since Leaving Walter Reed

https://www.nytimes.com/2020/10/10/us/politics/trump-white-house-coronavirus.html

相關焦點

  • 美國截獲寄給川普的毒包裹 裡面含有毒物質蓖麻毒素
    資料圖:川普(路透社)海外網9月20日電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9日報導,美國執法官員當天表示,本周早些時候,執法部門截獲了一個寄給美國總統川普的包裹,裡面含有毒物質蓖麻毒素。目前,FBI、特勤局和郵政部門正在調查此事。
  • 美國第一兒子巴倫,從小住億萬住宅內養尊處優,卻在父親面前總是一...
    美國第一兒子巴倫,從小住億萬住宅內養尊處優,卻在父親面前總是一副孤寂樣 說起美國第一千金大家都會想到美國總統川普的大女兒伊萬卡。優秀美麗受到父親的寵愛。不過要說能稱得上美國第一兒子的,可不是川普的大兒子,而是最小的兒子巴倫。因為巴倫更受寵愛,從出生就有了「億萬寶貝」的稱號。
  • 川普——哥從小就是個傳說
    但是對於黃金市場而言,川普的怒懟攻擊力明顯削弱,金價並未像8月一樣走高。  其實川普從小就行事高調、自信爆棚、個性鮮明,引人著目。  兒時便膽識驚人   川普兒時的保姆布裡格斯回憶稱,川普從小表現出非凡的勇氣。
  • 川普為何變成了美國「恐怖片」的主演?
    而這個人,不用多說,想必大家都知道是誰了,正是美國總統川普。美國變成「恐怖片」最佳取景地目前,美國是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其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都位居第一名,而且短時期內還沒有下降的跡象。對於這一慘烈現狀,無數的美國人都感到難以接受。
  • <絕命毒師>在美國真實上演,目標川普!
    點個關注 多點交流有看過美國電視劇《絕命毒師》的朋友吧?該劇講述了一位普通的高中化學老師在得知自己身患絕症之後,為了給家人留下財產,而利用自己超凡的化學知識製造毒品,並成為世界頂級毒王的傳奇犯罪故事。《絕命毒師》憑藉在權威評分網站Metacritic上取得的99分高分(滿分100),以「世界上最高評分電視劇」的身份寫入了「2014年金氏世界紀錄大全」。好吧,提起這個電視劇不是為了推薦給大家。而是說,這個電視劇因為其巨大的影響力,而導致多起」模擬犯罪「。其中模仿劇中情節,給」美國總統「郵寄致命毒素,成了保留情節。
  • 川普稱「曾狠賺一筆,搞定中國人」?誑語背後他這樣看中國 | 風向
    鳳凰網《風向》欄目將陸續推出川普系列人物稿,從家庭觀、價值觀、權力觀、世界觀和中國觀五個維度詮釋川普。本期是系列稿件的第五篇——川普的中國觀。賠了夫人又折兵30年前,川普就想來中國撈錢。1990年代初,美國房地產蕭條,川普債臺高築,旗下公司申請破產,債權人拉走他的飛機和遊艇,政府還規定他每餐不能超過10美元的消費。他負債過高面臨破產危機,透過投資銀行對外求救。
  • 伊萬卡力挺父親有原因:從小受到偏愛,川普求婚成功先親吻女兒
    眾所周知,美國總統川普是位"神奇的男子",他在這個特殊時期,被自己的美女助理與駙馬爺坑了後,女兒伊萬卡出面了,伊萬卡是川普與自己的第一任妻子伊萬娜所生的女兒,當然,伊萬卡也是非常的幹練優秀。伊萬卡出席發布會時,一身淡粉色連體褲,腰帶上繫著同色系腰帶 ,金髮碧眼五官立體,整個人幹練又自信,一旁的川普也因為女兒的到來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都說家裡最小的孩子是最受寵的,因為男人年輕的時候不夠成熟還不懂得作為一個父親的責任,但是這話對川普來說正好相反。
  • 電競毒奶爆紅 外媒競相報導中國毒奶
    後來這個頗有烏鴉嘴的含義,也被變成了一種褒義,有些業界名人喜歡對某件事情發表判斷,而事實的結果往往和他的判斷相反,也就稱為「毒奶」發功人物。毒奶」梗,一時間,關於「毒奶」的消息也是被翻譯成英語、德語、日語、韓語等多國語言,迅速在各大論壇上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和研究。
  • 川普賴著不走,共和黨為啥不管管他?| 風向
    為什麼他所在的共和黨沒有予以約束?更深層來講,美國的政黨到底誰能做主?具體的運行機制又是如何?川普的命運通向何方?鳳凰網風向欄目綜合多方資料進行詳細解讀。談到川普未來的角色,麥卡錫認為,我認為川普不會離開,如果最後他沒有贏得總統的位置,那麼他仍然是一名玩家,有自己的基本盤。「如果川普不在選票上,我們會在今年贏得席位嗎?他帶來了投票率。由於川普獲得了史上第二高的普選票,整個共和黨高層沉浸在一種雖敗猶榮的氛圍中——近日,國會裡的共和黨的領袖們紛紛再次當選。
  • 川普用了三年的時間,把「美國夢」變成了美國的「噩夢」!
    今天小恆同學和大家聊得話題也和川普有關:川普用了三年的時間,把「美國夢」變成了美國的「噩夢」!21世紀以來無論是小布希還是歐巴馬都沒能實現美國夢,但川普上臺之前卻表示,自己上臺以後會實行「美國優先」的政策!
  • 深度解讀美國大選|風向
