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吹爆《唐人街探案》!
因為前兩部口碑和票房都不錯,這一次春節檔又是原班人馬回歸,所以很多人的新年必看影單裡應該都會有這部——《唐人街探案3》。
搞笑的外衣,緊湊的情節,高質量的本格推理,這部電影也在小師傅的春節必看清單裡。
But,在電影上映前,小師傅卻被它的同名網劇圈粉了!
目前豆瓣評分8.1,比兩部電影的評分要高,在一眾國產推理劇裡,此評分也是很突出的。
能得那麼高的分,整體的質量自然不差!
哪裡不差?小師傅這就來為你介紹這部網劇——
《唐人街探案》
首先,剪輯乾脆利落!
小師傅不止一次說過,對於推理劇來說,剪輯真的太重要啦!
剪得不好,線索難以清晰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對於更差的剪輯,觀眾可能甚至弄不清楚劇情在講些什麼。
因為這部網劇的核心還是本格推理,所以觀眾的視角和主角林默(邱澤飾)一樣,巧妙的剪輯,讓我們能從每個案發線索中找到蛛絲馬跡。
比如,頭幾集相繼出現幾個很重要的涉案人物,剪輯的乾脆讓案件能夠以多重面展現在觀眾面前,戲劇張力也隨之增強,剪輯切換的視角和信息也非常豐富。
利落的鏡頭切換劇情的節奏十分緊湊,幾乎沒什麼廢戲,看得非常爽!
讓觀眾能在已知和未知中徘徊和推測,能隨著案件線索的呈現不斷抽絲剝繭,這都是因為絲毫不拖泥帶水的剪輯啊!
其次,劇情的氣氛烘託得很好。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的,本來打算看個懸疑片,結果卻看了個驚悚片。
依託鏡頭處理和借力低沉的BGM,氣氛的營造確實不錯,前幾集的畫風類似這樣——
亦或是這樣的——
不管你們怕不怕,反正想到貞子女士的小師傅是怕了。
在心理上給觀眾帶來一些壓力,同時吸引觀眾止不住地往下看;
慢慢引導觀眾去查案同時,也讓觀眾一點點地走嚮導演埋的深坑;
不得不說,這氣氛真是烘託得恰到好處!
過一些,容易讓觀眾忽略了探案,只關注驚悚的情節,少一些則懸疑氣息又不夠突出。
裡面有幾處的氣氛烘託得過於到位,讓小師傅提心弔膽地根據線索推測案件,驚嚇程度差點追上《驚魂記》帶來的感覺。
當然,這部劇的氣氛雖然不錯,但一些手法的運用和技法的使用上,比之《驚魂記》還是差一些。
不過,在目前市場上同類劇中,還是相當不錯的。
再者,角色設定很帶感,演員挑的也不錯。
網劇的主角林默的人設很有記憶點;
他先是「唐人街第一神探」唐仁的徒弟,再者其以前是一名化學老師;
嗅覺格外靈敏,和他「黑犬」的外號契合,讓人印象深刻;
最後,他在劇情發展的過程中噩夢連連,那些夢境中的碎片連同他在「偵探排行版」上的排名讓他的真實身份變得撲素迷離。
這樣的人設增加了劇情的懸疑性,也增加了觀眾的觀看興趣。
而飾演林默的邱澤也挑的不錯,憑藉《誰先愛上他的》問鼎金馬獎最佳之後,他的演技也日益提高。
在飾演林默這個角色的時候,把他的複雜演繹得很成功。
察覺不對勁時的皺眉,思考時的認真,有頭緒時的茅塞頓開等等;
每個相似而又不同的表情他都把控得很好,不是很刻板地單純表現某些動作;
不是為了「演」而「演」,演的痕跡輕,觀眾入戲深,這樣的演技來駕馭這樣的人設,是相當值得一看的。
最後,當然是劇情非常值得一看啦!
剪輯、氣氛還有人物都只能是輔助,對於推理劇來說,最重要的是劇情精彩啊!
這一次《唐人街探案》是陳思成的一個大膽嘗試,有網友甚至說這是其「唐探宇宙」。
這樣說倒也對,在第二部電影出現的「偵探排行榜」就像是一份「英雄排行版」;
根據這份榜單來創造不同偵探的故事確實會很有意思,不過,這種事情,在國內應該要算首次。
圖片來源豆瓣
陳思成的野心很大,嘗試自然也很大膽。
這一次的網劇共三個單元,每個單元由不同的導演來創造。
《曼陀羅之舞》的導演是《誤殺》的導演柯汶利;
《玫瑰的名字》由戴墨和姚文逸兩位新人導演負責;
負責《幽靈邀請賽》的牧寬也同樣是新人導演。
雖然是新人導演,但從預告上來看,水平應該還不差,加上優秀的編輯團隊,小師傅覺得應該是不錯的。
編輯團隊有多優秀?
「我會告訴大家我要的是什麼,什麼是對的。
框架確定後,大家會分頭去做大綱。
第一次交大綱的時候,其中表現不好的編劇就有可能被淘汰。
之後,除了我和我的三四個夥伴組成的評審團會看外,我們會把劇本發到群裡,讓大家一起來評判,得分最低的有可能會被淘汰。」
正是陳思成這種優勝劣汰的選劇本機制,讓唐探的劇本質量很有保障,這也是比之影版更見優秀的點。
而且,這一次網劇的播出時間和唐探電影的上映對接;
在最後一個單元引出神秘的偵探Q,與大電影的劇情相呼應;
雖然是在為大電影的上映造勢,但也增加了它的看點。
看過網劇之後再去看大電影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哦!
明快的節奏比得上美劇的短小精悍,多重敘述視角讓人耳目一新,烘託到恰當好處的氣氛能讓人沉浸其中。
總之,這是一部製作精良,劇情用心,主演給力,不容錯過的網劇,還等什麼,在大電影上映前趕緊刷起來吧!