    可明確估計的六件事情有:第一,川普政府會繼續在新疆、香港的問題上對中國進行法律制裁;第二,川普政府會繼續以所謂的中國顛覆滲透美國進行大規模情報活動等為藉口,對中國行動;第三,川普政府會進一步提升美國對臺灣當局的軍事支持和外交支持;第四,川普政府會繼續以相當高的頻度和力度在南海進行否定中國航海行動,並且像7月兩次雙航母打擊群大規模軍事演習那樣,就先進武力來震懾中國
  • 川普的助手確診後,美國人說讓他給川普一個深深的法式溼吻
    美國總統川普一名的私人助手的冠狀病毒測試呈陽性後,雖然川普否認與該助手保持密切聯繫,但這引發了人們對川普是否會被感染的猜疑。看看美國網民都討論些什麼吧。我個人認為目前這個說法是不可信的,以現在全球疫情來看,美國人如果已經開發出了有效的疫苗或特效藥,早就投入市場出售了,屆時美國借疫情收斂的財富會是天文數字,川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口號再響亮一百年都不是問題。「我不知道哪個更糟,是接觸病毒,還是接觸川普。」
  • 毒奶之王
    章家敦老爹是華人,老媽是帶有蘇格蘭血統的美國人,以拳法家角度而論,章老爹算得上為蟈蝻爭光。身為混血華裔,章家敦秉承做題俠的優良基因,憑藉不錯的成績,畢業於新澤西哥倫比亞高中的他順利考入康奈爾大學,並於1976年,拿到法學博士學位。 名校畢業,履歷光鮮的章家敦隨即踏入職場,並在大陸與香港生活工作了近20年。
  • 力挺嶽父,川普女婿:父親正確保美國永遠不再依賴外國供應
    日前,川普女婿、白宮高級顧問賈裡德·庫什納表示,川普政府的目標是將各個行業的製造業帶回美國,美國《紐約郵報》4月27日報導,賈裡德·庫什納表示,美國再也不想依賴外國供應。庫什納周日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說,「我們的目標不是要把這個(疫情)問題變成一個政治問題,也不是要弄清楚我們如何才能真正在國內解決這個問題。
  • 母乳雖好,但這5種情況下會變成「毒奶」,寶媽別瞎餵
    所以說母乳對於寶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有些情況下這些營養健康的母乳,卻變成了毒奶,危害到了寶寶的健康。 母乳變毒奶 溪清老家有喝月子酒的習俗,婆婆專門請了老師傅給溪清做了一鍋「黃酒煮雞
  • 美國知名演員喊話:川普有精神病!擔心他的支持者也神志不清
    近日美國知名演員直言總統川普有精神病!他的火爆言論馬上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自從美國疫情爆發以來,外界對於美國所採取的措施感到十分不解,川普看待疫情十分樂觀,而且沒有採取任何有效的應對措施。因為川普的無作為,導致大量美國民眾被感染,如今因為疫情而死亡的人數也在不斷攀升。
  • 美國總統川普 誦讀歌詞拉票 作者女兒要求停止使用父親的作品
    據英國《太陽報》11月2日報導,為贏得美國大選,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分別在五個州,密西根州、洛瓦州、北卡羅來納州、喬治亞州和弗羅裡達州舉行自己的馬拉松式公開集會,邀請了自己女兒和高級顧問希克斯前來助陣,而與此同時,對手拜登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關鍵戰場賓夕法尼亞州,期望在選舉中可以一舉戰勝川普贏得大選。
  • 美國開啟對罵模式,川普陣營說歐巴馬嚴重無能,讓美國變成了大傻瓜
    歐巴馬對川普處理疫情的方式進行了嚴厲批評,稱美國「一團糟」,當權者「甚至沒有假裝在負責」。 這位前總統罕見地對川普進行了攻擊,但沒有提到任何人的名字,他在兩個在線演講中強烈批評了川普處理危機的方式。 「最重要的是,這場大流行最終徹底揭示了這樣一種觀念的真相,即如此多的負責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在第一次演講中說。他的演講對象是歷史上的黑人學院和大學的畢業生。「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都沒有假裝在負責。」
  • 侄女披露川普「原生家庭」:他領導美國太危險了
    視頻中,瑪麗直言川普在一個「不正常(dysfunctional)、金錢至上」的家庭長大。在距美國總統大選僅剩4個月之際,川普侄女告誡美國民眾,讓川普領導國家非常危險,因為他自小被灌輸「不惜一切代價獲得成功」的觀念。
  • 熱狗「毒奶」四連殺,原來他才是《中國新說唱》裡的MVP啊!
    一句「我的小老弟」不僅讓他成功霸佔「毒奶」位置,還讓選手想要和他撇清關係,直接讓他成功晉升新說唱第一「毒奶」王開啟了他的毒奶之路。至此,狗哥已經拿到了三連殺奶誰誰掛估計本人也很無奈吧然而,毒奶的路程並沒有就此結束,作為第四位小老弟,熱狗從小的好兄弟,我們的「皓謙學長」Jason閃亮登場~雖然毒奶功力已經漸漸顯現,但是為了兄弟,熱狗還是忍不住想要安利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